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所畏惧的故事
❶ 古代无所畏惧成功的例子
无所畏惧,
1.班超36人灭西域数十国
2.南北朝时期,陈庆之7000骑兵北伐,大获成功
3.王玄策破印度,惩戒不臣
4.辛弃疾 50骑破万人大营,斩杀叛徒
❷ 求戴厚英的<人应该有所畏惧>
戴厚英《人啊人》
戴厚英
一位诚实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人
萧乾
一生谨小慎微的人大概永远不会犯错误,挨批评,因而也不需写检讨。然而人要没点楞角,成天价四平八稳地打发日子,一举一动去琢磨周围的气氛,望着各方的眼色行事,那种活法实在无趣,那么过一辈子也寡然乏味。
戴厚英的为人正相反。她不但性格刚强,而且对待一切事物都观点明确,有时甚至难免走极端。不怕,因为她一旦醒悟后,就绝不文过饰非,而且会坦诚地纠正自己。例如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她极左过,而且出于真诚。但当她认识自己的失误时,她有勇气并且毫不犹豫地公开否定自己,从而在八十年代初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人啊,人!》。
说起戴厚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在自我认识上的坦率。她在批评旁人时不留情面,她对自己也更是这样。
戴厚英是一个诚实的人。她对旁人认真,对自己也丁是丁,卯是卯,绝不马虎。这说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恰如其分地批评旁人不易,准确的自我批评难度更大。
论年龄,我和厚英是隔代人。我们之间可说是忘年交。1949-1979年间,神州大地接连发生几次大折腾,把人心都搞乱了。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她才只有十一岁。厚英基本上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她积极向上,敢打敢冲,因而在动荡的年月里,也做过日后反悔的事。问题不在于她那个时期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她的动机:她是出于真诚。后来她在认识上起了变化,那也是反思的结果。
前年八月她在家中惨遭杀害一事,在国内外曾引起强烈反响。这样卓越的作家,竟死于一个愚昧凶残的歹徒之手,这真是难以想象的。
厚英住在上海,心却总依恋着生她养她的安徽。她多次为家乡赈灾而解囊,且计划退休后回乡去振兴教育,济老扶贫。她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厚英为人光明磊落,性格直爽坦率,是非分明,作品富有强烈的使命感,1987年初,我和洁若曾在香港与她同看改编成话剧、用粤语演出的《人啊,人!》。我一面听着男主角讴歌人道主义思想的大段独白,一面对作者敢于探讨人性,呼唤人性的胆量由衷地感到钦佩。
厚英是位深深地扎根于家乡的乡土作家。她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厚的文学理论根底和旺盛的创作力。如假以天年,本可大有作为。不幸竟遭到这样的惨死。这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损失!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及时印出这八卷厚英的遗作。这里是淮河女儿戴厚英毕生的爱与恨,她的信念与期望。厚英的鲜明形象必将永远留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中。
1998年1月25日于北京医院病房中
坎坷的人生道路
吴中杰
一
1997年8月,戴厚英遇害一周年之际,她的女儿戴醒带领全家回国来为她母亲扫墓。戴醒说,她很想为她母亲出版一套较完备的文集,以资永久的纪念,但她远在美国,无法料理此事,因此,想委托高云和我来编辑文集并联系出版事宜。我们与厚英是几十年相交的老朋友,她的惨死景象永远无法在我们的脑子里抹去,为她做点纪念工作,使她的作品能够更好地流传,是义不容辞的。此事得到了厚英家乡的安徽文艺出版社的支持,我们商定出版一套8卷本的《戴厚英文集》。
厚英生前曾经出版过不少书: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自传,其中有些在文坛上还引起过强烈的反响。但她有些作品是在香港出版的,大陆上没有发行过,如《往事难忘》、《风水轮流》、〈空中的足音〉、《戴厚英随笔集》;有些则尚未结集出版,如许多散文和一部分短篇小说;还有自传下册《做人·作文·我的故事》,则是从她的电脑里调出来的未完成稿,现在都收在这套8卷本文集中。对于大陆上广大的读者来说,这里有将近一半的内容还是新鲜的。
由于篇幅的限制,散文只能出一卷,所以有所删落;她的评论文章大都写于文革以前和文革之中,用她自己的话说,那些都是脑袋还没有长在自己脖子上,而作为别人的写作工具时所写的东西,观点当然是"左"的,这是当时的社会思潮所致。这些文章,对研究者来说,自然具有历史资料的意义,但对于一般读者,则已无阅读价值,所以本文集没有收入。以后如有人编辑出版(戴厚英研究资料》,倒是应该收入她的理论文章的,因为这些文章毕竟反映了她青年时代的思想轨迹。
二
戴厚英生于1938年3月,安徽颖上县人。在她出生的前一年,抗日战争爆发了。所以她一生下来,就面临着民族的深重灾难。她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在独轮车上"跑反"长大的。
厚英的祖父是一个破落户子弟。因为祖上做过武官,门前立过牌坊,所以他思想上永远背着一个"光荣门第"的包袱,治家亦颇专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戴家的光荣是一去不复返的了,他只能靠经营土布为生。到了厚英父亲这一辈,就成为正式的生意人。但经营的也不是什么大生意,而是乡镇上的小杂货铺。
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农村,这样的家境也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所以作为一个女孩子,厚英还能够上学读书,而且从不缺少学习用品。当然,这与厚英从小聪明也有关系,她的大姐就没有这样的福气。
厚英在上学之前就由祖父教识了许多字,所以一入学,学习成绩就比较突出。而且,她还有一个特点:思维敏捷,口才出众。他父亲常把她带到人前去显耀,让她与大人辩论,每每获胜。她在小学六年级时,获得全校演讲比赛第一名,背着获奖的蓝布书包,很是引人注目。厚英的中学时代是在解放初期度过的,那时,政府常常要学生配合政治任务展开宣传活动,并以此来衡量他们的政治积极性。不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大运动要配合宣传,而且反投机倒把、实行婚姻法等政事,也要组织宣传队。这些工作,厚英当然是很积极地投入,她成为一个革命宣传员,秧歌队、腰鼓队、演剧队,都少不了她。她那时演过很多戏:《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刘胡兰》......,演得有声有色。这些活动虽然耽误了不少读书时间,但也进一步培养了她的口才和工作能力。
厚英少年时代形成的性格特点和才于,对她一生都有很大影响。她的敏捷思维能力和出众的才华,有助于她取得很大的文学成就,而过于要强的个性和不肯让人的锋利言辞,又使她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
性格即命运。厚英一生坎坷的命运,既取决于时代的风涛,也导源于她自己的性格。这就是她为什么把自己的自传取名为《性格·命运·我的故事》的缘故。
三
1956年,厚英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里,她经历了阶级斗争风雨的试炼。
