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与母亲的小故事有哪些
A. 伟人和伟人母亲的故事
从前来孟子小的时候,父自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年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这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B. 名人报答母亲的故事
周恩来怀念他的两个母亲
周恩来不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恩来称陈氏为“娘”,陈氏给他请来一个乳母,叫蒋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里。周恩来四岁时,嗣母就叫他识字,五岁时,送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他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叫他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几乎伤了他的眼睛。于是,陈氏更不许他轻易出去,整天把他关在屋里念书。空暇时,就叫他背唐诗,给他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
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外祖父家里人很多。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邀请他生母去调解。
这是家里的经济境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父亲为人老实,胆小,能力比较差,到清江浦后,只谋得一个月薪16元的小差使。家里常靠借钱过日子。他的生母又劳累,又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夏天,嗣母带他到宝应县她堂兄家住过两个月,仍回到清江浦。第二年七月间,嗣母又被肺结核夺取了生命。周恩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陈毅为老母洗屎尿裤
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那年,陈毅62岁,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飞机就去看望。陈毅刚跨进家门,就看见老母让身边照顾她的保姆藏起了什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来的是她刚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您老人家,心里着实难受。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
好说歹说,保姆怎么也不让陈毅洗,觉得让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裤子,多不好。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洗脏裤子怎么行?”
陈毅说:“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我小的时候,不知您多少次给我洗尿布屎裤。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然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也总算尽了一份孝心吧。”
不容在推辞,陈毅便躬下身从床拿出母亲的尿裤和其他脏衣服,一起去洗得干干净净。
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
毛泽东对母亲文七妹感情很深。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10月5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他这么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毛顺生接到长沙住了一阵。父亲后来不再干涉他的选择,继续供他上学。毛泽东是很感激的。毛顺生于1920年1月23日患急性伤寒去世,时年五十岁。
朱德著文忆母亲
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在家乡四川仪陇病逝。朱德万分悲痛,4月5日著《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
朱德开篇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他在一封写给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人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识,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识,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最后,朱德满怀深情地写到:母亲现在离开我而去,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邓小平赡养继母
夏伯根对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之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冯玉祥的“悼母诗”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冯玉祥将军一生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病故之后,他痛苦伤心地大病了一场。从此以后,每逢自己过生日便闭门谢客,不吃饭,有时实在饿得头昏心慌也只在晚上吃上一顿饭,以此来纪念母亲的生养之恩。1945年,他写了一首《十月怀胎》的悼母诗:
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
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
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
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
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
娘怀儿六个月身重如山,
娘怀儿七个月提心吊胆,
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谈,
娘怀儿九个月寸步艰难,
娘怀儿十个月才到世间。
为了将这首悼母诗“铭刻在心,永世不忘”,冯玉祥将军请人把诗特意刻在石碑上。
这首诗情真意切,通俗纯朴,字字句句洋溢着一片敬母、爱母、惜母之情,感人肺腑,令人敬佩,给人教诲,至今仍广为流传。
华县杏林镇老观台村第三组村民魏仙粉,是一位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她四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把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被十里八村称为好媳妇。
C. 古代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有哪些呢
可以参考二十四孝故事。下面选几个供参考。
1.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D. 名人的母亲教子的故事有哪些
欧母画荻教子习字
孟子的母亲——“孟母三迁”
岳飞的母亲——“岳母刺字”
历史上,中国出现了许多伟大而著名的母亲.中国古代就有“四大贤母”之说———孟母之外,尚有岳飞的母亲、被誉为“乡野贤母”的姚太夫人,“画荻教子”的欧阳修之母郑氏,“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
不义之财
田稷子,战国时齐国的相国.一次,他收受了下属官吏贿赂的黄金百镒,并用这些黄金来孝敬自己的母亲.田母非常诧异,于是责问田稷子说:“你虽然为相已经3年了,但你的俸禄大概还没有这么多吧?这些金子难道是德行纯洁的正人君子应该得到的吗?我怎么能收留下这些金子呢?”田稷子跪着向母亲解释说:“这些金子确实是下属送给我的.”田母严肃的训斥田稷子说:“我听说士大夫要修身洁行,不能随便收受人家的东西,一定要注意做到洁身自好、言行一致、忠诚守信、办事公正,眼下你却不是这样,远离了做臣下的要求.像这些不是从正道上来的财物,我是不会享用的.你这样做就是不肖之子,不是我的儿子.你快起来吧!”田稷子感到非常羞愧,急忙拿着这百镒黄金退了出来.他先将那些受贿的黄金退还属吏,然后背着草席去向齐宣王请罪.齐宣王明白了此事缘由,很钦佩田稷子母亲的高尚情操和义举,于是赠以公金,并赦免了田稷子的罪,恢复了他的相职.
