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哪个师条件最艰苦
㈠ 新疆兵团哪个师水利条件最好
农八师 九师都可以 我本人感觉九师比较好 有168 169等好几个水库
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的资料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尔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各地区,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解放前,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1949年全疆工农业总产值仅7.2亿元(以1980年不变价计),其中工业产值仅占0.5%。广大农村异常贫困,平均每3户农民仅有1头耕畜,9户农民1辆木轮车,2户农民1把砍土曼。1949年全疆粮食总产8.48亿千克,人均占有195.7千克,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已所剩无几,就地解决近20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当时,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鉴于此,毛泽东高瞻远瞩,认真分析新疆形势,借鉴历代屯田戍边经验,为了西陲边疆长治久安,决心在新疆大兴屯垦戍边事业。1949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决心在全军立即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部队粮饷问题。1950年1月21日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全疆部队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外,必须发动11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要求当年“开荒种地4万公顷”。遵照命令,全军指战员投入开荒生产,当年开荒播种5.58万公顷,收获粮食3292.2万千克,棉花37.85万千克,油料186万千克,瓜菜2254.5万千克,饲养了各类牲畜18万头(只),全军粮食自给7个月,食油、蔬菜全部自给,不仅改善了部队生活,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使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1951年部队播种面积增加,收获粮食比上年增长35.4%;1952年播种面积扩大到10.8l万公顷,比1950年增加近1倍。与此同时,王震代司令员号召全军将士节省部分军费投入新疆工业建设,并动员全军指战员节衣缩食每年(2套)军衣节约l套,2件衬衣节约1件,一年发1套棉衣改2年发1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帽檐,衬衣去掉翻领,军衣口袋由4个减为2个,并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一部分资金支援工业建设。从1950--1951年底,参加集资指战员达90%以上,资金数额占两年工业建设总投资的80%。1951年先后兴建的项目有: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现十月拖拉机厂)、新疆机械厂、八一面粉厂、木工厂等10多个工矿企业。同期,生产部队为解决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工程的需要,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小型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各类作坊76个,初步奠定了新疆工业发展的基础。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命令,将驻新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分别整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1个运输处,共约10.55万人,担负屯垦戍边任务。1952年,根据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二次党代会精神,生产部队进行调整和收缩,将开垦的3.67万公顷耕地无偿赠给各族群众,并把节衣缩食兴办的一批骨干工业(包括人员、设备)全部无偿移交地方。计有:七一棉纺厂、苇湖梁火力发电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六道湾露天煤矿、八一面粉厂、乌拉泊水电站、肠衣厂、陶瓷厂、被服厂、毛巾厂、水磨沟发电厂、肥皂厂、水泥厂等19个工业企业和618辆汽车以及市镇军人合作社(含商品2000万元),随厂干部、战士达10797人。1954年10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部队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0个农业建设师,2个生产管理处,1个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及一些直属单位,总人口17.5万人,官兵10.55万人。有农牧团场43个,耕地7.73万公顷,当年粮食总产7184.4万千克,棉花总产188.96万千克,工农业总产值8856万元。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新疆屯垦事业由原军垦农场开始逐渐转变为正规化国营农场,正式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原军队自给性生产。截至1956年12月底,兵团指战员全部办理复员转业手续,并从1957年7月起实行工资制,取消供给制,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变。1954年起,兵团先后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江苏、上海、天津等地招收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壮年以及接收大批转业复员军人参加边疆建设,至1960年末,总人口已达72.41万人,为1954年兵团成立时的4.l倍。1955-1957年,兵团着手正规化国营农场建设,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勘测规划工作,并对垦区内零星农牧民土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农场土地连片成大面积。3年共规划新农场44个,此后又用2年时间,把已建成的36个农场进行现场审定,从而使农场正规化建设向前推进一步。1958-1960年,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如火如荼,兵团迅速掀起垦荒造田大兴水利建设高潮,重点开发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和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共垦新开荒地56.67万公顷,新建农牧团场107个。同时,兵团工业生产也蓬勃发展,1958年新增各类企业100个,1959年新建企业132个,其中现代化企业37个。1960年工业总投资达7548万元,除续建工程外,又新建企业39个,至年底,全兵团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43个,工业总产值达60149万元,比1957年增长2.5倍。此期兵团工农业生产发展规模是新疆农垦发展史上发展最快的3年。1961-1962年,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兵团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纠正高指标,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精简机关,下放干部,撤销9所学校,对36家产品质次价高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坚决执行中央“农业第一,粮食第一”方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经过调整,从1963年起,兵团各项事业很快进入一个全面大发展时期,农牧团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1966年底兵团职工总数增到80.86万人,总人口增至148.54万人,农牧团场发展到158个,独立核算工矿企业发展到112个,耕地面积达80.86万公顷,播种面积达55.68万公顷,粮食总产72.03万吨,棉花总产2.49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占自治区的1/3,达97669万元,粮食、棉花、甜菜也分别占自治区的21.8%、31%和99%。“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不断下降。“文革”第二年,兵团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经营亏损,数额达3849万元。此后几年亏损额越来越大,至1975年10年累计经营亏损7.94亿元,兵团经济濒临崩溃边缘。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1975年5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农垦总局。尔后,11个地州、相继成立农垦局,管理全疆国营农场。兵团解体,1976年,自治区部分地、州,将其20多个国营农场下放到县,有的将农场拆散下放到公社。原所属的2个汽车团、10个汽车营以及5000余辆汽车、21个拖拉机修配厂、机械厂,132个独立核算的工矿企业和原兵团、各师物资供应、商业、粮食、勘测设计、科技、建筑工程部门和所有大中专院校、垦区医院、通讯线路等全部对口移交地方。1975—1977年,农垦总局所管理的农牧团场,除原兵团移交地方的农牧团场外,又增加20多个地方国营农场。由于多种原因,农牧场总数虽有增加,但生产水平下降,3年共亏损6.67亿多元,是新疆农垦史上亏损最严重的3年。据此,1978年2月,国务院决定新疆农垦总局改由国务院主管部和自治区双重领导,国家建设投资和农场所需主要物资由国务院主管部直接供应,新疆农垦事业渐有起色。