厚英是做着作家梦走进大学中文系的,她入学的那一年,正是解放后文化界学术空气最祥和的时候。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他的主题报告中强调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性和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接着,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学术方针,鼓励文人学者进行鸣放。知识分子感到了春天的气息,他们卸下了思想改造运动以来背上的思想包袱,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厚英觉得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她和许多同学一样,认真地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向科学进军。听课之余,她天天到图书馆抢位置,面对着那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古今中外书籍,更加感到知识的饥渴。她狼吞虎咽地阅读,那一年的确读了不少书。而且阅读兴趣也转变了。从解放初期的爱读解放区作品和苏联文艺,变为沉迷在18-19世纪西欧和俄罗斯的艺术世界中。在这里,她不但领略欧洲风情,而且还接受了他们的民主思想。这种民主思想与她原有的倔犟性格相结合,就加强了她的自我主体意识。
然而,好景不常,风云多变。鸣放不久,事情就起了变化,"反右"斗争开始了。一些民主党派的头面人物和知识界人士,经过多次动员才下定决心参加鸣放,因为他们被号召要积极帮助共产党整风。却不料这是一个"阳谋",目的是引蛇出洞。瞬息之间,他们的鸣放就被指责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言论,报纸上用大字标题、大块文章来进行揭露、批判,学校、机关则不断地召开辩论会。批判会,要把他们批倒批臭。
对于报纸上揭露的那些全国性大右派,厚英不甚了解,当然是相信报上所说的。但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事,她却产生了疑惑。许杰是她们的系主任,而且是知名的进步作家,当时还担任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白发苍苍,老成持重,平时深受同学们的爱戴,现在却被指责为编造谎言攻击校党委。开始还有为他辩护的大字报,他自己也表示以人格担保,他所说的都是事实,而党委在公布他的发言时,歪曲了原意;但党委书记却站出来说,他以党性担保,党委绝对没有歪曲许杰的原意,于是批判升温了。一边是系主任,一边是党委书记,一边以人格担保,一边以党性担保,两者之间,到底应该相信谁呢?厚英困惑了,许多同学都困惑了。她和两位同学一起写出大字报,要求党委书记和许杰教授在大草坪上进行公开辩论,以明是非。这种西方式的民主思想,大概就是她大量阅读欧洲文艺作品所受的影响,真可谓"中毒"不浅也,其实它并不适合我们的东方国情。我们所奉行的,是《红楼梦》中的哲学: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辩论云云,只不过是装装样子,实际上并没有平等发言的权利,因为民主只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要达到揪出"右派分子"的目的,就不允许对手有摆出事实进行申辩的余地。既然党委书记出来说话了,许杰的"右派"命运也就无可逃遁。于是厚英这张要求党委书记和许杰面对面辩论的大字报,就把自己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好在她们的领导没有将厚英向右面推,而是往左面拉,这叫做"争取中间派"吧。被争取的戴厚英,赶快向左转,积极投入斗争。以她言词的锋利,批判起"右派言论"来,当然就显得咄咄逼人了。她因此得了"小钢炮"的称号。这一方面是为了"将功补过",所以要表现得格外积极些;另一方面,也是她喜欢出人头地的性格使然。
但正当她在学校里端正立场,积极地投入"反右斗争",并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时,她的后院却出了问题。在安徽老家,她那老实巴交的父亲也被动员得参加鸣放了,因为对统购统销政策提了一点意见,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她的叔父则因所工作的店家失窃,被诬为"监守自盗",申辩不清,被迫自杀了,--后来虽然抓住了盗贼,但人死不能复生,给家属留下了无可摆脱的悲哀。这两件事,对厚英的打击当然很大。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两条路:要末从此消沉,要末以更革命的姿态来表现自己。消沉不适合戴厚英的性格,而且当时愈来愈左的形势也不允许她消沉,因为一消沉就会沉入深渊。形势逼得她只有向左,紧跟。何况,在当时不断地反右派、反右倾和反对修正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下,青年们都以为只有左的思想才是革命的。
就在这样不停顿地向左转的形势下,厚英度过了她的大学生活。
四
然而,就在厚英即将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影响她此后生活道路的事。
1960年2月25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召开了以"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为主题的会员大会。这个会,开了很长时间,到4月13日才宣布闭幕,称之为49天会议。
据当时的传媒报道说,这个会议是为"贯彻上海市委文教会议的精神"而召开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革命愈益深入"的表现。这就是说,这次49天会议是当时中共上海市委策划的,是1957年那场运动的继续。
如果说,那时把1957年的"反右运动"看作是一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政治思想斗争,那么,1960年的批判运动,就是有意把这场斗争引向学术文艺思想领域。会议初期,也是以讨论的方法来"引蛇出洞",到了一定时候,就大张旗鼓地进行批判。大概是因为有57年的经验教训之故,从一开始,作家们的发言就很谨慎,但还是确定了批判的重点对象,所根据的主要不是他们的发言,而是他们原有的论著。而且,批判对象的选择,也采取平均分配办法:三所有中文系的高校各出一名。复旦大学--蒋孔阳;华东师大--钱谷融;上海师院--任钧。为了壮大声势,市委宣传部又从三所高校调了许多学生和青年教师来参加会议,这大概就是后来在文化革命中大规模使用的以"小将"来冲击"老将"的办法。戴厚英就是被调来参加作协大会的"小将"之一,而且因为她能言善辩,还被选作重点发言者,安排在大会上批判她的老师钱谷融先生的人道主义观点,--钱先生在1957年鸣放期间,发表过一篇影响很大的论文:《论"文学是人学"》,是宣扬人道主义思想的。
