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01:51:30

㈠ 关于三十六计中智谋的故事

1、第一计:瞒天过海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

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2、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夙愿,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

诸葛亮传令,藏起旌旗,打开城门,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谈笑风生。

司马懿率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状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于是撤退。

3、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

4、第三计:借刀杀人

春秋时期,郑桓公精心治国,郑国日益强盛。但郑桓公并不满足。郑桓公想要扩张领土,于是他决定侵占郐国,他采用谋士计策,列出郐国忠臣良将名单。

郑桓公在竹简上刻上诺言:一旦占领了郐国,便给这些人升官、分封土地。接着,郑桓公举行了隆重的祭典,发誓永不负约。

郐国国君得知此事,大吃一惊,疑心大起,以为那些名单上的人都要反叛他,最后决定将他们全都杀了。郑桓公听到郐国忠臣良将被杀,高兴得心花朵朵开。郑国军队乘虚而入,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郐国。

5、第四计:以逸待劳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㈡ 三十六计的故事(简写)

1、暗度陈仓

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鼓城一战,项羽打败了刘邦,这年6月,原来已经归附刘邦的魏王豹又叛汉投楚,并率兵占据了刘邦去关中的交通要道,刘邦派谋士郦食前往魏营争取魏王豹,但是遭到了拒绝,于是任命韩信为元帅,同年的八月,率兵攻打魏,魏王豹派重兵把守黄河东岸。

但是在这一天,韩信等领军到达临晋津,韩信与魏兵隔河相峙,暗中则派随精干人员探索上流的形式,不久之后得到探报说世上留个段都有卫兵的严密把守,只有夏阳一处的卫兵比较少,防备空虚。韩信听了这一探报认真的分析,想出了计策。

他先是招了曹参入账命令他立即领兵进入山中砍伐木材,不论大小都可以用,接着灌婴他派出士兵分头前往市中购买瓦罂数千只,每只瓦罂下20的粮食,灌婴听了不知道韩信要用途就想问个究竟,韩信没有回答,时隔两日,曹参灌婴先后带着所办齐的木材巷向韩信缴令。

韩信又命令他们二人按照自己设计制造出一种木罂,用木头夹住罂底四周缚成方格,用绳绊住。一格一罂应合为一排数,数千罂分成数十排。

灌婴听了韩信的安排更加纳闷儿,便问曹参,大军渡河需要用的船只已经征集了,为何还要用这种木罂呢?曹参说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就按照元帅的命令形式吧。

是二人日夜的制造,不过几天数千只木罂就制齐了,韩信亲自验收,等到当天的黄昏时刻,韩信命令灌婴领数千人在原地不动,并交代只准摇旗呐鼓守住船只不得擅自渡河有敢为命者斩,然而,韩信自己则和曹参一同督促大军,赶往夏阳并立即将木罂放入河中。

但是这个时候韩信和曹参好不容易到达了对岸,却说临近渡口魏国守将只是率兵严守,这时候韩信在夏阳偷渡成功,魏王豹也迫于大势已去,只得下马扶手束手就擒了,通过在军事上的使用,使自己更便于用谋略战胜敌方。

2、苦肉计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退守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夫差求和。夫差接受了勾践的请求,但前提条件是勾践要到吴国给夫差当仆人,勾践答应了。

到吴国后,勾践住在山洞里。夫差每次外出,勾践都亲自为他牵马。有人辱骂勾践,勾践始终低眉顺眼,表现出一副驯服的神情。他表面上对夫差忠心耿耿,实际上暗中策划复兴越国的方案。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我曾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下病人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

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得了‘时气之症’,得了这种病很快就会好,请大王不必担心。”夫差听了很受感动,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定无反叛之心,不久便允许勾践回到越国旧地。

回到越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身劳心,礼贤下士,招兵买马,20年后,勾践终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

3、连环计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连环计是发生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央视版电视剧是在第六集 连环计。

内容为:王允将貂蝉私下许配给吕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将貂蝉送给董卓,并且告知吕布是董卓接貂蝉回府,择日将与董卓完婚。

后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两人之间离间,使得两人相互猜忌,并且结下怨仇,在三国演义第九回中,吕布杀掉了董卓。

4、偷梁换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秘诏,立扶苏为太子。

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押秘诏,等待时机。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

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5、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 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 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 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 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 旧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 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 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 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

