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的一个故事
① 抗日英雄人物事迹
抗日战争英雄有哪些
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07-12-9
10:31
|
提问者:chenmmm
推荐答案
收复察哈尔的将军——方振武
·
中国人民的朋友——约瑟夫·史迪威
·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抗联十二烈士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② 有关抗日英雄的故事
1、赵一曼
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协助团长指挥作战时,与敌激战竟日,连续打退敌军6次进攻。团长让赵一曼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
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逃出后不幸再度被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
2、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3、张自忠
抗日殉国将领,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4年投北洋陆军第20师当兵。1916年入冯玉祥部,从排长递升至旅长。1926年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副官长。翌年先后任第25师师长、开封警备司令和第2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治军严明,长于带兵练兵。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时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又第三次率部由湖北宜城渡襄河截击南撤日军,奋战九昼夜,陷入日军重兵包围,负伤多处仍坚持指挥作战,于16日在宜城南瓜店壮烈牺牲。
4、王二小
著名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
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5、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后被改编为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③ 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简要
1、抗日名将彭士量
彭士量,号秋湖,1904年8月5日出生,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
1932年,彭士量考入陆军大学第11期学习,1935年12月升任第83师参谋处处长。不久,彭士量任预备第4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彭士量率部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1年,彭士量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兼干训团教育处长。1942年年底,任陆军第73军暂编第5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3年,彭士量任暂编5师师长。11月,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在滇西发起常德会战,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暂编5师奉命坚守石门,阻止日军从西向常德包抄。
11月8日,日军第3师团、第13师团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石门发起猛攻,暂编5师在彭士量的指挥下浴血奋战。所部官兵坚守8个昼夜,伤亡惨重。
15日拂晓,当掩护第73军撤退任务完成后,暂编5师奉命撤出石门,在岩门口遭遇日寇的阻击,彭士量指挥部队奋力回击。在组织部队渡渫水河时,彭士量不幸被敌机机枪击中要害,身受重伤。
临终之前,他对属下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牺牲时,年仅39岁。
彭士量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1985年,民政部追认彭士量为革命烈士。他是首批入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湖南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国民党军抗日将领。
2、坚贞不屈的女区长王光:为掩护群众转移英勇牺牲
王光,1920年出生在山西运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便被卖到地主家做丫头,因不堪屈辱而逃离虎口。后被一家好心人收为养女,并有了读书的机会,先后就读于运城女师附小和运城中学,接受进步思想。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光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散发传单,书写标语,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进行抗日宣传,经常出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前列。养母担心她的安全,劝她待在家里。
她耐心地解释说:“我做的是大事、是好事,不会出事的。”后来,她在离家几十里外的罗村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团。
在革命工作中,王光经过锻炼和学习,并受战友马保珍、浦安修等革命青年的影响,抗日信念更加坚定,并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始她负责罗村、翟村一带的妇女救亡工作,鼓励她们勇敢地冲破旧的封建家庭观念的束缚、参加抗日,使这一带的妇女救亡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王光也被妇女们亲切地称为“革命的大姐姐”。
由于她的出色工作,1941年党组织派她到冀氏县(今山西安泽县)担任一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面对更加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她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组织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支援八路军在前线作战。
1943年10月,日军对岳南根据地进行残酷的“钳型合围”“铁滚扫荡”,扬言要变根据地为“无人区”。
在一次敌人的“大扫荡”中,身为冀氏县一区反“扫荡”总指挥的王光,为了掩护群众转移,途中被敌人抓获,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3岁。
3、“铁军将才”朱程:为掩护主力英勇牺牲
朱程,1910年生,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1930年在国民党军德州教导队任见习教官时,因参与反对蒋介石的活动被捕入狱。1931年出狱后,朱程回平阳,受共产党人影响,接受革命思想。
后在津浦铁路警察行政督察总署和护路大队任中队长时,曾秘密协助浙南中共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建立联络点,筹措枪支弹药。1934年,朱程赴日本入东京铁道学院学习。