厚英的发言很受领导的赏识,她被作为三名"文艺理论的新生力量"之一,写入大会纪要,登载在中国文联的机关刊物《文艺报》上,立即名扬全国文艺界,她的"小钢炮"的名声也更响了。而且在毕业之前几个月,就借调到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室工作,当时从复旦、师大、师院三校各借调两名毕业班学生到作协,6人之中只有戴厚英一个人是非党员。他们毕业之后,当然也就正式分配到那边工作了。这个研究室,后扩展为文学研究所,所长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郭绍虞先生兼任,但老先生不管事,实际上是两位副所长叶以群、孔罗荪领导工作。这个研究所并非真正的学术研究机构,它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给上海市委宣传部做文艺哨兵,所以日常工作是阅读当前的文艺书刊,编写文艺动态,在此基础上再写一点文艺评论。用当时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这里是培养战士的,而不是培养院士的。但刚从高校出来的青年与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的干部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他们有较多的独立意识,而缺乏唯命是从的观念;他们始终眷念着学术性强的研究论著,而相对地轻视时效性强的评论文章。他们还为此而受到批评。
五
这时,由于持续跃进的结果,我国的社会物质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公开的说法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且,尽管大家都吃不饱肚子,但领导上做起报告来仍旧说是形势大好,愈来愈好。人们耳闻目睹,且有自己切身的感受,自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大家都不敢直说,因为一说出实情,便是反对"三面红旗"(即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也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但厚英从安徽探亲回来,却熬不住把那边虚报产量饿死人的事讲了出来。这当然要受到批评。党支部书记找她谈话,叫她不要乱讲。她回到宿舍却捂着被子大哭,说:"这是真的啊!"她实在弄不清真实情况与政治需要之间的关系。
好在在物质生活困难时期,阶级斗争的弦稍为松了一松。所以厚英虽然被认为有思想问题,但并没有因此而挨整。而且,由于文艺批判的同时放松,这些文艺哨兵们也有机会坐下来从事学术研究了。厚英原来分工阅读戏剧电影方面的报刊,现在她就准备研究莎士比亚和关汉卿,并且做了许多笔记。
但是,经济形势一有好转,政治运动又开始了,而且照例是大批判开路。这回是先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目的是把阶级斗争的火焰煽得更旺。文艺界当然又是首当其冲。先是批判两部电影:《北国江南》和《早春二月》,接着批判"中间人物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形象思维论"等等,一路批判下来,一直到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要进行文艺批判,当然需要打手。于是这批文艺哨兵又被驱上了战场。开始是将写作任务布置到研究所,后来为了便于指挥,干脆调动一批人马,组成市委直接领导的写作班子,名字就叫"上海市委写作组",因为开始时办公地点放在丁香花园,所以又叫"丁香花园写作班"。这个写作班子下分哲学、历史、文学等好几个小组,人员都是从各个单位调集来的。文学组的人员来自宣传部、作家协会、华东师大、上海师院,也曾向复旦中文系调人,复旦说他们自己要组织写作班,不肯放人,道作罢。但历史组的人几乎都是来自复旦。文学组的组长是叶以群,戴厚英就是他从作协带去的。
写批判文章与学术研究有所不同,学术研究是根据原始材料研究出自己的见解来,而写批判文章则需根据上锋的指示行事,执笔者只不过是一种写作工具而已,上面叫批判什么就批判什么,上面定什么调子就吹什么曲子,无独立性可言。那时,厚英在写作班子里颇写了不少文章,有个人写的,有合作写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充当了打手的角色。
这个写作班子后来渐渐地神秘了起来,那是在历史组《罗思鼎》接受了为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提供写作材料的任务之后。但这时,厚英已经下乡参加"四清"运动了,文学组的组长改由徐景贤担任。
1966年3月,厚英被派遣到北京参加批田汉的写作班子,那时北京还是彭真领导时期。但两个月后,即调回上海,回到作家协会参加文化革命运动,从此就没有再回到写作组去。后来,写作组在徐景贤的带领下起来造反,成立了市委机关造反联络站,成为一种权力机构,后又组成上海市革委会写作组,显赫一时,那已与厚英无关的了。
六
在文化革命运动中,厚英的经历更为曲折。开始时,她响应领导的号召,坚决保卫上海市委,而且还走出机关,与北京南下的红卫兵辩论。当时,采取此种态度的人很多,其实也是"反右"运动以来的思维定势使然。后来人们发现,最高领导是支持造反的红卫兵的,于是,除"牛鬼蛇神"而外,一下子大家都变成了造反派。造反司令部林立,造反司令就像时下的公司经理那么多。作协文学研究所的青年人还算比较谦虚的,他们只成立了一个战斗小组,从毛泽东诗词里借来一个名字,叫"火正熊",戴厚英被推为组长。后来,在联合掌权时,她也因此而忝列领导班子,为作协上海分会革委会的"第四把手"。但不久,却因为参加第二次"炮打张春桥"事件,而处于挨整的地位。--其实,她也只不过是听命于第一把手,到街上去刷了几条标语而已。
这时,厚英真是祸不单行。她在单位里受批判的同时,家庭里的危机也爆发了。厚英和她的丈夫原是中学里的同学,可谓青梅竹马,后来一同到上海读书,一个考进华东师大读中文,一个在同济大学读建筑,毕业之后,厚英留在上海作协工作,男的分到安徽芜湖,那时强调统一分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结婚之后,特别是有了小孩之后,厚英多次要求调动工作,愿到芜湖去与丈夫团聚,但是不获批准,说是革命工作需要她留在上海,她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去请父母代为抚养。分隔时间一久,夫妻间感情就疏远了,以致出现了裂痕。后来,丈夫有了外遇,提出离婚要求,厚英无论怎样委曲求全,也不能挽回他的心意,只好离婚了事。这对厚英的打击很大。后来又发生了因与闻捷谈恋爱引起的风波,和闻捷的自杀,这使她的精神几近崩溃。
闻捷是著名的诗人,五十年代一曲《吐鲁番情歌》,引得无数青年叫好,厚英对他的诗歌自然也是赞赏的。后来闻捷调到上海,厚英在作协见到过他,无非是读者看作家,谈不上认识,更无交往。她们的认识,是在文革中期,闻捷在隔离审查期间,及至闻捷妻子跳楼自杀,厚英奉命到隔离室告诉闻捷此事,由劝慰而交往,由交往而产生了感情。在厚英,一半是出于对闻捷命运的同情,一半是出于对他才华的欣赏;在闻捷,则既有知遇之感,又有共同的情调的激发,于是他们在下到干校之后,就热烈地相爱起来了。
厚英在这种时候敢于去爱一个还没有审查结论的人,是要有几分勇气的,而闻捷在自己还未"解放"之时,敢于不顾一切地去爱,也很不简单。说他们是诗人气质、浪漫情怀也可,说他们想冲破重压追求自由也可,总之,他们是不顾一切地相爱,公然在许多"五七战士"的眼皮底下共同用餐,一起散步。但是,她们实在爱的不是时候。五七干校原非谈情说爱的场所,而是思想改造的地方,在这里相爱,遭到非难是必然的,何况又是这样两个是非人物呢?于是始则风言风语,终于弄到张春桥发话,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而且工宣队出面于预,强行拆散这对恋人,并对闻捷进行批判。闻捷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愤而自杀了。这对厚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昏昏沉沉在床上躺了7天7夜,才度过了危机。
然而这一打击,却使厚英在思想上走向成熟,使她对世道人心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这倒有助于她日后的文艺创作。