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且说田忌与 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 国邯郸, 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

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 退回大梁 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㈢ 三十六计故事

《瞒天过海》:

战国末期,卫国大商人吕不韦与他的庞妾赵姬,共同推动一件将政商合一、以换取最大投机报酬的“企划案”、把被视如敝屣的秦国王孙异人,一步一步推向秦王宝座,合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切鼎切”,并协助秦王赢政统一了六国。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

《借刀杀人》:

新兴的大清势力,为了拔掉袁崇焕这个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在谋士范文程策划下,利用乱世危局下的人性弱点,挑动崇祯皇帝的猜疑、孤傲心理而杀害了袁崇焕,导致大明江山的灭亡。

《以逸待劳》:

唐代,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势正盛。帝王之师李泌为肃宗规划“以逸待劳”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东忽西,作势要攻打叛军所占的范阳、洛阳及长安三地,让他们为彼此救援,在数千里的军道上疲于奔命……

《趁火打劫》:

五代时期,后唐皇帝李从珂篡位后,便与他的妹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同床异梦、势同水火。契丹明主耶律德光在策略家韩延徽的规划下,逐步离间了李从珂、石敬瑭,促使两人鹬蚌相争……

《声东击西》:

汉明帝时,将军窦固、东平王刘苍,与班超共同似定“声东击西”策略,由班超前往西域经营,以谋取整个西域。然后再以西域诸国之力量牵制匈奴,扰其后方,乱其阵脚。汉朝远征军乘虚征伐,终于一举扫平匈奴,奠定汉朝对西域的长远影响。

《暗渡陈仓》:

楚霸王项羽强势作为,分封诸王。策略家张量在刘邦前往封地途中,将悬崖上的栈道烧毁。这一招等于宣示刘邦一入汉中便不再回头,使项羽失去戒心。后又以“明休栈道”蒙蔽敌人,以“暗渡陈仓”突袭三秦,扭转了楚汉的竞争态势,改写了历史。

《隔岸观火》;

北宋赵普与赵光义、高怀德等内讧,纷争四起。正当这些恩怨情仇一波一波地流过之时,“后周”符皇后利用形势,让赵光义的儿子们陷入互相残杀境地使赵光义江山坐而不稳……

《李代桃僵》:

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孤儿”的故事。

《顺手牵羊》:

周世宗驾崩不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摇身一变,顺手牵羊坐上龙椅,取走了大力栽培他的柴荣的天下。但另一畅顺手牵羊”大计,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他袭来。

《打草惊蛇》:

西晋前秦帝国,皇帝符坚推翻了哥哥符生,即位为帝,命策略家王猛放手改革,打击不法。此一“打草”之举,使得王市集团惴惴不安,终于全面举兵反叛。符坚在周全的部署之下,予以各个击破……

《借尸还魂》:

西晋末,从小在汉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匈奴冒顿单于后刘渊,乘“八王之乱”而崛起,醛晋”室而代之。他在谋士的策略安排下,利用“人心思汉”的心.理因素,伪托刘邦之后,建立起“大汉国”来,加速推动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调虎离山》:

北周武帝一改弟承兄业之帝统,导致皇室内部矛盾对立,政局暗潮汹涌。权臣杨坚得谋士李德林、高颍之助,二度使出调虎离山秘计,将诸位王爷轮番遣离或调回京都,并将之一一诛杀,最终建立隋朝。

《抛砖引玉》: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奔走于魏、楚、秦之间,让魏、楚彼此猜忌,又以“商於之地”诱引楚怀王,使其彻底与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决裂。

《擒贼擒王》:

唐初,为了彻底解决长期的边患突厥,李靖定策设计,生擒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让突厥群龙无首,各自溃散,计成后,再用怀柔政策将颉利君臣留在京城,并安置降众,实现长久的“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作乱。军事谋略家李塑临危受命,对敌将一个一个招降,并且大胆任用。顽敌之强大阵容如同釜底被抽去薪柴一般,形势为之逆转。

《关门捉贼》;

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为擒高宗赵构,率十万剽悍骑兵席卷中原,直驱水乡江南。他孤军深入,一步步踏进韩世忠缜密布下的天罗地网。此“黄天荡之战”奠定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假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的策略家荀息,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他利用虞公贪婪的心理弱点,赠送以玉壁、良马与美女,使虞公完全解除武装。但晋国班师回国途中,又顺手牵羊地灭了虞国。

