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征文1500字
❶ 大学心理‘我的成长故事’1500字
那一瞬间,我长大了 李昱霖 从我哇哇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是我最依赖的人,每天为我洗衣做饭的是她,每天为我辅导作业的也是她,我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直到发生了一件事。 记得那是一个寒假的早上,天寒地冻,北风吹的窗子直响。妈妈患了严重感冒,一直咳个不停,浑身感到很不舒服,可那天早上,她还是早早地起了床,为我准备早餐。 坐上餐桌,看见桌上摆的是我最讨厌的面条,我立刻嘟起小嘴,对妈妈说:“我要喝牛奶!”“没有牛奶了,今天吃面条吧。”妈妈说道。我一听,不高兴了:“不,我要喝牛奶,你去买回来!”妈妈说:“我已经烧了面条,今天就……”“我就要喝牛奶!”我打断了妈妈的话,走出餐厅,赌气坐在沙发上。 不一会儿,我听见了关门的声音,心里暗暗窃喜:妈妈肯定是给我去买牛奶了,我赢了! 正当我肚子开始咕咕叫时,楼梯外响起了脚步声。我打开门一看,正是妈妈提着一箱牛奶走上来,脸色苍白、步履踉跄。可能是在外面吹了冷风,又走得太急,接着妈妈不停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一下子又涨得通红。看着妈妈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为我买牛奶,想到自己是那样地刁蛮任性,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妈妈无私的爱,也开始深深自责。 从那以后,我时时提醒不能任性,要做一个感恩、孝顺的孩子,真正成长起来。
❷ 求原创大学生心理征文,1500字左右,小弟时间有点不够用了……求帮忙,万分感谢。
抱歉,我近来很忙。
❸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❹ 急需! ! ! (>_<) 心理故事1500字,有关学生心理状况的。
宽容,你学会了吗时间:2009-1-1 点击:11 发布:管理员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学会宽容,意味着您一再心存疑虑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浪漫,却也不无启示意义。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寺规越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移开了椅子,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出去,当他双脚着地,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大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闵,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当没有缘份的"对手",出于内心的丑陋,在你背后说坏话时,此时你想伺机报复,还是宽容?当你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令你伤心的事情,此时你想从此分手,还是宽容?冷静想一想,还是宽容为上。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能伴有头昏脑怅,失眠多梦等症状,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菌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紧张心理,形成恶循环,危害身心健康。有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大祸,造成了严重后果,危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便会经过一次转门类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气愤和悲伤是追随着心胸狭窄者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展异已的力量人或事侵犯、伤害了自己,一言以之,认定别人做错了,于是勃然作色,恶从胆边生;咬牙切齿,怒从心头起。凡此种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己,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显然不值。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保卫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禄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上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宽容,才?quot;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吸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宽容,意味着你不会患得患失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烦恼之事,但是他们对独生女、邻居的宽容。最终都把烦恼化为了捧腹的笑声。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推动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推动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在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宽容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所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知雄守雌,淡薄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能成大器者,绝非热衷清真功名利禄之辈。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都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度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而且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惟极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则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容在度,则能处处契机应缘,屡逆龙鳞,可唐太宗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quot;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如果一语龃龊,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说不上宽容,就会被老百姓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举贤,甘作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超工作和生活的风帆。宽容,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外壳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以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一个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得体淡泊,学会宽容!