这则成语故事歌颂了田稷母亲教育儿子拒收不义之财的高贵品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典故出自汉代刘向著的《烈女传·齐田稷母》:“田稷子相齐,受下吏之货金百镒,以遗其母.其母曰:‘子为相三年矣,禄未尝多若此也,岂修士大夫之费哉.安所得此’对曰:‘诚受之余下.’其母曰:‘吾闻士修身洁行,不为苟得……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田稷子惭而出,返其金.”
.【孟母三迁】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故事讲的就是孟母为了使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气愤地割断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教育孟子坚持不懈地学习的事.
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
【孟母断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E. 关于伟人背后的母亲的故事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和乐观的女人,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的圣堂与成长的源泉!
两百年前,拿破仑有一次在与贡庞夫人交谈时问道:“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为了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
“母亲”。贡庞夫人的回答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不错!”他说,“在这一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母亲的影响力》撷取了30位名人的母亲如何育子成才的感人故事。
以下内容摘自《母亲的影响力》张良科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甘地夫人的母亲——卡麦拉•尼赫鲁
曾经担任过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出身于一个非常有名的家庭。她的祖父是印度独立运动中的重要领袖,她的父亲尼赫鲁是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她的母亲也是一位有声望的政治活动家。
1930年,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规模民众运动达到了高潮。英迪拉的母亲积极参加蓬蓬勃勃的政治运动,到处召开集会,发表演讲。
12月31日,是公历新年除夕,紧张斗争的一年过去了,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年即将来临。这天晚上,当时任印度国大党主席的父亲还在外地奔走,英迪拉和母亲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吃迎新晚饭,母女俩已很长时间没有像这样安静地一起吃饭、交谈了。
突然,隔壁的电话铃响了。英迪拉跑去接电话,心里愉快地想:大概又是哪一位朋友打电话来祝贺新年了。但是当她一拿起话筒,脸色就变了。话筒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
“明天早晨警方将逮捕尼赫鲁夫人卡麦拉!”接着“咔”的一声电话就挂上了。
“喂、喂,请问你是谁?”英迪拉连忙喊道,但话筒里再也没有发出声音。
英迪拉怔住了,新年的欢乐情绪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转身向餐厅跑去,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母亲。出乎意料,母亲只是微微一笑,平静地说:“我早就准备着这一天了。”
英迪拉“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卡麦拉却轻抚着她的头发,仍然以平静的口吻说:“孩子,坚强些,做任何事情都会要付出代价,圣雄甘地坐过牢,你爸爸坐过牢,现在又轮到我了,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你继续吃饭吧,我还有许多事情必须在今天晚上干完。”
英迪拉强抑住哭泣,一边擦泪一边断断续续地说:“妈——我不哭了,——有什么事情能帮你干吗?”
母亲想了一想,回答:“我要立即去召开一次国大党重要工作人员的会议,你就帮我在家里收拾一下东西,明天警察来逮捕我时,可能会进行搜查,有些文件必须处理掉。”
说完,母亲匆匆披上外衣就出去了。英迪拉也镇静下来,把母亲的办公室、文件柜都作了一遍清理,将重要的东西都烧毁了。接着,她又替妈妈把坐牢时需要的日用品也整理好,打成一个小包,还在包里放进了自己的一张相片。她知道,妈妈在监狱中会想自己的女儿的。虽然英迪拉才14岁,但特殊的环境、父母的影响,已使她早早成熟了。
午夜时分,母亲才回来,脸上显得有些疲倦,她对英迪拉说:“会开完了,我被捕后斗争还会继续下去,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母女俩紧紧挨着坐在沙发上,一起轻轻地朗诵着坦尼森的著名诗句:“送旧岁,迎新年……”紧张与害怕已经从小英迪拉心中消失了。她默默地想着: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一切的一切!