到了文革后期,"四人帮"为了在上海扩大文艺阵地,又起用了一些知识分子,厚英也是其中之一。她先被派到文艺理论教材编写组,后至《摘译》编辑部,接着又被调到电影组,某作家执笔的《苍山志》,她就参与过讨论和审定。然而这样一来,在打倒"四人帮"之后,她又进了学习班,被要求"说清楚"。在这种场合,粉饰自己者有之、推委责任者有之、加油加醋揭发他人者有之,厚英不想这样做,只想实事求是地把事情说清楚。然而不知何据,主持者硬要指派厚英为"四人帮"上海写作班的骨干分子,厚英说她根本就没有进过这个写作班,于是出现了顶牛状态,长期僵持着,最后只好"不做结论",实际上是不了了之。
接着,是重新分配工作。上海作协文学研究所早已于无形中解散,当年的伙伴们都已到别的单位工作,她当然也必须离开作协。开始,她联系了上海戏剧学院,上戏也表示愿意接纳,但有人去一撬,就告吹了。这时,复旦中文系对她表示欢迎,她就进了复旦大学。只是那时她还住在作协,离复旦很远,当复旦在虹口开办分校时,她就转入了复旦分校。后来,复旦分校与别的学校合并为上海大学,她就成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的教师。
就在等待分配工作的空闲中,厚英开始了文学创作。
说起来也多少带点偶然因素。厚英本来是准备继续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她已重新开始阅读莎士比亚与关汉卿,并且学习英语。这时,高云和我打算撰写一篇闻捷诗论,高云写信要厚英提供一些有关闻捷的资料,不久,厚英就寄来一封长信,密密麻麻地写了4本练习簿,写她与闻捷相识相恋,以及闻捷被迫自杀的过程,感情十分真挚。--这就是在厚英遇害后,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中的坟》。据厚英后来在她的自传中说,因为写这封信,"我的感情一下子调动起来,汹涌澎湃,不能自已。我躁动不安,时不时地自个儿流泪,不论在什么场合。我觉得我还有许多感情需要倾吐,那些练习簿容纳不下了。于是,在把那些练习簿寄给女友之后,我继续写起来。"这就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诗人之死》。
开始,她只是要在纸上倾吐感情,并没有想到要出版,后来受到一些朋友的鼓励,这才认真地修改起来,交付上海文艺出版社,列入了该社的出版计划。但是,在作品打出清样,准备付印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还是因为有人撬,而且弄到有权力者插手,这本书就是不能出版。倔犟的厚英一定要向出版社和出版局讨个说法,而社、局领导却始终无法说出个正当的理由来。事情就这么僵持着。这时,改革开放较早的广东出版社听说此事,却打电报给厚英,表示愿意出版这本书。但是,此书的纠葛尚未了结,上海文艺出版社听说了这个情况,又表示想出了,厚英不能贸然抽回,但她又不愿拂广东方面的好意,于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赶写了第二部小说:《人啊,人!》,这本书在当年(1980年)年底,就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而第一部小说《诗人之死》,则到1982年,才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其间仍少不了中国人惯用的一个"撬"字,只是福建方面不予理睬,也就罢了。
其实,《人啊,人!》的出版也不顺利。上海"有关方面"听说广东要出版戴厚英的书,又是打电话,又是写信,去加以阻止,好在广东出版局领导和编辑们都很有法制观念,他们认为,戴厚英既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且还是大学教师,当然有出版自己著作的权利,现在出书的阻力那么大,就应该加快速度把它出版出来。所以这本书从开笔到出书,还不到一年时间,在当时的出版业中可算是高速度的了。
如果说,戴厚英写《诗人之死》,是由于抒发胸中郁积着的感情的需要,其表现方法还是传统现实主义的,那么,《人啊,人!》的写作,则是对人生经过认真反思的结果,在思想观点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由批判人道主义而宣扬人道主义,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手法。人道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当时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所以小说出版以后,一方面在读者中大受欢迎,另一方面,也就被某些人抓住了"把柄",成为新一轮文艺批判的靶子。发动这场批判的当然是上海某些人士,由于气候适宜,很快就推向了外地;不但进行思想批判,批判文章、批判大会、批判班子,应有尽有;而且还采取了行政措施,免去了她教研组长的职务,剥夺了她上课的权利。当时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但并没有压垮戴厚英。她认为自己没有错,就是不肯检讨。如果说,以前她是听命于上面的指挥棒,只不过是一架写作工具,那么,现在她要放出自己的眼光,保持独立的个性了。而当她认准了一个道理时,她是决不会回头的。她在她的散文中多次引用苏轼的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既表示了她要冒着风雨行进的决心,也表现出她对前途的憧憬。
❸ 无所畏惧 的成语故事
无所畏惧
wú抄 suǒ wèi jù
【解释】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 《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近义词】 无私无畏、所向无敌、临危不惧
【反义词】 谨小慎微、胆小如鼠、畏首畏尾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勇敢
【故事】南北朝时期,北魏发生内乱,董绍上书希望能统率三千瞎眼的巴人定能将叛军消灭,肃宗看了奏折问太监徐绍巴人是否瞎眼,徐绍对肃宗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说巴人非常骁勇凶悍,见了敌人无所畏惧,奋勇杀敌。肃宗下令让董绍立刻去平叛。
❹ 古人无所畏惧,大有作为的例子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无所畏惧的例子。
曹操的《观沧海》就是大有作为的例子。
❺ 高中作文800人生应该有所畏惧
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人生是一种经历。痛苦、欢乐、失落、自信,平凡、辉煌……只有经历了才有感悟,才活得更丰富,更充实。
—题记
(一) 感悟痛苦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万变的世界中,总会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困扰着,无论学习,工作,生活……付出与得到的天平上总会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失误。我们的人生中,坎坷和泥泞在周而复始的缠绕,倘若我们每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即使美好的生命只会黯然无色;但倘若我们放宽心态,用对生命的无比挚爱去蔑视那些坎坷与坑洼,让美好的心境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相信,我们的生命是美丽的,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二) 感悟自信
