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课程设计报告
『壹』 Photoshop课程设计任务书怎么写
设计要求:海报或广告根据自己兴趣内容自定。要求以直接、醒目好简单名明了的方式传达信息,讲究创意好以视觉的冲击力来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创意根据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创意引人深思,有的就不需要很深的内涵,而以一种直接明了的方式告诉大众。
在网站初步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对网站进行全范围的测试.包括速度,兼容性,交互性,链接正确性,程序健壮性,超流量测试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记录下来._
为什么要记录文档呢 其实软件工程本身就是一个文档,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标准.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改,补充文档,使这个标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工业化.进而使得网站开发趋向规范,趋向合理.
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教程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
网站项目管理规范
项目实施
Delphi程序设计综合训练任务书
一、题目
多文档文本编辑器
二、目的与要求
1. 目的:
1)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Delphi7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掌握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
4)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简单应用程序设计。
2. 要求
基本要求:
1)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以及组件开发原理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2)充分利用Delphi7语言的优势(即组件、属性和事件等);
3)体现可视化编程风格,如功能界面通过菜单、工具栏操作,通过状态栏向用户反馈信息。
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增加打开图像以及进行图像编辑的功能等。
三、信息描述
设计一个多文档文本编辑器,能够实现对文本的编辑、排版、打印等。程序启动时要有密码输入提示,窗体应有: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工具提示(类似Word)等。
四、功能描述
1.文件操作能够实现:新建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关闭文档、页面设置、打印预览、打印设置、打印等。
2.编辑操作能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选择、剪切、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
3.格式操作能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字体、颜色等设置。
4.查看操作能够实现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
5.帮助操作能够显示版本信息等。
五、解决方案
1. 首先进行需求分析,搞清楚系统功能和任务。
2. 然后总体设计中确定模块结构,划分功能模块,将软件功能需求分配给所划分的最小单元模块。确定模块间的联系,确定数据结构、文件结构、数据库模式,确定测试方法与策略。
3. 详细设计中为每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选择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流程图),描述模块的详细过程;确定每一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确定模块接口的细节,包括对系统外部的接口和用户界面,对系统内部其它模块的接口。
4. 依据分析编写Delphi代码。
六、撰写综合设计报告或综合设计总结
综合设计报告要求
总结报告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祥细写出编程步骤)、测试的步骤和内容、课程设计总结、参考资料等,不符合以上要求者,则本次设计以不及格记。
『贰』 相对普遍的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更具学校本位色彩的课程设计
相对普通的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更具学校本位色彩的课程设什,是的,本位色彩设计更具特色。
『叁』 小学素描色彩班课程设计和目录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内,人们不齿、唾弃;但容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探根源
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肆』 怎么做个美术的课程设计啊
《春天的畅想》
一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1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时期的知识面更为扩展,思维由童话式幻想转向理性、科学的幻想和想象。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感知能力正在发展,抽象思维正在形成。美感体验明显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外部特点和内部特征的领会和理解。因此,本节课老师在各个环节尽力通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来发展他们的赏析及表现能力,使之逐步提高。
2 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 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 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享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 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 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赞赏每位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所提供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向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充满激情的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的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拓展作业分析,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症结,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合理,更贴近现实生活。备课时要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的生动、灵活性。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同时跨学科的学习需要也提示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的修养水平。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2)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麽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2、学生分组讨论,阐述有关春天的特点、景色,谈感受。
(1)春天可以怎样来表现?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3、欣赏
(1)文学作品《春雨后》
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文学作品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歌曲《春天在哪里》
请同学倾听并初步感受音乐美。
(3)油画《花开的果园》
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美感。
(二)发展认知阶段:
1、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1)自然美与艺术美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2)自然美与艺术美不同的表现手法?
2、屏幕展示多幅作品的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春天。(以教材刊登的作品为重点)
(1)美术作品的其他表现形式?
(2)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信息的?
