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小故事
父母对我的爱,说也说不完,是用文字写也写不完的.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记得是去年冬天内,夜里容我突然生病了,爸爸妈妈赶快把我送到了医院.那时天气很冷,爸爸妈妈穿得很少,他们却给我穿得很暖和,我问他们冷不冷,他们却说不冷,可那种感觉我知道,那种如寒风刺骨.医生说要打吊针,妈妈小心翼翼地拿着瓶子扶我回家,回到家,爸爸妈妈又轻轻地把我扶上床,等我睡着了,他们还坐在床边,等针打完了,他们轻轻地把针拔掉,当时我几乎没有感觉.
父母对我的爱,让我难以回报,我要用我一生的爱来回报.
❷ 如何写我的教育小故事.ppt
你是作为家长写呢还是子女写呢,作为家长呢你就写你怎么教育子女的,作为子女呢你就写如何被家长教育的。
❸ 如何写我的教育小故事
一个星期天要写一篇周记,要写300字以上,题目自己定。我正在埋头想,爸爸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我身边,说:“我们去爬山怎样?”在我苦想的时候来个这样的话题很值得让我愉快,可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半信半疑,爸爸像似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去不去,是真的不骗你。”我一边笑一边拍手叫好。
我和爸爸从家出发去红佛寺,我一路笑嘻嘻的非常高兴。我们下车来到了红佛寺的脚下。开始爬山了,我一心想着爬山还以为爸爸带我来放松放松精神,我一路根本没有留意一路的风景。爸爸快速地追上我,跟我说:“你要仔细观察这里的一草一木,回家写一篇作文,你仔细观察其实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可以写,不仔细观察的话肯定写不出好文章。”爸爸一说,我爬山的路上仔细观察小草、树和一路上的风景,连一只小虫子也在我的范围之中。
回到家,我把观察到的事物连成一篇文章用上优美的语句,写了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从此以后爸爸经常带我出去爬山开阔视野,我变成了一个喜爱观察的小姑娘。
当年那个一碰到作文头痛、苦恼的小女孩现在变成了一个喜爱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小女孩。因为爸爸那个“仔细观察”的话,使我一生受用,从而改变了我对作文的看法。
❹ 帮我找些教学小故事
懂得付出--我的教学小故事
我是高一(14)班的历史老师,也是他们的副班主任。在课上我是他们的老师,在课余,我就是他们的大姐姐。我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有困难,我会及时帮他们解决;他们生病了,我比他们还紧张。
那一天,林阳同学突然发高烧。我听说后立刻赶到了他的宿舍,可并未发现他,于是我又急急忙忙赶到了教室找到了他。我把林阳带到了我的办公室,给他泡了一杯牛奶蜂蜜,让他趴在我桌上休息一会。他觉得难受,我就把音乐打开,给他舒缓精神,陪他聊天。不知多少时间过去了,我才想起了自己还没吃饭,也顾不上了。看他高烧一直还不退,我打电话通知林阳的父母,请他们带他回家休息养病。
等林阳的父母赶到时,天早已黑了,送他们离开学校,我又多了几分忧虑,不知他何时能恢复。在忧虑中,我没有走向食堂,也没有回宿舍休息,我又回到了办公室,拿出备课本,继续工作。
深夜10点,得知林阳从医院回来了,仍需住在学校一天,我毅然赶到他的宿舍,陪到熄灯休息后才回去。
教学小故事
曾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有一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训斥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那就说明赏识要离成功近得多。那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特别地好动,一次能够坚持坐一分钟就很不错了,不仅他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有时候真让人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语文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XX,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XX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XX,难怪刚才班主任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XX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http://hdzx.jd.e.sh.cn/Teacher/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24
http://www.wjnxsxx.net/grwz/jjf/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0
教学小故事
语文课上,学了一篇课文《乡下孩子》,是一篇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讲述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农村广阔的天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地成长。
当教到第二、三段: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我正引导学生朗读这两小节,说说乡下孩子玩些什么?话刚说完,就看到许多小手高高举起来了,一位小朋友说:“乡下的孩子他们玩捉蝴蝶编故事、用草叶吹歌曲。”又有一个小朋友说:“他们还去挖野菜喂小猪、逮小鱼喂小猫呢呢。”
我顺势引导:你们瞧,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灵巧的双手,多么聪明能干的孩子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小节,感受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同学们开始认真朗读起来。刚读完,一只小手悄悄地举起来,又缩了回去。哦,是平时很胆小的徐子凯。我就走到他身旁小声地问:“徐子凯,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他红着脸站起来,用害怕的眼神看着我,轻轻地说:“老师,我觉得书上说的还不够,图上还有许多小动物。我觉得也能编几句。”
是呀,小狗、大公鸡、大白鹅、小猪……还真不少呢!我微笑着点点头,表扬:“你真细心!”
