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专业硕士实践
⑴ 重庆大学专硕好不好有几个问题 求解答。!!!!
1: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自然分数要求就会不一样,你可以去问问本校的研究生,了解一下往年的分数,心里就会有底了。
2:调剂和一志愿报考的学生,在复试的时候有些是不一样的,有些是调剂的考生和一志愿的考生一起复试,而有些学校是调剂过来的考生是在后面安排单独的复试,估计是和调剂过来的时间有关系。
3 4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专硕都会比学硕招很多,比如北大软院和中科大软院,每年都招几百号人,但是学硕就那么几个,剩下都是专硕,毕竟学硕和专硕他培养的侧重点不同,而且专硕这东西也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一些方面,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度还是不及学硕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专硕招的多但报的少的缘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区别以后也都会慢慢的淡化。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硕和专硕学费的问题,好一点的学校专硕都是几万的学费。我曾有个师兄,考中科大,复试没过,第二天学校就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去读专硕,那个学费3年就是3w6,还不包括其他费用,最后他没去,又第二年考上的公费学硕,现在对于专硕还处于起步和发展中,所以对此褒贬也不一,我们应辩证的去看待它。对于企业的看法,你不妨去一些招聘会之类的地方可以去了解一下单位和企业他们对待专硕是一个什么态度,用事实说话。不过假若等你3年毕业之后,谁那个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这中间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谁也没办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希望对你所有所帮助,也预祝考研顺利。
⑵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设立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科教兴国”无疑成为更重要的基本战略。江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教育创新”是根本。
党中央决定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举国关注,举世瞩目,重庆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任重而道远。重庆大学也成为教育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倍受关心和支持的高校之一,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同时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重庆大学是重庆市25所高等学校中唯一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承担了重庆直辖市二分之一左右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工作,目前,重庆大学研究生在校人数已达七千多人,研究生教育两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建有专门的研究生教学大楼的学校之一。重庆大学无论在研究生发展规模、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创新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相结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广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承担起“科教兴国、科教兴渝”的重任,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建立了由研究生院直接领导、研究生自我管理为主的“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为了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与综合素质,拓宽科研创新的视野,鼓励和吸引更多研究生参与到科研创新中来,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从而促进广大研究生更好地自主性、创新性学习,结合我校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以及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于2007年6月12日公布了重研院[2007]25号文件,明确提出将以“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原则,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对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服务和激励引导,并授权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负责具体实施。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将以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品德素养为核心,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龙头,以品牌学术活动为保障,注重创新活动的严谨性和创新思想的深刻性,同时兼顾创新团队的成长性和创新氛围的和谐性,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和高层次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⑶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宗旨
根据国家及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要求,“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宗旨为: 适应21世纪研究生知识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新型体系,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显著改善学校研究生教学实验条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其成为重庆直辖市、西部地区的示范性创新实践基地,并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和重庆市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⑷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部门设置
常 务 部:齐福刚
实 验 室:何恋
创新中心:李敏
项 目 部:何恋
宣 传 部:张彦华
学 术 部:李敏
设 计 组:张彦华
系统开发网络组:齐福刚
⑸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组织结构
顾问: 杨士中(院士)、鲜学福(院士)、孙才新(院士)
法律顾问: 许明月(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领导委员会: 张宗益、方祯云、郑小林
领导委员会主任: 张宗益(重庆大学副校长、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领导委员会副主任: 方祯云(重庆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所长) 、郑小林(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工 作 组: 郑小林、冯斌、张素荷、李玉兰、何德忠、何仁斌、梁华
工作组组长: 郑小林
工作组副组长: 冯斌
工作组工作助理: 梁华 刘绍华
工作组下设常务部具体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常务部部长:齐福刚
常务部副部长:李敏
⑹ 求重庆大学所有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越全越好!!!