(3)感受具象表现和意想表现手法的特点。
3、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1)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2)谈谈感受。
(3)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
(1)谈谈画面的构图形式。
(2)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3)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4)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1、介绍适合学生表现春天的具象、抽象、意象表现手法的三幅艺术作品。请学生分析,谈谈三种形式的特点。
2、要求同学们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春天以及对春天的畅想形成自己的创作构思。
3、围绕自己的感受画创作草稿,并介绍创作设想。
4、同学间相互交流,汲取别人优点,完善自己创作构想。
(四)课后拓展阶段:
1、结合自己准备应用的表现方式进行相关的技能技巧的练习。
2、结合自己的创作搜集相关的创作素材。
3、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的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伍』 美术教学中课程设计要注意那些,请结合国画、版画或者素描、色彩来论述
国画有两种,色彩有两种,版画和素描各一种。
因为国画有意笔画法和工笔画法。意笔就是写意,用墨的浓淡,渲染的层次。和精湛的笔法汇合在一起。工笔主要是用线描,多层渲染。大约十几二十遍达到厚重的感觉,山水画重皴擦。花鸟画细节的丝毛,批毛处理。人物画重型,神,手,头发等处理。 色彩呢有水彩,水粉两种,水彩画起来流畅清爽。色彩比较淡,也包含一些写意画的笔法在里面。水粉画呢,比较厚重。需要大气一些。至于版画,我虽不懂太多,主要是需要雕刻的功底。在板上刻好图案,刷上颜料,然往纸上印上图案就可以了。素描就更简单咯。主要是光影关系。细节刻画。然后高光,亮部,暗部,投影,反光,背景(注意要虚)。前后关系。前实后虚。也就这些。
设计就是可以把上面的方法都融入进去。设计的作品注意布局,可以使用到国画的构图布局,如呼应开合,曲直纵横,对称均衡,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相反也可以,奇偶的搭配。
内容可以用水彩画的技法表现透气感。也可以用工笔画法中的线描手法,勾染填色。也可以加入素描的光影感。版画的凹凸感。等等等。。
『陆』 课程设计: 颜色控制:将单色LED换成三色LED(RGB LED ),用温度控制其颜色变化。
编程用Verilog HDL实现
这个表现的更多
『柒』 设计色彩课的课程小结
理解了色彩三要素的性质,知道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懂得无论是写生色彩还是主观色彩放到色彩这个大主题中,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明白色彩感觉这种视觉表象固然重要,但要构架一个完整的色彩画面,光凭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色彩是从自然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有如数学般的严密逻辑和构成要素的学问,那么色彩构成知识就是构成一张画面的框架和骨骼,通过慢慢体会,使色彩构成知识映射到自己的画面,发挥作用。
『捌』 自考本科色彩实践课考什么
你好 自考实践环节考核的内容一般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如外语听说、医学类临床技能、美术技能)等。主考学校在省考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实践环节考核的实施工作。
实践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咨询主考院校或是你论文指导老师,访问学校网站查询看看有没有通知。
自考实践课程报考需要对应的理论课程通过就可以,没有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直接可以报考。
实践课程和论文是上下半年和一次考试,与理论课程分开报考的,不一定是四月和十月考试,具体报考、考试时间由主考院校安排。
自考实践课程由自考院校负责组织报名与考试,具体考试要求、流程、考试教材以及培训都由主考院校通知,报考实践课程一般需要相应理论课程合格。
自考实践课程和论文考试由主考院校负责报名、考试,主要考察实际操作能力,一般不开卷,不允许携带资料进入考察的。
自考实践课程一年两次考试,由主考院校负责考试,上下半年各一次。具体考试要求按照主考院校的要求考试,相关考试试题与培训也是主考院校进行,有相关教材 可以访问学校网站查询相关通知。查询成绩是考后一个月在主考院校网站查询,或是咨询主考院校。
『玖』 现代主义对设计色彩的影响
众所周知,印象主义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的,它的出现开启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先河。与现代艺术相比,它只具有过渡性和双重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形态,而是西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历史桥梁。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阶段。
为了弄清印象主义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其对设计色彩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其审美特征作出相应的归纳。印象主义强调对客观自然的直觉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光色效应的捕捉和物象瞬间印象的定位,显露出生动、活泼、清新的自然之美。印象主义是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启发下,注重绘画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科学的”实证主义驱使画家醉心于绘画中色彩、色调与自然光的关系,从而掌握色彩规律,在色彩的运用上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新印象主义更注重科学理性在艺术创造中的实践,具有绝对理智的实验意识,强调对光学语言的理性分解与逻辑构成,画面趋于严格的机械性和秩序感,特别是在色彩的分割、色块的构成以及色相的对比中,形成了装饰色彩的某些创作原则和结构体系。在绘制上注重严密的设计性和程序性,表现出恒定与严整的视觉感,弱化了创作中的感性表现而强调科学理性与逻辑意识。以修拉和西涅克为代表的新印象主义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一些科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理论也给新印象主义以直接的启发和影响:如布朗《绘画艺术的法则》(1867)、谢弗勒《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1839)中的色彩混合理论,以及美国物理学家鲁特的著作《现代色彩学》(1880)等。自然科学的实验成果表明,在光的照耀下,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必须把不同纯度的色点和色块不经调和地并列在一起,颜色的彩度和亮度才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的视觉调和中形成的。 后印象主义则不囿于视觉语言的单纯化实验和感性表现,而是进入自然物象精神感悟的本真和生命体察的内蕴,强调绘画创作过程中的主观性与自我性、内在性与结构性,把艺术的本体意识由客观自然引入主观世界,表现出更为主动的精神意念和创作意识。塞尚反对印象主义因迷恋光色而破坏物象的实体结构和持久感。他认为,纷繁复杂的客观物象都是由圆柱体、球体和锥体组合而成的。绘画应该深入观察其本质结构,把客观物象作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的处理,以展示艺术家在客观物象面前的能动思维和主观性。后印象主义的另外两位巨匠凡·高和高更,则侧重精神性的表现,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他们甚至反对分割色彩,而是大胆采用近乎平面感的色调,并且注重线的作用。
