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 » 多元思维训练课程

多元思维训练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3-08 05:17:15

㈠ 怎样练习空间想象思维能力

即使我的空抄间想象思袭维能力不是很棒,但我有一种方法:你做一个正方体一类的立体图(随身带,方便型的),想象它内部的连线,并且清楚的知道它的位置和量度,有空就拿出来想想,时间长了,你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在无形中就提高了.

㈡ 我孩子马上新初一了,想给他报个衔接班,杭州新构思空间思维训练怎么样的

要看孩子喜欢什么了

㈢ 一篇以<学生应如何培养多元思维>为题的200字以内的作文...帮帮忙啊...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策略,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多元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努力创设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大胆辩论,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特的想法,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

所谓多元思维,就是现在所说的求新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下面我就针对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一文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的几点做法:

南朝刘勰云:“夫缀情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文章。首先,教师在作文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感情的触发点,从而使学生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给学生营造一种活跃的思维环境,鼓励他们进行创意和设想。只要有了感情,自然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作文则情溢于文。其次,要用自己饱满的激情去熏陶、感染和激化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情氛围。如《孔乙己》一文,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鲁迅先生惜墨如金,寥寥几笔即勾画出了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的没落形象,人物外貌描写出神入化。学完本段我就组织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人进行外貌描写的作文片段训练。当然作为在作文训练中给学生的点拨引导、率先垂范的作用是不可少的。先让学生听,再让学生评说教师是从哪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刻画的(提示:上述两例中教师是从人物的身段、服饰、发型、眼睛、嘴、眉毛等方面刻画的)。

总之,由于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愉快的环境氛围,此时课堂内外都回荡着快乐的空气,学生一下子被教师带到了感情的高潮。有的提起笔来跃跃欲试,正如古人云“无
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作文的切入点也找准了,这样作文训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作文创作的这根感情琴弦,营造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和源泉!

㈣ 孩子三岁半了,想给他选择一个幼儿逻辑思维或者是多元智能脑力开发的课程,有哪位吉林市的家长给点建议

这位家长,你好! 孩子的思维发展是分阶段的。如果孩子还没有发展一定的思维阶段,再大量的训练,也不可能得到质的突破。 三岁多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简单的说就是还没有发育到进行逻辑运算思维能力的阶段。思维特点是认知过于简单和静止。以形象思维和直观反射为主要思考方式,所以应重视孩子的形象思维训练和运动反射训练。多看图画,听音乐,让他讲故事,平时玩玩一些简单投掷,串珠子,跳跃运动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孩子思维的局限性有下面三个特点: 1自我中心:说话,回答问题时经常喜欢自说自话。看一个玩具时,站在自己的位置,想象不出从另一个位置看它,是什么样子。 2特征扩大:看一个玩具或者人,只记住最大的特征忽视其他特点。 3静止判断:推理,运算时候,往往答案是最后出现的静止的状态和事物。 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也许你的孩子思维发展比一般的孩子要快,你也可以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就,比如,教孩子换位思考,完整的看一个图片各个位置,数珠子,看大小,火车跑的快等游戏。 关于多元智能脑力开发或者逻辑思维训练课程,你当地的各大早教机构,情商训练机构都应该有这方面的课程。如何选择?最好的方法是去免费试听!看看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看看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问问参加过家长的口碑等。 给你几个教育领域比较的老师,可以参考他们的教育理念 林格和皇甫军伟——中国养成教育网,养树养根,养人养心。 董进宇——亲子关系,发明了家长可以套用的“教育公式”。 周宏——赏识教育,利用“人人渴望赞美”激发孩子的动力。 王东华——《发现母亲》母亲手里有开发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尹建莉和孔屏——儿童心理咨询师,发现孩子成长的动力。 雷京魁——亲子关系,开展父母效能培训《父母执照》。 余世维——人才培训,揭示成为未来企业精英的成长规律。 张健柏——今日学堂校长,批判当今中国教育的现状,自办学堂。 杨东平——教育公共政策、教育公平研究者。可敬的“教育愤青” 侯成山——性格分析领域权威,解决家庭婚姻,亲子沟通等困惑。

㈤ 孩子几岁开始有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怎么发展的?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大神早就得出了结论:人的思维是随着年龄逐渐发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出现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按照一定的规则与规律,逐层有序地推导出结论的思维。

家长们会发现,3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会慢慢接触给物品分类、找不同、辨别事情发生的先后这些启蒙训练。但,这离孩子真正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还差得远呢!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学龄前的儿童,基本都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事物,只能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画、形象性的语言。7岁之前,孩子是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

即使孩子到了7岁,抽象思维能力也不会像按了开关一样,突然间就迸发出来,而是经过不断的感知和培养形成的。

那么2-7岁孩子思维能力是如何发展的呢?

根据耶鲁大学儿童发展研究所40年的研究结论来看,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分为时间感知、空间感知、数的感知、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五个常用的维度来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1.时间感知能力发展

2岁孩子只关注现在,初步形成先后次序的观念,7岁时,对时间的感知已经可以精确到几分几秒;

2.空间感知能力发展

2岁孩子只知道“这里”和“那里”,6岁的他已经知道世界上有其他国家存在了,7岁时会对宇宙空间充满兴趣。

3.对数的感知能力发展

2岁孩子只能认识到“一个,两个”;5岁时,能掰手指头算1-5的加法;(不懂3+4=7,4+3也等于7,当然很正常了!)