㈢ 各位大神,我应届本科生,前几天新疆建设兵团的来把我招走了,谁能告诉我一下那边生活条件,主要是大多数
去不得,你这样的人去不得,那边条件艰苦
㈣ 在新疆建设兵团中,在诸多的师中,那和师的自然条件,经济效益比较好谢谢!
农一师
建制沿革
农一师前身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缔造,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王首道、郭鹏、王恩茂等指挥过的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称中国工农红军湘东南独立第一师、红八军、红六军团;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称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中原军区二纵队三五九旅;解放战争时期,三五九旅隶属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建制,1949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1949年11月,步兵第五师在王震、徐国贤的率领下进驻新疆阿克苏、和田17个地县防区。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4年10月,农一师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2002年,农一师下辖两个管理局,16个农垦团场、17个工交建商企业,18个其他企事业单位,全师总人口26.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6%。农一师党政机关驻阿克苏市东大街3号。
地理位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以下简称农一师)垦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境内。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傍依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台兰河、多浪河水系。地理坐标东经79°22'33"~81°53'45",北纬40°20'~41°47'18"。地跨阿克苏地区五县一市(温宿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沙雅县,阿克苏市)。东西相距281公里,南北相距180公里。
气候条件
农一师垦区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5℃(沙井子垦区每隔5~10年遇最高温40℃),极端最低气温-28℃(四团垦区最低气温为-33.2℃)。垦区太阳辐射年均133.7~146.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2556.9~2991.8小时,日照率为58%~69%。垦区雨量稀少,冬季少雪,地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为40.1~82.5毫米,年均蒸发量1876.6~2558.9毫米。垦区以灌溉为主,主要利用昆马力克河、哈拉玉尔滚河、阿克苏河、多浪河以及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河水。
垦区开发
农一师垦区全部是在戈壁荒漠、盐碱沙滩中,由几代军、农垦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而开发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农一师先后有36名老红军,380余名老八路,3500余名解放军官兵,4万余名上海知识青年及湖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北京、四川等30个省(市)城乡支边青年、转业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垦区参加建设。长期以来,农一师在开发荒原的同时,以优化的人工生态代替荒漠生态,搬走大小沙丘十几万座,挖筑的大中渠道1.5万公里,修筑的4座平原水库面积290多平方公里。仅塔里木河上游两岸人工植被比垦前自然植被增加3.4倍,其中林木面积增加80%。现垦区农田及道路已形成林网化,16个农垦团场机关驻地已建成现代模式的城镇格局。
垦区经济
农一师以发展农业为主,2002年种植棉花棉花播种面积142.9万亩,总产18.2万吨,平均单产127.4公斤,其中:长绒棉面积32.56万亩,总产3.44万吨。其中长绒棉属国家定点生产基地;粮食正复播种面积34.6万亩,完成总产16.3万吨;其中有近万亩优质水稻亩产1200公斤;全师有牧场2.8万公顷,畜牧业存栏头数42.6万头(只)。农一师的工业产品有:水泥、磷肥、原煤、建材、发电、棉制品、毛制品、皮革、造纸、机械制造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等180余种类。全师有建筑企业12个,各类车辆2600余辆,农用拖拉机4200台,农业机械总动力21.8万千瓦。1990年以来,全师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以7.8%的速度增长。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3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4.1%,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教育
全师有多功能文化娱乐中心19座;学校87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6.25万人。垦区有医院21座,卫生防疫站18个,科研机构13个,电视发射台1座,电视差转台9座,广播电台1座。农一师《塔里木报》每年向国内公开发行180万份。
人民生活
2002年职工收入总额达到11.1亿元,增长22.79%;职均收入12700元,增长31.1%。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4亿元,增长21.78%;自营经济纯收入1.53亿元,增长25%,户均纯收入2859元,增长16%。全师个人存款达5亿多元。人均住房面积19.2平方米;电视机入户率90%;液化气燃具入户为85%;电话机入户率为42%。
阿拉尔建市
2002年阿拉尔建市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以2002年12月5日市首届人代会召开为标志,阿拉尔市政权建设基本到位,选举产生了领导班子并开始运作。二是一批市政重点工程按期完成,市政建设总投资3亿多元。三是项目工作和招商引资取得很大成效,招商引资46个项目,总投资5.4亿元,当年开工项目投资6660余万元。四是规划、定位、管理、开发等城市重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城市总体规划获自治区一等奖。五是经营城市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市政投资经营公司组建运作,商业和房地产开发成为热点。
农一师在祖国西北边陲屯垦戍边数十载中,国家党政军领导人朱德、贺龙、王震、萧克、鲍尔汉、赛福鼎、胡耀邦、王恩茂、刘澜涛、乔石、朱镕基、张震、田纪云、钱正英等来垦区视察。农一师及下辖团级单位先后获全国各类荣誉称号140余次,有4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有6人获全国行业劳模,有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88人获省级劳模,有16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有360余人获全国各类荣誉称号,有7人先后被选为全国党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代表。
