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讲故事
① 幼儿教师应如何讲故事
第 一、修改故事 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加上小朋友爱听,又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更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尤其是从小朋友的特点出发,使用一些重复、象声词等方法来配合小朋友的胃口,是故事更充满童稚性。 第 二、教师学习优秀的讲故事的技巧,借鉴别人的好方法 比如,老师自己多听录音机磁带的优秀故事,多看碟片,发现讲故事的技巧。我主要学习的是《鞠萍姐姐讲故事》《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等。在这些优秀的节目中,我找到了很多讲好故事的好技巧,比如讲故事的时候语言要亲切要有变化,在表现动作的时侯可以使用很多各种各样的象声词,可以提高对人物角色的动作的变现力度;比如在讲述故事中间可以设置一些提问,可卖卖小关子来吸引听者等等。 第 三、研究自己所要讲述的故事,在每一个故事中设置各种讲述技巧 在找到这么多好的技巧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开始的时候会模仿一些他们的好的方法,渐渐地自己也摸出了一些规律,在不同的故事中自然地能运用不同的方法了。我经常使用的讲故事技巧,罗列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熟记各种动物的叫声的模拟词 可以在讲到该种动物的时候随口用出来。比如小鸭子的叫声“嘎嘎” ,在讲到小鸭子对白时,先叫几声“嘎嘎” ,那样听故事的小朋友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小鸭子的形象也鲜活起来了。要记住并且尽量真实且带有童趣性地模仿角色的声音对讲好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二、扩充故事角色的对白 有的时候,在文字故事上,它们只写的是主要的一两句对白,但是如果我们在讲述的时候也只是一五一十地照搬书中的对白,就显得有些呆板,讲故事很枯燥。那我们就要在讲述的时候进行想象,把原先一两句的对白扩充,角色之间你来我往对对几句,这样故事的表现就更真实了,当然原则是不能篡改故事的原意。 三、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重复 幼儿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不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所以他们在停故事的时候,听着听着就开小差了,另外他们的思维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转的快,往往我们用我们的速度讲述故事,他们却不可能把故事的内容全部听懂,所以我们在讲述故事的时候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精彩的部分进行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他们不会对这种重复感到厌烦,相反他们在重复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这部分的内容。这就是重复的好处。 四、在适当的时候设置提问,卖卖关子(即合理的停顿) 因为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他们在较长时间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开始游离,那样会影响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讲述比较长的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在适当的时候,要设置一些提问,或者卖一下关子,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其实是再次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重新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讲故事;另外还有,在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要有特殊的语言来提示小朋友故事开始了或者结束了,引领小朋友的情绪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起始过程。 五、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们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 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有着想象与真实不能分清界限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一思维特点,让孩子直接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比如让孩子帮助故事中的弱者角色来逃跑、来找到它想要的东西,比如给小兔子壮胆、给胆小的小羊打气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参与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十分地投入,比如有时候,孩子们听到大灰狼就要追上小兔子的时候,他们会激动地喊:“小兔子快跑!小兔子快跑!”到这个时侯孩子们已经跟着故事中角色的喜而喜,怒而怒,难过而难过,着急而着急,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完全地与故事的情节和感情融为一体了。有时候,老师讲到角色的一个动作,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老师的口气带着提示性,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说这个动词,好像他们也在和角色一起感受这个动作。比如大班故事《转不停的小狗》中,小朋友就会一起说:“转呀,转呀、转呀、转呀……”。
② 给幼儿讲故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要只顾讲故事,更要用问题启发孩子 梁钦元 改编 幼儿常常会从一个短小的故事里受到很多启迪,得到许多资讯,如:丰富词汇、语句,认识颜色、数量,理解人物关系,培养观察、记忆、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如此,父母若能科学而耐心地对幼儿加以引导,还能对深化、密切亲子关系,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由于幼儿的年龄所限,其逻辑理解能力很有限,顾需要通过父母反复给孩子讲同一个故事,解构故事内容和情节,幼儿才能切实从中获益。如果,只是把每个故事讲一遍就完,孩子往往是只是大略了解故事情节,而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教益,长此以往,孩子听的故事看似很多,不仅幼儿从故事之中切实所受到教益事倍功半,更易幼儿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的毛病。 比如可谓是老掉牙的《龟兔赛跑》——第一次讲这个故事,父母就需要耐心专注,语速要慢一些,最好边讲边按故事绘本确切地指出画面上小动物的位置,这样既能让孩子听清内容,又引导孩子看清具体动物的形象,引发孩子对故事产生最初的兴趣。再次讲《龟兔赛跑》时,父母对故事里的每句话中的个别字或词的语气要有所侧重,以次来引到孩子的注意力。如第一句:森林里面有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它们常常在一起。讲完这句后,父母就可去问孩子:有谁住在树林里呀?究竟有几只乌龟和兔子呀?并让孩子边回答边在画面上找一找,数一数。继而,询问孩子——它们为什么常常在—起?对这些问题,孩子也许会给出各种答案,父母不必急于“纠正”并宣布“标准答案”,而是依然继续进行引导,如:“小动物们团结友爱,不打架,是好朋友,你和小朋友是不是要好好玩,向小动物学习呀?”每一页讲完后,父母都可以给幼儿提出一些难度适宜的小问题,这样在听故事的整个过程中,孩子总是在聆听和思考。父母也可以问一些文字中没有而画面上有的东西,如:“小兔喜欢穿什么颜色的服装?森里上有没有漂亮的花草……等等。整个故事都讲完后,父母还可以启发孩子探讨:兔子跑得快,乌龟爬得慢,可最后怎会让乌龟赢了,兔子反而却输了呢?以此,父母寻循循善诱、耐心鼓励并引导——让孩子自己得出——“骄傲就会失败,面对困难不断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的结论;这显然远比成人把一个“现成的”、“正确的”结论,灌输给孩子要有意义得多!不是吗?当然,讲完故事之后,父母若能和孩子一起模仿兔跳和乌龟爬,分配角色,边复述边表演故事。表演一遍后,轮换角色,则不仅会让孩子切身体会不同角色的感觉,更有助于孩子对故事所传扬的理念、价值观有更好的记忆和认同。因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幼儿阶段,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认识,更多地依靠“感觉”而非“逻辑”。通过这样一个较为“繁复”的讲故事过程中,孩子不仅能记住故事内容,丰富了词汇,发展了注意力调控、记忆、口语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孩子学会思考、分析;进而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链接和交流。可谓收获颇丰啊! 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给在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千万可别只顾讲故事,更要学会用问题去引导、启发孩子哦!
