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李四光爱国故事500字

李四光爱国故事5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7 11:03:51

Ⅰ 李四光爱国 故事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版立权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Ⅱ 关于李四光的演讲稿500字

有人对我说:“真正的英雄是谁?是文天祥,是周恩来,是战天佑。”“NO!这些都不是,是李四光。”我充满激情的说。是他那股好奇心的力量感动着我。

李四光,1889年出生,死于1971年,是我国着名的地质学家,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里,曾先后留学日本和英国,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者和研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地质力学理论,在寻找我国石油等矿产资源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小时候,李四光喜欢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别的小朋友躲在草丛中,或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喜欢躲在一个大石头后面。久而久之,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心想:这个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李四光带着这个疑问去问了小朋友,小朋友说:“原来就有的。”李四光又没有办法,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陈二爹,陈二爹说:“我小的时候,他已经就在这里了,我听我爷爷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掉了下来,落到地上,变成了陨石。”

可这些问题依然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中。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的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后来又发现许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的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

这,就是李四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着我,使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Ⅲ 请用20~40字说说李四光的爱国事迹。

40个字很容易 挑着写吧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因为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902年,14岁的李仲揆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凡是学习好的都可以去报考;特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文、算学,成绩优秀者还能出国留学。因此,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城报考。
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是由于太兴奋,太紧张?还是没见过世面?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
无论怎样后悔,也已经晚了。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吃饭。
李仲揆双眼注视着“十四”二字,一簇思维的火花在幼小的头脑中迸发出来。他重新提起笔,把“十”字改成“李”字,然而,这“四”字与“仲”字的笔划和字形却相差太大,确实是难以改成。难道还能改叫“李四”不行!不真成了人们平时说到不相干的人而代用的“张三”、“李四”了吗!
第一次离家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急得鼻子尖都渗出了汗珠。忽然,眼睛一亮,瞥见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报四表”四个大字,李仲揆急中生智,在“四”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李仲揆端详着自己起的新名字,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好!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前途大有希望!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路高等小学堂。从此,李四光便“取代”了李仲揆。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照四方!
年轻的李四光,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李四光热爱地质科学,为地质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在人们心中传为佳话。
1930年,一位失业的大学生在上海街头徘徊。他忽然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他熟悉的背影,那就是李四光老师。
奇怪,他的学生为什么能在背后很远就认出老师呢?
原来,李四光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0.85米。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所以,他的学生只看见他那走路的模样,就能认出他来。
李四光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但是当他一出现在爱人面前时,家庭的气氛马上就变了:他脸上白一道、黑一道的泥痕,总是让人看了好笑。每当这时,爱人总是开玩笑地问他一句:“又到哪儿演出了?”等到接过他的手提包,发现带去的馒头只咬了几口,爱人一切都明白了,眼里噙着泪水,赶快走进厨房去。
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叫他。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Ⅳ 李四光的爱国事迹50字

四光的个人事迹: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在湖北出生,字仲拱,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

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4)李四光爱国故事500字扩展阅读:

1949年秋,在海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满怀着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携夫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对于这样的选择,身边的好多朋友感到不解,面对质疑,李四光坚定地回答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我所学的全部知识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现在,我的祖国和人民还在贫困中挣扎,我应当回去,用我所学到的本领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李四光归国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

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预见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兴起,我国地质科学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相关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1951年8月,由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组成的东北地质学院正式成立。

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四光兼任校长,在学校筹备期间,李四光数次往返于北京和长春,亲自参与筹建工作。从此,地学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Ⅳ 爱国英雄事迹

\钱学森 :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1955年10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社会主义祖国,并于1958年10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尽管当时人力、物力等条件很差,但他以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满腔热情地投入我国国防尖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军委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为奖励他的突出功勋,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亚萍邓亚萍邓亚萍邓亚萍 中国乒乓球名将。虽然身高仅1米50左右,但训练作风顽强,比赛敢于拼搏,16岁就夺得世界冠军。前后参加两届奥运会,均囊括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冠军,另外她还在世乒赛、世界杯乒乓球单打、双打和团体赛上夺得14枚金牌。世界冠军总数达到18个。这个纪录保持了9年,直至去年才被王楠打破。 李四光李四光李四光李四光 说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出生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远去英国求学。求学归来后,他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襁褓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协助蔡元培校长教书育人,他一面讲授地质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学专门人才。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领域所做的工作,为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邓世昌邓世昌邓世昌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Ⅵ 有哪些爱国故事人物故事400~450字

