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美德故事100字
❶ 100字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一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每个小故事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让你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 系列中的各个小故事,因为都来源于历史上真实人物的故事传说,所以少了一些戏说成份,也就不是很具有幽默特点。故而人物造型及背景基本都采用写实风格,增加一些真实感和可信度。又因历史时代不同,人物身份性格不同,故事情节、环境不同,所以在系列整体风格统一的大前题下,每个故事的造型和场景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1、《破釜沉舟》 秦末时,秦军进攻重新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将项羽率兵渡江攻打秦军。过江之后,项羽下令士兵把战船全部沉掉,把灶锅统统砸烂。楚军没有了退路,人人奋勇,终于战胜了秦军。
2、《孔融分梨》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3、《樊哙闯宫》 汉大将樊哙有紧急公务赶到京城,却得知汉武帝刘邦连日睡大觉不理朝政。樊哙便一路冲开御林军的拦阻,闯进皇宫内院,那么后在樊哙的直言相劝下,刘邦幡然悔悟。立刻整衣上朝。
4、《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5、《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期,秦国大军在攻下了赵国后直逼燕国。壮士荆柯自愿出使秦国,在向秦始皇献上樊於期的人头和赵国地图时,荆柯从地图中取出匕首,刺向秦始皇。但最终未能成功,荆柯英勇牺牲。
6、《解铃还须系铃人》 小和尚泰钦聪明过人,一次却因喝酒违犯了寺规面临被逐出寺的后果,法眼禅师当众出了道题,众和尚回答不出。泰钦在明白了师父其中的含意后,说出了正确答案。
7、《少年柳公权》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倌晔本托吹靡槐屎米郑晃焕险吒嫠咚腥擞媒乓材鼙人吹酶
❷ 文明美德小故事100字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回上楼。那女工一答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❸ 美德故事,100字以内,急用,谢了
大约十五年前的一天,我正好路经我儿子的幼儿园附近,我决定给他一个惊专喜,便在午饭的时候去看属他,老师告诉我他在操场玩,我便去找他,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看到我就跑过来,手里拿这个玩具,不是我们给他买的。“这不是我们家的吧。”我说。他说这是从一个小伙伴那借来的,然后他指向那群孩子,说,就那个。我笑了,这么指把一群孩子都包括在内了,然后他就又特别指了一下,”那个,穿蓝衬衣的那个。“他这么解释,把十二个孩子的范围缩小到了七个,我告诉他我还是不知道他说的是谁,他于是又说,他穿着绿色的帆布鞋,可是我还是没有看出是哪一个。直到后来,我儿子说,看,就是现在拿着球的那个。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他指的是操场上唯一的一个黑人小孩,于是我脱口而出,你说的是那个黑人孩子?说完我才意识到,我儿子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肤色的不同,而我其实也无需作为一个像他强调这一点,给他灌输种族意识的大人。
直到今天,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他看到了那个孩子衣服和鞋子的颜色,却没注意到他皮肤的颜色。但是后来我每每想起此事,都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希望的。
❹ 美德故事,100字以内,急用,
一个寡妇历尽艰难将儿子抚养长大,年老后她双腿瘫痪,儿子不再想照顾她,一天深夜,儿子将母亲版背上高山,决定将她权抛下去,儿子见母亲一路上时不时洒下些黄豆,不耐烦的吼道:你干什么?母亲泪流满面的说:我怕你一个人找不到回去的路啊.
❺ 美德故事100字
一箱碎玻璃
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责任随时间而改变。这个关头那个年代生活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关心别人就意味着照顾他们。“尊敬父母的职责”并不会随着父母变老而结束。
从前有个老人,妻子去世以后一直一个人过着孤单的生活。他一生都是个辛苦工作的裁缝。但时运不佳,他身无分文。现在他太老了,已经不能做活儿了。他的双手抖得厉害,根本无法穿针;而且老眼昏花,缝不直一条线。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们忙于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来和父亲吃一顿饭。
渐渐地,老的人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儿子看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心想:“他们不愿意陪在我的身边,因为他们害怕我会成为他们的累赘。”他彻夜不眠为此而担心,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早上,他去找自己的木匠朋友,让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大箱子。然后他又跟锁匠朋友要了一把旧锁头。最后他找到吹玻璃的朋友,把他手头所有的碎玻璃都要过来。
老人把箱子拿回来,装满碎玻璃,紧紧地锁住,放在了饭桌下面。当儿子们又过来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脚踢到了箱子上面。
他们向桌子底下看,问他们的父亲:“里面是什么?”