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假设你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儿,虽然没有花儿的艳丽,树的伟岸,但你仍以你顽强的自信为大地编织着绚丽多彩的衣裳;假设你只是条孤苦伶仃的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浩瀚无比,大江的奔腾喧嚣,但你仍有勇往直前的胆量与斗志迈过一颗颗绊脚石,汇成浩荡的江河。庸人总以为“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于是便在稍纵即逝的机遇旁边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睿智者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坚定与执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中体味到应有的珍重!
摔倒了怕什么?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向前走。失败了怕什么?关键要知道此时不搏何时搏?朋友们,感悟自信,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凭着你的拼搏与执着为人生开拓出一段精彩的旅程。
(三) 感悟辉煌
人的一生在平凡中度过,也许正是这些平凡光阴的累积为我们塑造辉煌。当我们飞黄腾达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辉煌背后的努力。我们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考验才搏得了那辉煌的一瞬。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座金矿永远都不会是满的。所以,当我们有一时成就时,也不要放弃奋斗。否则,我们的人生只会是一个毫无果实的躯壳,黯然失色。
人生短暂,生命如朝露
❻ 人应该有所畏惧的名人名言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人,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会得寸进尺的,你忍一次,心底对敌人的畏惧就加一分,敌人就嚣张一分,几次循环之后,弱者将会完全丧失抵抗能力。
经理人员应该具有尝试失败的勇气,力求改进;而不应畏惧风险而停滞不前。——葛汉·克拉克
困难面前不能畏惧,利益面前要讲原则!
渐渐地,人们开始畏惧,开始退缩,开始用忘记麻木自己的灵魂,他们试图摆脱痛苦,于是就有了隐士的存在。
青春是挺胸抬头无所畏惧,即使言不由衷也不想低头。青春也是义无反顾一泻到底,即使交错惋惜也留在回忆里。
如果灾难没有出现,那我们的恐惧是徒劳的;如果灾难已经发生,那恐惧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我最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备感苦闷。——夏洛蒂·勃朗特
爱情和火焰一样,没有不断的运动就不能继续存在,一旦它停止希望和害怕,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拉罗什福科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五卷书》
我的灵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绵羊一样。只有顶平等的友爱才能使他得到安慰。你对我是属于这个核心的。——王小波
在没有开始履行自己的使命以前,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耐心,不要害怕险峻、漫长的几乎没有尽头的阶梯……——果戈里
多少悲观主义者因渴望出现他们所害怕的事情而丧生,为的是要证明自己的正确。——马莱特
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塞·约翰逊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培根
❼ 因为有所畏而成功的史实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❽ 鲁迅面对敌人无所畏惧的故事200字
寻找真理的青年时代 1881年 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程度。鲁迅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但他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许多野史、杂记,特别是那些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著作;对民间艺术,也深切爱好。
1893年,因鲁迅的祖父被捕下狱,家庭备受亲友的歧视和欺凌。不久父亲又患重病,并于1896年去世。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在家庭由小康坠入困顿中,饱受人间的冷眼,这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又由于母亲是乡下人,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孩子亲密相处,从中知道农民受压迫的苦况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洋务“新政”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兴起。鲁迅不满传统的封建“正道”,决心“走异路,逃异地”,于1898年5月,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次年2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因为总办(校长)是个维新派人物,矿路学堂看新书的风气很盛。鲁迅经常读《译学汇编》,还读了一些西欧的近代科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译著,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严复译述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他从中接受了进化论的启蒙,后来他又钻研了有关进化论的其他著作,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它作为观察社会现象,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思想工具和武器。在南京的 4年间,中国经历了怵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八国联军蹂躏国土,这促使鲁迅更加急迫地寻找新鲜的知识和救国的真理。
