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名人和母亲感人的故事作文

名人和母亲感人的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21-02-21 20:32:05

A. 写母子之间感人事迹的作文

我们的快乐,无需言语
那是一个夏天,孩子躺在田野里,昆虫美妙的交响乐淡淡萦绕,微带凉意的风惬意地拂过脸颊,夕阳的点点金光斑斑驳驳映在草上,如那笑声一样,带着一种幸福的温馨与香甜,嘴角不觉上扬一个甜美的笑容。
原来,我们的快乐,无需言语,仅此而已——感恩!
512,这个令所有中华同胞所无法遗忘的日子。“一点希望,百倍努力。十万驰援,世界同往。每有生命迹象,便有感人事迹,看儿女相携,悲母子同伤,哀夫妻相隔,叹情侣相扶,危难关头,即使赴死,也让美德张扬,情爱彰显,大义留世。”13亿人的手牵在了一起,13亿人的心连在了一起。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一刹那的摇晃,炎黄子孙的心在颤抖,炎黄子孙的血几乎要凝固。一刹那的摇晃,几万人的生命就此消失,他们,有些还只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啊。一刹那的摇晃,母亲的呼唤声,孩子的哭喊声,他们,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父亲,他们的以后该怎么办?在那场灾难,生命竟显得如此脆弱与渺小。那些灾难中的孩子,竟是如此痛苦与不堪。地震,给他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伤害!
家园倒塌、亲人离去,社会向四川伸出援助之手。捐款、物资、救震,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救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地震已离去一周年,365天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也开始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在学校上学,与伙伴玩耍,勾起的嘴角,代表他们是快乐的。即使父母亲不在了,可他们却有更多的父母亲,那就是社会上对于这些孩子给予帮助的人啊!
5月8日和9日晚,台湾如果儿童剧团的台北儿童艺术节金剧奖作品《希望山在哪里》成功献演上海戏剧学院上戏剧场。《希望山在哪里》的上演适逢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传达爱、希望和勇气的精神,《希望山在哪里》的创作初衷旨在献给失去依怙、遭遗忘、自我怀疑的幼小心灵,让他们看见光;同时,献给那些幸福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同情、学会爱。
《希望山在哪里》讲述的是两只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花豹兄弟的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花豹爸妈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旋风和蓝天,听从爸爸的遗言,去寻找花豹家族传说的“希望山”。年仅八岁的旋风带着更年幼的弟弟懵懂前行,他们努力着、勇敢着、友爱着,直至发现传说中的“希望山”……
把这部精心创作的戏剧献给即将到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去关爱那些震后儿童心灵重建,让孩子们都能站起来,迈出崭新的一步。告诉他们鼓励生命向上之前,胸怀充满,才能拥抱希望、继续向阳奔跑!
那些孩子们会在大家的鼓励下而幸福的。
因为有爱,所以感谢;因为感谢,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幸福。孩子的幸福不代表是一种物质的需要,关怀、帮助、希望、自由心灵的给予也许是一种更大的甜蜜与分享。我们的快乐很简单,无需言语——幸福而又简单的生活!

