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课程
A. 中国哪个方不上网课
那有些地方还没有网络的地方就是上不了王
B. 中国什么大学的网络课程是对外开放的
你是说大学的课程吗?有很多学校的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里面有很多学习资料,上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上课视频等等。
如果你说的是培训类的课程,比如一些考证或者英语一类的,大多都是收费的培训网络上才有
C. 网络公开课的国内公开课
在复旦大学网络公开课的页面上,不仅有讲座的梗概、现场视频与照片,还有很多网友“力挺”的跟帖。有些网友看到精彩的讲座预告,更是发出了要早起排队等“沙发”的号召。王泛森教授系列讲座的四讲内容上网仅四五天,就吸引了网友45条“微博”留言与67条跟帖。
网友“华老夫子”说:“王泛森教授给我们的启发很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对历史,对很多看法都受自己主观的和现有知识的影响,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其实,很多事情是要追本溯源的。”
网友“沉默的大多数”说:“中国太需要这种开拓思维的课了!通过网络视频,我们得以分享大师的思考、学识和智慧。他们就像一个个太阳,让我们不停地吸取能量……”
更多的网友则希望这样的网络公开课多多益善。如网友普渡说:“希望这样的讲座在网上多一些,可以让博友们看见,多听听学学,必有收获。”
国内的名牌大学应该开放更多的公开课,让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的国人,给他们提供学习充电的机会。还有不少网友对国内的网络公开课提出了发展建议。网友“i达人”说:“希望高深的人可以把学问讲得深入浅出一点,再生动一点,让更多的人可以听懂。另外,我看到网易视频上还有国外知名大学,如哈佛、牛津、耶鲁的近百门网络课程,非常精彩。国内的公开课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在网络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啊。”
D.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网络课程是什么时候开设的
41、降低利率是放松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是紧缩货币政策。 (1.00分)
是 否
42、职内务消费是不可以容计成本的。 (1.00分)
是 否
43、同一条件下,社会不能同时存在两种价格机制。 (1.00分)
是 否
44、不同人群对同一种公共品的需求强度是一样的。 (1.00分)
是 否
45、结构性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在经济层面上而且在社会层面上引发了诸多的冲突。 (1.00分)
是 否
46、果贱伤农说明合成谬误,羊群效应。 (1.00分)
是 否
47、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0分)
是 否
48、“三农”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 (1.00分)
是 否
49、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生产方式。 (1.00分)
是 否
50、一个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更多的遵从的是儒学伦理而不是商业伦理。 (1.00分)
是 否
E. 国内好的网课平台有哪些
国内比较知名的有猿辅导、青豆网校等。青豆网校app是一款手机名师课堂在线学习平台,这款软件可以为各位用户提供在家就能学习的服务,而且在青豆网校app上有小初高全科课程的学习等等。
F. 近几年开始在国内高校流行的一种网络课程
MOOC:更好和更时髦的教育系统
你是不是想问问这个?
2012年10月,Time杂志发表名为《大学已死。大学永存!》的深度报道,探讨MOOC给现有大学带来的冲击。 “MOOC就像一口超越现实的深呼吸。绝望的父母祈祷应验,免费网上大学终于可以缓解学费重担。而对学校官员来说,变化带来的恐慌随处可见。哈佛大学和MIT花6000万美元成立非营利性的MOOC机构edX。明天将要发生什么?这很可能是非常有选择性的——实体大学将继续蓬勃发展,最棒的大学继续提供网上教育无法覆盖的服务,而中等的、昂贵的赢利大学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TIME杂志毫不吝啬地把2012年称为“MOOC年”——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这场从硅谷、MIT发端的在线学习浪潮,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免费获得全球顶尖高校明星教师的课程,甚至取得学位,并非不可能。
2012年圣诞节,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教授吴恩达(Andrew Ng)正在和父亲逛街,父亲忽然说:“到点了,我得回去做作业了!”于是把吴恩达一个人扔在了街上。他是去吴恩达创办的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完成杜克大学的“思维与推理”课程作业。
Coursera诞生于2012年,目前拥有来自全世界62所大学的337门课程,其注册人数的增长速度“比Facebook还快”。在这所体量庞大的虚拟学校里,有来自220个国家的300多万名“同学”。
Coursera与Udacity和edX一起,被视作MOOC三大巨头。它们集结了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全美国同时也是全世界最优质大学的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免费提供优质课程。
视频公开课并不新鲜,而MOOC有什么不同,何以具有颠覆的能量?