真正决定快乐的因素是什么时间:2009-1-1 点击:11 发布:管理员
快乐生活的秘诀在于给予;广告只会让人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在同一个社会里,富人的平均快乐程度要高于穷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喜欢与别人比较收入水平。但一旦每个人都变得富有,他们将不会觉得自己更快乐。真正影响快乐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其中,家庭关系的好坏处于第一位。-psytopic.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富翁,什么都有,却总是闷闷不乐,老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一日,他经过市集,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便很轻蔑地扔了一个小钱,并调侃说:“像你这样一无所有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乞丐回敬说:“喔,大人,我虽然没钱、没势,可是,我有一样您没有的宝贝。”富人不明白:“哦!你有什么宝贝?我可以出高价向你买,快说!”乞丐不慌不忙地说:“只怕你买不了”富人不相信地说:“笑话!我不信天下有我买不起的东西。”乞丐回答道:“这样东西它不卖的,因为它不能卖,它是一种感觉——就是快乐。”将幸福快乐作为国家目标美国《未来学家》杂志刊登了《将幸福快乐作为国家目标》的文章。作者理查德•莱亚德评价了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快乐”程度,并分析了“快乐”与“不快乐”的原因,主张幸福快乐应成为国家的目标,以下是译文内容。最好的社会是人民最快乐的社会,最好的政策是带来最大快乐的政策——杰里米•本瑟姆等伟大的18世纪思想家如是说。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原则难以付诸实施,因为人们对于快乐的源泉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的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于快乐源泉的了解要比过去多得多。我们所了解的第一件事情是,在过去的50年里,尽管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平均快乐程度一点儿也没有增加。这是因为,在人均收入超过 1.95万美元的情况下,较富的社会并不会比较穷的社会更快乐。当然,在同一个社会里,富人的平均快乐程度要高于穷人,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喜欢与别人比较收入水平。一旦每个人都变得富有,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更快乐。在富裕社会里,真正影响快乐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其中,家庭生活等个人关系的好坏永远处于第一位。接下来是工作,包括有没有工作以及能否享受它所带来的价值及同事关系。最后是与朋友和陌生人的关系。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快乐得多,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总是名列前茅。这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互之间更加信任。在英国和美国,相信“大多数人可以信任”的人数在过去的50年里减少了一半。这说明,由于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个人的成功变得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上述事实要求我们改变对自己的态度,换角度来思考政府应该如何帮助我们致富。 这种观点应该影响公共政策的各个方面。恕我大胆提出一些建议:○我们所能影响的最重要对象是孩子们的价值观。学校应该系统地让孩子们知道,快乐生活的秘诀在于给予。○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不快乐的人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3/4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尽管现有的精神疗法能够治愈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社会应该免费提供此类治疗。○广告让人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对现状感到不满。瑞典禁止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广告宣传的政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我们应该停止为税收道歉。这有助于阻止我们更加狂热地工作,阻止我们牺牲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收入的重新分配,因为额外增加的一英镑或一美元给穷人带来的快乐要比给富人带来的快乐多得多。这也意味着将财富重新分配给第三世界。我们身处一个新的时代。如今,创造更多财富并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如果我们想变得更快乐,就需要一项不同于过去50年的新战略。我们需要把人际关系摆在第一位。
一句“好玩” 却沉甸甸时间:2009-1-1 点击:21 发布:管理员
从“巫毒娃娃”到“死亡笔记”,似乎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中,也开始有了“阴暗”滋生的角落。---Lansin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正大光明地接受、谈论这本该背着人的行为?“好玩啊!”当采访对象不假思索地吐出两个字后,答案昭然若揭。诚然,在孩子的世界里,好玩与否可以成为他们判断很多事物的正当理由,但“死亡笔记”的“好玩”在我们看来却有些沉甸甸的。扎小人、诅咒……这种通常在宫闱争宠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隐匿在夜色中进行的,而我们的孩子却因为好玩,将这偷摸行为变成了一种公开,成为了一种流行,并为之津津乐道。青少年心理学专家说,这一切是缘于孩子缺乏宣泄的渠道。于是,豁然开朗。成人在面对工作、生活压力之时,会出门旅游甚至求助心理医生。可我们的孩子,承受了压力却不知道如何抒解,一不留神就选择了这样的“好玩”。对于孩子的宣泄需求,我们好像有一种习惯性的无知;对于孩子宣泄渠道的缺失,我们有一种下意识的漠视。长期以来,在成人灌输给他们、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里,学习才是最最重要的,除此之外的其他都是次要的。这里,还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于是,便有了“七天读书郎”。周一到周五,学校上课;周六到周日,培训班驻扎。曾经有一个参加9个兴趣班的五年级女孩向记者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家里的人脑子都坏掉了,再这样读下去,我的脑子也要坏掉了。”童言无忌,她无从意识到“脑子坏掉”的深层次社会背景,她只能用她那个年龄所能的表达来诉说不满。在这种教育的缺失下,孩子有了压力不知道如何宣泄,宣泄时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面对这样的“好玩”,我们无法坦然面对,因为这是人性的丑恶面表现在孩子身上;面对如此的“好玩”,我们又必须坦然面对,因为这是孩子得不到压力宣泄的“无意识抗议”。我们常说,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玩乐的条件。但是,伴随好玩的,应该是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而不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死亡笔记”。
❺ 关于心理健康的作文1500字左右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 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 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 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 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 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 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 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 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 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忧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 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 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 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❻ 心理学论文1500字左右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分析
