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限制条件
Ⅰ 建设单位如何确定合理工期
建设单位确定合理工期有以下几点:
1、单项(位)工程中层高在2.2m以内的技术层不计算建筑面积,但计算层数。
2、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水箱间不计算层数。
3、单项(位)工程层数超出本定额时,工期可按定额中最高相邻层数的工期差值增加。
4、一个承包方同时承包2个以上(含2个)单项(位)工程时,工期的计算:以一个单项(位)工程的最大工期为基数,另加其他单项(位)工程工期总和乘相应系数计算:加一个乘0.35系数;加 2个乘 0.2系数;加 3个乘 015系数; 4个以上的单项(位)工程不另增加工期。
5、坑底打基础桩,另增加工期。
6、开挖一层立方后,再打护坡桩的工程,护坡桩施工的工期承发包双方可按施工方案确定增加无数,但最多不超过50天。
7、基础施工遇到障碍物或古墓、文物、流砂、溶洞、暗滨、淤泥、石方、地下水等需要进行基础处理时,由承发包双方确定增加工期。
8、单项工程的室外管线(不包括直埋管道)累计长度在 100 m以上,增加工期 10天;道路及停车场的面积在 500 m2以上,在1000 m2以下者增加工期 ID天;在5 000 m2以内者增加工期20天;围墙工程不另增加工期。
《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基础上。
依据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及 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按正常施工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以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的平均水平为基础,结合各地区工期定额执行情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1)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限制条件扩展阅读:
(1)应负责建设工程项目工程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工作,并设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2)在工程招标及与参建各方签订协议或合同时,应对工程资料和工程档案的编制责任、套数、费用、质量和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
(3)必须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资料,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4)由建设单位采购的各类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应保证其规格、性能、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并保证相关施工物资资料的完整、真实、有效。
(5)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参建单位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也可委托监理单位检查工程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并对规程规定应签认的工程资料签署意见。
(6)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
(7)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档案,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
(8)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档案,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移交城建档案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建设单位
Ⅱ 若该任务总工期不允许延误,可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1、首先你必须对工作的逻辑关系有所了解。
2、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及计划工版期等找出关键线路。(可权以采用project或梦龙或P6等来做甘特图或网络图)。
3、如果确定该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则可能拖延的时间对总工期有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会是拖延的时间,因为会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资源,采取赶工措施,后续工作快速跟进等等都可以补救。)
4、如果该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就要看看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也叫浮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如果超过拖延的时间,那么该工作拖延还没有对总工期产生影响。
5、如果该工作拖延的时间超过自由时差,则需要看看对关键线路造成什么影响,来分析。 关键线路上的工期也可能存在浮时,因为关键线路是指总浮时最小的线路。那么在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的拖延时间还得再减去总浮时,才是对总工期的影响。
Ⅲ 工程项目管理:如何判定工作进度拖延时间对总工期的影响
1、首先你必须复对工作的逻辑制关系有所了解。
2、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及计划工期等找出关键线路。(可以采用project或梦龙或P6等软件来做甘特图或网络图)。
3、如果确定该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则可能拖延的时间对总工期有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会是拖延的时间,因为会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资源,采取赶工措施,后续工作快速跟进等等都可以补救。)
4、如果该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就要看看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也叫浮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如果超过拖延的时间,那么该工作拖延还没有对总工期产生影响。
5、如果该工作拖延的时间超过自由时差,则需要看看对关键线路造成什么影响,来分析。 关键线路上的工期也可能存在浮时,因为关键线路是指总浮时最小的线路。那么在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的拖延时间还得再减去总浮时,才是对总工期的影响。
Ⅳ 进度计划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进度计划调整的方法有:
1、关键日期表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进度计划表,它只列出一些关键活动和进行的日期。
2、甘特图
也叫做线条图或横道图,如图3所示。它是以横线来表示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甘特图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直观,易于编制,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小型项目中常用的工具。即使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它也是高级管理层了解全局、基层安排进度时有用的工具。
在甘特图上,可以看出各项活动的开始和终了时间。在绘制各项活动的起止时间时,也考虑它们的先后顺序。但各项活动上间的关系却没有表示出来,同时也没有指出影响项目寿命周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复杂的项目来说,甘特图就显得不足以适应。
3、计划评审技术
计划评审技术(简称PERT)。CPM和PERT是50年代后期几乎同时出现的两种计划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它们工序繁多,协作面广,常常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把它们组织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费用,最好地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
(4)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限制条件扩展阅读:
按照项目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分为以下几种计划:
1、项目实施计划
承包商基于业主给定的重大里程碑时间(开工、完工、试运、投产),根据自己在设计、采办、施工等各方面的资源,综合考虑国内外局势以及项目所在国的社会及经济情况制定出的总体实施计划。
该计划明确了人员设备动迁、营地建设、设备与材料运输、开工、主体施工、机械完工、试运、投产和移交等各方面工作的计划安排。
2、详细的执行计划(目标计划)
由承包商在授标后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一个月)向工程师递交的进度计划。该计划是建立在项目实施计划基础之上,根据设计部提出的项目设计文件清单和设备材料的采办清单;
以及施工部提出的项目施工部署,制定出详细的工作分解,再根据施工网络技术原理,按照紧前紧后工序编制完成。该计划在工程师批准后即构成正式的目标计划予以执行。
3、详细的执行计划(更新计划)
在目标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如果无法完成原来的目标计划,那么必须修改原来的计划形成更新计划。更新计划是依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计划进行的调整,更新计划的批准将意味着目标计划中逻辑关系、工作时段、业主供货时间等方面修改计划的批准。
Ⅳ 如何调整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一)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
通过前述的进度比较方法,当判断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当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和对总工期的影响。
1·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
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f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
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作调整。
经过如此分析,进度控制人员可以确认应该调整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和调整偏差值的大小,以便确定采取调整措施,获得新的符合实际进度情况和计划目标的新进度计划。
(二)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
在对实施的进度计划分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整原计划的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两种:
1·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调整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例如可以把依次进行约有关工作改变平行的或互相搭接的以及分成几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等都可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是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施工迸度加快,并保证实现计划工期的方法。这些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是位于由于实际施工进度的拖延而引起总工期增长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可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
Ⅵ 工程进度与质量控制
2.b 5.c 6.c 10.d
Ⅶ 工程监理 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有什么影响请做简要分析
进度偏差超过总时差对总工期有影响,进度偏差超过自由时差,将对后续工作有影响。
Ⅷ 进度计划时,可以通过什么改变某些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一)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 通过前述的进度比较方法,当判断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当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和对总工期的影响。 1·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 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f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 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作调整。 经过如此分析,进度控制人员可以确认应该调整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和调整偏差值的大小,以便确定采取调整措施,获得新的符合实际进度情况和计划目标的新进度计划。 (二)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 在对实施的进度计划分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整原计划的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两种: 1·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调整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例如可以把依次进行约有关工作改变平行的或互相搭接的以及分成几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等都可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是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施工迸度加快,并保证实现计划工期的方法。这些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是位于由于实际施工进度的拖延而引起总工期增长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可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