“当!”“当!”“当!”钟声响了,新的一年来临了。窗外,响起了一阵爆竹声。“1931年到来了”,卡麦拉把女儿拥进怀里,轻轻地说。
就在这一天,1931年元旦的清晨5点钟,母亲就被警察带走了。英迪拉没有再哭泣,只是在心里发誓:“我也要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我也不会害怕坐牢。”
11年后,25岁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在家中第一次被捕;再17年后,她当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这时,母亲已经去世,但英迪拉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她,因为母亲的影响是永存的。
希尔顿的母亲——玛莉•劳•希尔顿
提起“希尔顿”三个字,人们就会联想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希尔顿连锁旅馆,在各个大都市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豪华舒适的这类观光旅馆,这已经是一项世界性的事业,而这项事业的开创者康拉德•希尔顿更被公认为是全球旅馆业的巨擘。
希尔顿曾称他的母亲——玛莉•劳佛斯威勒•希尔顿为“我所知道的最可爱、最勇敢的一位女性”。
1907年,一场经济恐慌席卷美国,希尔顿的父亲在圣•安东尼奥开的商店面临危机,并从那里写信回到圣•安东尼奥。
商店无法再开下去了,母亲决定开旅馆:一大堆剩余的日用品、一间大房子、希尔顿和弟弟的劳力,以及母亲炒的一手好菜,恰恰构成了开旅馆的条件。一次,一位先生在店里吃了一顿饭,连连夸奖菜烧得好。临走前,他叫过希尔顿,递给他一张五元的钞票,说:“这是给你的小费。”
希尔顿大吃一惊,那时候在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小费并不盛行,他们偶尔会得到五分、一毛的小费,可是那得做许多额外的工作方能获得。
拿了这五元钱,希尔顿立即去找母亲,心里充满着怀疑与不解。“那个人不是东部来的”,他对母亲说:“也没有喝酒,他怎么给了这么多小费呢?”
母亲看了看钞票,淡淡地说:“也许他把它看成是一元的了。”
“就把五元误认为一元,也还是太多啊?”
过了几天,当希尔顿他们又议论起那五元小费的事时,母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康尼,不要对这类小费太在意,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劳动上,只有靠优秀的劳动来获取报酬才是正当的。”
不过几个月的工夫,希尔顿家的旅馆就兴旺到了要请帮手的地步,一家人的生计好转了,二十岁时的这段遭遇也成为希尔顿日后立志发展旅馆业,终于成为旅馆业巨擘的契机。而且,希尔顿终生都记住了母亲的这句话:“只有靠优秀的劳动获取报酬才是正当的。”也许可以说,这是他能大获成功的诀窍之一。
邱吉尔的母亲——詹妮•杰罗姆
邱吉尔出生于贵族世家,父亲是马尔巴罗家族的第七代公爵,母亲詹妮•杰罗姆也出身于英国贵族的名门望族。她在伦敦的社交界很受欢迎,英国贵族中的许多杰出人物都常来登门拜访。这使小邱吉尔在幼年时便接触到了很多政治界的重要人物,并对政治产生了兴趣。
失去丈夫后的詹妮决心依凭自己的力量帮助儿子出人头地。
邱吉尔虽然在学校中成绩不好,但并不等于他不愿意读书,而是他只愿意读自己感兴趣,认为有用的书。来到骠骑兵团后,他把业余时间中的大部分用来读书。因为他已明白,自己是一个文化水平很低的人,要实现自己追求功名的抱负,就必须在一些领域具备哪怕是起码的知识。
于是,邱吉尔写信给母亲说:“亲爱的妈妈,我在印度的生活很悠闲,也因此而显得愚蠢、枯燥、无聊。现在我很想多读点书,但这里找不到。请您立即给我寄些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书来。”
詹妮收到儿子的来信很高兴,她马上忙着跑书店、图书馆借书和买书。并对所有她遇到的朋友说:“我的温斯顿想好好地读点书了,我早就说过,他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有些书一时找不到,詹妮又千方百计,四处托人,甚至为一本书而跑友人亲戚家去求借。不久,大包小包的书籍从伦敦寄往邱吉尔部队所在的印度,这些远涉重洋的书中包括帕拉图、叔本华、马尔萨斯、达尔文等人的著作。邱吉尔凭着自己杰出的智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从这些书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当时,年轻的邱吉尔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他读英国著名史学家麦考利•吉本的历史著作入了迷。因此,詹妮又陆续给他寄去许多麦考利•吉本所写的书。以后,她还寄去几本厚厚的政治年鉴,让儿子研究英国现代的政治史时用。
1897年,印度东北边境马拉坎德山口的一个印度部落发动了起义,英国人组织了远征军前往该地镇压。邱吉尔也参加了这次艰难的远征,并在战争结束后用自修的时间写成了一本有关这次远征的书。他把手稿寄给母亲,母亲很快就通过关系找到了出版社。不久,邱吉尔生平的第一本书就在伦敦出版,而且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以后的事实证明,邱吉尔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母亲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克林顿之母弗吉妮亚
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妮亚用这样的话总结了她的生活史:“我不是一个为了规则而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儿子继承了母亲的这种态度。弗吉妮亚宣扬“一切为了开心”,她是一个不现实的乐观主义者,她战胜了大多数妇女一辈子也遇不到的那么多不幸:亲人的惨死,丈夫的虐待,一个儿子的锒铛入狱,但还有一样东西她没法战胜,那就是乳癌。