50年来,农一师在"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在"无缰野马"的塔里木河上游两岸,以不屈不挠的奉献精神,向大自然宣战,在西部沙海荒原上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以无数可歌可泣的奋斗业绩,再现了当年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英雄气概。
㈤ 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各有几个团,是不是特别偏僻,环境是不是很艰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以下简称农一师)垦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境内。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傍依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台兰河、多浪河水系。地理坐标东经79°22'33"~81°53'45",北纬40°20'~41°47'18"。地跨阿克苏地区五县一市(温宿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沙雅县,阿克苏市)。东西相距281公里,南北相距180公里。
农一师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部队。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第五师,1949年进驻阿克苏 等地,1953年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一师划归兵团辖制。"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就是农一师光辉的历史写照。四十多年来,农一师三代军垦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风沙,斗酷暑,在塔里木河两岸的亘古荒原上,用辛勤的汗水开发建设出万顷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换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如今农一师已成为一个农林牧渔业并举,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一体,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农一师总人口27.55万人。全师建制属派出机构的副师级和团级管理局各一个;有团级单位48个,其中农牧团场16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18个,科教文卫事业单位17个,有独立营级企业事业单位13个。全师年末从业人数11.38万人。
近几年,全师农业播种面积124.79千公顷,其中棉花总产18.05万吨,粮食总产16.30万吨,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建材和棉纺为主。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4.1亿元以上,其中第一产业11.48亿多元,第二产业5.72亿多元,第三产业6.89亿多元,牲畜存栏头数为38.02万头(只),水果产量为4.45万吨,职均收入9582元左右。
农一师所处地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燥少雨,无霜期长,病虫害相对较轻,具有发展中、早熟棉花生产的特有生态条件。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粮食完全自给有余,粮棉争地矛盾较小。具备大、中型调节水库和水利灌溉配套枢纽工程,属典型的灌溉绿洲农业。农业是农一师的优势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60%,农业中种植业的主导产品棉花是农一师的主要经济支柱。自"八五"以来,已建成优质出口长绒棉和细绒棉基地120万亩以上,年总产棉花280万担,占全兵团总量的四分之一,占全疆总量的十分之一,位居兵团第二,被列为国家长绒棉出口基地,农一师棉花生产在整个兵团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垦区现有长绒棉育种中心、国家级棉花原种场,两个原种扩繁基地,二套种子统一加工生产线,三个垦区病虫中心测报站,三个土壤中心化验室,并建立了雷达监测、无线电短波通讯和高炮、火箭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体系。
机械化装备水平相对较高,人均管理面积大,除摘棉、打顶、定苗等作业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棉花种子产业化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坚持育、繁、加、推统一供种;技术依托于塔里木农垦大学(农业部属院校)、中棉所、新疆长绒棉育种中心(农科所)和国家级棉花原种场(阿拉尔良繁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并具有两套进口国产化棉种加工生产线,原种生产基地和扩繁基地。籽棉加工清理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团场工业的主体;销售及生产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农资集团、棉花集团、物资集团运转效率不断提高。
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大好机遇,农一师充分发挥党政军企合一特殊组织的优势,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基础,突出重点,积极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扎扎实实搞好西部大开发工作。
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哪个师发展的最好
一般北疆要好于南疆,毕竟北疆发展起步早。比如农6师,农8师都不错。要是南疆的话,农二师、农一师爷还行。对了,我就是农一师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㈦ 我今年大学毕业 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 不知道那边条件和待遇怎么样请知情者详细说明谢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也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区划单位。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事务;司法事务受新疆的高法高检领导管理,由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任免兵团各级法检的组成人员;行政业务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兵团部驻乌鲁木齐市;分支机构遍及克孜勒苏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两周一线”〔即“两大沙漠”和一个边境线(中国西北边境)为主,管理多个县级市,拥有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机构。
兵团待遇还可以。如果分配在乌鲁木齐市兵团部,当然好。
在南疆的师团,主要是维稳问题;北疆比较安定,但冬天较冷。
第一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境内,师部驻阿拉尔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
第二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铁门关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第三师: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驻图木舒克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
第四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原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第五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双河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第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第七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拥有奎屯市天北新区,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第八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
