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普通话的故事600字
Ⅰ 《我的普通话故事》
我的普通话故事其实很普通,时间关系,就读出来吧。
Ⅱ 作文《我和普通话的趣事》
“彩色”普通话
公公50多岁了,地道的绍兴人。虽然很早就出外打工,跑过辽宁、河北、湖北、福建等很多地方,但因为都是和绍兴人在一起生活干活,所以普通话一直没啥进展,实在不行就说些绍兴普通话出来。后来不漂了,稳定了,但因为在建筑工地工作,接触的又偏偏大多是外省的人。
一天中午,公公接了个电话,对方来问啥时候汇款,公公便要求对方先把银行账号报过来。对方报完卡号后,说这银行卡是他老婆的。公公就问:“那你老婆叫什么名字,怎么写?”……“傅,哪个傅?”“古?到底是傅还是古?”这样反复了几次,公公急了,嗓门提高了些。“又是古又是月,到底是啥,你不是说姓傅吗?”在一旁的我说:“是不是古月胡?”公公听我一说,问道:“是不是胡?刘胡兰的胡。”公公说的刘胡兰是典型的绍兴普通话。婆婆在一旁偷笑,对我说:“你看,他的‘彩色’普通话又出来了。”结果双方自然还是没法顺利交流。我说:“是不是胡萝卜的胡?”公公重复我的话,问了对方,这下总算对了。可是当公公问第二个字怎么写的时候,又没法交流了。“登?登高的登吗?”……“那是哪个字?说普通话呀!”
汗颜,看着他们俩这样辛苦,我真想拿过手机来接。最后,我跟公公提议,让对方发短信过来吧,省得这样直着脖子喊,其实完全跟声音大小没关系,只是双方语言不通,对方是四川人,带有浓重的口音,虽然公公一再说:“请讲普通话!”说实话,公公的普通话也不咋样,那个‘彩色’普通话让对方够呛。但是通常只要我们说一遍普通话,他还是基本能依样画葫芦的。 ■寒 露
“斑斑”与“掰掰”
2008年4月,经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测试,我的普通话水平被确认为二级乙等,应属中等水平。可相比从小就讲普通话的女儿,仍差一大截。
我和女儿平时已习惯说普通话,但跟她交流时,难免被她数落和冷嘲热讽。尤其是在给她听写词语时,常常因为我报出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害她听写错误。记得在她中考前夕,听写作业特别频繁,我出错也是三天两头,不是读错字就是读错音。如:缄默的“缄”(jiān)第一声,我会读成第四声“jiàn”;余晷的“晷”(guǐ),读成“jiù”;惬意的“惬”(qiè),读成“xiè”……在女儿面前出错越多,在其心中的威信便越来越低,我内心也就越发感到不安了。为重树威信,此后,我常把字典相伴左右,一遇狐疑之字,便查个水落石出。读错字的情况倒是少了许多。而因舌头僵硬,读不准音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前天我俩一起看电视时讲起电视剧《三国》,我让她跟我一起看(她还没看过),还跟她说了剧中主要演员。她说电影《赤壁》中金城武饰演的诸葛亮肯定比陆毅演得好,我说:“未必,你别媚外了。”我却把“媚”(mèi)读成了“mài”(音谐“麦”),她看我读这词绕嘴了半天也没读准确,自己忍不住用标准普通话脱口而出。我也只有自嘲一番的份了。
我父亲的普通话自然更不标准了,每次叫女儿名字“云芸”(yúnyún),总是叫成“yǒngyǒng”(音谐“永永”),我女儿听得直吐舌头,还嚷嚷着:“难听死了,我以后要改名!”
女儿至今未改名。而且,久而久之,也习惯了我们弊脚的普通话。我父亲把女儿最近养的宠物狗“斑斑”(bānbān),总是叫成“bāibāi”(音谐“掰掰”),也不见她表情异样。偶尔反倒会跟着我们讲几句不标准的嘉善话。只是,听她讲嘉善话,估计跟她听我们讲普通话的感觉是一样的——别扭!