弗吉妮亚经历了这么多的挑战,却还保持着逍遥自在、不受约束的性格,除了因为她自己永远不为可能会发生的事忧虑外,她还有一套对付糟糕事情发生的办法:“在我的头脑里,我构造了一个密封的盒子。我把我愿意想到的东西放在那里面,其他的东西放在外面。盒子里面是白色的,外面是黑色的;里面是爱、友谊和乐观,外面是消极的、悲观的东西,还有对我以及我所有的东西的批评。”
弗吉妮亚把她的“密封盒子”理论传给了她的儿子,使他能把自己的生活分解到一种让身边的人震惊的程度。在“莱温斯基丑闻”爆发后漫长的一年中,克林顿遭到众议院的弹劾和参议院的审读,然而,他能从身体上和精神上摆脱那些针对他的责难。克林顿同母亲一样,不必考虑“任何对我及对我所有的东西的批评”;同母亲一直所做的一样,他从不表现出自己的羞辱感;他和母亲一样在心里否定不愉快的事实,会把危害自己身份的事件锁在“密封盒子”的外面。
默多克之母伊丽莎白
默多克的母亲伊丽莎白对自己的孩子很严格,甚至可以说是严厉,她为孩子们制定了较高的标准,并要求他们努力达到她的要求。在一些人看来,孩子们还太小,做母亲的对孩子要求不能太苛刻,需要降低一些标准,使其符合小孩的特点。而伊丽莎白不同意这种意见,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自己的一套,伊丽莎白很少亲近、迁就孩子们,她每次都监督孩子们做祷告,去教堂做礼拜;她经常带孩子们整修花园,打扫自己的房间,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照顾属于他们自己的马匹;她要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基督徒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她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劳动种类和方式,然后计件从她这儿领取相应的报酬。“在那些日子里,他们可能全都认为我是一个旧式的、残忍的母亲。”她说,“但我认为他们现在能真正体会那样做的好处。”
默多克成功后谈起母亲对他的影响时,他说:“是的,我想她的严格要求使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财富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完成。”
曾宪梓之母蓝优妹
那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蓝优妹由于经常赤脚下田,双脚生了冻疮,并烈开一个露出红肉的口子,再赤脚下田的时候,痛得钻心。如果用胶布贴上伤口,下田时一沾水就会掉,而且她也舍不得花钱买胶布,但她想到第二天还得下田,如果不处理,裂口会越来越宽,于是就决定用铁针和棉线来缝合它。她将双脚泡进热水里,等裂口上的皮肤泡软之后,再咬着牙一针一线地将裂口缝起来,每缝一针,鲜血直流,小宪梓在一旁看得眼泪直流,蓝优妹忍痛安慰儿子:“傻孩子,不缝好怎么办呢,裂口会更大更痛的,没事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一幕永远铭刻在曾宪梓的心里,每当他在困难面前感到疲惫烦乱之时,他便会以此来鞭策自己:母亲连那样深痛的苦难都挺过去了,忍过去了,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过,什么艰苦不能忍受的呢!
钱学森之母:让儿子成为忠诚于祖国的人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应该说,钱学森的超人天赋有来自他母亲的遗传。
章兰娟在钱学森很小的时候,就让其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仗剑去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为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钱学森是那么认真、投入,稚气的脸庞上充满了对古人的崇敬。他们的高风亮节在幼小的钱学森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期浸润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钱学森的心底滋生了对民族灿烂文明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深厚的民族自豪感。
193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赴美学习,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临行时,家人特意为他买了《老子》、《庄子》、《墨子》、《孟子》以及《论语》、《纲鉴易知录》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母亲嘱咐他:“熟读这些书籍,可以对祖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摸到一些头绪。”母亲和父亲一样,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的人。”父母的勉励,给钱学森极大的力量支撑。
