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冒险家的故事

冒险家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02:55:54

『壹』 中外著名冒险家的故事

有阿蒙森(挪威人,横穿南极)
斯科特(英国人,横穿南极,不幸陨命)
库克船长(英国人,航海家,发现新西兰及诸多太平洋岛屿)
比安·戈特利布·冯·别林斯高晋男爵(首次环绕南极大陆航行)
罗伯特·皮尔瑞(最早到达北极)
马克波罗(这么一来,班超、张骞也算了)
大卫·立文斯顿(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博尔格(最先到达南极点)
奥立佛·斯坦因 (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就是道士塔里的那个“骗子”)
另外中国的可能要算徐霞克、郦道元、彭加木了。

由于在海拔高的地方氧气是登山者赖以维生的必需品,因此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必须携带好压缩氧气筒。然而,马洛里的氧气筒既沉重又经常故障。而与他同行的安德鲁厄文则负责这些氧气筒的维修保养工作。有些人认为氧气筒的故障可能是造成他们丧命的原因。

人们几乎找不到线索去寻找这两个失踪的人。厄文的冰斧于 1933 年被人发现。此外,经常忘东忘西的马洛里,据说在登山前忘了带自己的照相机,因此向别人借了一台。这台相机如果能被找到,就能提供关于马洛里生前最后几小时的更多资料。

直到 1999 年,一群登山者才在珠穆郎玛峰山巅附近的一处陡坡发现了马洛里残破的遗骸。从他的伤势判断,这名启发后代无数登山者的勇敢冒险家,应是失足撞到了头部。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马洛里是否曾登上了世界屋脊,然而,他的事迹见证了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勇敢无畏的精神。

『贰』 国外冒险家的故事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Ramusio)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注:Lach,p.35.)。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Collis)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

『叁』 真实的三位冒险家的故事

甲、乙、丙三位冒险家一同去非洲探险,
不慎遇上了食人族,土人们把三人押到族
营去。食人族酋长见了三人,说﹕「我是
一个很文明的人,轻易不肯杀生。现在给
你们一条活路。你们现在去後山果园各选
一种水果回来,限时一小时。那时再有事
情要你们做,做不到的,嘿嘿,休怪本酋
长反目无情!」
甲乙丙三人於是去了。
半小时後,甲、乙二人先回来,甲选了一
颗提子,乙选了一枚小草莓。只等丙回来
,便要受第二回考验了。
一小时过去了,丙仍未回来。酋长不耐烦
了,说﹕「先考你们两个,迟些才处置亚
丙。你们把所选得的水果塞进自己的屁眼
中,塞进的,便放了你们吧!」
甲乙一听,舒一口气,心想自己所选的水
果那麽细小,别说一颗,十颗也塞得进。
正要脱裤之际,忽听得阿丙大叫﹕「对不
起,迟了回来!」
甲乙抬头望去,只见戆直的阿丙正捧着一
个大榴连,蹦蹦跳跳地回来。

『肆』 历史上有哪些冒险家的故事

1.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帝。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十五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他都能记得。家里的藏书还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还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他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说:

“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象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这一年,他二十二岁。从此,直到五十六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_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来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斗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援,终于爬上了崖顶。还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他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悬溜下来的。徐霞客惊人的游迹,的确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如他对福建建溪和宁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黎岭和马岭分别为建溪和宁洋溪的发源地,两座岭的高度大致相等,可是两条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建溪长,而宁洋溪短。徐霞客经过考察,找出宁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结论。“程愈迫则流愈急”,也就是说路程越短,水流越急。这个地理学上的著名结论,就是由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得出来的。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浩荡的长江流经大半个中国,它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上源。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徐霞客没能找到长江的真正源头。但他为寻找长江源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还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泛。徐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作了详细的考察,对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详细的描述、记载和研究。他还考察了一百多个石灰岩洞。在湘南九嶷山,他听说有个飞龙岩,就请当地的和尚明宗引导,带着火炬去考察。飞龙岩是个巨大的洞穴,曲曲折折,洞里有洞,洞内又是坑又是水,很难行走。徐霞客全不顾及,一直深入进去,他的鞋跑掉了也不在乎。明宗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听。直到火炬快烧完了,他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他没有任何仪器,全凭目测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学。如对桂林七星岩十五个洞口的记载,同今天我们的地理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结果大体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欧洲人才开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学者。

