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列宁读书的故事80字

列宁读书的故事8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8 06:33:58

⑴ 列宁的故事简短

1、列宁珍惜时间的故事

有一篇回忆录,回忆一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

“明天开始”那位同志说。列宁却批评他说:“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非常珍惜时间的。

2、列宁释放暗杀他的凶手

列宁遭到敌人的暗害有三次,其中二三两次早有介绍,唯独第一次闻者甚少。第一次是在1918年1月1日,列宁到某部驻地参加集会。

返归途中遭到社会革命党唆使的士兵的枪击,汽车被打穿了好几个窟窿,同车人受了伤,列宁却安然脱险,凶手全部被逮捕。

当时,德国进攻新生的苏维埃,关押在斯莫尔尼宫拘留所里的那些凶手就写了信来,要求派他们到前线去。列宁是一个从不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心上的人。

对信作了批示:“此案停止审理。人员释放,派他们上前线。”于是这几个人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托付给他们的任务。

他们当中有两人至今仍在俄罗斯为苏维埃工作,还有一个人在搞文学研究,正准备发表有关这一事件经过的作品。

3、列宁打碎花瓶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

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

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4、列宁理发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天,列宁到理发馆去理发。当时,屋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列宁一进门,便问谁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后的次序等候。

等着理发的人都认识列宁,知道列宁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每一分钟都是极其宝贵的。于是急着对他说:“谁是末了一位这不要紧,现在空出位置来,请你先理吧。”

列宁回答说:“谢谢诸位同志们。不过这是要不得的,应该按班次和守秩序。我们自己订的法律,应该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

列宁一面说着,就一面找个椅子坐下来,并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看起来。等着理发的人们看到列宁态度很坚决,再没有说什么,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革命领袖。

5、列宁戒烟

列宁上大学时开始吸烟。列宁的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她懂得吸烟的害处。她对儿子吸烟上了瘾感到很伤脑筋,曾多次叫列宁戒除这一不良嗜好。

开始,列宁面对着母亲的劝告只是微笑着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亲疼爱儿子,她想了许多办法叫儿子戒烟,可都没有效果。

后来,她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有一次,母亲对列宁说:“孩子,我们是靠你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抚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样多余的花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

你吸烟虽然花费不多,但日久天长,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假如你不吸烟,那对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那时,俄国的纸烟并不贵,母亲是为了叫列宁不吸烟才这样说。

列宁听到母亲的话,很受感动。他对母亲说:“好好,您说的这些过去我没有考虑到。好!从今天开始,我不吸烟了。”列宁说完,把口袋里的烟掏出来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⑵ 1个列宁的小故事(不少于80个字)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
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内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容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⑶ 名人读书故事(80字)

宋濂,明朝著名的学者。小时候家境贫寒无钱买书,酷爱读书的他就到处向别人借书,回来后自己常常把书抄在纸上,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坚持这样做。据说,即使砚台里的水已结成冰,手指都冻僵了,他还是忘我地抄写不停。这种刻苦执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鲁迅——读书排遣
鲁迅自日本留学归国后,曾长久陷入精神的苦闷之中,于是用读书来排遣:回到古代去,抄古碑,校古书,读佛经,慢慢地,使自己学识逐渐丰厚起来,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华罗庚——读书就猜
华罗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读书有一个习惯:当他拿到一本书时,并不马上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闭目静思,当书中的意思与自己的猜想一致时就不再读这本书了。这样读书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列宁——批注读书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酷爱读书,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语、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恩格斯——重视原著
恩格斯认为读书应该读原著,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进而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读原著的方法是探究理论的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⑷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50字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回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答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⑸ 列宁在监狱里读书的故事

有一年,列宁被沙皇政府捕了,关在一间狭小的单人牢房里。这间牢房黑乎乎的,只有一个小窗户透进一点微弱的光。在这样困难的环境里,列宁仍然坚持学习。他让家里的人送来许多书。他一边读书,一边秘密写了不少传单和小册子,指导监狱外边的革命斗争。

列宁在监狱里写这些秘密文件,要是被看守发现了,就得延长监禁期限。列宁想了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把面包捏成“墨水瓶”,装上牛奶,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字。牛奶干了,什么也看不出来。

书送到外边,同志们拿到了,只要在火上一烤,字就会显出来。列宁写的时候非常小心。一听见门响,他就把“墨水瓶”放进嘴里大嚼起来。看守一天要来检查好几次,从没有发现这个秘密。

(5)列宁读书的故事80字扩展阅读: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列宁的父亲叫伊利亚·乌里扬诺夫,是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厅的视察员、教育家,曾担任数学教学工作。由于从事国民教育的劳绩,晋升为省国民教育总监,并获得贵族称号。

他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一位医生的女儿,结婚前住在农村,虽然只受过家庭教育,但由于她的勤奋好学,仍然通过考试获得小学教师的称号。

1887年6月底,列宁全家移居喀山,列宁中学毕业后,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因参加学生运动,反对警察制度而被学校开除。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被授予优等生的毕业文凭。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斗争协会”,12月他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服刑14个月后,1897年2月,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的三年中,他开始用列宁这个笔名。

在监狱里列宁仍然坚持写作,想利用在监狱里的时光写一本书,可是监狱里只许犯人看书,不许犯人写字。

监狱里既没有纸张、也没有墨水。列宁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用牛奶在书本上写字。写完后根本看不出字迹,需要看的时候,只要放在电灯下或火炉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见字迹了。

监狱里会给生病的犯人供应少量牛奶。于是,列宁就开始装病,牛奶送来后,列宁就用牛奶在人家送给他的书上写文章,监狱里的看守常常透过门上的小窗在察看犯人干什么。

为了不让看守发现,列宁非常小心,他在面包中间抠出个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间,管它叫做“墨水瓶”。

有一次看守看见列宁在写字,便冲进牢房,说到:“这下可抓到你了!”列宁站起来说:“墨水都没有,我怎么写?”一边说一边把“墨水瓶”吃掉了。

列宁就是用这种方法在监狱里完成了一些伟大的著作,用于指导俄国的革命斗争和实践。

参考资料:列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_网络

⑹ 列宁的故事五十字左右

人物故事: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内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容革命后的笔名。

1887年6月底,列宁全家移居喀山,秋天列宁中学毕业后,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反对警察制度而被学校开除,并被禁止在喀山居住。

人物成就: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6)列宁读书的故事80字扩展阅读

列宁的思想理论: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与补充。

列宁主义跟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

⑺ 列宁读书趣闻

1、列宁读书的故事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

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2、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