《偷梁换柱》:

秦始皇死后,赵高矫旨赐死了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更立胡亥为帝,杀尽秦始皇的子孙,斗垮李斯,一步一步完成他的“乱秦亡秦”计划。

《无中生有》:

汉武帝时,太监苏文利用“十四月怀胎”的谎言,以及武帝的猜疑心理,暗中筹划夺嫡大计。无中生有,以埋盅为手段,陷害仁厚的太子刘据。而曾经自诩英明的武帝,在这场残酷的斗智游戏中彻底失败,在“思子宫”里孤独地度过晚年。

《混水摸鱼》:

宋代,赵匡胤策动“陈桥事变”,夺取后周的江山。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弟弟赵光义用“混水摸鱼”之计,先把赵普排挤出京,接着毒杀两位开国将领,又将奉命调查此一命案的亲赵匡胤势力一一除去。最后,利用前朝的亡国女子小周后、花蕊夫人的复仇心理,在万岁殿布下一个“烛影斧声”的夺权之夜……

《金蝉脱壳》:

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刺,兵败被俘。后来英宗以“金蝉脱壳”之计,脱险回国,并且在数年的隐忍之后重登帝位。

《远交近攻》:

战国后期,秦国丞相范睢拟定“远交近攻”的大战略,为秦国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穿

《假痴不癫》:

宋真宗的妃嫔刘美人,夺取了李宸妃的儿子赵祯(宋仁宗),谎称是她生的太子。刘美人因此一跃而为皇后、太后,并且以整个国家机器来维护她的谎言。少年皇帝赵祯与众朝臣因此打起混沌战术,装聋作哑,以“假痴不癫”来立身处世。

《指桑骂槐》: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大举削藩。朱棣得道衍和尚蘘助,化被动为主动,指责齐、黄两人为佞臣,打着“清君侧”大旗,发动“靖难之役”,直捣京师。

《反客为主》:

赵构在前往金邦当人质的路上,一个臣子提醒他,要乘机观望,勿去送死。赵构观望不前,终于等到了宋徽宗、钦宗被金人掠去,而捡到了皇位。

《笑里藏刀》:

清太宗皇太极猝死,庄太后为了争取儿子福临(顺治帝)继位,接受谋士范文程的建议,让福临叔父多尔兖当摄政王。她又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多尔兖,接着连她自己也委身下嫁。最后,她寻机给予致命的一击,稳定天下。

《欲擒故纵》:

晋朝大将羊祜用“欲擒故纵”之计征服东吴;一方面坐视荒淫暴虐的吴王孙皓把国力、人才耗尽;一方面广施德政,使暴政下的吴国百姓相继来归,造成吴国明心士气瓦解。

《树上开花》:

明朝在经历了“延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三大宫延奇案之后,由十万太监组成的宫延势力,左右了大局,他们借傀儡皇帝这棵树,来开自己的花。

《上屋抽梯》:

李渊采取韬酶之术,他让隋炀帝、自己的追随者都以为他纵情声色,胸无大志,但私底下,他却积极地运筹帷幄,审时度势,等到最有利的时机,成功出击。

《美人计》:

春秋时期,越国利用西施颠覆吴国统治的故事。

《空城计》:

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的故事。

《反间计》:

在宋、金长期对峙中,金人采醛用敌制敌”策略,扶立刘豫为皇帝,来治理占领区。岳飞为了颠覆刘豫政权,巧施“反间计”,并利用金兀术仇视刘豫的心理,废黜了刘豫。最后,金兀术又利用宋高宗对岳飞既爱又恨的矛盾情结,与秦桧联手,导演了另一出反间计。

《苦肉计》:

大纵横家苏秦为了报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共同演出一“苦肉计”;由燕国为苏秦公开制造罪名,予以逮捕下狱,苏秦趁机亡命至齐,暗中实施“强燕弱齐”大计。

《连环计》:

小女子貂蝉,被司徒王允从她卖身的酒楼救了出来,赋予她一项超级任务;投入狼窟,向董桌、吕布“两边放情”,让两人产生冲突与内斗,替王允制造可乘之机。

《走为上》:

春秋时代,晋献公庞信骊姬,逼死太子申生,众公子相继出亡。公子重耳“走为上”走了十九年后,终于获得秦穆公的帮助,兵不血刃地回国登位,成为“晋文公”。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