“老师,我在乡下长大的。暑假里我还经常和小伙伴去捉蚂蚱,喂奶奶家养的母鸡呢……”许多孩子听了,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是呀,何不让孩子们也来说一说呢。
我话音一转:接下来,老师让大家当一回“小诗人”,也来学着编一编……还没说完,徐子凯就兴奋起来:“老师我想好了一句,我先说……”
“逮几只蚂蚱,填饱了小鸡的肚皮”
接着,许多小手举起来了……
“割一篮青草,乐坏了漂亮的大白鹅。”
“捉一只蝴蝶,能做成精美的标本。”
“采一束野花,装扮了妈妈的房间”
“老师还能说:采一束野花,能做成漂亮的花环。”
……
大家正说着,赵天明用生硬的普通话说:“老师,昨天我回去问妈妈小时侯玩什么?她说夏天的晚上,他们几个经常到草丛中、花丛中捉萤火虫玩,放在瓶子里晚上可以照亮。”
可以编一句“捉几只萤火虫,点亮了我的小屋”
……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就说开了。
孩子的想像是丰富的。教学时,抓住有利时机,让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遨游太空,这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❺ 我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老师要我写一篇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请问我该怎么写。
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啊。。首先你是一个小学生~你的生活每天其实都是在教会你自己成版长,也就权是说,你的生活本身其实就很有教育意义。我建议从你日常的小事儿开始着手,比如今天放学妈妈来接我,我和一起谈论学校的事情,当你谈到某一件自己觉得深感疑惑或者觉得难以解决的事情的时候妈妈和我交流了她的想法,这个故事就可以写进去。又或者今天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怎么解决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是之后再也不和同学打架了?还是学会了怎样更好更和平的解决问题?还是意识到了与同学和平相处的重要性?
不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你仔细的想想自己过去的生活,你其实会觉得生活中好多事儿都在无形中教给了你一些东西 ^_^
❻ 帮我找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500字)
毛泽东对句借书故事
1909年秋,毛泽东16岁,从韶山考入了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同校有个同学叫萧三,他比毛泽东小3岁,而他从小勤奋好学,成绩较好。两人在一起学习,时有往来。
一次,毛泽东得知萧三有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此书专写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名人,毛泽东很想读一读这本书。于是,他便前往借阅。萧三出身富裕,又是本籍人,当时,他虽然与毛泽东有些交往,但对毛泽东还不甚了解,因此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瞧不起这位外地来的“乡巴佬”。当毛泽东找到他时,萧三却说:“书倒是有一本,但我有三种人不借。”毛泽东谦恭地说“小弟愿意领教,那三种人?”萧三笑嘻嘻地说:“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二嘛,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
毛泽东微微一笑,说:“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阅书心切,请仁兄出一联如何?”萧三见毛泽东这么心切,便道:“我这书里讲的可是英雄豪杰呀,你听着,上联是这样的: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快吧!”