1902年 1月,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旋赴日本留学。同年 4月,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在东京进行反清活动,留学生中分为反清与保皇两派。鲁迅经常参加反清的集会,课余还大量阅读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书籍,开始考虑改造国民性问题。他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并在断发照片上写诗明志:“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示他誓为祖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决心。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说□》,与友人合编关于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状况的专著《中国矿产志》,还翻译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进一步表现了青年鲁迅爱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立志学医,是希望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学习勤奋,受到教师藤野严九郎的热切关怀和帮助。不久,他在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看见一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竟无动于衷。这使鲁迅痛切感到:医学并非紧要,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壮,也无济于事。当时他认为头等重要的还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并于1906年春天重返东京。
当时的东京,以孙中山、章炳麟为代表的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进行尖锐的斗争。鲁迅师事章太炎,与陶成章等革命派往还密切,并成为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的成员。1907年,他准备创办文艺刊物《新生》,但终于失败。鲁迅为此而感到寂寞,但并不灰心。他发表《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还发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存在的偏颇,强调要与“列国”竞争,“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立人,就必须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别求新声于异邦”,提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因而大力介绍以拜伦为首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摩罗”诗派。鲁迅还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介绍东欧被压迫民族和俄国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在日本 7年,鲁迅广泛涉猎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学说、文学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并且确定了用文学作为自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人民的思想解放而抗争的武器。
1909年 8月间,鲁迅离日归国,他先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后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怀着热烈的心情迎接它,绍兴光复后,鲁迅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是年冬,他创作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1912年 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于 2月前往南京,在教育部工作。5月,他随政府迁往北京,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等职务,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工作。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继而发生帝制复辟等丑剧。军阀混战,国家形势日益恶化。鲁迅对国事深感失望,便在业余时辑录和校勘古书,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在旧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已经消亡,而新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尚未成熟的历史间隙,鲁迅经历着深刻的思想矛盾和痛苦,继续坚毅地探索社会和革命的新路。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鲁迅在新的时代潮流的鼓舞下,怀着毁坏封建的“铁屋子”,唤醒熟睡的人们的热望,投身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久即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置身于当时的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的伟大斗争的前列。同年 5月,他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描写一个因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的清醒描写和对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的刻画杂糅在一起,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鲁迅战斗史上新的开端。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 等十几篇小说,后编成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并于1923年8月出版(见彩图《呐喊》、《彷徨》初版本、鲁迅小说《孔乙己》插图程十发作、鲁迅小说《药》插图顾炳鑫作)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人力车夫、被压迫农民等形象。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激动了青年读者的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鲁迅是择取中国文化遗产优秀成分和采用外国良规加以融合发展,创造现代小说的杰出代表,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孔乙己》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批判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剧性格,表达了作者对于造成这种性格的文化教育制度的有力鞭挞。《药》描写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和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了医治儿子疾病所表现的无知,并且通过“药”——蘸着革命者的鲜血的馒头而联结起来。作品深刻地揭示革命者与群众的隔膜,揭示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暗示着革命后继有人,给作品增添了乐观的色彩。