B. 我和妈妈的 身上的感人故事作文300字!求求快点!

那是一个天色昏暗的傍晚,窗外狂风大作,我打扫完教室里的卫生开始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咔嚓——”,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大雨倾盆而至.我心中暗叫不好,把衣服往头上一披就向外冲,刚到校门,两个熟悉的身影闪入眼帘--是爸爸,还有妈妈,可他们两个人手里都只有一把伞.妈妈笑了笑对我说:“我和你爸都是直接从办公室里过来的,没多带伞,我俩合打一把吧。”“不行,雨太大,两个合打一把两个人都要被打湿,我这把伞给诗豪。”爸爸忙说着把伞伸过来。“我和爸爸打一把。”说着我跳到爸爸的伞下,爸爸一手举着伞,一手尽力搂住我的肩,三人两伞隐没在水雾之中,那一刻我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朦胧间,我的脑中突然闪现出一幅又一幅画面:我想起由于上学太匆忙而忘了带走作业本,老爸发现后,跑步给我送到教室里;我想起了由于打篮球而忘了回家的时间,妈妈急急忙忙四处寻找我时的身影;我想起了给出差在外的爸爸打电话时,话筒里他急切的声音:“保险丝在阳台上工具箱里,上保险丝时一定不要忘了先拉下闸刀”;我想起了每遇到考试,出家门前妈妈的一句叮咛:“不要慌,相信自己。”太多太多的往事一瞬间涌出,让我不觉潸然泪下。
父母的爱就像百合的清香凝成的感动,慢慢地汇拢,不再飘散。我想可能世上没有人会说不爱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们能说自己能完全地回报父母的爱吗?也许远远不能。在父母的眼中,爱就是和你一起走,走再远的路也不会疲倦,所以我永远不会忘记爸爸拿着我的作文草稿时热切的话语:“改一下,再改一下就可以誊了。”我也不会忘记妈妈一大清早起来为我做早点的身影——一生过于漫长,此刻就是幸福。
写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圣经》中的先知以利亚用手遮住脸,不敢正视上帝的面容。我想,父母是能够享受到这个权利的,他们拥有“上帝”播洒到人间的圣物。

C. 名人.伟人的母亲的感人故事

“我是一个俄罗斯人,我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我们曾经在中国的新疆生活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8岁的时侯,我和姐妹跟随母亲离开中国,离开了父亲……
……多年以来,我一直盼望着能和父亲团聚,我给父亲写过很多信,多方托人打听过父亲的下落,但是,至今没有父亲的消息……”
这是一位叫于奇的读者发来的信件,这封信是俄罗斯莫斯科市的一个朋友向她发出的求助,多方打听以后,她把信转给了我们,“我相信你们能够帮助她”,这是于奇见到记者所说的第一句话。
于奇的热心和这位异国朋友的真情打动了我们,我们决定帮助她们。
9月底的一个早晨,我们几经辗转,通过邮件和远在俄罗斯大学四年级中国留学生燕子找到了这封信的主人,莉莉亚·阿里克桑德拉(音译),一个55岁的俄罗斯老人,她居住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卡尔涅依秋卡大街,燕子的到访让她很吃惊,在获悉对方的来意后,老人用了一连串的谢谢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
岁月似乎冲淡了老人对父亲的记忆,老人拿出四张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老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一个年轻的男子身边依偎着三个可爱的孩子,这是1954年,莉莉亚姐妹和父亲在中国留下的最后一张合影,25年后,因为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了她们,莉莉亚无法忘记母亲临终时的嘱托,“我相信你父亲一定活着,你们应该和他在一起,因为除了你们,你父亲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

48年前的分离

莉莉亚至今不知道父母的出生地,她只知道,父亲李寿年曾经是个孤儿,母亲塔玛拉(注音译,中国名刘凤英)曾经是新疆的苏联侨民。
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曾经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前苏联驻中国一家机构做翻译,母亲在塔城的一家医院作护士,他们是在新疆塔城相识相恋并走到一起的。
1945年左右,不堪忍受军阀残暴的统治,父亲带着母亲离开新疆,几经辗转,他们留在了当时苏联较大的贸易城市江布尔,在那里,他们曾经有过一段安稳的日子,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索发(音译),莉莉亚(音译),柳达(音译)。
父母在江布尔的日子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在莉莉亚童年的记忆里,她们姐妹三人一直被同龄孩子羡慕着,父亲做翻译,不时能给她们买回玩具和让其他孩子流口水的糕点,而母亲塔玛拉又在当地医院作白衣天使。
然而,1954年,莉莉亚5岁的时候,这样的日子却开始发生改变。
那一年,父亲得知新疆已经解放,带着一家人又回到了新疆,然而,习惯江布尔生活的一家人,已经不太适应新疆的生活,没多久,一家人又先后去了上海,北京。
1957年,由于父亲政治上一些原因,塔玛拉带着三个女儿最终离开了中国。
分别的那一天,一家人到上海的一家相馆和了一张影,照完相,父亲像往常一样,说要去上班,分手的时候,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抱了抱姐妹三人,“好好听妈妈话,爸爸给你们买好东西”。
8岁的莉莉亚哪里知道,她们和父亲的合影,竟然是一家人最后一次合影,而她们和父亲的拥抱也成了父女之间的最后一次亲昵。

