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
A. 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在用友中如何处理
"库存商品"科目来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 设置“发出商品”科目来核算企业商品销售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发出商品”核算的是不满足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由“库存商品”转到“发出商品”。如果满足会计收入确认`条件,就不由“库存商品”转到“发出商品”。库存商品会计分录过程:库存商品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产成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工业企业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属于库存商品;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也属于库存商品,但应当与合格商品分开记账。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商品,不属于库存商品;已经完成销售手续并确认销售收入,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商品,应作为代管商品处理,单独设置“代管商品”备查簿进行登记,不属于库存商品。发出商品会计分录过程: 1.对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借: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 2.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发出商品 3.发出商品如发生退回,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借:库存商品贷:发出商品上述内容就是库存商品会计分录过程和发出商品会计分录过程,库存商品明细账应按企业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发出商品应当按照购货单位及商品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B. 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的情况,企业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即可。( )
错误。
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的情况,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C. 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的十三项原则其中一个原则是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考虑到企业的风险,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的预计,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风险,所以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量降低经营风险,使会计信息更加可靠。
对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应该暂不做账.
我个人认为这样,上述意见只作参考.
D. 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库存商品发出去了应该要做帐.但应该借记什么
发出商品时:
借:发抄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如果该项业务的纳税义务已发生,则应确认增值税,即同时作: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注:如果税已确认,则不用此)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E. 企业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
企业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形有
1.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发出货物但未办妥托收手续时,
2.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有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3.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确立销售
4.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未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且发出代销货物未满180天
F. 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
B发出商品。如果销售商品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处理:如果企业售出商品不符合回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5个条件答中的任何一条,均不应确认收入。企业应增设“发出商品”等科目,核算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
发出商品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借: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如果已开发票(如果未开发票,就无需编制下面这个分录)。借:应收账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并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反映。待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发出商品
G. 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什么
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发出商品。
因为销售商品收入不符合5个确认条件中版的任何一条的,都不权应该确认收入,已经发出的商品,通过“发出商品”等科目核算。
商品发行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当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该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销售价格核算的,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额或应分摊的货物购销差额。
借记“产品成本差额”或“商品购销差额”项目。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差额的,记入相反的会计分录。
(7)企业对已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的方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H. 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其成本借记的科目是什么
应是发出商品来。自
I. 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应该从库存商品中减少,那借方记入什么分录呢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因为发出商品科目是资产,此项业务说明是: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
J. 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的方式,在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的情况下
A
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
借 应收账款
贷 发出商品
等收款时再确认主营业务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