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小故事小班教案
㈠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好困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
3、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纱巾一条。
2、幼儿已看过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
3、录音机、音乐磁带。
4、自制故事图书。
活动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激发兴趣。
师:“毛毛虫们,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吗?”,“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跳个舞吧”。(师、幼随音乐一起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故事”,帮助理解。
师:“毛毛虫的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起去找吃的东西吧。”(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进行游戏,边活动边讲述,提示幼儿正确使用量词:个、支、片)。
1、第一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苹果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一个苹果。(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苹果园”,将一个苹果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香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支香蕉。(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香蕉园”,将二支香蕉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二支黄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小树林里,每条毛毛吃三片小树叶。(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小树林”,将三片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三片绿树叶,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结合游戏经验,大胆讲述故事。
1、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能告诉大家这三天你吃了些什么吗?”(引导幼儿自由地进行交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2、(出示自制的图书)师:“姐姐编了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虫的故事》,宝宝们想不想听呀?”(引导幼儿边看图书画面边完整地听故事,在故事的结尾部分之前插进提问: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么样呢?将来会变成什么呀?)
3、师、幼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虫变蝴蝶,增添情趣。
1、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让我们休息吧!”(幼儿自己将丝巾披在身上变成蛹,然后听音乐慢慢变成蝴蝶飞起来。)
2、师:“蝴蝶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吧!”(师生听音乐做蝴蝶飞出活动室。)
㈡ 小班科学"毛毛虫找妈妈"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前,首先重新调整了活动目标,使目标更全面(有认知、有能力、有情感),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其次,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简化了导入环节,直接以绘本中的画面导入:这是谁呀?毛毛虫的妈妈是谁?但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都知道毛毛虫的妈妈是蝴蝶,这样就显得问题太简单了,所以我马上又抛出一个问题: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让幼儿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顺利进入下个环节。
在自主阅读时,我发现图画书里的信息不太完全,所以虽然幼儿看了书,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在观察ppt图片、根据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图时,只有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能够说出一二,但从大多数孩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还是不太了解,有些茫然,所以我决定先留着这个问题,进入下个环节。
在欣赏视频环节,因为视频里的解说是用英语,所以老师要同步翻译,把关键的信息告诉幼儿。生动、直观、形象的视频动画片立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一起见证了那充满神奇的时刻——毛毛虫变成了蝴蝶!看完了动画片,我又让幼儿回过头来看ppt图片,这次不仅让幼儿较快理解和学会了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虫卵、幼虫、蛹和蝴蝶这四个阶段,还按照其变化的先后顺序准确地对图片进行了排列,从而解决了刚才的困惑和问题。
为了让幼儿体验游戏阅读的快乐,最后我和幼儿分别扮演角色,在我的语言提示、引导下,让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卵变成毛毛虫、蛹、蝴蝶的过程。每一个幼儿都能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动作诠释了生命的奇迹!而此刻,我的内心也在真切地期盼,希望每个幼儿就像这一条条可爱的小毛毛虫,每天不断汲取生活中的知识和养分,不断超越自我,破茧而出,最后都能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遨游蓝天!
㈢ 小班涂色毛毛虫公开课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专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属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提问:
这是什么?(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