■水中花
闹笑话后学说普通话
我老家是武汉,在嘉兴打工已有5年。刚出来打工时,我的武汉话常常让同事们摸不着头脑,并闹过不少笑话。
一次上班途中,老板要我去商场买点办公用品。在商场,刚好碰上有一个柜台在优惠推销童鞋,便给孩子买了一双。办完事回到办公室,我随手将鞋甩在桌子上,然后又出去开会。下午临下班时,我才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忽然发现桌上的鞋子不见了。我急得大声喊起来:“谁看见我孩子的鞋(武汉话念hái)子啦?”“孩子的孩(鞋)子?那岂不是孙子吗?”同事们大笑!我也窘得满脸通红,都是方言惹的祸哟!
从那次起,我下决心学说普通话。为了能准确发音,我还拜上小学的儿子为老师,教我汉语拼音。平时用手机发短信,我也选择用“拼音输入法”来代替“笔画输入法”,以提高自己的拼音水平。通过半年的学习,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再也没有闹讲方言的笑话了。 ■苏应纯
“麻花”雨
小时候说不准普通话的笑话有一箩筐,现在回忆起来第一次出洋相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尽管县里的小学也教学生说普通话,但那都是在课堂上说的,而且也不太标准。回到家后说的生活用语全部是嘉善土话,记得有一天我的姨父从北京来到嘉善,我妈买了些虾、蟹等水产品招待客人,我是第一次见到姨父就热情地对姨父说:“姨父,您吃点‘弯专’!”“弯专?”姨父重复着这两个字,一脸茫然地看看桌上的菜,又看看我,不知道这是一道什么菜肴。妈妈笑着说:“‘弯专’是嘉善的土话,就是虾,你多吃点……”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
第二次出洋相是在中学里,那时我离开嘉善不久,普通话还说不太标准。有一次上体育课,那次体育课的科目是在操场上练掷铁饼,当全班同学排好队刚要走出教室时,我突然看到外面在下小雨,就立刻举起手说:“报告老师,外面在下‘麻花雨’”。只听班级里“轰”地一声传出一片笑声,一个男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只听见过下酸雨,没听见过下‘麻花雨’的,同学们,想吃‘麻花’的赶快往外冲……”我窘得满脸通红,真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了进去。
第三次讲错话则是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天,我们开新同志见面会,互相介绍姓名、籍贯,然后是总结。最后,我对着我的一班人说:“我们班的小李来自东北,小蒋来自上海,小孙来自河南……我们班里的人‘倒’处都有……”就这一个“到”字念成了“倒”字,被我们班里的人“奚落”了几十年,每次聚会时总拿我说事,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但也因此给我敲响了警钟,一定要学好、说好普通话。
■范 平
开会通知
单位要进行人事改革,主任让我电话通知各科室选出的职工代表到会议室开会。为了会场秩序,主任特别强调,不能打手机、不能乱讨论。
我刚应聘单位秘书不久,对单位人员还不是很熟。好在有张单位职工联络表,我赶紧看着联络表逐个给职工代表打电话通知。害怕出错,我还特别用了普通话。还算顺利,全部通知到位。
会议按时举行。当主任宣布开始对改革方案进行民主表决时,大伙忽然都掏出手机拨号,在电话里大声讨论起来,一时间会场乱糟糟的。主任气急败坏地大声制止着,大伙莫名其妙。一年长的代表站起来一脸无辜地说:“不是电话里通知我们边打手机边讨论的吗?我们正在用手机和班组同志保持联络,进行紧急讨论啊!”
主任铁青着脸看我,我一脸委屈地说:“我用普通话给他们都强调了,别打手机别讨论……”不等我说完,主任就“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好你个闫秘书,你讲的是哪国普通话,我听起来也是边打手机边讨论呦!”