25年前的联系

1980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已经31岁的莉莉亚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中国新疆伊宁市的来信,看这上面熟悉的笔记,这些字体和母亲保存的父亲的信件很相似。她的心怦怦的跳着,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封。
“莉莉亚,我最亲爱的女儿,我是父亲,二十多年没有联系了,你和姐姐妹妹都还好吧,你母亲她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泪水打湿了信封,父亲的信让莉莉亚陷入深深遗憾和怨恨中。
23年前,母亲带着莉莉亚姐妹三人到了苏联的莫斯科以后,生活非常艰难。
她们先是挤在一间借用的房子里,母亲为了生活,把她们送到寄宿学校后,一个人拼命的挣钱,她先后找了三份工作,白天在一家门诊做护理,中午、下午给一家老人做饭,晚上还兼给一家洗衣店洗衣服。
无奈,生活还是没有着落,她们甚至连一个住处都没有。后来为了让孩子们生存,,母亲还嫁给过当地一个比她大几十岁的老人,因为生活不幸福,常年操劳忧郁,父亲来信的前一年,母亲终于离开了人世。
莉莉亚曾经因此怨恨过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走过这些年,她知道母亲一直深爱父亲,然而,在母亲最艰难的日子,在她们最需要父亲的日子,父亲却不在她们的身边。
然而,当她看到父亲寄来的一张苍老的照片时,怨恨化为乌有,照片中的父亲已经和离别时那个年轻潇洒的父亲判若两人,看上去历经了沧桑。
在和父亲通信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在她们离开几年以后,父亲就因一些政治原因,被人送进监狱,一直到近期才被放出来。
转眼父亲已经60岁了,想到父亲的经历和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在中国,莉莉亚姐妹决定帮助父亲,她们先是通过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给父亲寄过钱,衣物,以后又筹划将父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然而,就在莉莉亚沉浸在即将和父亲团圆的喜悦中时,父亲又一次和她们失去了联系。

25年的漫长寻找

1980年的秋天,莉莉亚发出第四封信以后,父亲再也没有给她回信。难道父亲又出事了?已经失去母亲的姐妹三人非常着急,她们向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求助,让他们帮助查找,没有回复,莉莉亚按照父亲当年给她写信的地址,再一次给父亲写信,仍然没有回音。
如今25年过去了,她记不清已经给父亲写过多少封信,均没有回信。
“父亲会不会去世了”,莉莉亚说,她曾经作过这样的最坏打算,也曾多方打听父亲是否去世的消息,还是没有结果。
后来,她们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个父亲生前的朋友,帮她们到父亲写信的地址去看看,但是被告知父亲已经离开了哪里。
“我们看到中国人就会问,认不认识父亲,拿着父亲的照片,问见过这个人吗?一开始我们只往父亲来信的地址写,后来我们就给父亲居住过的地方都写,但是,这么多年了父亲一直没有任何音讯,爸爸,你在哪里?你知道吗?48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得知燕子是本报委托的,莉莉亚在燕子面前泪流满面。
今年的夏天,莉莉亚去澳大利亚看望移居那里的姨妈,通过姨妈她找到了于奇。于奇是莉莉亚的母亲塔玛拉生前的挚友,她有着和塔玛拉同样的经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通婚。她目前居住在乌鲁木齐。
“我是一个俄罗斯人,我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我们曾经在中国的新疆生活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8岁的时侯,我和姐妹跟随母亲离开中国,离开了父亲……
……我诚恳的希望你能帮助我……”,
有过类似遭遇的于奇收到这封求助信以后,决定帮助莉莉亚,但是按照莉莉亚提供的线索,父亲应该在塔城,于奇打听了很多居住在塔城的俄罗斯族人,仍然没有结果。费尽周折但是毫无进展的的于奇将信寄到了本报。
莉莉亚告诉帮助我们共同寻找的燕子,她这一生中,惟一的愿望,就是想再见父亲一面,告诉他,从她很小的时候,离开他的时候,她终生都在等待和他重逢。

