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经济恒等条件
1.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怎么决定与变动
三部门经济存在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和政府部门。C+I+G=C+S+TI+G=S+T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Y=a+I+G+bTR-bT0/1-b(1-t)书名:宏观经济学(应用性本科经济管理类系列教材)第三节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的决定
1、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相信书中会说的很细)。
2.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由居民、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模型中,下列恒等关系式正确的是( ) A.储蓄=
一、1:B
Y=C+I+G
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Y-C=I+G
Y-C就相当于储蓄,用储蓄计算
因为: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所以答案在B,D中选
D中储蓄+折旧=净投资-政府财政盈余
若移项后得, 等式右边有 ”净投资-折旧”无意义.
所以选 B
2.选C
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1800
个人消费=1200
储蓄=500
那么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600 应该=储蓄=500
但是少了100,这肯定是花掉了,所以是题目的隐含条件,
既 除了 个人所得税为300美元 个人消费为1200美元 外,此人还另外花了100元,可能是另一种税.
那么 根据题目意思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另外花了100元+利息支付总额
1800=总收入Y-300-100+100
Y=2100
3.选A
因为 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向上凸的曲线
短期消费曲线在收支相等线的上方那部分表示 消费>收入
入不付出,所以储蓄为负,选A
4.答案是3/5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变化量/收入的变化量
用β表示,0<β<1
那么β=(4000-1000)/(5000-0)=3/5
5.选D
A.降低贴先率 其他银行频繁向中央银行提款
B.降低准备率; 其他银行准备金减少,但具体还要看银行再贴现率如何
C.买进有价证券 中央银行用货币买进有价证券,提供了更多的货币.
D卖出有价证券 人民或市场上用货币买有价证券,中央银行就收回更多的货 币,减少货币供应量.
6.选D
用IS-LM曲线来解决
政府增税是紧缩的财政政策,IS曲线向左下方平移,利率降低,收入水平降低.
减少货币供给是紧缩的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利率上升,收入水平下降.
当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用时,由于两者在利率上有歧异,所以利率水平无法确定;由于在收入水平上一致,所以均衡收入水平是降低的.
7.选B
当总共给曲线是垂直的,而且是充分就业状态是,即经济繁荣时期,古典区域时,当政府减税,是扩张的财政政策,IS曲线(本应该向右上方平移)现在沿着古典区域向上方移动,只有价格的上升,即只有通货膨胀,而无实际产出的变化
8.选C
用IS-LM曲线解决,IS曲线的右上方,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LM曲线的右下放,利率下降,收入增加
利率增减不统一,只有靠收入来确定
收入增加
那么根据储蓄S的公式,得出S也增加
又由于I=S I要增加,I=E-Dr 所以利率要下降
所以选C
9.选C
根据挤出效应的定义,由于政府支出变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所导致的个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
10.选D
二、
三
ki=1/(1-0.8)=5
△Y=△i*ki=5*(100-50)=250
Y2=Y+△Y=750+250=1000
(图就不做了好伐)
四
1.实际货币供给没有数字噢?我以前做过这个题 数字是500 就先用500替着好伐
(1)联立:
y=c+i+g
c=0.8(1-t)y
t=0.25
i=900-50r
g=800
可得:y=4250-125r 即IS曲线
(2)联立:
L=0.25y-62.5r
m=M/P=500
L=m
可得:y=2000+125r 即LM曲线
(3)联立
y=2000+125r
y=4250-125r
可得 y=3125 r=9%
2.题目又抄错了 NX=100-0.12y-500r噢
(1)联立
y=c+i+g+NX
c=100+0.9yd
i=200-500r
NX=100-0.12y-500r
g=2000
可得:y=6000-2500r 即IS曲线
P=1
M=800
M=(0.8y-2000r)P
得:y=1000+2500r 即LM曲线
(2)
联立:
y=6000-2500r
y=1000+2500r
得:y=3500 r=1%
(3)
c=100+0.9*(1-0.2)y=2620
i=200-500r=-300
NX=100-0.12y-500r=-820
3. 简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乘数及推导过程
在三部门条件下,对于定量税的情况,有y=c+i+g,c=a+β,yd(d为下角标)=a+β(y-t)联立 解得均衡收入水平为:y=(a+i+g-βt)/(1-β)①由此可得各类乘数。
(1)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 ,由①式可得投资乘数为:ki(i为下角标)=(dy)/(di)=1/(1-β);ki(i为下角标)为正值 ,表示收入与投资正向变化。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由①式可得政府购买乘数为:kg(g为下角标)=(dy)/(dg)=1/(1-β);kg(g为下角标)为正值,它与投资乘数相等。
(3)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由均衡国民收入表达式①式可得税收乘数为:kt(t为下角标)=(dy)/(dt)=(-β)/(1-β);kt(t为下角标)为负值 ,表示收入随着税收的增加而减少。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在存在政府转移支付的条件下,yd(d为下角标)=y-t+tr(r为下角标),因此y=c+i+g=a+βyd(d为下角标)+i+g=a+β(y-t+tr(r为下角标))+i+g;则有:y=(a+i+g+βtr(r为下角标)+βt)/(1-β);
故转移支付乘数为:ktr(tr为下角标)=(dy)/(dtr(r为下角标))=β/(1-β);ktr(tr为下角标)为正值 ,表示收入与转移支付正向变化。
(5)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 ,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y=kg(g为下角标)△g+kt(t为下角标)△t=1/(1-β)△g+(-β)/(1-β)△t;
因为 △g=△t,所以:△y+1/(1-β)△g+(-β)/(1-β)△g=(1-β)/(1-β)△g=△g;故 kb(b为下角标)=△y/△g=△y/△t=1,kb(b为下角标)为1,意味着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都增加x元时,国民收入也会增长x元。
(3)三部门经济恒等条件扩展阅读:
三部门经济指厂商、居民户、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而且还包括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支出来表示。所以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或者: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4. 宏观经济学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计算时 什么时候用y=c+i+g 什么时候用i+g=s+t
对于三个部门的经济均衡,从支出角度讲,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付,即y=c+i+g
从收入角度讲,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
在符合经济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收入恰好等于支付,即有:y=c+i+g=c+s+t,消去消费c,那么就得到 i+g=s+t
如果漏出W保持不变,而注入J增加,,则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注入J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减少。根据注入的构成可以得出推论,投资、政府购买和(或)净出口的增加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投资、政府购买和(可)净出口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下降。
(4)三部门经济恒等条件扩展阅读: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Y=C+I。
当假定消费函数C=α+βy ,则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将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此时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α+e-dr)(1-β).