1937年5月,离毕业还有两个月,为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他毅然回国,到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任教官。
全国抗战爆发后,朱程先后任河北民军第10、11大队大队长,第11、4团团长。民军成员不少是来自平津和各地热情抗战的青年学生和农民。
为把民军造就为真正的抗日武装,他常对全团干部战士说:“民军为人民,驱逐日寇出国土,抗日救亡是民军的宗旨。谁消极和反对抗日,就和谁决裂。”
在11团任团长时,朱程积极支持中共派出担任该团政治部主任的闻允志建立秘密党支部,该团的政治工作干部多数是共产党员。
因此,11团名义是河北民军,实际上是由我党掌握的一支抗日武装,活动于敌后的林县、汤阴、淇县、安阳一带,在朱程指挥下,攻打过鹤壁集、高村桥伪据点,还破坏过敌人的交通命脉平汉铁路,对于敌占区的群众起到了鼓舞作用。
为坚持团结抗战,他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张荫梧进行坚决斗争。1939年6月,朱程率第4团脱离河北民军,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建立华北抗日民军,任司令员。
同年9月,朱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指挥部队取得狮山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2月,朱程任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随纵队东进冀鲁豫边区,先后兼任冀鲁豫军区第1、5分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多次反“扫荡”作战,屡屡获胜,开辟和坚持了以内黄、曹县为中心的沙区抗日根据地。
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他亲率百余人顽强抗击敌人,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4、黄骅:血染疆场英名永存
黄骅,原名黄金山,学名黄为有,1911年生于湖北省阳新县木石港区凤凰乡良上村。1926年9月,被选为良上村和周围村庄联合组织成立的儿童团团长。1928年,参加阳新县赤卫队。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5月,黄骅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第5军第4纵队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他任教导师第3团政治委员、红军大学干部团政治委员等职。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前,改名为黄骅,立志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做一匹“革命的骏马”。
1937年9月,黄骅被派到晋西南去创建抗日根据地,任晋西南游击支队队长。1938年8月,调任晋西南边区党委军事部长兼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又名晋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副支队长,为创建晋西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勤恳工作,做出重要贡献。1940年4月,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
1941年4月,黄骅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15师教导6旅副旅长,组织冀鲁边区抗日活动。1942年初,黄骅率部在宁津县张大庄宿营时,被敌包围。在突围战斗中,黄骅沉着指挥,带领部队成功突出重围。
1943年3月,黄骅调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同年6月30日,他在新海县大赵村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时,被叛徒杀害,时年32岁。
5、武士敏:大义凛然抒写爱国气节
武士敏,字勉之,1892年出生于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幼年读私塾,1908年考入宣化中学堂,毕业后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学生时代加入同盟会。曾参加护国讨袁战争。
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反对北洋军阀。1925年任国民军第3军骑兵支队长。1926年赴苏联考察军事。
1927年回国后,任西北军第1师2旅旅长、第42师124旅旅长兼潼关警备司令等职。1936年西安事变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9师师长。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武士敏率部开赴河北、山西抗日前线。1939年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
1941年5月,中国军队中条山战役失利。武士敏率领第98军转入敌后,与八路军一起在山西抗击日军。9月下旬,日军集中主力将第98军合围在山西沁水县东峪、西峪。日军多次派人劝武士敏投降,但均遭拒绝。
9月23日,日军向第98军发起攻击,武士敏指挥部队顽强抵抗,多次组织突围。9月29日,武士敏在突围战斗中头部中弹,因失血过多牺牲,时年49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英雄烈士事迹
④ 抗日英雄事迹短一点的故事
1、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
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
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3、赵一曼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4、张自忠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
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
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
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
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
5、魏大光
1939年5月,魏大光主动请示贺龙师长回家乡招兵扩大部队。师党委接受了魏大光的请求,并派出三十多名干部随同前往。
这支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昼夜兼程,回到霸县堂二里,活动范围扩大到武清、安次、永清一带,重点是对那些小股抗日武装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上述一带十几股一千多人的武装收拢起来,进行了整编,发了军装,给他们戴上了“八路军”的臂章,准备开往独二旅驻地。
令人遗憾的是,在行前几天时,魏旅长坐船去一处辞行,行至霸县大宁口村北时,与日军汽艇相遇,日军汽艇架有两挺机枪,而我军小船上只有短枪,魏大光被日军击中头部牺牲,同时牺牲的有随员十二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魏大光
网络——放牛娃
网络——狼牙山五壮士
网络——赵一曼
网络——张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