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很多。除上述所说,他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对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他的这部奇书,在文学上的价值也很高,篇篇都可以说是优美的散文。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这次他主要游历了我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乡。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的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
2.玄臧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潜行至瓜州,循北道出玉门关,只得瘦马一匹伴随。几经艰险,到达伊吾,后转至高昌。时高昌王鞠文泰以玄奘一人,身经大沙漠而至,视为有道高僧,殷勤地接待,力劝其留在高昌弘法,但玄奘因决意往天竺求经,高昌王苦留不获允。于是玄奘在此说法一月,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其后高昌王送以钱财货物,给沿途二十四个国王及西突厥,请他们在玄奘过路时,照顾玄奘,于是玄奘便继续西行。
他先后经过阿耆尼国(焉耆)、屈支(龟兹)、跋禄迦(姑墨),越过葱岭,从者十死其四,最后到碎叶城,得见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可汗以为唐使,礼待之,并遣使知会所属各国,要他们款待、保护玄奘。玄奘乃顺利经昭武九姓国、吐火罗国,无阻而至天竺。玄奘边行边参观佛祖遗迹,终至东印度摩揭国的那兰陀寺(631年),戒贤大师见玄奘大喜。戒贤为世亲大师所传法相宗嫡传,虽年过百岁,仍为玄奘开讲《瑜珈师地论》、《显扬论》、《对法论》、《因明论》、《顺正理论》等。玄奘在那兰陀寺凡五年,成为寺中解经论五十部的十人中之一。后遍游五印度,四年后再返寺中(639年),代戒贤大师讲《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听者无不佩服。复和会法性、法相二宗,着《会宗论三千颂》,此对印度佛学影响至大。
玄奘本欲归国,惟当时印度教派甚多,婆罗门教和小乘佛教批评大乘佛教,玄奘为大乘佛教辩护。摩揭陀之戒日王在曲女城召集大会,遍请五印度国王、沙门、婆罗门、外道等。当时印度各国国王到者十八人,高僧三千人、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人、那兰陀寺僧众千余人。玄奘登坛说法,以梵文作《真唯识量颂》,宣示大众。称 :『如有一字无理,能被难者,则斩首相谢。』如是者十八日,无一人能难倒一条。于是印人称玄奘为『大乘天』,声威震葱岭,名留西域及印度百余国,此为中国学术界在国 际上空前的光荣。由于摩揭陀国戒日王钦佩玄奘,特派人到中国朝贡。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启程东归,时年四十八。
玄奘 由北印度 罗耶加国出发,以马载着经像,沿途说法,经坦义斯罗国,渡河时遇大风,失落五十策经本。再渡大雪山,取南路回国,在于阗补抄失经,因所携经甚多,恐再有失,乃上表唐太宗,报告西行经过,朝廷轰动。唐太宗令丞相房玄龄、大将军侯莫陈实等前往奉迎。玄奘共带回大小乘经论六百零八部,又因论三十六部,声论十三部,共六百五十七部,另外还有佛像、佛骨多件,用二十七匹马载运到长安的弘福寺(645年)。
3。张骞 中国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伍』 冒险家的事例或故事,不要一句话100字左右

你可以任选其一,望采纳!
===========================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险家,他们的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今天看来,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经历更像一部系列剧(其中的一些,确实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在干旱炎热的沙漠里,这6位无畏的探险家,勇敢地面对一切,最终发现了地球上那些原来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认为他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有人与狮子搏斗,有人吞下老鼠……那么,如果有胆量的话,你也去探险吧! ……

庞斯·德·利昂:发现“阳光国度”