7岁时,孩子基本可以数到100,可以运算20以内的加法,还可以对倍数有了概念。

4.语言能力发展

2岁孩子只能说出3个词。可到了4岁,他的语言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特别爱说话。等到了7岁,他已经会用修饰副词描述故事了。

5.阅读能力发展

2岁孩子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故事。5岁,他的阅读兴趣暴增,几乎是整个儿童时期的巅峰;7岁时,他已经认识大部分的汉字并且学会默读了。


到这里,你已经了解处于学龄前孩子的思维路线图:

2岁的孩子主要依靠动作思维感知,3-6岁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7岁孩子才开始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所以,不要担心孩子”落后“,大有可能是你的担心和教育太超前啦。盲目给孩子花钱报班,还不如合理地陪孩子玩呢。

㈥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运用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特别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的。它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1.言语智力,指对声音、韵律和词的意义敏感,理解语言的不同功能。如诗人、记者。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讨论修辞和象声词。
2.逻辑—数学能力,指对识别逻辑或者数学模式敏感,理解语言的不同功能。如科学家、数学家。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建筑物两对角之间的距离。
3.空间智力,指能够准确的感知视觉—空间世界,并能够进行知觉转换,如航海家、雕刻家。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借助透视法来画图。
4.音乐智力,指能够谱写和欣赏节奏、音调和节拍,鉴赏各种形式的音乐,如作曲家、小提琴家。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确定一首歌的旋律和节拍。
5.肢体—动觉智力,指控制身体的运动和灵活操作物体的能力,如舞蹈演员、运动员。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跳方形舞。
6.人际智力,指对人的各种情绪、气质、动机和需要作出正确判断和反应的能力,如治疗师、售货员。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听同学之间的辩论。
7.内省智力,指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辨别这些情绪,并能够根据这些情绪指导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长处、不足、动机和智力,如演员、小说家。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8.关于自然的智力,指能够发现并理解自然界的模式,如地理学家、探险家。有助于发展这种智力的学校活动是到森林中观察动物的生活模式。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学校,表现最活跃的舞台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上。小学教师活泼好动,棋、琴、书、画略有精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为借鉴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摸索有新意的学科教学策略奠定了基础。
(一)对教学环节的影响
1.多元导入
导入环节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步骤,甚至是关系一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不少巧妙的导入技巧。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导入的新思路:以不同智能类型和学生理解事物的方式为起点,调动起学生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样的课堂里,讲故事不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数学老师、自然课教师也常常以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听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擅长音乐的老师常以音乐作为所教学科的导入手段。剪纸、折纸不仅出现在手工课上,数学课在讲“轴对称图形”时,老师会说,孩子们把带来的纸折叠,剪成你喜欢的图形。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导入,从学生喜欢的手工制作、音乐导入……老师们用自己擅长的言语智能,将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将实际生活和课堂联系起来,试图从言语智能、身体智能、人际智能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一开始便充满了乐趣。这样的课堂导入,增加了教学成功的概率。
在教授《轴对称图形》中,教师利用讲童话故事进行导入(春天花儿朵朵开放,蜻蜓飞到小湖边玩耍,这时候蝴蝶也来了。蜻蜓对蝴蝶说:“小蝴蝶,你别在我面前飞来飞去!”
蝴蝶对蜻蜓说:“蜻蜓哥哥,我们是一家人。我是来找你玩的。”蜻蜓奇怪的问:“你是蝴蝶,我是蜻蜓,我们怎么会是一家人呢?”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不止你和我,花儿,树叶也和我们是一家人。)利用多媒体播放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言语智能得到了发展。
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就用《小燕子》这首儿歌作为导入,先让学生边听歌边展开想像,然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刚才在听歌时,想到了什么情景?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有的说,想到了小燕子飞的情景;有的说,想到了柳树;还有的说,想到了春天的各种花朵……大家争相发言,个个神采飞扬,他们的思维自然而然地跟将要学习的《春》的内容相联系起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总之,利用音乐导入,常会使学生的情绪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很快进入所学习的内容情境中。从而使学生的音乐智能得到了开发。
2.多元化呈现教材
一旦兴趣激发起来,接下来的环节便是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理解教材。从教师的角度看,多元切入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多维度、多方式呈现教材。从学生的方面讲,多元切入理解教材就是用自己学习风格和智能优势表达对教材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课上,用“猜谜”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老师用英语说出fox/bird/cow等动物的特征,学生们猜答案;老师用动作表示某个单词,学生们猜单词。然后,学生自己出谜面、做动作,其他同学互相猜。用这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发展他们的言语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在《我是一条小河》课中用多媒体手段。“我”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如果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小河来回答,答案可能令人失望,于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风景在小河中的倒影和小河流经的地方,听着河水的哗哗声,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技术将人的空间智能、言语智能和逻辑智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有利于加大课堂的知识密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3.多元化巩固
布置作业是常规课堂教学的步骤之一,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作业毫不例外地用言语符号的形式来呈现,比较单一。全班学生都做同样类型和难度的作业。作业既没有反映出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又没有反映出学生不同的认识事物方式,致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作业水平太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望而生畏,不擅长言语智能的孩子无法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师一个启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特点布置具有个性化的作业,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多元潜能。
【示例1】(摘自《多元智能在中国》)
中华路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讲“颐和园”一文后,其作业(学生可以选择)是:
(1) 细心欣赏颐和园的图片(或自己亲自去参观)运用新学的名词佳句描写图片的景色,完成填空(句子)练习(语言能力)。
(2)以导游员的身份,用导游词的形式把颐和园的各个景点串连起来并给小组或全班学生展示(语言智能、数学一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3) 写一篇描写景色的短文(语言智能)。
(4)画一幅画,表现你对课文的理解(空间智能)。
在这个事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布置了有层次性的作业.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空间智能等。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学生的优势智能迁移到弱势智能中去。
(二)对小学教学评价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智力理论的影响,人们一直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过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元评价观。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中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体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影响。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学生的自评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的互评可以建立一种相互激励的机制;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机制,以提高课程的组织实施、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所有评价的发起者、主持者、协调者。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握好评价的定位:突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以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作为课堂评价的唯一依据,而是全面评价学生在多项不同智能中的表现,学生在不同智能中可以选择自己的强项进行表达,那么评价也应围绕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进行肯定性评价,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因能而评。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都是师生无法回避的一个内容,但还应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智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内省智能、人际关系、合作情况、综合运用能力等多方面的水平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3.评价方式多元化
这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与内容全面化所决定的,也是“多元化”的课堂所决定的。灵活多样、一举多得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外,实验者还可以进行现场观察、提问、描述、答辩、面谈、随访、专题作业、对话表演、活动报告等等。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正面作用
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于是教育的重点则被定位于追求优异的语文和数学表现;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此,多元智力理论拓展了教师的“智力观”,课程功能由此开始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教育是赏识教育,教师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于什么是智力,智力如何构成、发展等问题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仅在本世纪的前几十年,就有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卡特尔的定型和不定型智力说、瑟斯顿的群因素说、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其中以传统的智力理论影响最大。
自从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等人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以来,当今的学校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智力测验理论的影响。传统的智力测验认为,智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纸笔测验就可以测出人的智力的高低。因此,传统的智力测验只重视人类可以测验出来的能力及其测试方法,如果某种能力无法测出,就认为这种能力是不重要的。
受传统智力理论影响的教育,首先,教育评价应试化,评价体系是应试指标,而且是静态评价,方法单一,使受教育者认为学习就是学习知识,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方式灌输化,课堂上强调书本,突出老师,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最后,理解内容记忆化,教学中强调记忆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多元智能理论突出了智力的多元性,文化性(情景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开发性,认为要坚持“智能展示”的评估方法,要将学生的优势智能迁移到其它的智能中去。