■闫养民
被妻逼学普通话
妻出生在城市,从小就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出生在农村,满口方言。恋爱那会,妻特别爱听我说家乡话,她说我说家乡话就像唱歌一样,十分有味道。
结婚头几年,妻的普通话和我的家乡话在一个屋檐下相安无事。可孩子一出世,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妻单方面把普通话定为我们家的“官方语言”,强迫我学说普通话。慑于妻在家中的绝对权威,30岁的我开始学普通话。
说惯了家乡话,舌头像转不过弯一样,学起普通话很别扭。妻给我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必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学习领悟播音员的发音;每天用普通话朗读文章半小时。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魔鬼训练”,我能说一口不错的普通话了。妻戏称我们终于有了共同语言,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和谐更美好!
虽然当初被妻逼学普通话,我有点不情愿,但现在学会后我还是很感激她。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普通话给我带来了太多的便利。特别是出差在外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我与五湖四海的客户沟通更愉快更开心!
当然,每年春节回农村老家时,我还是说我的家乡话。浓浓的乡音乡情在那个时刻总像故乡的老酒,醇厚缠绵! ■明伟方
普通话里的乡音
从出生到去省城上学之前,我一直是踩着家乡的泥土,说着土得掉渣的家乡话长大的。语言简单朴素得如家乡的村庄田野一样简单,虽不华丽,却也有几分韵味。
尽管我喜欢家乡的语言,就如同喜欢我没有矫饰的母亲。但到省城报到时,我还是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我的印象里,城里人都说普通话,如果保持乡音,会有一种无法融入城市的感觉。二是自己着实也想改变一下自己,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开始一种新生活。
对我来说,改说普通话似乎没有碰到太大的麻烦。但话里的乡音难改,音调不准是常有的事。最让我头痛的是“四”和“十”总是无法分开,闹过不少笑话,又很难进行解释。最后不得已,只好打起手语。“四”就伸四个手指头配合,或者干脆说两个二,十也是如法炮制。无奈的是,因为舌头硬,这两个字到现在也说不准确。
平时与同事或家人说话,偶尔高兴了,话里不免搀杂了一些家乡的方言。于是人家便问了,你说的那个词是什么意思,我只好无奈地解释一番。那次,老婆和儿子买回来几份凉皮。儿子很纳闷,为什么同样的分量,爸爸的显多呢?我说,大概是“滂”了吧。儿子问,“滂”是什么意思啊?我解释说,就是涨的意思,儿子才恍然大悟。
每次家里人到城里来,或者自己回家,我都习惯说家乡话,进入那种氛围,家乡话不需要进行特别转换,就直接呼出来了,这也是一种入乡随俗吧。而每次回来或家人走后,总会很难把家乡话再变回来,于是儿子便瞪着眼说,老爸,你说得真难听啊!
我心里明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儿子怎么能理解我对乡音的感情呢?当初想学普通话,而现在,远离家乡的我又突然怀念乡音了。
■孙建文
“谁知盘中餐,立立脚辛苦”
我学习普通话的“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年轻的时候也算知识青年,但她刚读完初中,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到农村。插队的时候,母亲当过几年小学教师,所以她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是很自信的。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便积极践行“说好普通话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用普通话教我叫“爸爸”、“妈妈”等。待我再长大些,她便开始教我读唐诗、念儿歌。
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因为心急着出去和小朋友玩,三口两口就把饭扒完了。“妈妈,我吃好了,我出去玩了哦。”我放下碗筷就往外跑。“等下!回来!”母亲把我叫住了。我乖乖地回到饭桌边。“你看看,碗里还剩那么多饭粒,多浪费啊!把饭粒吃干净再去玩。”“哦……”“妈妈前几天教过你一首唐诗,怎么说来着?”母亲突然想到要用唐诗来教育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jiā(皆)辛苦。”我边扒着饭粒边跟着母亲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立立脚(嘉善话‘脚’发‘jiā’的音)辛苦。”心想着,这首诗写得好啊,写出了农民伯伯干活的辛苦,脚站得久了当然辛苦啦。从此,我便记住了这首诗,每次母亲让我背诗,只有这首诗我能完整地背出来。后来,我上了小学,在书本上看到了这首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立立脚辛苦”,而是“粒粒皆辛苦”呀!