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

时 间:1513年 ……

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个尝到不老泉的人,将得到财富、名誉和再次年轻的机会。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传说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险家庞斯·德·利昂从南美洲启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岛和圣·萨瓦多岛,也没有找到。虽然庞斯没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它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的欧洲人,他的确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 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 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 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 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陆』 冒险家的故事

一)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二)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附: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一集):魔币被窃
故事发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即将卸任回国,中国古城香都国王忽必烈汗召见宰相福林,命他去宝库取一枚魔力金币,准备赠予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窃走了那枚金币,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将胸前的另一枚金币一掰为二,将半枚交给马可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二集):家族秘密
若干年后的一个夜晚,爷爷发现东方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便决意将家族的秘密告诉年轻的马可,交给他珍藏的半枚金币,嘱咐他准备远航去中国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币的奥秘。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三集):叛臣逼婚
福林篡夺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滥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与他成婚,这样他才能成为合法的君王。然而公主坚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来。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四集):海上风暴
福林恼羞成怒将荷花公主关进了塔楼。又借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风巨浪,把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海鸥瑞杰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五集):身陷海盗
爷爷的嘱咐唤醒了马可,他顽强地与海浪搏斗,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这是一艘被海盗侵占的战舰,马可在船上沦为苦力,而海盗船长垂涎的却是马可脖子上挂着的半枚金币。
(三)麦哲伦的故事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四)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五)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六)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七)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八)古奇人--徐霞客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九)历史选择了我 我选择了苦难――刘雨田
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
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
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
风风雨雨!近十年来,他只身闯大漠,走戈壁, 攀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泪水和汗水为祖国填补了一个以一个的探险空白。
生生死死!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 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 术、气功和考古等各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 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 爱国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漫记》《丝路纪行》《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涯》等。

『柒』 著名探险家的故事

1: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出生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威尼斯旅行家、商人,著有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故事:中外史籍中都记载了眼镜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老文化、医疗、技艺的遗产。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Marco Pol6),他曾旅居中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

5:罗尔德·阿蒙森(1872年7月16日~1928年6月18日),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启航。途中获悉,英国南极探险队,也是以南极点为目标,阿蒙森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费拉姆”号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阿蒙森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结果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于1911年12月15日胜利抵达南极点。

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他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阿蒙森这样做的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回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

阿蒙森在南极点上停留了3天。1911年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阿蒙森伟大的南极点之行,轰动了整个世界,人们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欢呼喝彩。