在美国的日子里,钱学森学习起来游刃有余,但生活上他有些不习惯,特别是某些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傲慢态度令他生气。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当着钱学森的面耻笑中国人抽鸦片、裹脚,钱学森立刻向他挑战:“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周围的美国学生听了这话后,都伸了伸舌头,再也不敢小看中国人了。钱学森怀着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飞机机械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各专业学科的学生都要在学期内到对口的工厂、科研部门实习。钱学森本来应该去飞机制造厂实习。可是,他没有想到,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准许美国学生去实习,不接纳外国学生。这种民族歧视是钱学森在美国遭受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但是,挫折和困难并没有动摇他为祖国强盛而发愤学习的决心。既然学习航空工程走不通,他决定改学航空理论,并大胆地毛遂自荐,投奔到加州理工学院任教的世界航空理论权威冯·卡门教授门下。不久,钱学森在导师的培养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虽然美国方面为钱学森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但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远在国内的母亲每次在给钱学森写信时,都提醒他早日回国。钱学森始终把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头。多年后,钱学森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丁玲之母:尊重女儿自己的选择
丁玲的母亲蒋胜眉在常德女子师范和长沙稻田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了两年书后,回到常德女子小学担任学监。刚毅、自强的蒋胜眉对女儿从不娇宠溺爱。她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亲自教女儿读《古文观止》、《论语》、《孟子》。在母亲的影响下,丁玲从小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1918年夏,14岁的丁玲以优异成绩从小学毕业。暑假中,母亲送她到桃源县报考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那时,学校要学生缴纳保证金,母亲没钱,留下一枚金戒指,托女管理员变卖。那位女管理员将戒指卖了后,把交保证金余下的两元多钱交给丁玲,说:“你妈妈生活很艰苦,这钱可不能乱花。”丁玲拿着钱,想着这些年来母女俩的艰苦生活,眼眶都红了。她小心地把钱放在小木箱里,用换洗衣服压着,一直没舍得花,到寒假回常德时才用了几角钱做路费。
正当学期快结束时,“五四”运动爆发了。同学们上街游行,丁玲也投入了这场斗争。她从小受母亲的思想影响,带头把发辫剪了。学生会还办了贫民夜校,向附近贫苦妇女宣传反帝反封建,给她们上识字课。丁玲在夜校教珠算,因为她年龄最小,学生们都管她叫“崽崽先生”。
暑假回到家,舅妈一看见她剪了发,冷冷地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丁玲不客气地回答:“既然不可毁伤,人的耳朵为何要穿眼,你的脚为什么要变得像个粽子?你那是束缚,我这是解放。”
丁玲高兴地向母亲讲述学校的各种新鲜事。母亲看见女儿在思想上、功课上都有进步,也非常欣慰。母亲告诉女儿,在“五四”运动中,她领着学生游行、喊口号,也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已经辞去省立女子高小管理员职位,专办妇女俭德会附属小学。眼下她除了继续办俭德女子小学以外,又在东门外为贫苦女孩办了一个小小的“工读互助团”,学生可以不交学费学文化,还可以得到点工钱帮补家庭。母亲受向警予寄来的书信文章的激励,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丁玲看见母亲虽已四十多岁,却仍然热情洋溢,精神饱满,公而忘私,向往未来,也感到高兴、放心。
暑假过后,丁玲向母亲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转学到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去。这所女子中学是湖南有名的学校,向警予、蔡畅都是这个学校出来的。“五四”运动期间这所学校也很活跃。母亲始终是信任和支持女儿的,只是这所学校是私立的,要学费、膳宿费、书籍纸张费,这在母亲微薄的薪金中自然是笔不小的支出。但是母亲考虑女儿的前途,仍然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并亲自送女儿去长沙。丁玲在周南读完二年级,因不堪校长阻碍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又转学到岳云中学。
1922年春节,丁玲应王剑虹之约准备去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学习,舅舅出面粗暴干涉,他要求丁玲再过半年毕业后与表哥结婚。母亲却支持女儿,她认为孩子求知识,找出路,要学最切实的学问,是正确的。为此,家庭内闹了一场纠纷。最终,丁玲摆脱了包办婚约和其他纠缠,放弃了即将拿到手的毕业文凭,于1922年春天来到上海,在这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她把名字改为冰之,废姓以蔑视传统意识。
1923年暑假,丁玲在上海见到向警予。向警予同丁玲谈起她母亲时说:“你母亲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妇女。她非常困苦,为环境所固,不容易有大的作为,她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你身上的。”向警予的这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丁玲的心,始终激励着她奋发向上。