Ⅲ 作文《我和汉字的故事》600字左右
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内歌;像一条清澈见容底的小渓,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跃然纸上。汉字,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头的广告牌上,眼前的书籍上?都有汉字的足迹。我爱读书,我爱写作,我更爱中国的汉字!如果没有汉字,这一切又从何谈起?
从小,我就与汉字拉起了手,在那彩绘书上,汉字向我招手,在《格林童话》中,汉字拉着我的手,为我诉说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一本本科普知识上,汉字告诉我一个个世界奇观,对我讲述一个个科普知识,开扩我的眼界,为我的大脑“充电”。如今,我喜欢上了写作,汉字好像我的兵将,乖乖地听我调遣,构成一篇篇佳作,我爱你汉字!
汉字那悠久的历史也让我着迷,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从草书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楷书,行书、汉字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汉字是中华人民、是龙的传人凝聚的核心!
每当看到熟悉的汉字,我赖以交流沟通的汉字,脑海里就会浮现着这样的句子,“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这些片段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
Ⅳ 初二我与语言文字的故事作文怎么写,600字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将“语言文字”拟人化,然后就以叙事的文体,讲述你专与“语言文字”是属怎么 相遇,相识,相知,甚至于“相爱”.行文时,要思路清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必要时可以倒叙.文采,一般都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无论什么作文,如果你能从中表露出一种真实的情感,表达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那你的作文档次就会提高.
若你是初二的,我就通俗地和你说,关于情感一定要真实感人,精神境界就是“感恩,爱国”之类的.
Ⅳ 我与普通话的故事
小学开始说普通话,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说普通话(在家除外),普通话二甲。
Ⅵ <<我和普通话的故事>>600字作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会讲普通话,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情啊!你们没有经历过不会讲普通话的亲身感受,是不会明白的。而我就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才知道那是多么令人伤心。刚转进崇德小学三年一班时,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泉州春游。开元寺的花圃真是美丽极了!这些各种美丽的花都是我们在乡下所不能看到的。我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句:“哇!好美的花啊!”说完这句话以后,同学们纷纷向我瞪了一眼,还有一个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你的普通话好像跟我说的不太一样。”我想:我讲的也是普通话,从前的学校里,从老师到同学讲的都是这样的普通话,为什么到了这儿,就变得不是普通话了呢?我的心咚咚直跳,一个上午都没有说话。我口干舌燥,真想买瓶水喝。可刚走到小卖部前,又停住了脚步,心想,我那说不标准的普通话,肯定会引来售货员的嘲笑,我无奈,只好忍着。由于我的普通话不好,平时很少说话,但也让我养成了仔细倾听别人的习惯。每次同学们说话,我都认真地听着,认真地看着,看同学们说话舌尖是怎样变化的,嘴唇是怎样移动的。回到家里,一个人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当一个学期过去时,我终于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老师也经常找我朗读课文,每次读完课文以后,同学们都用一种敬佩的眼光看着我,在那一刻,我感觉欣喜万分。同学们都非常愿意和我一起交流问题,也开始渐渐了解我,熟悉我了。我也开始熟悉他们了,其实他们不是不想和我说话,而是怕我自己觉得普通话不标准,会自卑。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时,我觉得我和我的同学们因为普通话而走得更近了。我现在知道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Ⅶ 关与普通话的作文600字
①: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说好普通话在现代社会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普通话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交流的方式,是中华大地上的一种传统语言。如果没有普通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很困难了。
有一个故事讲得很好:在一个贫困的山区中的一位农民,他每天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筹足钱到大城市去找个好工作。辛苦了大半辈子,他终于筹足了钱。满怀欣喜的他带着行李和全部家当坐上火车来到大城市。没想到初来乍到,失望和寂寞就困绕着他——原来他不会讲普通话,无法正常地和别人交流。而面对都市的繁华,他有将何去何从呢?于是便只好又返回山区种田,着一来一回花费了他一生的积蓄,整天愁眉苦脸的他最终抑郁而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如果不能灵活运用普通话,不能正确的与他人交流,那么他就算再勤奋,再努力,那也只能是一事无成。由此可以看出,普通话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学校的同学来自全市各个地区,很多同学说话的时候经常会带上一些方言。将来走向社会,如果人人都用方言,就会出现不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的情况,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不便。作为一个中学生,说好普通话,运用普通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我们大家最首要的义务。只有互相交流用普通话,做推广普通话的带头人,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养成张口就说普通话的习惯,才能做一个素质高,习惯好的现代文明人。
21世纪是一个在发展和竞争中的时代。但是如果缺少了普通话,社会就不会发展,思想就不会进步,历史就不会被记录,精神就得不到升华。