『捌』 传奇冒险家的故事

传奇冒险家福塞特迷航如果斯蒂夫-福塞特能活到90岁,也许他会用遥控无人飞机环游地球的创举来继续自己的追风冒险。不过现在,好像一切都到了该谢幕散场的时候了。出乎意料的失踪、连续多月的搜救、杳无音信的失落以及家人提出的那一纸死亡申请,伴随着倒数归零的滴答声,终于人们只剩下奇迹名义下的美好寄托。“后院散步” 一去不回“我得走了,亲爱的,中午就会回来,也许还赶得上一起用午餐。待会儿见。”这是福塞特对妻子佩奇说的最后一句话,时间是今年9月3日的清晨。后来,佩奇发现丈夫把装有无线电发射器的手表落在了家里,不过当时她并没有在意,更不会想到,丈夫这一走竟是再也没有回来。内华达州里诺市东南70英里的飞扬农场,那是福塞特的朋友、酒店业巨头巴伦-希尔顿名下的一处物产,而“冒险王”当天就是从这片农场起飞的。发动引擎、滑行、拉升,在福塞特驾轻就熟地完成这一切后,那驾后来被美国军方以及许多民间组织搜寻的蓝白相间的“贝兰卡”单引擎飞机就这么飞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遗留了许多谜团。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放松飞行了。虽然在福塞特驾机失踪后的相当一阵子里,大部分报道都将这次飞行与他计划中的另一个挑战项目陆地汽车极速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提供线索的人也的确是福塞特的好友兼冒险活动资助者理查德-布兰森。但最终经由佩奇与当日农场工作人员的证实,福塞特这回真的只是纯粹飞行,而不是为了寻找理想的纪录突破地。“我知道斯蒂夫(福塞特)想要打破陆地汽车极速的世界纪录,而那肯定需要一片干燥、空旷的河床来帮助实现。不过,那天的飞行应该和这没有关系,因为他说自己只是去放松一下身体。”佩奇说道。也许福塞特的冒险纪录真是太辉煌了,所以在这回好比“后院迷路”似的驾机失踪后,外界一度对他的脱险归来很是乐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踵而来的却是一连串的坏消息。福塞特是在内华达州沙漠地区失踪的,事发地点附近有不少陡峭的山峰和险恶的沟壑。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在过去的50年中,至少已经有150架小型飞机在这儿不幸遇难。而附近的人更是用“飞机墓场”来称呼这片不毛之地。失踪84天 妻子申请“推定死亡”遗嘱,这是冒险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福塞特也不例外。“是的,我已经写了遗嘱。这样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有了准备。我没有孩子,妻子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者。”自从开始退休后的冒险历程,福塞特就不止一次地对身边人提及这种“最坏的打算”,只是这回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失踪者的遗嘱是没法被履行的。11月26日,在福塞特失踪后的第84天,他的妻子佩奇向美国伊利诺斯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丈夫在法律上已经死亡。“对我们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虽然大家还是期盼着能发生奇迹,但我不得不说,希望的确越来越渺茫。”自从福塞特失踪后,除了动用部分资金用于搜救工作外,佩奇表示自己并没对丈夫的资产有过挪用。而她此举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履行遗嘱后,拿出钱去鼓励那些勇于挑战人类极限的冒险后继者。根据法庭材料,福塞特名下的动产和不动产加起来,资产已经超过1亿美元。9月的内华达州沙漠还处在一派炎热中,而在失踪的当天,福塞特的身边仅仅带了一瓶水。这也就是说,即便当时他从飞机中侥幸逃生,也很难在那样的天气情况下幸存。此外,他的飞机上备有无线电发射器,但地面却从没有收到过他的求救信号,而且当日飞机上并没有降落伞。所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10月暂停搜救行动时的结论是——那架失踪的飞机已经在一次致命事故中损毁。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各种“不可能”的集合让佩奇下了提出死亡认定申请的决心。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若配偶失踪年满7年,在世的另一方可以向法庭申请,推定失踪配偶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死亡(如果未死亡事实而后得到确认,那么推定死亡的认定就会立即被撤销)。这一比较的话,福塞特的这起失踪可是太“新鲜”了,远远够不上申请标准。虽说美国在“推定死亡”上有过速战速决的先例,比如在世贸中心遭受袭击后不久,纽约市法庭就为这一悲剧中的失踪者家属签发了推定死亡证明,但那终究只是特例,摆到福塞特身上可就未必行得通了。热气球绕地球 福塞特福满多热气球飞行,撇开儒勒-凡尔纳笔下探险非洲大陆带来的震撼,你觉得其中最大的麻烦是什么?“一个人乘热气球飞行,你会觉得寂寞或者不安吗?”“哦,我根本没空想那些。当你忙着驾驶、观察还要分心休息的时候,反而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2002年7月4日,福塞特的“独立精神”号终于安全降落在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处农场上,而这位“冒险王”也就此成为了独自完成热气球不间断环球飞行的第一人。为了实现那气球上的环球飞行梦想,福塞特可谓遭受了冒险历程中最为严峻的挑战。当他的脑海中冒出这个点子时,他甚至还不知道该怎么去操控这么个庞然大物。1997年,“自由精神”号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的布希体育场起飞了,那是福塞特的第一次尝试。