摘要: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以从大学生的整体来研究他们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相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而言,他们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观念与看法,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影响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有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要解决这些障碍,就要从这几个因素分析,另辟奚径,,不仅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更依赖于教育教学活动模式的变革。还要加强人际关系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人际交往的技能培养,重塑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 心理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际关系有不同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有:
1.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关系。
2.指在某一段时间里与某人经常保持的社会接触。
3.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借由思想,感情,行为表现的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
4.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广义的人际关系包含文化制度模式与过程方面亦是社会关系。
5.人际关系可说是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
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广义的说亦包含文化制
度模式与社会关系。
6.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3/10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我们会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至于后面的信息就显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启迪我们一方面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一次交往的印象对我们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最近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一般而言,熟人之间的交往近因效应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平时应该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最近印象。
3、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从对方的某个优点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光环效应往往对恋爱的双方起更明显的作用,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假使他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时候,我们对他人的猜测,无形中透露的正是自己。所以,我们不要瞎猜别人的坏处,不要那么小心眼,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把对某一类人物的整体看法强加到该类的每一个个体上而忽视了个体特征。刻板效应有利于总体评价,但对个体评价会产生偏差。比如,农村来的同学认为城市来的同学见识广,而城市来的同学认为农村来的同学见识狭隘。
4/10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要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自暴自弃。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格和价值。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真诚原则
只有诚以待人,胸无城府,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没有人会喜欢虚情假意,多少夸夸其谈都会败下阵来。
3、宽容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产生一些矛盾冲突。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宽容别人,不斤斤计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先犯我,礼让三分。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人际纠纷,这样我们会浪费很多时间,同时也变得很自私自利变得很渺小。
4、互利合作原则
互利是指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能得到对方的报答。人际交往永远是双向选择,双向互动。你来我往交往才能长久。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既要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又要深化感情。
5、理解原则
理解是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必要前提。理解就是我们能真正的了解对方的处境、心情、好恶、需要等,并能设心处地的关心对方。有道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海茫茫,知音可贵啊!善解人意的人,永远受人欢迎。
6、平等原则
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不要爱富嫌贫,不能因为家庭背景、地位职权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❼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的一篇文章1500字以上的 急需
平时多练练笔,就不会这样求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是哪一种?就是人情债,自己会了别学懒,自己不会就练一练——头回生,二回熟,三次能做老师傅!
❽ 急求!!!!!!1500字左右的有关心理学的故事!!
燕燕的故事
哆来咪法和嗦拉西哆
“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每当燕燕坐在爸爸自行车的后架上,和爸爸一起去什么地方的过程中,就会这样央求爸爸。爸爸所讲的故事,很多是他自己编出来,专门讲给燕燕听的。从这一点看,燕燕有编故事的嗜好,有一部分就是遗传自他吧?不过,爸爸编出来的故事,往往局限性比较大,几乎全部是和燕燕的学习息息相关的。其中,最著名的“哆来咪法和嗦拉西哆”,讲的就是:勤奋好学的哥哥哆来咪法和懒惰贪玩的弟弟嗦拉西哆,这对双胞胎兄弟俩的故事。
爸爸的故事往往刚刚开个头,燕燕即使用脚趾头,也可以猜得出他下面要讲的内容了。但是,燕燕从来不会就此打断爸爸的兴致,而是屏住气耐心地等待下去。总结一下的话,爸爸的故事内容往往是这样的:如果故事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么他(她)一定曾经是个淘气、贪玩的孩子,因为不好好学习而吃尽了苦头,最后他(她)终于醒悟过来——从此做一个努力学习的好孩子;如果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如哆来咪法和嗦拉西哆),那么其中一个肯定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而另一个保准“懒惰、贪玩”,最终还是懒惰的孩子受到了惩罚,懂得了“不好好学习的坏处”,并且以“勤奋的孩子”为榜样,从此“改过自新”。
燕燕总是“不动声色”地听爸爸把故事讲到最后,知道受教育的时刻终于来了,就乖巧地配合着爸爸,装出非常焦急的声音问:
“哎呀,这可怎么办呢?”
