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勤劳的故事
⑴ 谁给我讲讲马云的故事
一个头脑愚钝的孩子 马云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没有一次为自己,全是为了朋友”。“义气,最讲义气”。打得缝过13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压力大,父亲脾气火爆。马云在父亲拳脚下长大,呆不住家却特别爱交朋友。 他说:“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从小,马云功课就不好,数学考过1分。只有英语特别好,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从13岁起,马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第一次考了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华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学,因为他的英语太好了,总是班上前五名,闲得没什么事可做,马云就做学生会主席,广交朋友。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HOPE,希望的中文译音)。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600元,房租是1500元。 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喏,看见那个大陶狗吗?当年我就卖过它。”记者采访马云时,他兴奋的指着一个卖小玩意儿的人说道。 两年马云就干成了这件傻事,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而且他是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译社。“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⑵ 马云的故事 , 只要3个,越短越好!
1、马云少年热血,义气为先。酷爱金庸武侠小说的他,不仅从中获得了成专长的动力,也从中领属悟了何谓“义气”。
2、三次高考终圆大学梦。数学奇差无比的他,却有一口流利并且纯正的英语口语。
3、为了守住自己的承诺,甘受6年的“寂寞”,选择了三尺讲台。
4、他6分钟融资2000万美元,在洗手间里搞定8200万美元,甚至直到2005年8月,竟然不动声色地一口将雅虎中国业务全盘吞下,并且一下子得到了10亿美元。他力挫eBay易趣,使eBay这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交易平台也不得不在华调整战略,最终败走中国。
以上都是从我读书报告里摘出来的,我超喜欢马云,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啊!还有,楼上说的百年企业不是很准确,应该是102年的企业,他说要横跨3个世纪!!!
⑶ 马云的励志人生故事
原因一、马云有梦想,并且积极行动,勇于追求。
成功往往就是这样,你首先要有梦想,要看到希望,看到前途,并且勇于去追求,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当然你会害怕,可更多的时候你需要去想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为成功创造条件。
任何成功都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马云并不是一开始就创立了阿里巴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支付宝,并不是一开始就做到了董事会主席,他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不断的调整目标和路径,才一步步最终走到了今天。
结语:马云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把握了机会,最终走向成功,也可以认为是我们伟大的时代成就了马云,也可以说,马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来自于他对梦想的坚守和永不放弃。
⑷ 马云的事例
嘻嘻..知己啊~~我也很欣赏马云来~~
第一..他的胆识绝对值得大家学习..当年马云在大学当英语老师,虽然收入不高,但是生活稳定,家庭和睦,至少不会因为吃喝而东奔西跑..但他却并不满足,于是他开起了海博翻译社..虽然最后海博翻译社倒闭了,但他还是从公派教师变成了"私营老板"..
第二..他的冒险精神..一个人被杭州政府派到美国谈判,但却意外遭到绑架..最后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出奇的好运气,在老虎机上赌出了一张飞机票!!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第三..他的眼光..拿着飞机票他没有立刻回国,从骗子手中挣脱出来后,他去找了在美国的同学,于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第一次上来网~~第一次发现电脑上也可以做广告..
第四..他的坚持..回国之后,他决定从事网络事业,当时开会的还有24个人,除了一个人支持外没有一个人同意并听懂他的想法..但他依然决定走下去..
第五..他的领袖气质..建立阿里巴巴之后,引入了VC的一大笔钱..大家都知道这来自软银..可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投资却是因为马云6分钟的演讲!!他带领的阿里巴巴正逐渐走向完美走向世界..他的团队很少因为工资都而留下,而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他承诺员工,阿里巴巴不能承诺你们你们高薪,但一定保证你们很辛苦~~最艰苦的时候,每月每人只有500元的工资(还不一定准时发到手),一间100平"工作室"的18罗汉却没有一个人抛弃马云,放弃阿里巴巴..陪阿里巴巴都做到了现在~~
马云的愿望是把阿里巴巴做到102年..祝愿他..