结果牛刀小试便有所斩获,飞行持续了6天两个小时又44分钟,而他也创造了两项热气球环球旅行的世界纪录——路程最远和时间最长。不过,顺利的开局并不意味着此后的一帆风顺,机械故障和恶劣天气成了挡在福塞特面前的一道坎。1998年8月,他驾驶着加大版的“自由精神”号开始第三度尝试。结果,就当旅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热气球在珊瑚海上空遭遇了雷电和冰雹的袭击,从29000英尺的高空迅速下坠。尽管福塞特在最短时间内就把物资负重全部抛弃,但他还是在这一出极速下坠的意外中受了重伤。所幸,海面搜救小组那回很快就找到了他,这才避免了悲剧。“失败总是让人沮丧的,对此我有很多体验。不过,我一直相信坚持的力量,因为只要那么干的话,最后胜利总会是你的。”为了替自己的冒险活动增加保险系数,福塞特在2001年的时候特地参加了跳伞培训,不过结果却是他不甚摔断了左腿。所幸,这并没有改变他的计划。狭小的座舱和12份奶昔,当福塞特于2002年6月驾驶着崭新的“独立精神”号从澳大利亚西部的诺斯姆镇徐徐升空时,他能在途中享受到的也就是这些了。为了预防消化系统出问题,他从起飞前的三天就开始只能吃一些高蛋白、低残渣的食品。“我会一边飞行,一边换着放松的姿势休息。当我不怎么运动身体时,我也就不需要睡多少觉了。飞行真是太让人着迷了,所以保持情绪对我来说一点也没问题。”其实,在最后那次成功的尝试中,福塞特也不是没遇上麻烦。根据电子传感器的显示,起飞没几个小时,就有2600磅燃料莫明其妙地没了踪影。对于不间断的环球飞行来说,燃料出问题可是个大麻烦。所以,地面控制中心一度提议福塞特先中途降落,检查完毕后再启航。不过,在当事人的坚持下,“独立精神”号还是继续原计划。最终,福塞特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他终于在第6次尝试时实现了心愿。冒险的本能斯蒂夫-福塞特,他的出名之处恐怕既不是过亿的资产,也不是那栋曾经借给《本能》剧组、充当了回莎朗斯通闺阁的别墅。这位63岁的美国人可用不着靠这些来吸引眼球,因为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原本就具有无穷魅力。1944年4月22日,福塞特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尽管由于父母的不幸早逝,他的童年多少有点黯淡,但在内心深处,他却一直怀念着他们。“我想大概在父亲让我加入童子军的时候,我的冒险故事就开场了。”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福塞特顺利融入了芝加哥的金融圈。从一个小小的股票经纪人起步,慢慢做大到银行投资商,最后他再以过亿的财富累积完成了自己的“大富翁修炼”。“对我来说,冒险就是为了享受成功后的满足感。只要能做些超越别人的事,我总是会觉得很激动、很兴奋。”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冒险活动都在福塞特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大块,区别的只是,职场赋闲后的他更能肆无忌惮地投身其中。无关体育精神,无关慈善激励,福塞特说自己的冒险就是对满足感的纯粹迷恋,所以,哪怕曾被人讽刺为“富人的奢侈消遣”,他也毫不在意。当然,作为一个成功的商界精英,福塞特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行动原则,比如他会将商场上规避风险的技能运用到冒险计划中。单人热气球飞行,那曾是让福塞特最感挫折的一项冒险,直到第6次尝试才总算大功告成。而在那背后自然少不了专业团队的支持,具体说来那就是一支由12人组成的技术后援团,其中包括气象专家、公关专员、空中交通监测员和气球膨胀指挥官。“冒险是我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可以从中感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我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多地完成对极限的挑战,这就是我一生最大的理想和荣誉。”除了飞行和航海,福塞特还登上过六个大洲的最高峰,游泳穿越英吉利海峡,参加铁人三项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和1770公里狗拉雪橇的比赛。>>>飞行2002年6月至7月福塞特操控着“独立精神”号热气球在14天内掠过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创造了世界热气球飞行的最长时间纪录,13天8小时33分钟,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独自完成热气球不间断环球飞行的第一人。2004年10月福塞特在瑞士驾驶一艘75米长的新型齐柏林式飞艇,以111.8公里的时速打破了2000年1月由两名英国人创造的92.8公里的时速世界纪录。2005年3月他又成为世界上驾驶单人飞机进行不间断环球飞行的第一人,用时67小时2分38秒,飞行距离36800公里。2005年7月3日福塞特与马克-布雷赫兹搭档,驾驶木制飞机成功穿越大西洋,再现了1919年英国飞行先驱约翰-埃尔库克和阿瑟-布朗首次完成人类不间断飞越大西洋的壮举。2006年2月他驾驶“环球飞行者”号飞机在3天多时间里环球飞行约4.25万公里,创造了不间断飞行的最远距离,成功挑战了1986年由冒险家迪克-鲁坦和珍娜-耶格尔创造的不间断飞行4万公里的纪录。而机械故障正是让这位“冒险王”缩短计划、早早落地的主要原因。>>>航海2001年10月福塞特和他的船员们用了4天17小时从纽约到英格兰横渡大西洋,这比之前的世界纪录足足少用了43小时35分,而平均时速也提高了7海里。在世界风帆航行速度纪录理事会认可的22项世界纪录中,福塞特保持了其中的13项。2004年4月为了庆祝自己的60岁生日,他驾驶着一条长38米的双体船“夏安族人”号,在12名水手的配合下,只花了58天9小时32分钟就完成了环游世界之旅,把法国人在2002年时创造的世界纪录提前了6天。