爸爸看到燕燕这么“上心”,十分高兴,稍稍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讲下去:
“所以,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哆来咪法学习,做一个勤奋好学,让大家都喜欢的人呀。”
燕燕看着爸爸沉浸在“教育的目已经达到”的喜悦之中,也打心眼里替他高兴。而且,她之所以会这么“合作”,正是因为“实在太喜欢爸爸了,真不愿意令他失望”。爸爸长得极为英俊,瘦高的身材,深深的眼窝,鼻梁是挺直的那种。更为重要的是,爸爸是一位温和的人,他的声音总是那么轻柔,好似泉水淙淙地滑过鹅卵石那么舒服。即使是在督促燕燕学习的时候,爸爸也决不会像妈妈那样,大声地呵斥:
“怎么还不去复习!”
而是把头轻轻地凑近燕燕的耳边,摆出说“悄悄话”的姿势,对燕燕说:
“哎,这次的考试,能得100分吗?”
或者是:
“加油,争取得前几名呀。”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燕燕即使正玩得津津有味,也会一下子失去所有的兴趣。这是因为,燕燕在学校的表现,非但不是爸爸所说的那种“100分”、“前几名”,而且,还经常因为不断闯祸和差劲的学习成绩,而遭到老师的批评。燕燕感到爸爸殷切的期望和自己“惨不忍睹”的现状,成为鲜明的对比,真害怕看见爸爸带着那么悲伤失望的表情,说:
“我这么信任你,可是,你却不肯争气!”
特别是在参加完燕燕学校的家长会,爸爸回到家里的时候,总是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脸色惨白,即使是在夏天,手指还是冰凉得仿佛冷藏过一样。而且,他一连几天都吃不好饭,只是坐在那里不住地叹气。这个时候,虽然爸爸并没有严厉地批评燕燕,但是,对燕燕来说,他的这副状态,还不如像妈妈那样,把自己狠狠地骂一顿,或者打一顿才好呢。那样一来,燕燕的心里就不会感到这么愧疚,因为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够实现爸爸的期望,而沉浸在不知所措当中。
燕燕从小就喜欢和爸爸在一起。而且,据说在燕燕还是婴儿的时候,爸爸就经常坐在床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所以:
“爸爸那么爱我,一定是希望我能成为最优秀的好孩子!”
燕燕正是知道爸爸所要表达给她的意思,又不愿让爸爸失望,才会用“配合”他编故事的办法,来宽慰他的。想必爸爸也会了解燕燕的心愿吧?
燕燕和爸爸的自行车灵活地向前行驶着,倏而在小路上划过流畅的弧度,带着各自美丽的心愿,奔向希望的远方。
父母的期望也需要“目标管理”
这里谈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问题。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期望非常之大,然而,这个期望似乎缺乏实际性和管理性。在商业中有“目标管理”这样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公司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整个工作都是为达到目标而服务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如同公司的远期目标一样,没有期望是不可能的,但是期望也要适合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令孩子真心乐意接受,并且随时为孩子达成目标提供帮助。
当时,父亲对我的期望就是:成为全班学习最好的学生,并且顺利升入中学、大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我的实际状况却是,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下,其中数学单科还是倒数几名,并且我又对“上学”感到十分厌恶。所以父亲的期望对我来说,完全是遥不可及的。这个时候,尽管父亲煞费苦心地编了那么多故事,来启发我“要努力学习”,但是对我来说,这个“努力”并不具备任何意义。我在咨询中接触过的不少孩子的家长,都会和我抱怨:
“我的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不努力,其实凭他的聪明,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上去的。”
但是,很遗憾,我不得不告诉这些含辛茹苦的父母们,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孩子实际的学习状况,帮助他找到学习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指导,那么“努力学习”就成了一句毫无意义的话。孩子面对这句话时的感觉,会犹如一个普通单位的领导,突然让职工去造一枚原子弹时,职工的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样。
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期望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小而实际。首先,期望的内容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后,根据孩子的实际而做出的。而且,无论我们对孩子最终的期望是怎样的,但是对孩子表达出来的内容却是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到”的目标。这就如同一家公司每年虽然需要制订宏伟的年度计划,但是这个长远的年度计划,却是由季度、月度、周度,最后落实到每日的具体计划而构成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可以是:“爸爸希望你能在一周内把这个单元弄会,怎么样啊?”或者“有信心在月底的考试中进步两名吗?”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己学习的目标往往还不太清晰,主要还是以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或者同学为参照依据的。所以,他们发现自己只需要稍稍付出一些努力,便可达到令父母高兴的标准,就会很乐意地去实现它。
其次,从期望的达成来看,存在一个策略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孩子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但是他可能不是整个数学都没有学好,而只是某一单元或某几个概念没学扎实。但是,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掌控自己学习状况的地步,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地方不会,以致于泛化到对数学这个科目都感到恐惧。这时,父母再对孩子谈“要努力学习数学”,孩子又徒增了更大的压力。所以,父母与其不住督促“努力达成目标”,不如指导孩子通过平时的作业和考试情况,了解学习的漏洞和优势,为孩子提供一些好的方法,学会“查漏补缺”,一同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以促成目标的顺利达成。这样,父母对孩子期望的“目标管理”,也就可以初步实现了。
以上只是我们对孩子期望的“初步管理”,是把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不太理想的孩子,从对学习的混乱感觉中“理顺”出来的初步方法。一旦孩子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可以慢慢摸出一些学习的窍门,逐步进入学习状态。这个时候,即使父母不说,他们也会学着自己进行一些目标的“管理”了。父母只需在孩子感到困难时,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或者,也可以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和孩子讨论他目标的可行性和实施状况。总之,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要具体而符合实际,少叨唠多关注,不空干涉,而做具体指导。相信孩子终会在我们的期望中,快乐地成长。
❾ 心理作业1500字
这个是让人形成先入思想的例子,你那句"您能帮我把门打开吗?"其实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麻烦您开一下门,”首先你要让他给他暗示,他不是为你开的门,所以你那句“帮我开门”就不好,这样就给他暗示他是为你服务的.所以要把人称去掉.让他觉得是自己应该去开的,然后你在说一句谢谢,这回增强他开门的动机,因为他得到了你感谢这样的一种回报,而且你谢谢都说了,一般的人都不会不好意思不开门了.