②:“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普通话。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语。普通话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语言,她抑扬顿挫,婉转悠扬,悦耳动听,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今天我们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团结一致,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如果没有这种共同语言,就会给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全国人民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要学好普通话,就要学汉语拼音,就要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很遗憾,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虽然认识汉语拼音,却不一定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当然也就更不知道《汉语拼音方案》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汉语拼音方案》指由国家制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连同它的拼写规则方案。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拼音方案,是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用名词和词语的国际标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批准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拼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一种方案。她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四个部分,字母表规定了字母的形体、名称及排列顺序,共有26个字母,其中25 个字母拼写普通话语音里所有的音节。声母表和韵母表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结构特点规定的,25个字母配合成21个声母和39 个韵母。其主要用处是:一、用来给汉字注音,以提高教学汉字的效率;二、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用来帮助教学普通话;三、用来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共同基础;四、可以用来解决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的翻译问题;五、可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六、可以解决编索引的问题; 七、语文工作者可以用拼音方案来继续进行有关汉字拼音化的各项研究和实验工作。除此以外,拼音字母在将来还可以用来解决电脑汉字输入、电报、旗语以及工业产品的代号等问题。过去因为没有正式的拼音字母,代号有的用注音字母、俄文字母,也有的用英文字母,相当混乱。我们有了汉语拼音方案之后,这类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从“26个字母搞了三年”,就可知道《汉语拼音方案》的经历非凡。她凝聚了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瞿秋白、龙果夫、郭质生等许许多多前辈多年的心血。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汉语拼音不但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和帮助推广普通话,而且已在国际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电脑输入、手机输入、手语、盲文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推广普通话更是意义非凡。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施行之后,借助于拼音方案学习汉语的人会更见增多。
但是,目前普通话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因为在当前,国人晋职、升学、考研、攻博,都要考外语。我们已经陷入对外语(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在中国,出身英语专业攻取任何学位,只要愿意,都如探囊取物一般。这一中国特色又如何叫人对英语保持冷静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因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学好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迫在眉睫!
首先、搞好“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的全民动员、全面宣传工作:让“学好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家喻户晓!营造全民“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以“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为荣!
其次、让“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成为每一位中国人政治任务:语言文字工作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在我国宪法中明确提出“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既是国家意志,也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每一位中国人政治义务!因此,“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可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政治任务来考查!
三、把“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与价值导向联系在一起:人们容易关注那些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因此,在人们晋职、升学、考研、攻博时,首先要普通话过关,其次考虑专业知识,最后才考虑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外语过关。
四、完善“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的法律规章和规则,完善其测评体系:即建立一个高效的专家队伍,制定科学、有效的法律规章、规则和完善其测评体系。形成语委工作的机制,既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也要联合执法,注意舆论的监控。
五、主动与国际接轨:要主动把“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的国际推广和共建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做好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宣传,吸引更多的“老外”来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使汉语拼音、普通话国际化!
然而,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的普及、使用并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技术成就,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突出体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在海外不断升温,“汉语拼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已然融入亿万人的生活,与我们朝夕相处。”“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汉语拼音与我们一路同行。”
“一种文化工具,只要易学会用,适合时代需要,它本身就会自动传播,不胫而走。”“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首先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从我们中国人做起!从我们全体华夏子孙做起!
“学习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恳请各界人士共同加以积极的宣传和提倡!