2011年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
学生类型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编号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8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8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6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20202 区域经济学 8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20205 产业经济学 40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20206 国际贸易学 15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40106 高等教育学 8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40203 应用心理学 9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12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120401 行政管理 56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120404 社会保障 6
学历硕士 1 贸易及行政学院 490100 公共管理硕士 30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204 金融学 25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205 产业经济学 15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209 数量经济学 10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201 会计学 20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202 企业管理 30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30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3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8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20500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8
学历硕士 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460100 工商管理硕士 260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0202 区域经济学 10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81420 土木工程(土木水利施工) 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4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120120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与项目管理) 1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3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120401 行政管理 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125600 工程管理硕士 20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25
学历硕士 3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430140 项目管理领域 20
学历硕士 4 外国语学院 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10
学历硕士 4 外国语学院 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12
学历硕士 4 外国语学院 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10
学历硕士 4 外国语学院 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0
学历硕士 4 外国语学院 55200 翻译硕士 20
学历硕士 4 外国语学院 57010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30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0401 艺术学 30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0402 音乐学 10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0403 美术学 20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0404 设计艺术学 5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0408 舞蹈学 5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50107 美术 15
学历硕士 5 艺术学院 550108 艺术设计 30
学历硕士 6 数学与统计学院 25200 应用统计硕士 20
学历硕士 6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1 基础数学 9
学历硕士 6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2 计算数学 20
学历硕士 6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2
学历硕士 6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4 应用数学 16
学历硕士 6 数学与统计学院 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12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6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6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04 车辆工程 6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20 机械工程(工业工程) 4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21 机械工程(工程机械) 1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222 机械工程(汽车电子工程) 1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9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83002 环境工程 6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5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430102 机械工程领域 4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430135 车辆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7 机械工程学院 430137 工业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8 光电工程学院 80300 光学工程 30
学历硕士 8 光电工程学院 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70
学历硕士 8 光电工程学院 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5
学历硕士 8 光电工程学院 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8
学历硕士 8 光电工程学院 430103 光学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8 光电工程学院 430104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90
学历硕士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502 材料学 10
学历硕士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50
学历硕士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600 冶金工程 50
学历硕士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0105 材料工程领域 30
学历硕士 10 动力工程学院 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00
学历硕士 11 电气工程学院 80800 电气工程 180
学历硕士 11 电气工程学院 80820 电气工程(建筑电气) 3
学历硕士 11 电气工程学院 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6
学历硕士 11 电气工程学院 430108 电气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12 通信工程学院 80902 电路与系统 30
学历硕士 12 通信工程学院 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40
学历硕士 12 通信工程学院 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40
学历硕士 12 通信工程学院 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50
学历硕士 12 通信工程学院 430110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13 自动化学院 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120
学历硕士 13 自动化学院 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5
学历硕士 13 自动化学院 430111 控制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14 计算机学院 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40
学历硕士 14 计算机学院 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50
学历硕士 14 计算机学院 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40
学历硕士 14 计算机学院 430112 计算机技术领域 40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50404 设计艺术学 5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5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45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11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81320 建筑学(室内设计) 3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81321 建筑学(景观建筑学) 11
学历硕士 15 建筑城规学院 440100 建筑学硕士 100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80102 固体力学 4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80104 工程力学 8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81400 土木工程 120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5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5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8
学历硕士 16 土木工程学院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50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81403 市政工程 52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65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81421 土木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 8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81425 土木工程(城镇建设安全工程) 8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83001 环境科学 8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83002 环境工程 35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17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430130 环境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70300 化学 70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77501 环境科学 15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5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35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97201 食品科学 4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100701 药物化学 15
学历硕士 18 化学化工学院 430117 化学工程领域 25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71000 生物学 60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83120 生物力学工程 10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83121 细胞/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 10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83122 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 30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83123 生物制药工程 10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100700 药学 10
学历硕士 19 生物工程学院 430131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20
学历硕士 20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80100 力学 40
学历硕士 20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81901 采矿工程 25
学历硕士 20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2
学历硕士 20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30
学历硕士 20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81921 矿业工程(安全管理工程) 2
学历硕士 20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25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5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5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8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3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540101 体育教学 11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540102 运动训练 11
学历硕士 21 体育学院 540103 竞赛组织 8
学历硕士 22 美视电影学院 50406 电影学 30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1 法学理论 11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2 法律史 4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5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4 刑法学 12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5 民商法学 16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6 诉讼法学 10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7 经济法学 13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5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30109 国际法学 7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410100 法律硕士 100
学历硕士 23 法学院 00 法律硕士 50
学历硕士 24 软件学院 430113 软件工程领域 70
学历硕士 25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50101 文艺学 6
学历硕士 25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6
学历硕士 25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50301 新闻学 22
学历硕士 25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50302 传播学 20
学历硕士 25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8
学历硕士 25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55300 新闻与传播硕士 20
学历硕士 26 农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院 71000 生物学 10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70201 理论物理 10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3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70205 凝聚态物理 20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70207 光学 4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80300 光学工程 4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10
学历硕士 27 物理学院 430105 材料工程领域 20
⑺ 重庆大学专硕都有什么专业呀
你要问的是在职的那种专硕,还是全日制的专硕,在职的可以看这个http://graate.cqu.e.cn/官网,不过今年在职的已经报名结束了,全日制的专硕,基本的工科专业都有,重大是工科学校,所以开出来的专业很多,专硕不比学术硕士差,但是有些要求不一样而已,祝你来到重庆大学!