于奇的回忆

于奇这样向记者回忆了她和莉莉亚父母相识的过程:
一九四几年的时候,我在塔城工作,莉莉亚的母亲塔玛拉也在那里工作,当时我们是很好的姐妹,后来她认识了李寿年,据说,他是盛世才军队的一个指导员,在伊犁的苏联领事馆工作,后来塔玛拉跟着他去了前苏联的江布尔。
1954年,塔玛拉和李寿年突然来到上海,那年,我在上海已经成家,在那里做翻译,和她们寒暄以后,才知道她们刚回到国内,想到上海谋生,我给塔玛拉在上海医院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没多久,她们一家因为不适应上海的生活又离开了。
以后,我和塔玛拉再也没有见面,从认识她们的朋友那里,我断断续续知道,塔玛拉在上海,北京呆了三四年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中国。以后,李寿年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进了监狱。
多年以后,我和丈夫离婚又回到新疆时,有一年,李寿年突然找到我,他看上去生活很不好,先向我了解过塔玛拉母女的情况,见做啤酒生意还不错,又打听怎么做啤酒,以后我听他的同学伊犁师范学院的韩玲(音译)老师说,他去了陕西(音译),再后来,就再也没有过他的消息。
今年夏季,我接到莉莉亚信件时,百感交集。
我很想帮助她,我知道李寿年在伊犁曾经有两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一个在伊犁师范大学做教师,叫韩玲(音译),另一个吴,在伊犁开餐厅,我托人打听过他们,但是,回复说他们都已经过世了。
我也向塔城的亲人打听过李寿年的下落,找了很多人,都说没有他的消息。

D. 名人.伟人的母亲感人故事

奔跑的母亲

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

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给四个孩子供给学费暗自伤心。丈夫抽着闷烟安慰她:“谁叫孩子生在咱穷人家,认命吧!”

如果孩子们不上学,只能继续穷人的命运!难道只能认命?她不甘心。

当地盛行长跑运动,名将辈出,若是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她还是少女时,曾被教练相中,但因种种原因未果。此刻,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身体素质缺一不可。她已近27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基础训练,凭什么取胜?冷静之后,她也胆怯过,可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永无改变的可能。

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停下喘口气,她接着再跑。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磨出无数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到嚷着要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缩!她清醒地知道,这是唯一的一线希望!

训练强度逐渐增加,但她的营养远远跟不上。有一天,日上竿头,她仍然没有回家,丈夫担心出事,赶紧出门寻找,终于在山路上发现了昏倒在地的妻子。他把妻子背回家里,孩子们全部围了上来,大儿子哭着说:“妈妈,不要再跑了,我不上学了!”她握着儿子的小手,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涌出,一言不发。次日一早,她又独自一人,跑在了寂静的山路上。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开始崭露头角。有位教练被她的执著深深感动,自愿给她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了筹集路费,丈夫把家里仅有的几头牲口都卖了,这可是家里的全部财富……发令枪响后,切默季尔一马当先跑在队伍前列,这是异常危险的举动,时间一长可能会体力不支,甚至无法完成比赛。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豁出去了。

或许上帝也被切默季尔的真诚所感动。她一路跑来,有如神助,2小时39分零9秒之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着大地。

突然冒出的黑马,让解说员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忙活了好半天才找齐她的资料。

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您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因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合时宜,有悖于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要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要把大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去。”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贺,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切默季尔成了肯尼亚的偶像,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E. 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500字)