《一件小事》通过“我”乘人力车所遭遇的一个意外事故,对比地描写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行为、性格,触及了知识分子应该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要思想。在《呐喊》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作品。《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及回忆,描写旧中国农村急速破产的萧索、凄凉的生活图景。闰土曾经是一个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但是在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下,曾几何时,便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人。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阿Q正传》 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阿Q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此外,他还沾染了游手之徒的狡猾。小说集中反映阿 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命运。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对它深恶痛绝,但封建统治者在革命到来时的惊惶,却使他快意并要求革命。可是这场革命忽视农民的力量,反而跟封建阶级相勾结。未庄一切依旧,只有阿Q被抓去枪毙。这个结局是对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的彻底批判。小说塑造了阿 Q的不朽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从而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由于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鲁迅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反映,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没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的启蒙教育问题还有待于解决。这在《风波》里也有真实的反映。此外,反映农民生活的还有《社戏》,它描写已经逝去的美丽的童年,赞美农民的质朴、诚实的心灵。
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奋起抗争,同时还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显示了作者是从被压迫人民中站起来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
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五四时期,他写了许多杂感和论文,大都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收入《热风》和《坟》里。这些作品尖锐泼辣,形象生动,带有广泛的社会批评的特点。有的严正批判封建的父权思想和节烈观念;“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热风·题记》)。它们总是把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同守旧派所宣扬的旧文化、旧道德摆在对立的地位;有时则以生命的发展来论证社会改革的必要,坚决站在新事物方面来反对一切封建旧事物,并相信启发人民的觉悟,可以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这些杂文所表现的不拘一格的形式,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通过抨击时政和鞭挞习俗揭示生活哲理,并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鲁迅风”。鲁迅杂文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阿Q正传》插图 赵延年作
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大胆地正视现实的各种矛盾,他的小说和杂文,反映了极其深广的真实的历史内容。他对于旧中国的一切,对于几千年的传统势力、传统思想,比同时代许多人了解得多,而且看得深透。他从旧营垒中来,站在不妥协的革命者的立场上,反戈一击,能给旧事物以致命的打击。他是对旧势力、旧思想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坚决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在中国革命史、思想史上的这些杰出贡献,是从“五四”文化革命中就充分显示出来的。他把旧社会的一切暴露出来,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推动社会的改革。他自觉地“听将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从1920年秋到1926年夏,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致力于系统研究和讲授中国小说史。后来他把讲义整理成《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它打破了中国小说历来无史的局面,是一部开创性的学术著作。鲁迅还从事翻译介绍工作,出版俄国和日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译著。他还支持青年的文艺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和战斗,因而成了进步青年爱戴的导师。
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发生分化。这时革命中心转移到南方,北京文化界显得寂寞和荒凉。鲁迅又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他在彷徨探索,但仍继续战斗。《伤逝》插图 张守义作
1924至1925年,鲁迅继续创作短篇小说《祝福》、《伤逝》等11篇,编成第二个小说集《□徨》,继续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祝福》描写一个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新寡之后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希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但不久便被婆家逼嫁到山里去。当她第二次在鲁家出现,那是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之后。因她再嫁再寡,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不许她沾手祭品。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相恐吓,要她到土地庙捐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她默默地忍受和挣扎,捐了门槛,但主人还是不许她摆设祭品。她从此失魂落魄,不久便沦为乞丐,并且怀着对阴间的恐怖和疑惑,死在年终“祝福”的街头上。祥林嫂是中国人民最悲惨的典型,她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精神创伤。小说通过她的一生,揭露封建主义的极端野蛮性和残酷性,表明社会环境已迫使被压迫人民走到绝境。《离婚》中的农村妇女爱姑,大胆泼辣,丈夫要离弃她,她闹了整整三年。但对出面调停的豪绅七大人却寄托幻想。小说着重描写爱姑会见七大人的场面,从七大人的矫揉作态、故弄玄虚在爱姑内心所引起的反应,写出爱姑精神上的深刻弱点,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失败结局。这又一次揭示了封建主义思想统治的严重性,说明被压迫人民必须在启蒙教育下克服本身的弱点,才能走向更坚决更持久的斗争。