MOOC式学习之魅
果壳网目前拥有全中国最大的MOOC线上社区,“MOOC自习教室”。创始人、CEO姬十三认为,中国内地接受的网络课程经历了3个阶段:文字翻译最早出现,网友们把MIT教材翻译成中文放在网上;2003年出现网易公开课等一批视频公开课,涌现了以《正义》、《幸福课》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星教授课程;第三阶段,也就是2012年MOOC出现,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点是“力求真实模拟课堂,用技术作为根本手段,最大程度符合网络使用习惯”。
编辑的话:果壳网MOOC自习教室是当前全球最大的中文MOOC讨论区,组员已经超过20000人。你还在寂寞地自学嘛?或者对MOOC感兴趣?都欢迎你来看一下~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峥在2012年成为了Coursera的一名学生,最让他上瘾的是,视频课程被切割成两三分钟的更小视频,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答对,才能继续听课。“你被课程内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开小差,一秒钟都不能”——MOOC深谙大脑的学习特点与反应机制,这和游戏通关的设置异曲同工。
Coursera另一位创始人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斯坦福大学教授,这样描述MOOC给她带来的空前满足:“在传统课堂上,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大概有75%的孩子还停留在对上一个问题的困惑里;15%的孩子沉浸在Facebook里;剩下10%的聪明蛋们喊出了正确答案。而我把课程放上网,上万名学生必须在同一个思考节奏上给我反馈。”【了解更多:在Coursera,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候】
张峥所选的3门课分别由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授课,其中多伦多大学的乔夫利·新顿(Geoffrey Hinton)教授,是神经网络的顶级大师。“虽说我读博士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也算个名校,可这些课单还是让我心里痒痒的。”张峥介绍说,乔夫利·新顿跟神经网络这一支死磕了40多年,是业界公认的一杆大旗。
在MOOC上课,你需要回答问题、做作业、参加考试,每结完一门课,你可以拿到一张证书。
张峥上的许多课程,作业都由机器打分,这为教师们分担了大量工作,也大大扩大了这门课程的“教室座位”,万人大课在MOOC的世界里再正常不过。庞大的数据开始显现魔力,“在传统课堂里,如果有两个学生的答案错得一样,老师根本无法发现。而机器批改后,2000人得出了同样的错误答案很容易凸显,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向这2000人发送一条具体指点,这就是新型的‘开小灶’”,Coursera的两位创始人都是人工智能专家,他们擅长通过追踪数百万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实现个性化服务。
挺进中国
果壳网“MOOC自习教室”,目前已拥有16449名学习者。在果壳自习教室管理员的号召下,组员们相继在23个城市举办了见面会。16449这个数字,对人口数量惊人的中国来说极其微小。但这同时预示着,对MOOC来说,中国潜力巨大。
在线教育公司都将目光瞄准了中国—这里在拥有极深教育传统的同时,还拥有极不均衡的教育资源。
吴恩达正在中国努力寻找合作伙伴,他将目标锁定在第一流大学。他掏出手机,为记者展示他记在记事本上的8个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下面还有每个字的拼音。这位华裔青年努力地念出每个字,他说,孔子的这句话是他的座右铭,“每个人的教育”是他的目标。“好的中文课程也会使欧美国家的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今年,他已经与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合作,设立中国历史、诗歌和昆曲等课程。目前,他正积极在北京和上海游说谈判。他表示,未来可能会在香港建立分支机构,为Coursera拓展中文世界的疆域。
许多大学和教育机构都闻到了“海啸”到来之前空气中弥漫的海腥味。
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在卸任前曾表达过自己的梦想:“希望所有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的学生。”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方洋同时也是Coursera的学生,他说,他正在参与北大老师的一个在线学习平台项目。“北大许多老师都意识到了MOOC的冲击力,他们都很想早早采取行动。但具体的做法还不能公布。”吴恩达曾在2012年年底拜访北京大学并做了以在线教育为题的演讲,并于2013年年初拜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场座无虚席。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委书记、教授孙茂松表示,学校会从战略层面考虑在线教育课程。在学校的层面,国内高校极有可能自己牵头来做,而非选择与国外已有品牌合作。与此同时,在教师个人层面,与Coursera等课程合作相对容易,可操作性也较强。
大学之外,更多机构虎视眈眈这块大蛋糕。
三人行网络教育联席CEO邱无言在网站36氪上撰文,认为中国复制的MOOC网站都是橘生淮北。“善于山寨的中国当然不甘落后,2011年和2012年,数家以 MOOC 方式进行在线教育的公司相继问世,基本都有风险资本介入。”他总结它们共同的特点:基本以美国的教育“平台”模式为主,打造一个基于视频教学的网络互动平台。其“平台”概念在于:网站本身不产生内容,而依靠用户产生内容,并吸引其他用户学习。“这种低水平山寨忽视了中美商业环境的不同。”他毫不客气地评论道。
他认为,MOOC 以教育“平台”方式在美国爆发,缘于其“平台”的两端—教育内容的供给和需求都有保障,而中国MOOC网站的希望在于优质内容的自给自足。
未来MOOC
“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American Interest杂志在2013年初发出预测。MOOC预示了颠覆现有教育的可能性,它将取代大学教育的预测为时尚早,但确实向那些收费5万美元的大学发出挑战:如果知识可以从互联网免费获得,你得提供什么才值这5万美元?