⑸ 马云的励志故事(200字左右)简单说明道理
壹-怎么证明别人都没见过的互联网——说说说做做做
“中国黄页”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去,让老外能找到他。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范畴。
创业团队在收到客户资料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快递给美国合作方做成网页——要为看不到的东西心甘情愿付钱,换成哪个老板都不会信啊。因此,马云团队不但要证明客户资料已经上网,还首先得证明世界上有互联网这种东西。
马云不懂技术,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说,他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还在大排档跟人神侃瞎吹。老板不相信,除了打印网页之外,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网查证。
1995年上海终于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团队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到上海再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而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则一律被称为“骗子”。这也是“马云是骗子一说”最初的来源。
贰-“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
马云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但当年也不过是一个“推销员”。央视纪录片《书生马云》里,瘦小的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一脸迷茫又不耐烦的人们将他“请”出门外。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人不像好人!
1996年,马云在北京到国家某委推销,说“中国黄页是给国家某委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传,把中国全部放到电脑里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得到的答复很不耐烦:“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你要是不约呢,我很难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马云的样貌和大街上任何一个推销员完全一样,但吃的闭门羹和白眼不但没有改变他对互联网的相信,还成为阿里巴巴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可能是最大的差异。
即便后来创立阿里巴巴之后,员工去企业上门推销业务,被狗追,被保安赶也都是家常便饭。
叁-南归前痛哭连续4次创业失败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一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南下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马云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起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都回避着“离别”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词语。
许多人都不记得那天晚上马云到底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第二天开始将要面对怎样的生活,但是那个晚上,酒是热的,心是热的,歌是热的。大家就记得唱了一个晚上的《真心英雄》。这也意味着此时已经是马云30岁以来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
肆-没有人看好,最少时银行里只有200元
在外界流传的关于阿里巴巴接到投资的只字片语中,都潇洒地提到6分钟搞定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和雅虎后来的10亿美元,实际上更多的苦痛不为人知。
没有豪华的团队配置,也没有美国成功模式可参考,与北京、上海、也广州等地的同行相比,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丑小鸭。互联网素来以烧钱著称,阿里巴巴创办后也面临资金压力,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有一次马云去见上海的投资商,对方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马云不满意但不免犹豫,于是溜出去问管财务的同事,得到的消息是:账上已经没钱了。回去之后马云还是咬着牙放弃了这笔投资。
他不说,没有人知道当时他的内心有多么煎熬。
在时隔15年之后的纽约IPO路演会上,马云才以玩笑的形式一吐当年窘境:“15年前我为融资200万美元,我来纽约,失败而归,15年来我就没放弃,这次来纽约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
伍-公司差点因“非典”崩溃
尽管阿里巴巴经常说非典让大家真正关注到不需要出门的电子商务。但非典几乎让阿里巴巴崩溃。
因员工去广州参加广交会染上非典,这让整个杭州如临大敌,实施了最大规模的隔离:超过500人被隔离,杭州市长前一天刚来视察过,结果市长及随从人员也因此被隔离。同楼的其他公司员工纷纷带着电话机、传真机、电脑像逃难一样跑,隔壁公司有人冲进阿里巴巴砸东西泄愤。
那时的阿里巴巴在杭州一举“成名”,但员工上街根本不敢说自己在阿里巴巴上班,就像见到了老虎一样恐惧。一直到隔离结束以后走到街上,都会遭到不正常的待遇,人们还会指指点点。
这期间员工全部回家,换一些公司可能就此解散。但工作并未停止,员工将工作电话转移到家中,甚至家里的老人都养成习惯,拿起电话第一句话:“你好,阿里巴巴。”