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
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NX (NX为净出口,NX=X-M)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 宏观经济学中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指的是什么 ~
二部门经济:
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或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这样简单的经济关系称为二部门经济。
三部门经济:
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相比二部门经济,增加了政府部门,但仍假设不存在国外部门,即没有与外国进行进出口贸易。
四部门经济:
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部门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四部门经济中,增加了国外部门,即增加了本国与国外部门的进出口贸易,本国居民通过进口与国外部门发生联系,本国厂商通过出口与国外部门发生联系。
经济公式: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Y=C+I。当假定消费函数C=α+βy ,则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将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此时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α+e-dr)(1-β).
2、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
3、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NX (NX为净出口,NX=X-M)
(5)三部门经济恒等条件扩展阅读: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Y=C+I;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Y=C+S
→→→C+I=Y=C+S
→→→储蓄-投资恒等:I=S;[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GDP)]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Y=C+I+G;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Y=C+S+T(T表示政府净收入)
→→→C+I+G=Y=C+S+T
→→→储蓄-投资恒等:I+G=S+T,即I=S+(T-G);[(T-G)表示政府储蓄]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从支出的角度:Y=C+I+G+(X-M);从收入的角度:Y=C+S+T+K
C+I+G+(X-M)=Y=C+S+T+K
储蓄-投资恒等:I+G+(Ⅹ-M)=S+T+K,即I=S+(T-G)+(M-X+K);投资和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相等
6. 条件法求三部门经济IS模型
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变为i+g=s+t,此时,i、g、s和t中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动都会引起IS曲线移动。
1、投资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投资增加是指投资水平增加,也就是在不同利率下投资都等量增加。因此,投资增加△i则投资曲线i(r)向右移动△i,这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其向右移动量等于i(r)的移动量乘以投资乘数k,即IS曲线的移动量为k△i。
2、储蓄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设投资保持不变,若储蓄水平增加△s,则消费水平就会下降△s,IS曲线会向左移动,移动量为k△s。
类似地,储蓄减少使IS曲线右移,其移动量也是k△s。
3、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收入的作用与增加投资类似,因而会使IS曲线平行右移,移动量为政府购买支出增量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之积,即kg△g 。
4、税收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税收增加类似于投资或消费减少,税收减少类似于投资或消费增加。因此,税收增加会使IS曲线平行左移,税收减少会使IS曲线平行右移,移动量为税收乘数与税收变动量之积,即kt△t。
7. 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指厂商、居民户、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AD=C+I+G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
AS=C+S+T
8.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储蓄恒等式与均衡收入条件的区别
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国民经济中实际存在四个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和厂商)
这里所说的两部门是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和厂商,因而不存在企业间接税。为使分析简化,再省略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在量上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构成为: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作储蓄(S)。
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工资十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
由于C+I=y=C+S,就得到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部门)
在三部门经济中,把政府部门引了进来,用T表示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一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国民收入的构成为: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即:y=C+I+G.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旧是所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先要纳税,然而,居民一面要纳税,一面又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税金扣除了转移支付才是政府的净收入。这样,从收入方面看国民收入的构成是:y=C+S+T.
C+I+G=y=C十S+T.
公式两边消去C,把G移到右边,就得到:I=S+(T-G)。
以上等式中的(T-G)为政府储蓄,因为T是政府净收入,G是政府购买性支出,二者差额即政府储蓄,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这样,I=S+(T-G)表示三部门经济中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政府部门和外贸交易)
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有了对外贸易,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支出角度看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公式表示:Y=C+I+G十(X-M)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的公式可写成:y=C+S+T+Kr,这里,C+S+T的含义和三部门经济中的含义一样,Kr则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例如,对外国遭受灾害时的救济性捐款,这种转移支付也来自生产要素的收入。
于是:C+I+G+(X-M)=y=C+S+T+Kr,公式两边消去C,则得到:I+G+(X-M)=S+T+Kr.
这一等式可以转化为:I=S+(T-G)+(M-X+Kr)。
等式里的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而(M-X+Kr)则可代表本国用于对外国消费和投资的那部分储蓄。这样,I=s+(T-G)+(M-X+Kr)表示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
必须明确的是,上述“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来的。只要遵循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难以一致,造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这就要求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使经济达到均衡。
归纳: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和厂商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部门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政府部门和外贸交易
9. 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AD(总需求)=AS(总供给)
在三部门中,AD= C+I+G;AS= C+S+T=Y。
三部门要达到均衡必须满足AS=Y=C+S+T=AD=C+I+G,即S+T=I+G。
10. 运用凯恩斯方程推导出三部门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公式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这样:
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
Y=C+S+T
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这样
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以写成:
Y=C+I+G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总需求
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
C+S+T=C+I+G
如果两边同时消去C,则可得出:
S+T=I+G
此公式即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因此,当S+T=I+G,均衡的国民收入便决定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也可按照Y=C+I+G的方法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