与“大学消失论”相比,更多人对MOOC带来的震荡有着更为温和的判断:传统学位制度退居二线,个体学习变成一个连续性、终身式的过程。
传统教育与MOOC的交融已经开始出现。2013年2月,Coursera旗下5门网络课程的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官方认可——在授予学生学分和学位时,美国有超过2000所大学参考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荐。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在两种教育的转换间获益:一位17岁的印度男孩阿莫尔·巴韦(Amol Bhave)因为在 edX 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中的考试得分在前3%之列,被 MIT 录取。
“现实课堂教育将不会被取代。”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师的作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课堂氛围将不能被取代。”与很多传统教育人士一样,斯宾塞非常期待“翻转课堂”发挥作用——“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让老师充当辅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这一尝试非常有效。”
由于长期与中国合作,斯宾塞非常了解中国的大学。此外,他曾在牛津大学待过20年,担任过牛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律并主管牛津大学四大分支之一的社会科学部13个学院。他认为,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流入中国后,会对一些学校造成影响,但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生命力,这一冲击将会有多大的影响仍未可知。
MOOC铁杆粉丝、果壳网心理学编辑 0.618 认为,尽管MOOC在过去的网络课程基础上已经有重大飞跃,但“想象力仍然极其有限”。“这就像是刚刚从广播转做电视的时候,人们以为电视就是对着镜头念广播。其实电视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孙茂松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现在的网络技术仅仅为MOOC提供了人与人在线交流的平台,却没有真正实现人与机器的互动。机器暂时难以理解人类的所有提问,但这一壁垒可以逐渐通过群体智慧来打通:用户提问和回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机器可以帮助匹配和删选回答,从而提供有效答案。
另一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赢利。
很多人建议课程收费,但这似乎不是吴恩达想要的方案。“对我而言,学生是最重要的,‘免费’是我们的承诺。”吴恩达说,“即使只收5美元,也会让许多人上不起课。我们要的是,每个人都能来上课。”他表示,未来Coursera会增加“智能猎头”的角色。“在学生允许的情况下,向雇主推荐学生,并向雇主收费;或者印发有大学标志的结课证书。”
但这些方案,并不是正在观望的投资人想要的。带着理想主义的光环,吴恩达正在试图拉平世界教育。
“看起来,我们确实有可能建立一个改善全球教育的学习平台,现在,我们才刚刚开始。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支持MOOC项目发展的同时,提出了一些疑问:如何将MOOC与学校联系起来?如何确保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有动力?科技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样的?
“但是,这种努力仍然很有必要。因为高等教育的成本很高,人们持续学习的需求也很强烈,同时,教育质量也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高度。”盖茨对这一新生事物持乐观态度,“我认为,10年之后,我们会真正理解如何利用它们,并且让全世界拥有更好的教育系统。”
G.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紧急)
我个人认为网络教育读可以,国家也承认学历,发的证书是有的注名是网络版教育,有的注权名是远程教育,含金量当然比不上正规的全日制,甚至有说法还不如自考的,远程(网络)教育本来就不是针对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主要面对的是社会在职人员,当然各地招生机构为了利益也可能说你也能报读,原则上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读出来是要靠它找工作的,国家承认但社会用人单位不承认你怎么办
这只是我的看法,可能有人不愿意我说
H. 中国十大网络培训机构有哪些
网络高端培训类机构有:combat-lab,宝亮网智,中电飞华,清华万博,神州泰岳
认证考试类培训机构有:中软国际,亚威,东华合创,浙大快威,神州数码
小班上课,一对一辅导的有:combat-lab,中软国际
能够讲大型企业网络设计、运维、实战课程的有:combat-lab,清华万博
I. 我想了解中国的网上课程情况
你好,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要说你的中文不错,表达的比较清楚,
中国的中学生很多也参加课外辅导,尤其是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即使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家长也很多省吃俭用让孩子参加课外学习.
中国的学生准备中考和高考大概都是一种模式,就是埋头苦学,参加各种辅导(最好是名师辅导),当然,由于高考比中考重要,所以高考的受观注程度更高一些,但中考也不差,因为中考决定了学生可以进一个好的高中,从而可以进好的大学.
现在中学生网上上课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现在网络普及,对没能力购买电脑的家庭来说,网吧(PC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网上上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这个在大城市接受程度高些,其它城市尤其是小城市认可度没有大城市高,
网络教育现在正在发展阶段,前途是有的,中国最有名的二个中学生网校:一是北京四中网校,一是101网校,你可以搜索网站看看,在这两个网校之后,各个网校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这正说明了网校前途是有的,但我不是搞教育的,也离开学校多年,至于韩国的网校在中国前途如何,我无法断言.
中国的中学生很有时间上网,网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上网在做什么我并不完全了解,我已经是跟他们有代沟的人了,不过我所知的大概有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电视剧,听歌曲,聊天,论坛,还有网上求助.(韩国游戏,电影,电视剧,歌曲很受欢迎的,为此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学韩语),嗯,你可以开个教韩语的网站.
我在网上报了一个课,当然不是中学内容的,不过还没开始学,具体怎样不能下定论.至于中国的中学网校教学水平如何,我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四中的网校是很不错的,
我大概就说这么多,你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们可以在线聊一下,很愿意帮助你.
我31岁,目前在北京,
[email protected]
J. 国内知名的网课教育平台有哪些
网上教育平台近几年比较火,比家教好的原因是他的教育资源会更好、家教要请一个好老师很贵,但是网络平台可以接触到很多好的老师,比如青豆网校,能接触到很多985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