廖承志之母:画品铸就人品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女士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毛泽东曾高度赞誉她“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她曾是孙中山的战友,又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朋友,在协助丈夫廖仲恺斗争多年后,还鼓励廖承志、廖梦醒都投身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她自己奋斗的一生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光辉典范。
何香凝,1878年6月出身于香港富商之家。1902年,23岁的她为寻找救国真理,继丈夫之后到日本留学。何香凝早年曾学习传统中国画,1908年入东京木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彩画、临画、写生等课程,同时向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学习画狮、虎等动物画。1910年何香凝从日本归国后辗转于港、穗、沪及日本之间,为革命奔波,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长、中央委员等职。
去日本的那一年,何香凝生下儿子廖承志。廖承志生下来的时候又肥又壮,虎头虎脑,于是父母亲给他起了一个小名:肥仔。肥仔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开始了漂泊无定的流亡生涯,日本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多年来,何香凝以卖画换得“买米钱”。她署名“双清楼主”的作品名扬海内外。她在日本美术学校时就得到名师辅导,后来又长年潜心于水墨丹青,还常与国内大师切磋。何香凝的绘画作品讲究立意,她常借松、梅、竹、狮、虎及山川等的描绘,抒情明志。直至八十多岁,她在家中仍不时作画,且功力不减。在她那些充满斗争之意的作品中,不仅记录了20世纪初叶以来社会政治的变幻风云,同时也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品格的生动写照。
廖承志从小受母亲熏陶,也喜爱绘画。何香凝作画时,他专心守候在母亲身旁,一边研墨,一边琢磨。有时实在忍不住,就提笔画起小人像来。虽然笔法稚嫩,但人物却栩栩如生。当何香凝发现儿子的特长后,十分惊喜,决心把儿子的绘画天才好好发挥出来。于是,每当她完成一幅画作后,就要求儿子补画一个“小娃儿”。在母亲的精心指导下,廖承志的绘画技艺进步很快,不论素描、国画、漫画,无不得心应手。
更重要的是,何香凝不但教给孩子如何画画,还熏陶廖承志高尚的画品和人品。何香凝一生为革命所做的一切,以及表现出来的卓尔不群的品格,给廖承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母亲崇高情操的浸染下,廖承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方面与敌人周旋,一方面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廖承志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顽强的意志和不同凡响的品格。这一切和何香凝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正气与人格品质有着惊人的相似。廖承志不但秉承了母亲的画品和人品,就连母子俩对于蒋介石的态度,都有着一脉相承的坚决。
有一次,廖承志被特务抓捕后,解送到重庆,蒋介石曾以“世伯”身份面见,并劝说:“如果放了你,想留你在我身边,怎么样?”没料到廖承志却当面痛斥蒋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事业。他刚正不阿、正义凛然的精神深受党内同志敬佩。他的一生,和母亲何香凝一样,为革命事业和民族振兴,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舍之母:把吃亏视作理所当然
老舍的母亲是一位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勤劳持家,自立自强。老舍热情、好客,待人真挚、诚恳,这些性格与母亲的影响有关。
老舍的母亲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谁家有事要帮忙,她总是跑在最前头。
有客人来,无论手头再怎么窘迫,老舍的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来作客时,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老舍继承了他母亲的性格,出了名的好客,离了朋友们就活不下去。在重庆的时候,老舍的生活相当清贫,但是老友相逢,卖了大褂,也要上一趟小馆盛情款待。晚年的老舍更加看重友情。逢年过节,或是小院里百花盛开的时节,老舍的家,就变成了欢乐之海,赏花赏画,品茗品酒,主人与宾客们全都痛快极了。有时到了欢畅之时,赵树理会扯着嗓子“吼”他拿手的上党梆子,曹禺则酩酊大醉后滑到了桌子底下……
也有的时候,老舍的小院里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客人。他们大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有的还领着个小孩。一见到老舍先生,他们就照旗人的规矩,一边作揖行礼,一边还大声吆喝着:“给大哥请安!”老舍常常忙把他们扶起:“别……别这样!现如今不兴这一套了。快坐下,咱哥俩好好聊聊。”事后,老舍向旁观的朋友解释,“这些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当年有给行商当保镖的,有在天桥卖艺的,也有当过‘臭脚巡’(旧社会的巡警)的。你读过我的《我这一辈子》、《断魂枪》、《方珍珠》吗?他们就是作品中的模特儿啊!”