二
那么,印象主义与设计色彩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为此我们可以对现代艺术教育的渊源作一个提纲挈领的回顾。
绘画与设计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从艺术形式上讲,它们有着各自的审美准则和发展规律,但作为文化现象的存在,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在其发生、演变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潮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者说,文学艺术往往最容易成为它所处时代审美特征的载体。由于设计与日常生活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逐渐在美术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臻于成熟,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几乎要取代绘画在学院美术中的主导地位。其发端至逐渐成熟,也正是印象主义从诞生到完善之时。其间,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此消彼长,不断演化,历经了半个世纪,这种看似巧合的演化过程,恰恰说明了当时哲学文化思潮、科学技术发展和商业化的进程。但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形成,无疑是以1919年包豪斯学院的成立为标志的。尽管包豪斯于1933年被纳粹取缔,然而,它的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已经形成,且延续至今。
包豪斯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功能”与“运用”,这种对功能性的追求又是通过材料和制作充分体现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美”。格罗庇乌斯认为“美术是不可教授的”,能教授的只是材料的具体物理性质和处理技术,至于我们对材料的心理感受是需要去体验的。包豪斯的实践与同时代的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美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不谋而合,也是对学院派传统的反叛。
包豪斯色彩教育的独特之处是将其贯穿于平面设计的课程之中,并十分强调理论的阐释。以后的设计教育往往把色彩研究单独设置,造成学生把色彩和平面及立体结构分离开来,与实际的设计情况不吻合。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它与后印象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首先是在造型理念上对几何基本形的情有独钟。为了研究抽象元素的特征,伊顿把圆形看作是运动,方形为静态,三角形代表方向;康定斯基在其色彩课程中,通常将原色红、黄、蓝与几何基本形三角、方、圆联系在一起,来解释不同色彩体系的构成,让人关注色彩的心理作用;而在后印象主义大师塞尚看来,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是组成客观物象的基本成分,是对纷繁复杂世界作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的最佳手段。其次是对色彩的认知与把握。包豪斯的色彩教学十分强调科学分析与心理体验相结合。康定斯基和克利这两位具有国际声誉的前卫艺术家和色彩大师,除教授造型、色彩和设计基础外,学院还为他们俩人开设了自由绘画课程。由此可见,包豪斯并不是完全拒绝绘画的存在,实际上也无法拒绝。在慕尼黑一家美术馆,笔者曾见到康定斯基的大量绘画作品,其早期的色彩风景写生无论在观念还是技巧上都看不出过人之处。正是印象主义的崛起,才给欧洲的艺术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局面,康定斯基才显示出对色彩天才般的灵性。他发现了色彩的精神作用,很快成为抒情抽象绘画的引领者。
在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等人创立的包豪斯色彩教学体系中,自然也呈现出与学院派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方法。他们把色彩理性化、抽象化,然后再通过处理色彩几何形去把握对色彩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这一点倒是与新印象主义的某些创作原则有着惊人的一致。所谓色彩的“理性化”正是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原则,赋予画面以严格的机械性和秩序感,色彩分割与色块构成规范于一定的逻辑意识中;而“抽象化”本身,则是借助几何形等手段使色彩存在于一种严密的设计性和程序性里,显露出恒定与完整的视觉感;所谓的“对色彩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同样能在后印象主义对自然物象的精神感悟,以及对画面内在性和结构性的把握中得到共鸣。
三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人朗科罗在设计色彩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他是继包豪斯之后,第一个把色彩作为“专业”进行研究,并将之运用于教学和设计实践的色彩学家。他提出的“色彩地理学”、“色彩家族学”和 “新点彩主义”等观点富有新意,在国际色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朗科罗秉承了包豪斯重视“材料研究”和“运用”及其教学中的某些理性原则,注重色彩学与建筑、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织物设计各单科之间的关系研究,使之形成一条相互关联的链条,创立了一套完整且易于操作的色彩教学方法,使学习者一开始就知道色彩与专业学习,乃至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他借助景观分析、工业产品实例、花卉等作为学习色彩时认识和发现问题的对象,并以课题的形式为不同阶段的色彩教学做了完整的课程设计,包括形体的认识与模型制作、色彩与形体、色度系统认识、形体外观的色彩等等。应该说朗科罗的教学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对学习者色彩认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
如果把朗科罗的色彩体系与包豪斯的理念作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点,甚至在印象主义那里也能找到与之相关的基因。尽管他使用的是“色彩设计”而不是“设计色彩”,这只是一个概念转换而已。因此朗科罗的“色彩设计”体系可以视为包豪斯教学理念新的拓展和延伸。朗科罗认为当好色彩设计师,首先得做一名艺术家。其实,他最早受到艺术界的关注就是因为一件用色彩制作的装置作品,他的大量花卉题材的平面作品,也没有脱离新印象主义的窠臼。他在教学中借助几何形体(模型)作色彩练习的方法,不仅折射出包豪斯的影子,也使我们想到现代艺术的开山鼻祖塞尚。
『拾』 大师,您好!关于色彩心理学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课题设计,可以继续向您请教吗
可以研究色彩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
另外就是色彩对记忆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