第九师: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第十师: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阿勒泰市北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工程部队。
第十二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第十三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2012年12月24日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
第十四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四师,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
㈧ 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的环境,是不是很偏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以下简称农二师)分布在号称“华夏第一州”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
全师拥有国土面积73.97万公顷,其中农区56.11万公顷,山区17.86万公顷①。所辖区域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北到和静县水草丰美的小珠勒图斯草原,南到且末县,西到盛产白杏、核桃的轮台县阳霞乡,东南到若羌县石棉资源丰富的依吞布拉克镇,东北到库米什二十二团石棉营。全师区划为四大垦区,辖17个农牧团场(2004年重组为5个中心团场、7个一般团场。5个进入团场只保留番号)、21个工交建商企业、10多个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2005年末全师总人口20.85万人。
农二师师部是全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在有新疆“北乌南库”之称的———巴州首府库尔勒市。库尔勒市是南疆物资集散中心和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承北启南的地缘优势,使之成为开发建设南疆的“桥头堡”。
㈨ 新疆兵团,哪个师条件比较好,想去就业,从基层干起。从安全,环境,升职,收入等方面考虑。
农八师最好,农八师最先在兵团内改革,其当地职工收入也高,师部石河子被喻为西部明珠,环境优美。至于安全,石河子当地全部是老军垦战士,或者内地移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汉族人,你不必多想。再告诉你一点,当地的小连长都很富。
㈩ 新疆建设兵团共有几个师每个师多少个团
一共14个师,平均每个师有6-9个团
农一师:1953年成立,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师部是阿克苏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从1团到16团属于农一师。
农二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库尔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从21团到33团和223团属于农二师。
农三师: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与图木舒克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 管辖41-49、51-54团场
农四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辖61-79团场
农五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博乐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 辖81-91团场
农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辖101-111团场
农七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辖123-131、137团场
农八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辖121-122、132-136、141-144、147-150、152团场。
农九师: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 辖161-170团场
农十师: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北屯镇,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
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辖181-190团场
农十二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辖104团
农十三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
农十四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辖47团场
(10)新疆兵团哪个师条件最艰苦扩展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概况
总值1738.68亿元,比2013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96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776.86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544.86亿元,增长14.3%。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123.93亿元,增长42.9%;第二产业788.21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849.19亿元,增长15.5%。
2014年招商引资项目1560个,引进兵团以外项目到位资金10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第一产业50.60亿元,增长1.2倍;第二产业680.55亿元,增长32.5%;第三产业309.42亿元,增长40.5%。与19个援疆省市产业合作项目421个,引进兵团外到位资金496.44亿元。
第一产业
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278.5平方千米。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91.5平方千米,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7005.7平方千米;油料种植面积535.2平方千米,增长6.1%;甜菜种植面积238.9平方千米,下降10.1%;蔬菜种植面积(含菜用瓜)812.1平方千米,增长16.2%。
2014年全年粮食产量222.89万吨,比2013年增长8.0%;棉花产量163.61万吨,增长11.7%;油料产量16.99万吨,下降0.9%;甜菜产量203.57万吨,下降6.0%。[29]
第二产业
2014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1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0%;轻工业增长24.0%,重工业增长23.8%。
第三产业
2014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4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82亿元,比2013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按消费形态统计,实现商品零售额387.33亿元,增长19.6%;实现餐饮收入71.49亿元,增长15.6%。
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商品房销售面积375.06万平方米,增长2.9%。其中,住宅307.19万平方米,下降1.1%。商品房待售面积140.12万平方米,增长86.2%。商品房销售额165.24亿元,增长12.7%。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按消费形态统计,实现商品零售额387.33亿元,增长19.6%;实现餐饮收入71.49亿元,增长15.6%。
参考资料
网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