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的故事
㈠ 吕蒙的故事
吕蒙梦中学习的故事:孙权劝吕蒙多学习经典,于是吕蒙便潜心博览群书,而以《易经》为主要学习对象。吕蒙经常因酒醉而坐在已逝世的孙策的旧座位上,有时更沉沉睡去。一次在他沉睡中,竟然将《易经》诵读了一遍,然后惊醒。
众人问他惊醒的原因,他便说:“我刚才梦见伏羲、周文王、周公,与我谈论世代治乱兴衰之事,与及日月宇宙变化之理,无一不是精妙之极;他们不是只谈空话,纯粹诵读文章而已。”于是大家都知道吕蒙曾经在睡梦中诵读《易经》之事。
㈡ 吕蒙和吕蒙正的简短小故事
1.吕蒙的简短小故事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说:“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需要刮目相看啦!“
2.吕蒙正的简短小故事
吕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但是,与吕蒙正要好的同事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
下朝以后,吕蒙正的有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
(2)吕蒙的故事扩展阅读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本贯东莱。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㈢ 孙权和吕蒙的故事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死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
‘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嘞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
(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㈣ 关于吕蒙的故事简写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㈤ 关于吕蒙的故事,谢谢
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这些战绩使他愈发骄傲轻敌。东吴的年轻将领陆逊利用了这一点。他备礼呈书给关羽,口气极为谦恭,这使得原就轻视陆逊的关羽放松了警惕,不复有江东之忧,他撤走了荆州(今湖北荆门)的大半兵马去攻打樊城。结果吕蒙乘机而入,偷袭成功,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荆州。
关羽闻讯大怒,回师要夺荆州。东吴虽已占领荆州,但形势是很严峻的,因为关羽现在力量尚强,荆州是其老巢,他的复夺之志正盛,双方一旦交手,结果实难预料。这时东吴大将吕蒙显示了他杰出的战略才能,他运用瓦解军心的战术,成功地击溃了关羽之军,并最终俘虏了关羽,从而使东吴在荆州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吕蒙占领荆州后,立刻传令军中:“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定按军法。”并且城中各级官吏,原封不动留任。他又将关羽家属专门保护起来,优厚供养。吕蒙的军令的确是严格无情的。他的一位同乡士卒因为拿了百姓的箬笠盖铠甲,被抓获,吕蒙说:“你虽是我同乡,但我号令已出,你既违反,当按军法。”当即推下斩首,自此三军震动,东吴兵士再也不敢骚扰百姓。过了几天,吕蒙又传下号令;凡随关羽出征的将士之家,按月供给粮米,有患病者,派医治疗。结果“军属”们对东吴感激涕零,个个安居不动。
再说关羽,一路之上气急败坏,他先派了一个使者前去质问吕蒙的背信弃义。关羽使者到后,吕蒙亲自出城迎接,待以宾礼,并解释说奉上差遣,不得自主。设宴款待后,送使者回馆驿休息。这时随征将士的家属纷纷来使者处打探,并让使者传书传盲,都说家门无恙,衣食不缺。使者回军中后,将士们一听说家中安好、吕蒙照顾周到,个个都很欣喜,全无战心。
在行军的路上,关羽军中就有不少将士逃回荆州。及与东吴之军交战,吕蒙除了派几路兵马夹攻之外,又将城中将士的亲属都叫了出来,在山上喊话。四山之上,都是荆州士兵,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不住。这样一来,关羽军心涣散,将士们都循声而去,无心作战。关羽喝止不住,军队不战自溃。关羽遂奔麦城。
小小麦城被围,无有外援,关羽突围不出,父子最终双双被擒。
㈥ 江革和吕蒙的故事是什么
汉朝时候有个人姓江名革,字次翁。他从小就没了父亲,与母亲同住,相依为命。那时候天下很不太平,乱世中盗贼很多,江革只好背着母亲离家逃难去。没承想,在路上,几次遇上了劫贼,都要把江革抓走,江革总是流着眼泪说:“我有老母年迈,需要人供养,请各位放我一条生路吧。”劫贼动了恻隐之心,也不忍杀害他了。后来江革辗转到了下邳地方,更加穷困,连衣裳鞋子都买不起,便使尽一切办法去做帮工出卖力气,挣了钱来养母,这样,凡是母亲使用的东西,仍旧一样也不缺少。后来,母亲还是去世了,江革一面思念母亲,一面惟恐母亲九泉下孤独,就悲伤地住到了母亲墓旁,日夜相伴,睡觉时连孝服也不脱。后来有人见到他的孝行深笃,就举荐了他“孝廉”(孝廉: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各郡推举那些孝顺清廉的人充任官职),最后还做到了谏议大夫的官(谏议大夫:掌议论的官)。
吕蒙【成语】吴下阿蒙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和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就告别了。
㈦ 关于吕蒙的故事简写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㈧ 吕蒙故事名称。
吕蒙年轻时,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遗告发,他一点也不怨恨。后来,豫章太守顾邵去世,孙权询问他应该让谁接替顾劭,他推荐蔡遗。孙权见他不念前嫌,十分高兴,笑着对他说:“君欲为祁奚耶”?于是用之。
㈨ 吕蒙的故事
1、不计前嫌
吕蒙年轻时,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遗告发,他一点也不怨恨。后来,豫章太守顾邵去世,孙权询问他应该让谁接替顾劭,他推荐蔡遗。孙权见他不念前嫌,十分高兴,笑着对他说:“君欲为祁奚耶”?于是用之。
2、容忍甘宁
大将甘宁性情粗暴,轻于杀戮,不但经常违背吕蒙的心意,而且不时违犯孙权的命令。孙权对此,颇为恼火,吕蒙却总是为他说情,他认为,“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孙权听了吕蒙的话,厚待甘宁。后来,甘宁果然为东吴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后甘宁厨房下一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怕他遭甘宁杀害,便将其藏匿起来,没有马上将他送回。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谒吕蒙的母亲,要升堂见母时,吕蒙才叫出那小童来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
可是,过了一会儿,回到船上,甘宁却把小童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然后,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缆绳,自己解下衣服卧在船中。吕蒙闻后大怒,鸣鼓聚兵,准备上船进击甘宁。甘宁听到动静,故意躺着不起来。
吕蒙的母亲光着脚跑来劝阻吕蒙:“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吕蒙平日非常孝敬,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明白过来。他亲自来到甘宁船上。
笑着招呼:“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甘宁满面羞愧,流着泪对吕蒙哽咽着说:“负卿”。于是,便去见吕蒙的母亲,并跟吕蒙欢宴竟日。
(9)吕蒙的故事扩展阅读:
吕蒙后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陆逊、邓艾、陆抗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吕蒙。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吕蒙亦位列其中。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㈩ 短一点 吕蒙的故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起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事务,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传授经书的官吗!只不过要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要说事务多,谁像我事务多?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的地方。”
于是吕蒙开始进行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研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吴地的阿蒙了!”
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之后就应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大哥知道这件事太迟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而去。
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
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优》:“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10)吕蒙的故事扩展阅读:
一、典故出自:《孙权劝学》
1、简介: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2、作品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人物介绍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
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