“噢,什么也没有,”老人说,“只是我平时省下的一些东西。”
儿子们轻轻动了动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们踢了踢箱子,听见里面发出响声。“那一定是他这些年积攒的金子。”儿子们窃窃私语。
他们经过讨论,认为应该保护这笔财产。于是他们决定轮流和父亲一起住,照顾他。第一周年轻的小儿子搬到父亲家里,照顾父亲,为他做饭。第二周是二儿子,再下一周是大儿子,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
最后年迈的父亲生病去世了。儿子们为他举办了体面的葬礼。因为他们知道饭桌下面有一笔财产,为葬礼稍微挥霍一些他们还承担得起。
葬礼结束后,他们满屋子搜,找到了钥匙。打开箱子后,他们看到的当然是碎玻璃。
“好恶心的诡计,”大儿子说。“对自己的儿子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但是他还能怎么做?”二儿子伤心地问,“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会有人注意他。”
“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小儿子抽润着,“我们逼着自己的父亲欺骗我们,因为我们没有遵从小的时候他对我们的教诲。”
但是大儿子还是把箱子翻过来,想看清楚在玻璃中是不是真的没有值钱的东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顿时三个儿子都无言地看着箱子里面,箱子底下刻着一行字:
孝敬父母。
❻ 我身边的传统美德的小故事,50到100字,别太多了。
小明看到摔倒的老奶奶,别人都在围观不敢去扶,小明毫不犹豫冲过去,扶起了老奶奶,并把老奶奶送回了家,大家都夸他是好孩子。
❼ 传统美德小故事四篇100字
1、《破釜沉舟》 秦末时,秦军进攻重新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将项羽率兵渡江攻打秦军。过江之后,项羽下令士兵把战船全部沉掉,把灶锅统统砸烂。楚军没有了退路,人人奋勇,终于战胜了秦军。
2、《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3、《樊哙闯宫》 汉大将樊哙有紧急公务赶到京城,却得知汉武帝刘邦连日睡大觉不理朝政。樊哙便一路冲开御林军的拦阻,闯进皇宫内院,那么后在樊哙的直言相劝下,刘邦幡然悔悟。立刻整衣上朝。
4、《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5、《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期,秦国大军在攻下了赵国后直逼燕国。壮士荆柯自愿出使秦国,在向秦始皇献上樊於期的人头和赵国地图时,荆柯从地图中取出匕首,刺向秦始皇。但最终未能成功,荆柯英勇牺牲。
6、《解铃还须系铃人》 小和尚泰钦聪明过人,一次却因喝酒违犯了寺规面临被逐出寺的后果,法眼禅师当众出了道题,众和尚回答不出。泰钦在明白了师父其中的含意后,说出了正确答案。
7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8、《硬汉子董宣》 洛阳县令董宣刚直不阿,秉公执法,连皇帝姐姐的家奴犯了法也不放过,当众处决。皇姐一气之下,告到皇帝面前。在皇宫中,董宣拒理力争,皇帝也气得直瞪眼。事后,皇帝却对董宣进行了奖励。
9、《特殊遗嘱》 孙叔敖是楚国很有贡献的老臣,他临去世前留下遗嘱。公子孙安听从父亲的意思,不接受高官和丰厚的赏赐,只接受了楚王赏赐的一块荒芜之地--寝丘,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10、《玄奘取经》 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路过高昌国,高昌国国王为了提倡佛教,极力挽留玄奘留在该国。但玄奘去西天的决心毫不动摇,在高昌国传播了佛教之后,他又踏上遥遥西天路。
11、《缇萦救父》 淳于意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长安。他的女儿缇萦年纪虽小,却坚强的陪父亲一同前往。缇萦为父亲的冤屈到处奔走,把信递送到了汉文帝手中,终于使父亲得到了自由,汉文帝也下令废除了"肉刑"。
12、《颜真卿》 书法家颜真卿为人正直,得罪了朝中奸相卢杞。时值李希烈拥兵造反,皇帝听从卢杞的主意,派颜真卿前往劝降。颜真卿来到李希烈军中,义正词严驳斥李希烈。颜真卿在燃烧的火堆旁奋然提笔写下了"立德践行,千古留名"。李希烈恼羞成怒,加害了颜真卿。
13、《季扎还愿》 王子季扎在父王去世后主动把王位让给了大哥,并出使各国。在徐国与国王徐公结下友谊,季扎见徐公深爱自己的宝剑,心中默许出使回国时将剑赠与徐公。但季扎回来时,徐公竟已经去世了。季扎来到徐公安葬处,将宝剑摆放在墓前。
