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派生的条件是什么
❶ 简述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创造机制
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版款后,权只按规定将一部分现金作为应付提款的准备,其余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和投资。
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或不全部)支取现金,而将其转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这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一笔新存款,接受这笔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为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用于发放贷款或投资,从而又形成了派生存款。
以此类推,便使原始存款得到数倍的扩张。
(1)银行派生的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1、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2、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❷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与什么成正比什么成反比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商业银行存款基本分为对公、储蓄、同业,所说的存款派生应该主要集中在对公。
一是贷款对存款的拉动,属于最常见的派生方式。
二是业务模式的拉动,如理财、贸易融资、票据结算。
三是产品的拉动,如现金管理等。
❸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前提条件是:
一是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
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
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又称存款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为防止信用过度创造,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银行信贷能力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2、非现金结算制度:个人可以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主要制约因素。
(3)银行派生的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同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超额准备金越多,可贷资金就越少,商业银行存款派生的能力就越小;超额准备金越少,可用于贷放的资金就越多,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就越大。
可见,超额准备金和存款派生能力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对货币供给量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将力求比持有较少的超额储备;但超额准备过少又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因此,商业银行确定超额准备金率时需要进行综合权衡。
❹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有什么用
1000万元存款是理论上通过极限方法计算的,能达到的最高派生存款额。
而派生贷款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
对单个银行而言,由于企业贷款虽然一时之间不会全部支用贷款,但仍然会陆续使用。单个银行是不会派生出这个规模的存款。
但企业使用贷款款项进行经济活动的结算,该笔资金会流入其他企业,从而流入其他银行,最终仍会沉淀下来,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少量以现金方式存在于社会现实当中的资金,整个社会的派生存款最终是可以达到这个规模的。
银行吸收到资金,由于追逐利润的原始驱动,不会让资金就此沉淀下来,会根据需要继续对外贷款,以使利润最大化,这些就是派生存款的第一作用就是使银行的利润最大化。
在非现金结算的环境下,派生存款的存在不是由银行或是央行又或是其他政府机构决定的,
央行只能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来控制、调节派生存款的规模。
由于派生存款的存在,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会以存款乘数的规模扩大,对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起着决定的作用。这是派生存款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最重要的作用。
❺ 计算银行系统的派生存款总额,怎么算
银行系统的派生存款总额的公式为:
(5)银行派生的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制约派生存款乘数的因素还有:
(1)超额准备金制约;
(2)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
(3)现金漏损的制约。
法定存款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值越小;反之,扩张倍数值则越大。
❻ 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是什么
非现金结算
部分准备金制度
这两者是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前提条件
❼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功能
两大决定因素:①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②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因此可以看出,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比率(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是影响因素,此外,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其实和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差不多
❽ 什么是存款货币与派生货币
一、创造派生存款的两个前提条件(需同时满足)
1、部分准备金制度(存在贷款);2、非现金的结算。
二、一些概念
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存款。一般为现金。
派生存款:由原始存款派生出来的,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所创造的存款。(一般不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存款乘数(K)=活期存款/原始存款。
三、限制银行存款货币派生的因素
1、 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例R(R=活期法定金/活期存款);
2、 现金漏损率C(C=现金漏损数量/活期存款数)
3、 超额准备金率e(e=超额准备金/活期存款数)
4、 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例t(t=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在理想条件下,当原始存款全部转化为中央银行准备金时,货币派生结束。
在现实条件下,当原始存款全部为各利益集团瓜分后,货币派生结束。
❾ 关于基础货币和派生货币的问题
首先,你要明白两个的基本概念和区别以及关联
基础货币是源,派生存款是流.
从一定的基础货币所派生的存款量=派生后的存款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客户提现率)
1.基础货币又叫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国外资产业务: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方式和工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采用间接控制的方式,通常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
2.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这三个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的策源; 二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所以,你假设的情况在高度监管的条件下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