中医专业技能
① 中医医生职业技能及要求
一、职业道德要以“慈悲”为怀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医术乃仁术,济世活人为医业宗旨。行医的目的是为“普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学医的人,首先要有仁爱救人的“大慈恻隐”之心,要具备赤诚的好生之德。这是因为医生的工作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私欲和疏忽都可能贻误病情甚至致人死地。
二、学习业务要“严”“博”并举
志于医道,要以“严”字开头,“博”字开路。必有精勤不倦、苦心钻研的治学态度。一方面“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明·徐春甫《庸医速报》)另一方面学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大医精诚》)只有严谨、精细而又学识广泛才能于医道无所滞碍。
三、专业技能要“三能”具备
“为医之才,无学、无识,不可也”。作为合格的中医人才,在专业技能上必须具备“三能”。其一“能写”,要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写出高水平的著作或科研论文;其二“能讲”,在课堂上、学术论坛上,讲出有水平、有新见解的学术报告;其三“能治”,在临床能治病,即能熟练而正确地运用辨证施治,能掌握和使用现代诊断技术与抢救技能。
四、综合素质要“五子”登科
即“才”、“貌”、“笔”、“舌”、“胆”。“才”,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常言说得好“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但“不读王叔和,临证无根而又遗恨多。”“貌”,要求为医者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平等待人。仪表的端庄,可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依赖和信任感;仪表轻佻,会使病人产生不信任及疏远感。“笔”,要善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舌”要擅长讲课、做学术报告、讲演,具有较强的同病人沟通的语言能力。“胆”,要有勇挑重担,敢于承担风险的气魄和胆量。
② 全国中医药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合格证书有啥用执业范围
全国中医药从业技能合格证书是从业资格,执业范围是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区别 :
1.发证机构不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劳动部颁发,技术职称是由国家人事部颁发;
2.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业资格,另一个是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表明从事某一职业的前置条件。例如要从事律师职业,必须先取得律师资格;要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先取得教师的职业资格。
而职称的意思,从字面上讲,仅是职务的名称。我国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是按照人事管理模式而建立的一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职称改革前,职称这个词涵盖了专业技术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双重含义。
③ 中西医专业都能考那些技能
临床啦,药剂、检验、放射这些不可以考,B超考玩执业医师后转注册。
中西医专业用的少。
④ 请问:中医学主要学什么的
学中医要对病情有寒热温凉虚弱强实辩症论,还要根据中草药材对症配方治疗,才能当好这中医全方面知识理论概念。
⑤ 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条件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医学博士后出站人员;
(2)医学博士学位,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3)医学硕士学位,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5)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报名参加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知识考试:
(1)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69号)规定的;
(2)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3年以上,在任期内获得以下荣誉之一的:
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经组织选派到藏区工作且年度考核结果均为优秀的援藏卫生技术人员。
(4)医学中专毕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满9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合格;
②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3年以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励证书;
③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5年以上。
4.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比照乡镇卫生院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报考条件报考本专业相关知识。
(二)报名参加中医药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报考)。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中医药学或医学博士后出站人员;
(2)中医药学或医学博士学位,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3)中医药学或医学硕士学位,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4)中医药学或医学本科毕业,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5)中医药学或医学大专毕业,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6)中医药学或医学中专毕业,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报名参加中医药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的专业知识考试:
(1)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69号)规定的;
(2)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聘用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3年以上,在聘期内获得下列荣誉之一的:
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按照川组通〔2010〕58号文件,经组织选派到藏区工作两年服务期满且考核优秀的援藏中医药技术人员。
(4)省级以上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继承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出师证书者,可提前一年报考。
(5)1998年6月26日之前取得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无医学专业学历(中专学历以下)中医药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①受聘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岗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
②受聘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岗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2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见附件2)工作3年以上,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励证书。
4.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比照乡镇卫生院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报考条件报考本专业相关知识。
在我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艰苦边远山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的卫生、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调离这类单位或地区,不能再享受本通知规定有关倾斜与特殊政策。
(三)符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2〕413号)规定的报考人员,可报名参加基层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报考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均计算至2014年12月31日。
三、报名程序
我市2014年度卫生、中医药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
(一)上传照片及审核。
报考者登录当地人事考试网,认真阅读有关文件,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后,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上传相片,相片为报考者近期的免冠照片,文件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应小于20K。成都市人事考试中心根据报考者所传相片的质量在网上进行审核,并在报考者报名后的1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对相片质量审查不合格的,报考者按要求重新上传。
(二)填写报名表。
通过相片质量审查合格的考生,在网上如实、准确填写《2014年度卫生、中医药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的各项内容,考生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⑥ 中医的职业技能是什么
把脉,针灸等等。
⑦ 中医专业应具备哪些技能
我觉得自学的话最好还是按照大学里的程序,毕竟我们刚进校门的时候对中医也是一窍不通,大一的课程就完全是针对我们这些对中医不甚了解的学生的。如果一上来就看些专业性强的书籍或者直接看《黄帝内经》之类,根本不可能看懂!
先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首先要弄明白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比如阴阳、五行、精气血还有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对五脏的认识等等。弄懂了这些,就可以适当看一看《黄帝内经》了,因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源于《内经》,当然,在这期间应该先学一下医古文,方便之后的阅读,要学好中医,熟读典籍是非常必要的。
然后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诊断方法,比如脉诊、舌诊,要好好地学习领悟。
然后可以学《中药学》,要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书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
然后是《方剂学》,怎样对症组方是一门大学问。
最后是《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是以上各科的汇总,包括了从对各个疾病的鉴别诊断到组方下药。
中医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想学好中医学,除了临床实践,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从古到今各大医家的医学著作,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中医治病,思路很重要,从一个方向走不通,或一个角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学业有成!
⑧ 中医技能培训
北京 上海 广州 都可以去
⑨ 中医专业人才资格证书国家承认吗
中医专业人才资格证书国家承认。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三部委局共同成立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负责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负责研究制定四个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共性政策;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9)中医专业技能扩展阅读
考虑到我国实行多层次医学教育、多结构医师职称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存在中医等多种传统医学的实际情况,中医医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分级: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其区别在于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2、分类: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目前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藏医专业、蒙医专业、维医专业三个民族医专业。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18个。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