要是我这是运用增强心理暗示的原理去说这句话的,“打开门”是强势的话语,会导致别人潜意识里面自动拒绝,“请.”就委婉的多,这样问题就会进入主体的意识里面考虑应不应该开门.如果你用我的那句话来说,会更好一点,这样他开门的动机会更大一些.因为说的更加隐晦,排除了为你服务的概念,没有人愿意为别人干活的,除非你让他觉得是自己该去开门.
❿ 大学生心理论文1500字
这是我自己综合几篇论文写的 ,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到你啊!嘿嘿 浅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同龄群体的多重压力。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第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一些大学生寻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交际的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恋于网络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第三,恋爱心理困惑。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第四,抑郁心理。多呈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与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中。第五,就业心理困惑。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第六,意志不坚定。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人生目标不明确,等等。 二、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大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一)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王玉洁2004年对郑州铁路职业学院医学院分院的165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他人拒绝,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的心理。父母过分干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人格特点。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和不安全感。特别是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丧失自尊,产生焦虑和强迫症状。 (二)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卢勤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家庭信息问卷对成都市某大学5090名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表明: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影响。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 (三) 家庭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因素。 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四) 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影响有一定限度。 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有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 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意见及建议 常说心理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遭遇挫折出现心理危机时的疗养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一)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 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二)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子女能够敞开心扉。 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 (三) 针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家庭教育。 1、 更新教育观念,让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大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大学教育的了解,更新教育观念,而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子女今后发展目标指明方向,增强其学习目的和动力,总之,家长既要关注子女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 2、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在家庭中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广泛交良友益友,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并遵循真诚、平等、尊重、理解、互助互利的人际交往原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积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家长应该认真去倾听子女倾诉,并给予开导,帮助子女化解生活问题,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向子女传授交往技巧。 3、 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情感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创建和谐家庭,做好子女的楷模。其次,在爱情观教育上应开门见山,不应遮遮掩掩,教育子女要理性,不应感情用事;如果子女已经恋爱,家长不要冲动,要善于疏导,而不是一味责难,同时要加强性健康教育。教育子女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指导子女注意恋爱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避免因性冲动而带来严重后果。再次,要加强网恋教育,提醒子女增强安全意识,不要迷恋网络,不要轻信网络信息。 4、 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就业教育。 家长在学生选报专业时就应该开展就业教育,提醒子女结合自身爱好和机会发展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家长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减轻子女压力,并在财力方面给予合理支持。另外,家长也应接受新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并不意味着工作将不再变化,而是会随着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因此,家长不应让子女局限于工作的稳定和专业的对口,要让子女深入接触社会,最终明确自身就业方向。 (四)家长、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了解身心发展状况。 家长要主动经常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页或学校寄发的有关通知,及时了解孩子大学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