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儿童历史故事

儿童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7 23:34:11

『壹』 古代儿童聪明的故事(短一些)

曹操装病
曹操惹叔叔生气后,叔叔告状其父曹嵩。曹操见了父亲来了,立刻装病。骗过了叔叔,没有被罚。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
司马光和他的小朋友们去花园玩耍~~大家在玩躲猫猫~~花园有假山啊~碰巧假山下面有口大缸~古人没有消防栓啊~所以经常用大缸蓄水以备不时之需,再者,平时没事在里面养个莲花养个鱼的还很好看,故宫里的缸们也是这个用途啊~~所以~这口假山下面的大缸里是装满水的~
有个小朋友躲到假山上面,还偷乐,以为不会找到他,结果,一失足~哎呀~成就了一个司马光啊~~
他一失足,掉进了大缸里~~其他小朋友哭的哭跑的跑~要不也有吓傻了的,再来就有去找大人的~~~小光同学,看着那缸里挣扎的小伙伴~那叫一个纠结啊~又不会游泳又不够高,这么漂亮的缸真要让我毁了不成~~哎~人命重要~~于是~小光同学搬起石块砸了下去,心里还默念~缸啊缸~非我本意啊~你今后必与我司马光留名青史!!于是~缸同意了,破了~~
水涌而出~至于掉进去那位是从洞里爬出来的,还是后来被大人从缸里抱出来的这个不得而知,只知缸主人在知道事情经过后,大大夸赞了小光一番,也不追究破损的缸了~~于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就出名啦~~~

『贰』 古代早慧儿童的故事[迅速]

《伤仲永》的故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为主旨,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天资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启示: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儿童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伤仲永赏析: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而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

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

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

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叁』 经典中国儿童故事有哪些

经典儿童故事(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说明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经典儿童故事(二):三个和尚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 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长和尚。他一到庙里,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但两个人一次只能抬一只水桶,怪麻烦的。他们都斤斤计较,而且要求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不可以走太快,也不可以走太慢,谁都想占谁的便宜。不过,虽然吵吵闹闹,但他们总算每天还是有水喝,有饭吃。

后来,又来了个胖 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经典儿童故事(三):小马过河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 食的时候,他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他过的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

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 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 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
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高兴地跑回
河边准备淌过河去。

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
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的漂亮的尾巴,睁者圆圆的眼睛,很认 真地说:
"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 牛伯伯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只好回去问妈妈。

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
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 一起去看看吧。"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 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

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 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小马深情地向妈妈望了一眼,心里说:"谢谢你了,好妈妈。" 然后他转头向村子跑去。

经典儿童故事(四):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森林中各自玩耍时,蓝猴抬头看到了又圆又亮的月亮,梦想拥有它,于是吹了一声口哨把大伙召来,它们采用接竹竿的形式摘起月亮来,无奈竹竿接再长,月亮仍高高在上。黄猴看到井水中月亮的倒影时,也兴奋地吹起口哨召来大伙。

蓝猴搔搔脑袋再生一计,大伙又一个接一个倒挂金钩捞起月亮来,可是月亮果然被捞进葫芦瓢里时,它们又为谁拥有它打起架来,结果,葫芦瓢落地,月亮“碎”成一片,真应了“水中捞月一场空”。

经典儿童故事(五):掩耳盗铃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肆』 古代儿童聪慧的故事

曹冲:
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
孔融: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亲戚,守门的人一般是不通报的。孔融只有十岁,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膺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了)孔融立即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高明必为伟器。”(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司马遹:
司马遹五岁时,傍晚皇宫失火,司马炎登楼了望,小司马遹拖着爷爷的衣裾来到暗处。司马炎不解,问何以如此,司马遹答道:“暮色仓猝,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他的回答令爷爷称奇。此后,司马炎在公开场合赞许孙子颇似先祖司马懿,并强调说:“此儿当兴我家。”于是,司马遹的美名在国家传播开来。

『伍』 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内容简介

简介:《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套装共4册)》对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统介绍。在世界东方的一片辽阔的土地上,屹立着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她是谁?她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该书还精选了许多副精美图片,可谓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立体再现一幅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历史是一面镜子,它鲜活、真切、有血有肉,让它成为亲切的叮咛,让孩子们重温先人的世界。

第一册:创世

第二册:先秦

第二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第四册:宋元明清第四册近现代

0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引子)

0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盘古和女娲的神话)

0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

0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中国的“亚当”和“夏娃”)

0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汾河边的小哥俩)

0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爱美的山顶洞姑娘)

0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一万年前的弓箭手)

0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妈妈当家的黄金时代)

0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爸爸当了一把手)

1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四千年前的三次“世界大战”)

1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神秘的颛顼)

1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帝尧的时代)

1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尧舜禅让的传说)

1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1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引子)

1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家天下”的揭幕式)

1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扑朔迷离的第一王朝)

1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漂漂亮亮的坏国王)