14、《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书牙友谊深厚,但在王子们争夺王位时却各为其主,管仲还射中了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即位后,鲍书牙为了国家的利益推荐管仲出来治理国家,自己却隐退归家了。
15、《暖不忘寒》 晋公子重耳率随从狐偃等人在外流亡十九年后,秦王派兵拥他回国为王。临行前,壶叔收拾旧衣物,重耳不以为然,狐偃以旧衣物来比喻他们这些相随多年的老臣。重耳恍然大悟,困难中相处的人是不能忘记的。
16、《明山宾卖牛》 明山宾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因为家贫,不得不便宜卖掉家中的老牛,回家的路上,他又急急忙忙赶回追上买主,讲明牛曾得过"漏蹄病",已经治好了。围观的群众称赞明山宾。
17、《状元还乡》 新科状元王沂公回家省亲,他谢绝了地方官赠送的银两和宴请。王沂公不愿摆排场,知府组织乐队热热闹闹的迎候,他却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在热闹的人群面前走过,使人们没有发觉。
18、《郑和灭海贼》 明朝航海家郑和率大明船队来到古里国,同古里国国王互相交换了礼物。夜里,海贼陈祖义前来劫宝。早已得到情报的郑和派士兵设下埋伏,一举活捉了海贼。
19、《金孝拾银》 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在母亲的教导下他返回原处找到失主。不料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相持不下时,县官来到。最终银子被判归金孝母子。
20、《伯乐举贤》 秦穆公欲寻好马,相马师伯乐自感年事已高,于是向秦穆公推荐了年轻的九方堙。经过多方努力寻找,九方堙发现了真正的千里马。
21、《寇准罢宴》 寇准要过生日,官员们都来祝贺送礼。奶奶却向寇准忆起了原来的艰苦日子,提醒他不要过于铺张。寇准醒悟之下,取消了这个寿宴。
22、《三遇恩师》 刘勰自幼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他听从老婆婆的话,到寺庙里学习读书,并在老方丈的指引下写出读书心得。后又根据老方丈的建议,前去拜见司徒沈约。在不断的努力中,刘勰写出了著名的《文心雕龙》。
23、《别出心裁的赛马》 蒙古老王爷在庆功会上提议举行一场比谁的马跑的慢的赛马,结果使得比赛迟迟无法完成。大公子成吉思汗在不改变比赛规则的前提下,想出了一个办法,很快结束了这场别出心裁的比赛。
24、《钟隐拜师》 钟隐是一位很有名的年轻画家,但他对自己的花鸟画仍不满意。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画艺,他不惜投身名画家郭乾晖家做仆人,终于感动了郭乾晖,破格收他为徒。
25、《毛遂自荐》 战国末期,赵国的平原君要去争取楚国共同抗秦,在他正从众多的门客中挑选出二十名文武全才的随行人员时,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主动请求前往。他的名字叫毛遂。
❽ 要两个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简单些!100字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
娥眉汗马解围城;
父仇围难两湔雪,
千古流芳忠孝名。
闻鸡起舞
这个小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❾ 中华美德故事精选100字数
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兄专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属,孔融的母亲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孔融看盘子中的梨,有大有小。他把大的拿给了哥哥与弟弟,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这孩子才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东西留给别人。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梨,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把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又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连声称赞“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