老舍的姑母常在家闹脾气,在鸡蛋里找骨头,是家中的阎王。直到老舍入了中学,她才死去,可是老舍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老舍感叹: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老舍的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了他。
老舍说:“母亲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和事,都以平和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都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没有地方,老舍出面去借;没有钱,老舍出面去募捐;有人被捕,老舍出面作保向国民党政府要人,千方百计进行营救。
老舍在谈到他母亲的时候,曾经满怀深情地回忆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参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9/12/428043_284105741.shtml
F. 找一些名人和伟人有教养的小故事
1.舜的故事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 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5 .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G. 名人.伟人的母亲的感人故事
“我是一个俄罗斯人,我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我们曾经在中国的新疆生活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8岁的时侯,我和姐妹跟随母亲离开中国,离开了父亲……
……多年以来,我一直盼望着能和父亲团聚,我给父亲写过很多信,多方托人打听过父亲的下落,但是,至今没有父亲的消息……”
这是一位叫于奇的读者发来的信件,这封信是俄罗斯莫斯科市的一个朋友向她发出的求助,多方打听以后,她把信转给了我们,“我相信你们能够帮助她”,这是于奇见到记者所说的第一句话。
于奇的热心和这位异国朋友的真情打动了我们,我们决定帮助她们。
9月底的一个早晨,我们几经辗转,通过邮件和远在俄罗斯大学四年级中国留学生燕子找到了这封信的主人,莉莉亚·阿里克桑德拉(音译),一个55岁的俄罗斯老人,她居住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卡尔涅依秋卡大街,燕子的到访让她很吃惊,在获悉对方的来意后,老人用了一连串的谢谢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
岁月似乎冲淡了老人对父亲的记忆,老人拿出四张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老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一个年轻的男子身边依偎着三个可爱的孩子,这是1954年,莉莉亚姐妹和父亲在中国留下的最后一张合影,25年后,因为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了她们,莉莉亚无法忘记母亲临终时的嘱托,“我相信你父亲一定活着,你们应该和他在一起,因为除了你们,你父亲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
48年前的分离
莉莉亚至今不知道父母的出生地,她只知道,父亲李寿年曾经是个孤儿,母亲塔玛拉(注音译,中国名刘凤英)曾经是新疆的苏联侨民。
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曾经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前苏联驻中国一家机构做翻译,母亲在塔城的一家医院作护士,他们是在新疆塔城相识相恋并走到一起的。
1945年左右,不堪忍受军阀残暴的统治,父亲带着母亲离开新疆,几经辗转,他们留在了当时苏联较大的贸易城市江布尔,在那里,他们曾经有过一段安稳的日子,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索发(音译),莉莉亚(音译),柳达(音译)。
父母在江布尔的日子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在莉莉亚童年的记忆里,她们姐妹三人一直被同龄孩子羡慕着,父亲做翻译,不时能给她们买回玩具和让其他孩子流口水的糕点,而母亲塔玛拉又在当地医院作白衣天使。
然而,1954年,莉莉亚5岁的时候,这样的日子却开始发生改变。
那一年,父亲得知新疆已经解放,带着一家人又回到了新疆,然而,习惯江布尔生活的一家人,已经不太适应新疆的生活,没多久,一家人又先后去了上海,北京。
1957年,由于父亲政治上一些原因,塔玛拉带着三个女儿最终离开了中国。
分别的那一天,一家人到上海的一家相馆和了一张影,照完相,父亲像往常一样,说要去上班,分手的时候,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抱了抱姐妹三人,“好好听妈妈话,爸爸给你们买好东西”。
8岁的莉莉亚哪里知道,她们和父亲的合影,竟然是一家人最后一次合影,而她们和父亲的拥抱也成了父女之间的最后一次亲昵。
25年前的联系
1980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已经31岁的莉莉亚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中国新疆伊宁市的来信,看这上面熟悉的笔记,这些字体和母亲保存的父亲的信件很相似。她的心怦怦的跳着,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封。
“莉莉亚,我最亲爱的女儿,我是父亲,二十多年没有联系了,你和姐姐妹妹都还好吧,你母亲她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泪水打湿了信封,父亲的信让莉莉亚陷入深深遗憾和怨恨中。
23年前,母亲带着莉莉亚姐妹三人到了苏联的莫斯科以后,生活非常艰难。
她们先是挤在一间借用的房子里,母亲为了生活,把她们送到寄宿学校后,一个人拼命的挣钱,她先后找了三份工作,白天在一家门诊做护理,中午、下午给一家老人做饭,晚上还兼给一家洗衣店洗衣服。
无奈,生活还是没有着落,她们甚至连一个住处都没有。后来为了让孩子们生存,,母亲还嫁给过当地一个比她大几十岁的老人,因为生活不幸福,常年操劳忧郁,父亲来信的前一年,母亲终于离开了人世。
莉莉亚曾经因此怨恨过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走过这些年,她知道母亲一直深爱父亲,然而,在母亲最艰难的日子,在她们最需要父亲的日子,父亲却不在她们的身边。
然而,当她看到父亲寄来的一张苍老的照片时,怨恨化为乌有,照片中的父亲已经和离别时那个年轻潇洒的父亲判若两人,看上去历经了沧桑。
在和父亲通信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在她们离开几年以后,父亲就因一些政治原因,被人送进监狱,一直到近期才被放出来。
转眼父亲已经60岁了,想到父亲的经历和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在中国,莉莉亚姐妹决定帮助父亲,她们先是通过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给父亲寄过钱,衣物,以后又筹划将父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然而,就在莉莉亚沉浸在即将和父亲团圆的喜悦中时,父亲又一次和她们失去了联系。