③ 求一个适合给幼儿中班讲的小故事
过期了,嗬嗬,希望你以后有用。我给孩子们讲过咕咚来了的故事,他们很喜欢。多的时候“返场“5遍。呵呵
④ 幼儿园讲故事,需要详细故事内容
是需要编写故事吗?这个很长哦。可以假设故事情节,几个好朋友到游泳池游泳,有一个小动物看别人游的好,也想去游,可是突然发生溺水事故,被别的小动物救了起来,故事的教育意义可以自己把握,仅供参考。
⑤ 幼儿园分段讲故事的好处
首先,儿童讲故事可以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这在时下交际化越发强烈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孩子通过讲故事能够引发起很多情感,例如善良之心、同情之心等。 再次,儿童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通过这种方式来敞开心扉,增进和伙伴之间的交流,远离自闭。 另外,儿童讲故事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了解地更多,懂得更多。 此外,儿童经常讲故事可以开发他们的情节创造力思维,展开他们的想象力,这对于日后的写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⑥ 幼儿听故事的好处有哪些
儿童在一定时期,故事对他们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启发和知识。有些故事甚至会影响小孩的成长。听故事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丰富和发展想象力。因此,家长应多给孩子讲故事。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有特殊的吸引力。一些好的故事,他们可以百听不厌。其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的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听故事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丰富和发展想象力。因此,家长应多给孩子讲故事。
多听故事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故事中的环境描写最具特色,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高山、树林、小溪等空间变化频繁,不同的环境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不同的画面,把自身融入故事情节中,去感悟、去体会,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说,故事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材料。
⑦ 幼儿故事大全15o字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鱼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了过来。小蝌蝌看见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小蝌蝌,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各各各’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鹅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各各各”地唱歌,他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各各各’的...”青蛙听了“各各”地笑起来,她说“唉!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啊!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⑧ 给幼儿讲故事有哪些步骤
一、 看书讲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很弱,他们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老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首先应考虑看书讲,并最好是分组讲,让幼儿围绕在老师的两旁,孩子们一边听一边说看画面,既能从成人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又使孩子近距离地观察和模仿成人讲话,理解故事内容。还可以把小故事制作成一个一本或几个一本的大图书,以便全班小朋友共同欣赏。另外还有木偶表演、成人表演和桌面教具等也是给孩子讲故事的很好途径,可以穿插使用。 二、 反复讲 幼儿喜欢听已经听“烂”了的故事,这是因为当孩子熟悉了这些故事之后能够从中获得理解的满足,感到很亲切。因此老师给幼儿讲故事的第二步是反复讲。在讲之前老师应该注意考虑孩子的喜好,篇幅短小的内容,老师可以有间隔地反复讲给孩子的喜好,篇幅短小的内容,老师可以有间隔地反复讲给孩子的听。在每次反复中逐步使他们学会重复一两句话,一些片段。老师应注意坚持每日至少用二十分钟(分次进行)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这种语言上的经常的刺激对调动幼儿语言的内部动机、发展幼儿的语言有很大的意义。 三、 自己讲(看) 老师为幼儿准备充分的适合托班孩子年龄特点的图书,也为幼儿制作一些简易图书。当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后,有的孩子有看书的要求时,可以鼓励幼儿到图书角自己看,在观察孩子看书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熟悉的内容非常兴奋,或自言自语,或制给孩子和同伴看,这是幼儿阅读兴趣的萌芽,老师应细心地给予呵护和培养。在看书时由于孩子坚持性差,老师要多关注。在组织幼儿看书时注意复本要多,人手一册,时间要短,避免幼儿坐不住,折损图书。
⑨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的小故事!!!在线等
我也是幼儿园老师,你去网络MPS上找,有很多的好故事,都比较简短,我们的睡前故事就是从上面找的,很有教育意义。在MPE上输入“睡前故事”。像“风娃娃做客”“和太阳做朋友”等等都不错。希望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