⑻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基地简介
根据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要求,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重庆大学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教育部的“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于2003年5月成立了由研究生院直接建设,突出研究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为教育部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十一所全国首批重点资助项目,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连续7年获得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建设资助,是国内获得教育部资助次数最多,获得资助持续时间最长的单位之一。自成立以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不断开拓创新,并较早在全国建成集开放实验室、创新研究、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团队培育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在研究生创新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成效显著,并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及国内同行的好评,成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试点的一个成功范例,2009年在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示范下,重庆市13所高校成立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按照“一个思想、二条思路、三方落实、四项原则”的理念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即:坚持“授人与渔”的教育思想;遵循将实验扩展为研发实践、把常规实验室拓展为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从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为学生打造创新平台、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三方面进行落实;确定了“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建设原则、“启迪智慧、实践创新”的工作原则、“立足全校、09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原则,以及突出研究生自主管理的“多位一体”的管理原则。
二、“创新实践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托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核心平台,重庆大学构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建设开放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搭建研究生自主研发平台;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自主研究,整合资源优势,打造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 开展研究生访学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动态,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研究生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增强研究生科技实践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设立多种奖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积极性,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创办品牌学术活动,拓宽科研创新视野,营造浓郁校园学术氛围。
三、“多位一体,突出自主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实施学校政策大力扶持、研究生院统筹建设、突出研究生自主管理、学院积极参与、大学科技园及社会共建的“多位一体,突出自我管理”的独特而有效的运行机制,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研究生到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助管、助研、助教工作。将教学、实践、“三助”相结合;创新实践、学科建设和科研相结合;研究生个人培养、导师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较好地协调了已有实验室、科研平台、学生论文工作、导师科研等方面的关系,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形成了动态但相对稳定的可持续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并适合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即常务部隶属研究生院直接领导,下设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项目部、学术部、宣传部、设计组和网络系统开发组七个部门。
四、建立开放式创新实验室,搭建创新研究与科技实践平台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奉行“观念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的全开放机制,采用国家、学校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三方共建”的方式,先后投资一千多万联合建成了11个面向校内外研究生全面开放的开放实验室,占地2000多平方米。2008年12月,借鉴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的成功模式,重庆大学启动“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全校范围内新建了12个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功能强大、队伍精干的研究生开放创新实验室, 加强了开放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强化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与科研服务功能,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开放实验室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教授和专业技能扎实的研究生作为实验室专家和技术支持,通过通过课程选修、研究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五个层次的培养,为广大研究生自主创新提供平台,年均开设选修课程22个、专业系列实验教学212个、研究实验方案170个,开展专题培训70余场,实验室指导专家22名,参与研究生高达8万人次、教授40名。其中重庆大学·ANSYS公司联合开放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2项,其中校企合作项目8项,“汽车正面碰撞设计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成为西南地区汽车仿真重要实验中心之一。
五、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激励研究生自主研究与创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是由教育部、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联合设立的科研基金,以“提升学术氛围、培养科研能力、支持探索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基金项目为驱动建设创新团队,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通过一次、二次立项,注重项目申报过程培养和研究方案可行性管理,每年支持一批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对重庆大学研究生开展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行培育与资助。
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有效促进了学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体现了科学共同体的战略共识, 自2003年设立以来,创新基金已覆盖全校26个学院的上百个专业,共受理创新项目809个,资助创新项目343个,包括一般项目292个,重点项目20个,优博项目19个,创业项目12个,其中博士生成员数211人,硕士生成员数1310人,计划资助金额1690710元,获得专利52项,发表论文482篇。其中2009年通过对“生物序列表征体系构建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项目的资助,成功打造了一个以博士生为团队骨干的优秀博士生创新团队,该团队完成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期间,共发表SCI和EI论文23篇,CSCD论文8篇, 申请国家专利 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两项(一等奖),团队负责人生物工程学院梁桂兆博士获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
六、开展研究生访学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动态