25年的漫长寻找
1980年的秋天,莉莉亚发出第四封信以后,父亲再也没有给她回信。难道父亲又出事了?已经失去母亲的姐妹三人非常着急,她们向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求助,让他们帮助查找,没有回复,莉莉亚按照父亲当年给她写信的地址,再一次给父亲写信,仍然没有回音。
如今25年过去了,她记不清已经给父亲写过多少封信,均没有回信。
“父亲会不会去世了”,莉莉亚说,她曾经作过这样的最坏打算,也曾多方打听父亲是否去世的消息,还是没有结果。
后来,她们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个父亲生前的朋友,帮她们到父亲写信的地址去看看,但是被告知父亲已经离开了哪里。
“我们看到中国人就会问,认不认识父亲,拿着父亲的照片,问见过这个人吗?一开始我们只往父亲来信的地址写,后来我们就给父亲居住过的地方都写,但是,这么多年了父亲一直没有任何音讯,爸爸,你在哪里?你知道吗?48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得知燕子是本报委托的,莉莉亚在燕子面前泪流满面。
今年的夏天,莉莉亚去澳大利亚看望移居那里的姨妈,通过姨妈她找到了于奇。于奇是莉莉亚的母亲塔玛拉生前的挚友,她有着和塔玛拉同样的经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通婚。她目前居住在乌鲁木齐。
“我是一个俄罗斯人,我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我们曾经在中国的新疆生活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8岁的时侯,我和姐妹跟随母亲离开中国,离开了父亲……
……我诚恳的希望你能帮助我……”,
有过类似遭遇的于奇收到这封求助信以后,决定帮助莉莉亚,但是按照莉莉亚提供的线索,父亲应该在塔城,于奇打听了很多居住在塔城的俄罗斯族人,仍然没有结果。费尽周折但是毫无进展的的于奇将信寄到了本报。
莉莉亚告诉帮助我们共同寻找的燕子,她这一生中,惟一的愿望,就是想再见父亲一面,告诉他,从她很小的时候,离开他的时候,她终生都在等待和他重逢。
于奇的回忆
于奇这样向记者回忆了她和莉莉亚父母相识的过程:
一九四几年的时候,我在塔城工作,莉莉亚的母亲塔玛拉也在那里工作,当时我们是很好的姐妹,后来她认识了李寿年,据说,他是盛世才军队的一个指导员,在伊犁的苏联领事馆工作,后来塔玛拉跟着他去了前苏联的江布尔。
1954年,塔玛拉和李寿年突然来到上海,那年,我在上海已经成家,在那里做翻译,和她们寒暄以后,才知道她们刚回到国内,想到上海谋生,我给塔玛拉在上海医院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没多久,她们一家因为不适应上海的生活又离开了。
以后,我和塔玛拉再也没有见面,从认识她们的朋友那里,我断断续续知道,塔玛拉在上海,北京呆了三四年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中国。以后,李寿年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进了监狱。
多年以后,我和丈夫离婚又回到新疆时,有一年,李寿年突然找到我,他看上去生活很不好,先向我了解过塔玛拉母女的情况,见做啤酒生意还不错,又打听怎么做啤酒,以后我听他的同学伊犁师范学院的韩玲(音译)老师说,他去了陕西(音译),再后来,就再也没有过他的消息。
今年夏季,我接到莉莉亚信件时,百感交集。
我很想帮助她,我知道李寿年在伊犁曾经有两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一个在伊犁师范大学做教师,叫韩玲(音译),另一个吴,在伊犁开餐厅,我托人打听过他们,但是,回复说他们都已经过世了。
我也向塔城的亲人打听过李寿年的下落,找了很多人,都说没有他的消息。
H. 有关母爱的伟人、故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 我国有个关于歌颂母爱的经典故事,值得每位青年人重温一遍:有一位青年爱上某位姑娘,这位姑娘却以一个残酷的要求来考验他——把你母亲的心剜来,我就答应嫁给你。这位狠心的青年果然回家剜了母亲的心送给姑娘。路上,那青年被子石子绊了一跤,这时,母亲的心说话了:“儿子,摔疼了没有?”
2 、在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失色,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短暂的惊讶之后,他们都拼命地搬移压在这位母亲身上的石块,希望能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实在是太多、太重了,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拍下了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撑着、等待着……
通过电视、报纸,土耳其全国许多人都感动地掉下了眼泪,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了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以为女儿还活着,这就是超过人体极限地苦撑两天的惟一理由和动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就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经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念,松手让土石块压死自己。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送进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这位伟大母亲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长着壮硕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情的人。但是看到这则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其实不仅是他们哭了,全车的游客哭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哭。
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动人的母爱。
母爱如天大,但小得只能装在我们心里;母爱可撑天,但母亲温柔的怀抱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学会爱自己母亲的人,你才有资格说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一个连母亲都不爱的人,是没有资格说爱的。
3 、 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家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尝尝。一尝之下,母亲大京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记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级。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
可以帮到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