受到影响的还有当时还处于保密期的淘宝网。5月10日,淘宝网成功上线,但因为非典隔离,场面极为寒酸,甚至凄凉——没有鲜花,没有大餐,没有镁光灯,没有欢快的音乐,没有涌动的人群。“在略显沉寂的卧室里,躺在床上的马云面对着天花板,慢慢地举起了酒杯,虔诚而默默地念叨着:保佑淘宝一路顺风。不过,马云绝不是孤独者,因为他知道,那一刻,同样的仪式将在散落于杭州市的十余处居民住宅里同时进行。”
也因此,5月10日被阿里巴巴定为“阿里日”,回顾非典的磨难,感恩员工家属一并参与。马云也总不忘在每年给员工的春节邮件中提醒大家,“大年三十晚上,八点老习惯,我们对空敬酒感恩,祝福。”
(5)马云勤劳的故事扩展阅读:
马云,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10月受邀出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特别经济事务顾问。2016年5月8日,马云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
参考资料:马云-网络
⑹ 马云的故事
1、围棋
马云在大学时学下围棋,曾以大排为赌注把外语系所有的男生杀了个遍,并因此喜欢上了战略布局,中盘角逐,收官。 并且在大学毕业那年被浙江嵊州少体校一名5、6岁的棋童杀得“丢盔弃甲”。
2、花名
马云热爱武侠文化,也把对金庸武侠小说中武侠英雄的痴迷,延伸到了公司文化层面:要求阿里巴巴每个员工都要有个“花名”,要出自武侠或玄幻小说中的正面角色。马云的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洗手间叫“听雨轩”等。
3、教师工作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系英语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之后马云成为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4、首次创业
1995年3月,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万多,凑足了2万元准备创业。
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
5、创立阿里
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后来被称为18罗汉的马云团队回到杭州,凑够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
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网站正式上线。Invest AB副总裁蔡崇信听说阿里巴巴后,飞赴杭州洽谈投资,在和马云谈了4天后,决定辞职加入阿里巴巴。
⑺ 马云挫折的事例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二 翻译社靠卖袜子补贴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
三 怎么证明别人都没见过的互联网
“中国黄页”业务开展时,国内还没有互联网。马云不断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除了打印网页,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网查证……
四 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
马云1996年到国家某委推销时,得到的答复是:“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你要是不约呢,我很难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闭门羹和白眼一直是阿里巴巴创业之初最常见的。
五 连续4次创业失败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在京的最后一晚,众人在小饭店大碗喝酒,抱头痛哭……这也意味着马云连续4次创业失败。
六 最少时银行里只有200元
阿里巴巴最窘迫时银行里只有200元。有次马云去见上海的投资商,对方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虽然当时账上已经没钱了,但他还是放弃了这笔投资。
七 公司差点因“非典”崩溃
阿里巴巴“非典”时遭遇大规模隔离,但员工坚持在家工作,连家里老人拿起电话都是:“你好,阿里巴巴。”当年5月10日淘宝网上线,马云只能举着酒杯隔空庆祝。
八 被大象全面封杀
淘宝网创立之初,国内C2C市场霸主eBay对其全面封堵,还和各大主流网站签署针对淘宝的排他性广告合同。至于结果,呵呵……
九 汶川捐款被泼污水
汶川地震时,一篇污蔑马云只捐1元钱的文章引发了网友愤慨,其实当时正在国外的马云,听到消息就立刻捐出100万,随后整个公司、员工累计捐款4744.7万元。
十 “偷走支付宝”闹剧
“偷走支付宝”事件让马云承受了巨大压力,最后发现转让的原因主要出于符合央行的规定,并可持续支撑淘宝等业务的发展的需求,而马云在支付宝占的股份不到8%。
所以,别眼红马云,如果你也想成功,先看看你能否像他一样跨过这十道槛。
⑻ 关于马云坚持的故事300字
马云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
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
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8)马云勤劳的故事扩展阅读
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
2017年12月15日,荣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教育人物。2018年9月10日,马云发出公开信宣布将于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由CEO张勇接任。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马云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3月,马云以373亿美元财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马云等17位全球杰出人士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为新一届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