③:我与普通话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强烈,综合国力强弱的大比拼,都越来越取决于人民素质的高低。讲好普通话,是中国人必须做到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普通话是我国的国语,是中国的语言标志。它能让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朋友,一起用共同的语言交谈。它能使中国更好的与世界各国的友人合作、沟通,使中国更加富强。普通话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它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了它,我们的校园会更加文明,世间会多一份爱与关怀。
几千年来,语言文字面对的是人际交际,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流通的加快,使语言文字的服务对象从人际交际拓展到人机交际。今天,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是高技术的重点之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应用研究水平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先决条件,决定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速度,它是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问题。因此,普通话还在推动我国整个高新技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交流频繁甚至“地球村”也将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毫无障碍的便利的交际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记得有个笑话,部长给小张打电话,小张接起电话来说:“喂,我是校长(小张)。”部长一听,是不是打错了?小张一听没有回答,便又问:“你是谁?”部长说:“我就是不讲(部长)!”两个人同时挂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我听完后,不觉想到了这是由于说方言而闹出的笑话。从而凸现出普通话的重要性。有一件很糗的事让我下定决心认真学习普通话。一天回家,正听见一家人在说“飞机”的话题,正饥饿的我一盘心思的认作是肥鸡,结果我愣头愣脑地插上一句:“肥鸡在哪儿,我正饿呢?”于是一家人无不大笑。那时的我自然不肯承认是自己太贪吃,就把罪魁祸首认定是家乡话不标准,“飞机”和“肥鸡”不分。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幼稚的开脱”让我终生受益了,我现在可是学校的播音员哦。
自从我们学校推广了普通话以后,整个学校焕然一新,大有改变。同学们以前娇声娇气的说话声不见了,粗鲁的、不文明的说话声音不见了,同学们变的更加礼貌了,学校也变得更加文明了。上课了,同学们回答问题声音清楚,洪亮,不再像以前那样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每个家长都反映孩子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了,性格活泼开朗了。普通话还给学校增添了气派,校长室内有关于普通话的名言。每个教室内都有“普通话是校园语言”警示牌。学校每月还进行普通话示范班评选。哪个班如果在“普通话打分栏”中得分最多,就会发上一面锦旗。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不学好普通话,你就很难与他人交往了。如果人人行动,从我学起,天天、时时训练,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人人说普通话的大环境。我认为,普通话不会离我们那么远,不再那么陌生。要知道:“四海同音,万众一心”呀!
普通话是中国人通用的语言,是各地区人们沟通的桥梁。
普通话和大家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你可知道普通话的来历吗?不明白?我来告诉大家吧!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的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著作里,把汉语分成了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
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来京的人很多,天长地久,他们也学会了杂有地方口音的北京话。于是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上使用,所以也称为“官话”。后来因为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太合适了,所以到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以来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先生曾反对用“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所以, “国语”一词终被国人所淡漠。
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为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并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普通话”沿用至今日,已成了四面八方人们重要的交流工具。 如果人们不会使用“普通话”的话,就会有麻烦了。不信?让我说说暑假里的一件小事吧。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七口去普陀旅游。一路上汽车、火车、大轮船连轴转,觉得很累很累。于是就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
中午的时候,我们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餐厅,服务员用当地的“普陀话”向我们提问时,我模糊地听见她好象问我们:“要吃点什么?”可姐姐她们却怎么也听不明白。阿姨忙用杭州话问她:“你说啥西?”可这杭州话她们费了好大的劲也听不明白。我就悄悄地对阿姨说:“阿姨,你对她说普通话试试?”大家都觉得很对。阿姨就用普通话对服务员说了一遍要点的菜名。服务员也同时用普通话回答了。就这样,我们交流得很好,这顿饭吃得很愉快。