『玖』 英魂之刃冒险家背景故事

背景故事:

无论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人,都不会把佐伊.克莱森这个名字和绝迹魅影的称呼联系在一起,因为表面上看,她仅仅是一名刚刚入职的实习记者,背着小熊背包,整天追踪着各种枯燥的考古新闻。然而实际上,佐伊.克莱森是一名出色的宝藏猎人,一个天生的冒险家。经过她发掘或公布的考古发现不计其数。 在记者身份的掩饰下,她得以更加便捷的穿梭于世界各地的遗迹当中,除了获取宝藏之外,她还有一个终极目的:寻找通往异世界的圣坛遗迹。 一天,佐伊接到了新任务——科考队在美洲丛林的玛雅金字塔中,找到了由两座巨大雕像把守的密室,密室之中装饰着祭坛形状的浮雕。“这一定和圣坛遗迹有关!”,兴奋的佐伊来不及更换衣服和装备,就匆匆登上了前往营地的飞机。 记者证和充满活力的笑容,让她很容易就通过盘查,进入了科考营地。当晚,趁所有人入睡之时,她暗中潜入密室。在开门瞬间,月光照印在浮雕之上,密室中突然出现了闪烁着蓝色光芒的祭坛投影。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兴奋的佐伊迫不及待掏出相机拍摄。但就在她按下快门的刹那,密室之中的魔法能量开始暴涨,瞬间将她吞没。 醒来后的佐伊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瑰丽多变的天空色彩、高耸入云的巨树、以及各种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而与此同时,她手中的相机也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拥有了惊人的魔法能量。 看着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世界,佐伊毫不犹豫的迈出了前行的脚步。因为她意识到:这趟历险,将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有趣的多。

『拾』 一些冒险家的故事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险家,他们的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今天看来,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经历更像一部系列剧(其中的一些,确实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在干旱炎热的沙漠里,这6位无畏的探险家,勇敢地面对一切,最终发现了地球上那些原来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认为他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有人与狮子搏斗,有人吞下老鼠……那么,如果有胆量的话,你也去探险吧! ……

庞斯·德·利昂:发现“阳光国度”

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

时 间:1513年 ……

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个尝到不老泉的人,将得到财富、名誉和再次年轻的机会。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传说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险家庞斯·德·利昂从南美洲启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岛和圣·萨瓦多岛,也没有找到。虽然庞斯没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它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的欧洲人,他的确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 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 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 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 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