结合“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访学交流建设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常年资助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携创新成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重点支持优秀研究生通过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动态。2009年共资助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近50项,资助金额近50万元,会议涉及美国、韩国、巴西、卢森堡、土耳其等20个国家和地区。
七、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结合“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和“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以“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原则,利用学校不同专业研究生的丰富资源,组建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并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自主开发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和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等途径对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服务和激励引导。计划到2012年累计遴选资助300个创新团队,其中2009年共有189支研究生创新团队注册,从驱动方式来看,应用研究型65支,基础研究型111支,开发研究型13支;从团队类型来看,兴趣驱动型51支,导师驱动型48支,平台驱动型90支。经过遴选,首批重点建设了50支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
八、设立多种奖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积极性
为保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促进科研热情,2008年10月重庆大学校制定了《关于印发<重庆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的通知》(重大校〔2008〕379号)文件,并授权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负责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受理工作。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配合研究生院制定了《关于<重庆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的暂行实施细则》(重研院〔2008〕36号)等相关文件,并且组建网络开发组,开发出了“高水平论文申报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截止到2009年11月,学校共奖励高水平论文615篇,包括博士生论文380篇,硕士生论文235篇。其中材料学院吕学伟博士在校期间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含境外SCI 11篇、EI 3篇,专利 6项,并荣获2009年度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 、2009年度CASC一等奖、 2007年度重庆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06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和2006年度全国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奖等。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研究生个人和团队参与到科研创新中来,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重庆大学于2006年底设立了“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设立至今该奖项受理了200多名青年教师、研究生和60个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申请,经筛选,共表彰了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6支(含创业团队一支),优秀研究生个人31名,青年教师31名,其中材料学院的“异种金属连接”创新团队发表SCI和EI论文9篇,获得专利1项,并荣获2008年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创意论文二等奖。
九、创办品牌学术活动,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对研究生创新团队自发组织的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场地与设备、策划与宣传、主持与组织等相关支持服务,同时围绕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迫切需要和普遍关注的主题,每年开展“名家会客厅”、“专题技术系列培训”、“教育创新计划主题活动”、“全国赛事”、 “企业零距离”和“项目专题研讨会”、《中国研究生》杂志重庆通联站建设等系列学术活动,并每年举办重庆市“科慧杯”创新实践大赛和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征文大赛,通过依托《创新与实践》月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网站、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与媒体平台,重点宣传和报道研究生人才培养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研究成果及活动资讯等内容。其中2009年开展各类品牌学术活动和创新研究实践活动100余场,参加学生近8000人次,参与教授近300名,发布各类创新新闻报道近200篇,投入建设经费和各类奖励近300万元,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
——“名家会客厅”学术讲坛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及知名学者面向研究生创新团队做学术报告,探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热点话题,启发创新思维。在2008-2009学年,共举办学术报告37场,嘉宾涉及美国、欧盟、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巴勒斯坦、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参与的创新团队成员6000余人次。
——研究生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基金为依托,组织并开展了“立项学术研讨会”、“优博项目座谈会”、“项目结题汇报暨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基金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供经验指导和智力支持。在2008-2009年,共举办“立项学术研讨会”75场、“结题汇报暨经验交流座谈会”15场和“优博创新团队座谈会”4场,参与创新团队成员8000余人次。
——研究生开放实验室通过邀请学校知名教授定期为研究生创新团队开展系列专题培训,并制定配套教材。在2009-2009学年,创新实验室已开展嵌入式ARM培训、DSP培训、Adobe Photoshop CS专题培训、虚拟仪器培训、office高级培训、ANSYS培训、SPSS培训等17场专题培训,累计参与创新团队成员4550余人次。
——“科慧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通过搭建重庆市各大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与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的引进活动,达到促进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2009年9月,第三届“科慧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落下帷幕,参赛单位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8所高校,合作企业达26个,参赛团队达31支,参赛项目涉及了生物工程、行政管理、机械电子、光电工程、计算机软件等18个学科。
——项目研发部通过举办“BOSS有约”、“企业参观”和“企业实习”等多种校企合作活动,重点引导研究生创新团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运转流程,提高团队成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在2008-2009年,项目研发部已成功举办了多项大型校企合作活动,如可口可乐(重庆)饮料有限责任公司高层领导“事业导航”之2008高校学生职业化成长辅导项目启动会、与江苏昆山市人事局合作组织的2009年博士生暑期实习活动和可口可乐(重庆)企业参观等,直接受益创新团队180支,受益博士生95人次,硕士生730余人次。
——重庆大学通过组建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参加全国赛事,激发创新团队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在2008-2009年,重庆大学共举办9场全国性赛事,其中我校参赛项目《基于 Nios II 的多用途无线防盗监控系统》在“2009Altera 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何伟荣获“卓越导师奖”荣誉称号。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将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学校“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保障研究生创新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扎根重大,立足重庆,面向西南,引领全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