㈦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多元数学思维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是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的几点尝试。
1.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思维的深刻性既是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
2.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此外,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辨识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证)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
3.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一要培养兴趣,让学生迸发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二要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三要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㈧ 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1、注重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推理的种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的。根据推理前提数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根据推理的方向,即思维进程中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的区别,传统逻辑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

2、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几何证明的教学中,教师教学不难,学生学懂也不难,但学生往往一做就不会,对于稍复杂的题目更是无从下手。几何证明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成绩提高的一大障碍。

要突破这一难点和障碍,除掌握上述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逻辑思维外,还要注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培养。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应注重的几个能力

逻辑思维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语言为载体,每推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因此,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要使学生真正具备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需要较深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为每一步推理提供充分的依据。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

想象能力。因为逻辑思维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知识基础越坚实,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需要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才能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想象力的发展,而且逻辑推理依赖于严谨的语言表达和正确的书面表达。因此重视学生语言培养,尤其是数学语言和几何语言的培养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作图识图能力。初中阶段的逻辑推理更多直接的应用在几何方面,而几何与图形是密不可分的;几何图形中包含了许多隐藏的已知条件和大量的推理素材及信息,对图形认识的是否深刻,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解决。



(8)多元思维训练课程扩展阅读

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为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违背这些规律,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认识就是混乱和错误的

逻辑思维为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逻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逻辑思维为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㈨ 龅牙兔课里面的多元思维是什么

《金字塔多元思copy维训练营》是龅牙兔7——12第三阶段的课程。在《EQ高手训练营》和《E时代领袖3Q效能营》里,教授的情商技巧是注重孩子内在的成长,帮助孩子形成主观成长的动力。在金字塔多元思维训练营中孩子学到的是如何做,用更实际的方法得到想要的,这就是问题解决四大技巧。它们是:观察性思维技巧、创造性思维技巧、判断性思维技巧和分析性思维技巧。通过这些技巧的学习,孩子将掌握核心的问题解决技术,从而在学业表现和社会交往上都获得非凡的收益。
您可以联系相关的专业老师作了解:
025--86511161 龅牙兔 王老师 徐老师 赵老师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