从这件小事上不难看出“普通话”的重要性了吧。我想,“普通话”是我们全国通用的语言,大家都学会说“普通话”多方便沟通呀。如果不会讲“普通话”,那咱们中国人之间的交流不也像“老外”一样听也听不懂,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呀!所以,我建议如果有人还没学会说“普通话”的话,那就赶快学。只有学会说“普通话”,你才不会红着脸,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
【希望有用】
Ⅷ 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作文600字或以上,写关于我和普通话的故事
在当今社会中,每个国家以及世界都有每个国家的语言。这门语言将广泛地传播于世界。每个国家的语言会更加融合起来,将中外人民友好交往进行的更加显著。普通话是现代社会中每个国家都重视的语言之一。他可以促进我们及外国人士的友好交流。
现在我们身为中国人,必须说好我们自己的语言——普通话。在城市的人们,他们在良好的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的普通话就说好了。而
我们这些农村的人们将要慢慢适应在普通话的环境中更好的学好我们的语言,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讲起普通话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觉得说普通话别扭了。学
好普通话从现在努力,从每时每刻开始就行动起来吧。只要全农村更好的使每个村民普遍的开始说普通话就使我们更好的是普通话更好的走遍我们中国的每个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在农村中说普通话最普遍的场所就是学校了。在学校里我们上课老师用普通话给我们讲课,下课同学们一起游戏也时常说起普通话来互相沟
通。普通话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时刻说就可以更好的促使我们对于普通话的更好的应用了,应用普通话不仅仅是在我们现在要应用,在以后在我们以后的社会中我们
将会更广泛的运用了,在今后的社会中,普通话在每种工作中都会应用到。
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吧!在世界上,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汉语——普通话是世界上应用最多的语言。在新时期里,普通话的推广是非常重要
的。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广普通话可以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方言人们交际中不便,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其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广普通话提出了新
的要求。但是,随着形式的变化,推广普通话的工作要有新的发展,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作些调整,重点应放在推行的普及方面,在普及方面应当更加积极一
点。
目前,我们应该努力作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第二,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
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
成为交际语言。为了有效地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央有关部门初步拟订了测试标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等情况,提出不同的
具体要求。我们要会说标准的普通话,言语中不含有方言语音,使听者听懂你所表达的话语。
当普通话有力地推广到世界各地的时候,我们地球上的人们就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彼此之间就不会有互相不理解的举动了。普通话要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作为中国的语言,我们的普通话会随着我们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Ⅸ 写一篇,以《我与普通话同行》为题的作文。要求。不允许网上查阅,至少600字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要讲好普通话,必须掌握好汉语拼音,声调尤为重要。
普通话是中国的代表语言,可以称作是中国话,而现在S、H、E的当红歌曲《中国话》也风靡全国,开头的几句绕口令就使全场歌迷哗然。可见,中国的普通话真是广博精深,它不像英语那样枯燥,日语那样滑稽,法语那样难懂。它具有自己的特点,普通话在许多西方国家是非常受欢迎的,许多外国人也在说普通话,但留给他们的印象却是“难”。
难又怎样?就算是一个中国人也未必能把普通话说得那样准确,因为免不了要带有一些方言的气息。因为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有各自的方言,人们交往起来当然有所不便,所以就出现了普通话。如果不用普通话,用方言与外地人交谈、沟通时,难免会闹出一些笑话。
曾有一个人去外地出差,他的普通话说得相当好,到站下车后问一个小朋友:“小朋友,请问这里有旅馆吗?”这位小朋友说:“我们这里的旅馆贼多(非常多)!”这个人很不高兴地说:“好好一个地方,贼怎么会那么多,我看我还是去候车室休息吧!免得被人抢钱。”小朋友便说:“不是,不是,我是说我们这儿旅馆贼多(非常多)!”这个人还是特别惊讶:“还是贼多啊。这个小朋友真奇怪!”
看,一个不折不扣的笑话闹出来了吧,还不止这个呢!
几天前,大姑和东梅姐从陕西来看望我们,大姑会说我们这里的方言,而东梅从小生在陕西,也没回来过几次,自然只会说陕西方言了。我们沟通起来就比较困难,有些话可以听懂,有些却只能像听天书一样听着,只好频频点头,不懂装懂。有时还得让大姑来充当翻译,真是苦了大姑。
……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笑话,枚不胜举。由此可见,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做为一个21世纪新时代的青少年,当然更应说好普通话。让普通话与我们一起同行,让普通话与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