每看一次都会哭很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得两年前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泪流满面,希望有孩子的父母亲读读它,请珍惜我们现在天使般的孩子,这是《读者》上最感动人,最能让有良知的人流泪的作品.原题目叫<那种温暖戛然而止>.作者好象是河北人。
文章出处:《读者》。
永失我爱
春儿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每次玩过家家时,我总是争着做妈妈。因为我会拥有一个小小的布娃娃。谈恋爱的时候,我依偎在我现在的爱人怀里,坐在一个菜园的围墙上。在温柔的月光下,我告诉他我的愿望:我要给他生一打孩子,我要养一大群鸡,有一个很大的菜园子。在一棵很茂盛的苹果树下,摆着一张大大的桌子,我做好饭后,看我的孩子抢着吃,吃过后又围着我亲切的叫妈妈。结婚后,我常拉着爱人的手一边散步,一边想象着我的孩子走在我们前边的样子,一摇,一摆的,而我在他身后轻轻踢他小小的屁股。我喜欢男孩,我一直认为男孩比较皮实比较好养。我喜欢淘气顽皮的小男孩。我知道我是一个小小的小女人。并为此而自豪。于是,我有了儿子。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孩子。我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叫――臭臭。有孩子的日子是快乐的,每个孩子给父母带来的快乐都是无价的,都是永恒和真实的。现在回想起和臭臭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我仍然能感到那一份从心底涌出的温柔。那是一种能让钢铁融化的温柔。还记得,刚出生时,臭臭是那样的娇小和丑陋。红红的皮肤皱皱的。象一个小老太太。我甚至不敢碰他不敢抱他。他不停的哭。饿也哭,渴也哭,拉也哭,尿也哭,很长时间我才醒悟,他所有的表达方式也只有这些了。于是开始学习怎样当一个合格的母亲。初为人母的我好象突然之间长大了。好象一下子有了责任了。因为这个小小的生命只有靠我才能存活,他只在我的怀里才会感到安全,才会安静的睡,才会停止哭泣。每次我抱起他的时候,他好象知道似的,医生告诉我他熟悉妈妈的气息。当我的手轻轻抚摩他柔嫩身体的时候,他就会把他小小的脸庞扭向我,闭着眼睛用他的小嘴焦急的四处寻找,并轻轻的发出啊啊的声音,就象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每当他用力吸食我的时候,我会感到我的生命在悄悄的流向他的身体。常常,他吃着吃着就会歇一会,然后满足的头一歪,睡着了。有的时候我怕他没吃饱。还要轻轻的拉一下他的耳朵,叫醒他接着吃。当他真正吃饱的时候,他就会如过了大烟瘾的烟鬼似的,面带着微笑满意的睡了。我快乐的看着我的孩子,并真心的感谢上天赐于我这个如此美丽的小精灵。

F. 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事情,作文800字

母亲的那一声声唠叨每天清晨,闹钟的“丁零”声还没住,妈妈就开始叫了:“宝儿,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快!快!快!”着急得好像要上战场。妈妈的叫声是我每天都能听到的最有魔力的声音。 每天每时她都不厌其烦地叫个不停。 在这叫声中,我就像被上满了发条的小玩具,闭着眼睛开始穿衣、洗漱、吃早饭,还要强打精神回答妈妈一声声的叫。这时妈妈的叫声不但烦人,而且我觉得它也是世界上最难听的声音。可每当我走出家门,走进我喜爱的校园时,我会想到如果没有了妈妈一声声的叫声我又如何能准时到校呢? 中午一进家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快,换鞋、洗手、吃饭,书包挂在椅背上。”刚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妈妈又喊:“来刷牙、午睡,别躺下看书,会把眼睛看坏的。”这时我真恨妈妈的叫声,可还没等听完下句话的内容,就已进入甜蜜的梦乡。午睡后,我精神抖擞地上下午课时,就会觉得妈妈的叫声是我奔向目标不可缺少的航标。因为妈妈的叫就像一道道数学题,总是那么严谨,让我马虎不得。做每件事不得不按妈妈的叫声去办。就这样,妈妈的叫声使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晚上回到家是妈妈“广播电台”的黄金时刻。向她汇报学校的一切是见面后的第一件事,也已成为很自然的一件事了。她总是忘不了叮嘱我:“要尊敬老师,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要注意听讲,要有集体主义观念,有不会的要及时问老师……”我只要有一点进步,妈妈立即打预防针———不要骄傲。考试失败了,妈妈总是帮着找原因,又是总结教训,又是给我打气。妈妈真是为我操碎

