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故事100字
『壹』 莫泊桑的具体事例
不知道你具体要莫泊桑哪方面资料,所以提供他传记给你。
细节的你再找我,我尽力提供回给你:)
《一个人答和他的影子:莫泊桑述评》
http://tieba..com/f?kz=669302579
《莫泊桑传》
http://tieba..com/f?kz=41610703
『贰』 求莫泊桑的《项链》的内容简介,100字以内,谢谢
简介:
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玛蒂尔德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
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
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德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德白白辛苦了10年。
(2)莫泊桑故事100字扩展阅读
玛蒂尔德是一个“漂亮动人的女子”,因为“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后来只能“将就”着“和教育部一个小科员结了婚”由于不满而生出了对改变的渴求。
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断送了她的十年青春。但是对于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伪的一而得到奢华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特别是对于她这种没权没钱的小妇人来说。短暂的虚荣,被视为昂贵的项链,一生的背负。这无疑是以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最大的悲哀。然而,当玛蒂尔德而对着决定她后半生命运的重大人生变故时不难发现:这位天真纯洁,曾整日幻想的小女人,其实有着坚强的灵魂和惊人的勇气。
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而前,没有犹豫,而是迅速地回到了现实,毅然地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贫穷生活的磨炼,不仅仅改变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精神。
艰辛的劳动、生活,把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云端拉回切切实实的地而,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新生的玛蒂尔德。虽然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白白的增加烦恼,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
『叁』 莫泊桑一生中的小故事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专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属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肆』 莫泊桑小故事,不是简介
《莫泊桑小故事》
1·一天,法国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者厚厚的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的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2·一天,福楼拜正和朋友谈话,“咚咚!”这声短小而又有规律的敲门声,做为主人的福楼拜,首先跑向门,打开一看,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学生——莫伯桑,莫伯桑向福楼拜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老师好!” 福楼拜满意地点点头,并连芒把莫伯桑拉进屋里去。
一向热情的都德,随手拿了把椅子给莫泊桑,莫泊桑连声说谢谢,都德果然活泼开朗,才第一次见到莫泊桑,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愉快地交谈着。
坐在一旁的屠格涅夫仔细打量着莫泊桑。乌黑的短发,一对又浓又密的眉毛,思考起来总是皱着,一对眼睛,又大又亮,好像总是闪烁周围对知识的光芒,大大的鼻子高高翘起,一个“八”字型的胡子,又短又齐,嘴巴总是闭着,穿着一套整洁的黑色西装,打着一个正统领带。屠格涅夫对莫泊桑的穿着很满意,于是,他对福楼拜说:“兄弟,你有一个好学生啊!”福楼拜也不感到奇怪。
“也许,到哪一天,他的写作水平会超过我们呢!”大家都笑了,莫泊桑连说不澉,坐在一旁一直沉默的左拉终于发话了,他说得平静温和,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
听到各位好朋友对莫泊桑的好评,福楼拜会心地笑了。
『伍』 莫泊桑 真实的故事的内容简介
本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内和民众,发动掠夺非容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头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
『陆』 莫泊桑小说《流浪汉》故事情节概括150字以下和重要人物简介
(一)流浪汉小说的内涵
『柒』 大家帮我概括下莫泊桑小说的内容,100字左右
1.《羊脂球》是作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讲的是普法战争时一个绰号“羊脂球”的妓女与一群有身分的工业家、贵族、商人、政客,还有两个修女,同坐一辆马车两勒阿弗尔去。途径一座被普鲁士占领的小镇,因为羊脂球拒绝和普鲁士军官过夜,而不能通过。开始,同车的旅客都为她感到愤慨。但随着行期迟延,那些人的态度就一天天变了,先是诱骗,继而旁敲侧击,最后大举进攻,近使她答应了普鲁士军官的要求。但事后他们却都对羊脂球备加轻蔑,以显示自己的高洁。小说以一个羞于委身敌寇的妓女为参照,反衬出只顾私利而没有民族尊严的贵族资产阶级的寡廉鲜耻。小说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思想深刻,技巧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瞎子,他十分贫穷,身体也不太健康,受别人的消遣和开玩笑,最后被她姐夫必去讨饭,但他一个铜子也带不回去。一个冬天,她姐夫将他送得很远,又不去接他。他又饿又累,只好往家瞎碰瞎摸,最后被冻死了,被人们发现时已被乌鸦吃掉了一块。
『捌』 莫泊桑的生平事迹
人物生平 1850年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 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与城镇度过了他的童年,只是在1859年至1860年随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读于拿破仑中学,后因父亲无行、双亲离异而随母又回到诺曼底。故乡的生活与优美的大自然给莫泊桑的影响很深,成为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莫泊桑画像 莫泊桑的母亲梦尔·勒·普阿特文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女,莫泊桑从小就深受她的熏陶,而梦尔的哥哥在青年时期曾是著名作家福楼拜以及巴拉斯派诗人路易·布耶的同窗好友,深远的世交使莫泊桑在卢昂城高乃依中学念书的时候,就结识了舅舅的这两位好友。这时他早已是一个喜爱文学并已开始诗歌创作的青年。他从这两个前辈那里听到了“简明的教诲”,获得“对于技巧的深刻认识”与“不断尝试的力量”。可惜的是路易·布耶于1869年去世了。同年,莫泊桑来到巴黎大学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莫泊桑被征入伍。在军队里担任过文书与通讯工作。在这场灾难中,他目睹了法军可耻的溃败,当权者、有产者的卑劣,普通人民爱国主义的热情与英勇抗敌的事例,感触很深,日后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源泉。
『玖』 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节概括150字以下和重要人物简介
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祸水”,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版洲,赚了小钱,两年权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海轮回来.全文结束.
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文中的”我”)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拾』 莫泊桑生平的事迹
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大文学家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从此,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莫泊桑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从这时到1890年的10年间创作的。此间,他写成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还写了3部游记、1部诗集及其它杂文。莫泊桑光辉的文学艺术成就,对世界文学宝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写作艺术技巧的成就,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后来的欧洲及中国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