毛泽东略一沉吟,从容答道:“我就冒昧对一联,并将此联赠仁兄: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罢,满脸羞得通红,低头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立即去拿书,双手捧到毛泽东眼前。毛泽东双手接过书,连声道谢,两人握手大笑。从此,毛泽东与萧三成了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散步、游玩,交流学习心得,评论诗文,畅谈时事,无话不谈。诚挚相待,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
❼ 幼儿园教育小故事
1、这条小鱼在乎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就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这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点评:爱心是最宝贵的,正如,古人所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孩子的心灵中及早地播下爱的种子最重要。
❽ 我家风家训小故事
曾国藩的家风四字八句诀
清明将至,恰逢“家风”一词正盛行于坊间。
只见的小记者大街上逢人便问家风,懵懂的菜贩子硬着头皮说不短斤少两,大爷大妈一脸茫然地挤出“和善”啊“吃苦”啊等等,学生则必是“好好学习”,白领则俱云“打拼”,战士则无外乎“练好本领保家卫国”。但凡他们口中所说的,与中国人传统的“家风”,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
“家风”,原是与门阀密切相关的,是士族世家讲究的东西,常见的如“书香门第”、“耕读传家”者是也。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家风起码须具备以下三个特性:一是家族上下约定俗成,共同认可;二是祖孙世代相传,风尚自然延续;三是非蜻蜓点水的一鳞半爪,而是涉及家族每个成员每个生活细节的较系统的言行规则。“风”不是一言半语,“风”是长期完善形成又共同自觉践行的准则和习惯。
那位问了:难道平民老百姓就没资格讲“家风”吗?非也。主要是草民百姓没那工夫,饱肚子是顶顶要紧的事,遇见官员贪婪、天降灾难,还会揭竿而起呢,遑顾儒雅门风?顶多是父母交代一两句:乖,别惹事!这充其量是临时的教诲和叮嘱,与高门大户的所谓“门风”,风马牛不相及。
曾文正公,用梁启超的话说,“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国藩出身于湘乡的一个缙绅之家,标准的“耕读传家”者。所谓“耕”而又“读”,耕则退可以自守,读则进可以入仕。——此足见家风既包含道德提倡,初衷更在于子孙立世、光耀门楣。
曾国藩做了十年京官,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头功,坐镇两江总督,晚年在写给二弟国潢的信中,总结其祖父星冈公遗教的家风家规,概括为“四字八句诀“。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他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惟星冈公之都教,尤应谨守牢记,吾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使就范围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家族子弟的贤与不贤,六分是先天遗传,四分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我家世代都有明德明训,特别是祖父星冈公的谆谆教导尤其应该谨守牢记,我近来把祖父的家规,编成四字八句,即:“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书“者,勤奋读书,广博求知。
“蔬“者,自耕苗圃,栽花种菜。
“猪“者,开圈养猪,正所谓”养猪也内政之要者“——有肉吃!
“鱼”者,开塘养鱼,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写:“屋门首塘养鱼,亦有一种生气。”
文正公总结道:“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而有一种生气,登其庭而有一种旺气。”
“考”者,及时祭祀,敬奉祖考。在儒家的传统教义里,正像曾国藩祖父所言:“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清明即至,神州山川尽烧钱,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又将上演,此虽不利于治霾,却大有助于孝道。
“宝”者,邻里亲朋,友善相待。“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早”者,很明显,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扫”者,洒扫庭除,勤劳整洁。既培养热爱劳动,也彰显居家品位。
上述八项做好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常设常行”,落实在行动上,家庭保证和睦幸福。而下面几项,曾文正工家自祖上就一直不太提倡。
“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看风水、算命、和尚、巫道以及郎中,这些人,能远离就远离,别亲近接纳这些人,只能带给你无尽的烦恼。
曾氏的四字八句家风秘诀,用当今的话展开来讲,就是刻苦学习、自食其力、尊长敬老、诚信待人、远离邪恶。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多不谋而合,只是,要真正做到并培育为惯常的风气,难上难矣!是故,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更非只言片语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