G. 写一篇你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不少于六百字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发生在两年前的那件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白天因为贪玩,到了半夜,病魔就把我从梦境里拉了出来。我感到头痛欲裂,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妈妈被我的呻吟声惊醒了,赶忙关切地问:“儿子,怎么了?”“我难受。”妈妈立刻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跑到了客厅拿出温度计,塞到了我的腋下。“呦,三十九度七。”妈妈二话没说赶忙帮我穿上衣服。到了医院,妈妈就急忙给我挂号,带我看病,最后又带我到输液室输液。护士把我推到病房后,已是凌晨三点了,我又累又困,迷迷糊糊便睡着了。
当我醒来后,雪已经停下了,我的病也好了许多。此时,我看到了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妈妈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趴在病床的边缘睡着了,我一扭头,又看到床头柜上摆放着许多药和好吃的,我知道这是妈妈在我睡觉时给我买的。床头柜上还有一张字条,我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儿子,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看到这张字条,我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圈,终于忍不住流了出来。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这件事的每个细节我仍然记忆犹新。妈妈对我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却。
星期天下午,妈妈来少年宫接我上课回家,路过我家附近的菜场,妈妈说要进去买菜,我很不情愿地在菜市场入口处等着。忽然,在喧闹的叫卖声中,我的眼睛无意中看到了一位小姑娘,她的年龄和我相仿,身着一件已经发黄的白衬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手上的一本书,看的很入迷的样子。有一位中年妇女在她的旁边边卖菜,边吆喝着,人多的时候她忙不过来时,会叫那个捧着书看的小女孩,只要一叫,她就会放下手中的书来帮忙,显然,这是一对母女。
她就捧着这本书看,只是偶尔会被她妈妈叫去,没事了就又回到板凳上继续看书。她竟然能在环境这么嘈杂、脏乱的地方专心的看书,如果是换了我,我一定会被这喧闹的声音烦死,更不用说看书了,我想到了我平时在家做作业时,只要隔壁房间传来电视机播放节目的声音,我马上就会分心,心里老是想着我喜爱的动画片,会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去看一眼也好。可她竟然能在菜市场那么嘈杂的环境中如此专注的看书,我真的不能够理解!或许是她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吧。不管怎么说,我既佩服她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看书,又能帮助她妈妈做一点事,而令我非常感动。
这时,妈妈买好了菜走了过来,我把我刚才看的事情向妈妈说了一遍。妈妈说:“你要向她学习,她能在这么嘈杂的饿环境中看书非常不容易,说明她很有定心,不会被其他的事干扰,学习就要像她那样,那你的成绩就会提高,学习就会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点点头,在心里默认了
不一定符合你的要求,根据需要改改吧。O(∩_∩)O~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让人感动的人,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她们好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照亮了人们的心,照亮了人们的行为与道德。有一件小事就像星星一样,照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那是一个刚下过小雨的下午,一对母女下楼散步。那时空气与地面比较潮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绿叶上还有几个小水珠,为绿叶增添了几分可爱。花朵也相继冒出了笑脸。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鲜,小昆虫也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人们也已经陆续出来活动了,为这幅美丽的画增添了许多生机。那个小女孩又跑又唱,好像是春天里的一只美丽而又醒目可爱的蝴蝶。她跑呀跑,跳呀跳,唱呀唱,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她们必经之路的旁边。必经之路上面还留着一点水,看起来十分的滑。她很小心的挽着裤子,一步一步走了过去。她看到妈妈也来了,便远远地冲着母亲喊:“妈妈,这路很滑,您小心点!“说完,冲着妈妈甜甜的笑着。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体现了小女孩那颗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灵。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能体现她那爱母尊母之情。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常常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有快乐与人分享,别人有忧愁她一起分担,最后赢得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一个学生,从小尊敬母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但他上大学了,谁来照顾母亲呢?他毅然决定带母亲上大学。它的孝心终于感动了校长,特例他带母亲上学。你看,关心别人,尊敬长辈,这种美德受到人们的传颂。这件事给我带来很多启示,让我久久的回味,人过人人都关心别人,尊敬长辈,那么世界会更美好。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