1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仁慈的“大巫师”商汤)

2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甲骨文记录的历史篇章)

2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暴君商纣王的下场)

2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谜样的三星堆)

2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文明历史几多长)

2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引子)

2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封建制度的设计师)

2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落汤鸡国王)

2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穆天子的“西游记”)

2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赶走国王的“共和”时代)

2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烽火戏诸侯)

3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卷起被子搬家的国王)

3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春秋五霸”走马灯)

3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伍子胥过昭关)

3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3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夫子)

3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老子和《道德经》)

3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两个改革家的命运)

3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西门豹治巫婆)

3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马陵道恩仇记)

3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两个斗嘴的大说客)

4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完璧归赵与将相和)

4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囤积国王的大投机商)

4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荆轲刺秦王)

4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时代)

4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引子)

4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千古一帝秦始皇)

4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徐福传奇)

4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指鹿为马的阴谋家)

4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大泽乡的燎原烈火)

4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楚汉相争的故事)

5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吕后和汉文帝)

(5)儿童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刘兴诗,男,1931年5月8日(农历3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籍贯四川省德阳市,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果树古生态环境学研究员,知名科普作家。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高级顾问。

1945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刘兴诗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截至2013年7月,在境内外共出版232本书,获奖144次。

其中,美术片《我的朋友小海豚》获1982年意大利第12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荣誉奖,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童话《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系列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列入北大人物的北大文坛中。

『陆』 古代聪慧儿童的故事(不少于10个)

  1. 周瑜16岁为大将,19岁为都督
    少年英雄周公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风起云涌。但有一个人,潇洒倜傥,卓绝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

    战功累累、屡战屡胜

    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 ...

  2. 晋朝时,有一个叫谢尚的人,从小就很懂事。
    谢尚八岁的时候,他父亲谢鲲当上了太守。太守是地位很高的地方长官,权势很大。因此,不少人都来奉承巴结谢尚的父亲,家中的宾客来往不绝。
    有一次,谢鲲领着谢尚去会见客人。客人们见这个小孩长的很聪明可爱,就向他提出一个个问题来考他。小谢尚对答如流,谁也难不倒他,客人们不住嘴地称赞他。
    谢尚对人们的赞扬心理有数。他知道有些人是出于真心;有些人是出于应酬场面,随声附和;而更多人则是为了向父亲讨好,而过高地赞扬自己。
    谢尚很看不惯庸俗地吹捧他的人,就想找个机会反驳这些人一下。
    正巧,有一次,谢尚家举行宴会,宾客满座。有个客人看到谢尚在座,对谢鲲献殷勤说:“到底是有其父必其子。咱们太守有谋略,公子也年少聪明。谢公子真是一座之中的颜回啊!”
    颜回是古代有名的聪明少年,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学生。谢尚觉得自己比不上颜回,那个人的夸奖也太过分了。于是,立即站起来反驳他说:“满座上的人,没有一个比的上孔夫子的,哪里来的颜回?”
    言外之意是,颜回那样贤能的人,是孔夫子教育出来的。现在,你们这帮成年人中没有一个向孔夫子那样有学问,怎么能培养出向颜回那样有学识的学生来呢?

  3. 曹冲称象、两小儿辩日、司马光砸缸、孔儒让梨、文彦博树洞取球、凿壁借光、少年狄青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初唐四杰、徐稚救树、甘罗出使赵国、精卫填海等等。

『柒』 哪些著名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受益匪浅

01.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02.哥伦布的鸡蛋。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不过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可以做到。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儿,你不过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是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面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但是,诸位,在我没有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
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来我也知道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03.青蛙现象。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变化,就会立即跳出来,反应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70~80度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启示有三:
第一,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第二,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04.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你手头的平凡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05.钉子。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
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僵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为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06.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07.聪明的男孩。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08.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温馨一幕?
回首过往,总有些感动被记忆,各自珍重,一起成长。祝好~
相信,坚持下去,我们会越做越好。一起加油!↖(^ω^)↗

『捌』 古代儿童的智慧故事

1、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

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的秤来称。”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

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

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曹冲趴在曹操耳边,轻声地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

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

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 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2、孔融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

他对门人说: “我是李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

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3、司马光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4、何晏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要认他做儿子。

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5、诸葛恪

一次宴会上,孙权看诸葛恪年龄小,叫他依次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不喝酒,说:“这样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吧?”

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诸葛恪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90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

现在打仗时皇上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聚会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

另一次聚会,有只白头鸟飞停在宫殿前。孙权随口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这是白头翁。”张昭年龄最大,满头白发,怀疑诸葛恪在戏弄他。

说:“从来没有听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有“白头翁”,那诸葛恪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

诸葛恪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辅吴将军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张昭不能回答。

『玖』 儿童适合读历史故事吗

当然可以读了。
故事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指刚刚发生的故事,比如新闻故事;一种是指未来发生的故事,比如科幻故事;还有一种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比如成语故事。

『拾』 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

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