第一章 爱国诗人的一生
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怀
严复的忧国之心
李宗仁的爱国情怀
华罗庚,祖国母亲的孩子
中国人,永不下跪
一代战神张自忠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戎马一生,以死报国的佟麟阁
爱国诗人的一生
战斗英雄王海
伟人之师--徐特立
旷古奇冤袁崇焕
焦裕禄:民众的贴心人
第二章 爱国名将霍去病
永远的战士江雪芹
英雄叶挺
爱国名将霍去病
志向远大的周恩来
著名大将蒙恬
英勇的捷克民族
玄奘西游
英雄不灭
传奇蔡锷
巾帼英雄秦良玉
立警为民--任长霞
霍元甲:雪洗“东亚病夫”之耻的英雄
第三章 杨靖宇坚持抗日
蔡廷锴:抗日爱国将领
傅作义:不流血斗争方式的创造者
永不屈服的心
英勇就义的李公朴
徐悲鸿:没有人可以嘲笑我是中国人
王二小:革命小英雄
杨靖宇坚持抗日
苏步青:一心只为她服务
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吴玉章:国家尊严必须维护
第四章 大禹治水的故事
勤俭爱民的召信臣
“香玉剧社号”的由来
水利专家李仪祉
地质学家李四光
爱国的安徒生和肖邦
大禹治水的故事
董存瑞的故事
冯子才大败法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关天培的故事
戊戌变法
林则徐虎门销烟
国歌声中怀念聂耳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爱国华侨陈嘉庚
第五章 铁血男儿林觉民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女侠秋瑾
秦始皇统一九州
三元里人民的故事
张骞和丝绸之路
昭君出塞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世昌与致远号共存亡
左宗棠收复新疆
詹天佑
铁血男儿林觉民
铁人王进喜
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清末秀才
抗洪英雄--李向群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第六章 烈火英雄邱少云
宋教仁与二次革命
烈火英雄邱少云
革命先驱李大钊
陈天华愤然投海
蔡元培与北大精神
岳飞精忠报国
爱国诗人屈原
陆游的故事
千古功臣张学良
科学巨擘阿基米德
一代忠臣史可法
人民英雄刘志丹
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邓稼先:爱国要从娃娃抓起
行医仁者卢世璧
买书也是一种爱国体现
清官裴侠

Ⅶ 关于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李四光(1889?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因为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902年,14岁的李仲揆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凡是学习好的都可以去报考;特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文、算学,成绩优秀者还能出国留学。因此,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城报考。

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是由于太兴奋,太紧张?还是没见过世面?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

无论怎样后悔,也已经晚了。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吃饭。

李仲揆双眼注视着“十四”二字,一簇思维的火花在幼小的头脑中迸发出来。他重新提起笔,把“十”字改成“李”字,然而,这“四”字与“仲”字的笔划和字形却相差太大,确实是难以改成。难道还能改叫“李四”不行!不真成了人们平时说到不相干的人而代用的“张三”、“李四”了吗!

第一次离家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急得鼻子尖都渗出了汗珠。忽然,眼睛一亮,瞥见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报四表”四个大字,李仲揆急中生智,在“四”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李仲揆端详着自己起的新名字,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好!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前途大有希望!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路高等小学堂。从此,李四光便“取代”了李仲揆。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照四方!

年轻的李四光,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李四光热爱地质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0.85米。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李四光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叫他。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李四光晚年仍极大地关注地震研究。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1971年5月2日,周恩来沉痛地当场宣读李四光女儿李林写给他的信,以此代致悼词

1971年4月29日凌晨,李四光的动脉瘤破裂,被送进北京医院抢救。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派自己的保健医生赶到医院,一直守护在手术室旁,随时将李四光的病情和抢救措施向周恩来报告,直到李四光停止呼吸。

由于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军代表说,中央决定追悼会上一律不致悼词,有关负责同志就没有安排准备悼词。

5月2日,周恩来赶来参加追悼会,发现没有准备悼词,非常生气,严厉批评有关负责同志。周恩来沉痛地当场宣读李四光女儿李林写给他的信,以此代致悼词。李林在信中反映了她父亲生前对祖国地质科学工作的关注和希望,以及今后开发利用地热、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发展地质力学所提出的建议。周恩来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和对我国地质事业的重大贡献,称赞“李四光同志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