在新文化队伍分化的形势下,探索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生活道路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鲁迅的《□徨》集比较集中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他们个人奋斗的破产。《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本来是有理想也有作为的,可是几经波折,他便成为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物,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能自拔,失去了一切决断的能力和战斗的意志。《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这个曾挂着新党头衔的人物,黑暗社会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受到流言和失业的威胁,几乎要挨饿、求乞了。最后他妥协了,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并以一种愤懑的心情和玩世的态度来对待它,终于带着深刻的精神创伤寂寞地死去。这两篇小说反映了革新势力和传统势力之间的矛盾,弥漫着革命退潮时期沉重的历史气氛。作者以无比激愤的心情,描写人物的遭遇和痛苦,同时也批判他们性格的弱点。《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则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勇敢地冲出旧家庭。可是当他们建立了新家庭以后,子君便认为目的已达,沉湎在小家庭的生活琐事中。一旦失业的打击到来时,子君便无以自处,涓生则急于救出自己。于是爱情终于破裂,最后不得不分手。子君回到她父亲的严威和旁人的冷眼的环境中去,不久便死去了。涓生陷入了悔恨和悲哀中,他在彷徨和探索,但新的生路在哪里呢?他还是迷惘的。这个爱情悲剧表明,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的。
比起《呐喊》来,《彷徨》较多地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他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却是同样清醒和深刻的,在艺术技巧上,他对小说艺术形式的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比以前圆熟,表现也更加深切。
鲁迅善于“杂取种种人”来塑造典型形象,并运用“画龙点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加以刻画。他的艺术语言十分精练,对话简短传神。他的描写真实、朴素,不借助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场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鲁迅的小说显示一种冷隽而深切的风格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鲁迅的小说使中国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作家,他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首先提出启发农民等被压迫群众的革命性,提高他们的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这在以农民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的民主革命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鲁迅在创作上达到的另一伟大成就,是用生活的真实来深刻地表现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成分,同时也反映他们的个人主义及其抗争的软弱性。这些伟大的成就,是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未能达到的。
1925年前后,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胡适等,政治上日趋保守,鲁迅却继续在文化领域作战,他参加了语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支持了《晨报副刊》、《京报副刊》,编辑了《莽原》周刊等。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中,他站在进步学生方面,痛斥“甲寅派”压制学生的罪行和复古主义的论调,揭露“现代评论派”陈源等的仗势欺人和流言诬蔑。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惨案中,
他痛悼死难者,总结斗争教训,并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凶,提出严重抗议。他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号召青年要成为真的猛士,跟敌人进行持久的不妥协的斗争。这一时期的杂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向激烈的政治斗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传统的中庸之道的战斗檄文,他提出“痛打落水狗”的主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表明鲁迅韧性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并充分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杂文,收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坟》的后半部。
❾ 求《人,应该有所畏惧》的读后感 急!!
读司马迁发奋写史记有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的故事,现在的语文书又有了这样的一篇课文,因为喜欢司马迁,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翻开课本再读这篇故事。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