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费城故事观后感

费城故事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18 01:34:04

① 急求一篇关于法律的观后感!!!

二零零六年的电影“雪莉宝贝”(Sherrybaby)就给观众讲述了一个游走在社会边缘的母亲如何自我救赎的故事

雪莉•斯旺森的前半生活得放荡不羁。十六岁就去夜总会跳舞,沾染了恶习,在之后的六年间,海洛因便成了她生命中的挚爱。她和一个小混混生下了一个女儿,还没来得及好好照顾她,就因为偷窃他人钱财购买毒品而锒铛入狱。三年后她假释出狱,再次踏入这个社会,试图洗清血液中的毒品和身上的耻辱,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可一切又是谈何容易。毒品让雪莉在地狱中的乐园走了一遭,再次重返人间,她的身上还残留着地狱之火的热度。监狱的生活没能磨灭她的火爆脾气,雪莉常常难以控制自己。在铁窗后面,这种强硬个性帮助她保护自己,那是一个比谁拳头硬的地方,可重返社会,这种秉性却是一种阻碍。想要吸毒,不一定有人阻拦你,想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却要接受一系列的考验,家人的冷眼,社会的不公,曾经生活的种种诱惑。她连被路人粗鲁的撞到都会追上去大骂几句,这就是雪莉——美丽、嚣张,活得尽情尽兴,没人能斗胆在她的骄傲上啐吐沫。但她却为了见女儿而低声下气地央求保释官网开一面,为了得到工作而接受那个不怀好意的男人的“特殊要求”,为了重获新生她开始学会忍气吞声地循规蹈矩。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说实话永远比说谎更难。

屋子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女儿稚嫩、多彩的画作,时刻提醒她为了什么而坚持、奋斗。她不是什么圣母,也不是魔鬼猛兽,只是小心翼翼的走路,保证自己不再因为恶习而失足。她比那些初入社会的女孩更加艰难、乏力,因为她受过地狱火焰的魅惑,习惯了逃避。雪莉虽然在监狱戒了毒,却依然显现出性格脆弱的一面,潜意识里不断寻找着能替代毒品的东西。所以她烟瘾很大、喜好喝酒、依赖性带来的快感,这些都成为了她逃避现实的工具。每当她沮丧、愤懑、不知所措,就会沉醉于弥漫在烟雾中的尼古丁带来的刺激。她借助一切法律允许的方式寻找快感,发泄生活压力带来的愤怒和不安。

雪莉喜欢戴上耳机听歌,仿佛借此能暂时飞离这个令人疲惫不堪的世界,希望真的能如歌中所唱,当她坚持走下去,能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那种能被称之为天堂的世界。在这次旅程的尽头。她就如同威廉•布莱克笔下的《病玫瑰》,被毒品这只“暗夜里狂舞、暴风雨里呼号”的飞虫摧毁了生命。女儿莱克茜是生活给她的第二次机会。当三年未见的女儿主动拥抱了她,仿佛曾经遗弃她的世界又向雪莉展开了笑颜。她哭泣着向女儿道歉、忏悔,讲述自己不光彩的过去,一股脑地要把所有的爱都补偿给女儿。给她买很多很多礼物,讲好多好多故事,给她唱歌。她不顾弟弟的调侃,在饭桌前清唱起“Eternal Flame”(永恒的火焰),女儿是她永恒的火焰,穿透云雨的阳光,纯净柔软的蓝天,从未实现的梦想,飞落在左肩膀上的天使。她的歌声不够婉转动听,还有些跑调,这就是她的爱,不够优雅不够完美,却毫无保留地奉献。只要能听到女儿喊她“妈妈”,用那双细小的手臂环绕住她,她就能披荆斩棘。可是,不得不承认,她还无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她的毒瘾还在身体里隐隐作痛。弟弟鲍比和妻子还对她糜乱的过去抱有成见,无法把莱克茜交给她。鲍比的妻子甚至不让莱克茜再叫雪莉妈妈。面对雪莉,莱克茜开始感到胆怯。深受打击的雪莉像头乱撞的飞蛾,渴望得到怜爱与支持,她求助于长相凶悍内心温柔的迪恩,她求助于父亲鲍勃的怀抱,她卸下防御的面具,开始痛恨自己的一无是处。可当父亲的手伸进她的衣服,就轻轻敲碎了她最后一道防线。所有的耻辱、难言的愤怒、没有朋友的孤独、女儿的冷淡都席卷而来,她光着脚在路上不停奔跑,世界静得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快,快得仿佛就要窒息。她想开始新的生活,却身陷孤岛。当世界对眼泪视而不见,她只能不停奔跑。

雪莉再次求助于毒品。就好像有个邪恶的小人拉着她一直往下坠,直到地狱的热度烫得她毫无知觉。

当雪莉再次醒来,仿佛刚刚结束一场关于羞耻的游戏,所有的承诺都变成了一文不值的谎言:亲爱的宝贝,我竭尽力量去尝试,却落败得一塌糊涂。亲爱的宝贝,你看,我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坚强。

雪莉再次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去戒毒、回监狱,或者带着女儿私奔。半天相处下来,她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照顾女儿,她的脾气,她盲目的爱都无法让女儿健康地成长。比面对这个世界更加艰难的就是再次放开女儿的手。她把女儿交还给弟弟鲍比,真诚地请求他照顾莱克茜。她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从摆脱毒品开始。下次回来,她会是个好妈妈,她会再次学着去爱。雪莉•斯旺森完成了生命中重要的蜕变,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母亲。

你看,每个母亲都有她唯一的一种方式去说爱。

② 跪求费城故事(1993)的英语观后感

Philadelphia story] tells a AIDS patients with legal safeguard their rights of story.

One is called ANDY young lawyer for AIDS was unreasonable fired, he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disease at the same time,

And his lawyer persisted with the law to maintain their own dignity and rights, ultimately win the lawsuit story.

In the film more appear the AIDS and gay these two sensitive topic, through fair and discrimination fight this thread throughout the film.

Tell us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But we should not wear blinders.

Calling for the society should give every citizen to equal rights.

Society will be better

③ 急求电影 费城故事 观后感(全英文)的,300词左右,急求,各位大大帮帮忙,

现在存翻译软件,先自己写个中文的翻译过来好了

④ 英语电影观后感 《美女与野兽》 《 费城故事》《 时尚女魔头》三选一 1大概内容2 感想 3主角特色 4主旨

good good good!!!

⑤ 费城故事英文影评

比较地道的影评(楼上的更像简介)
There are certain films I like to renew my acquaintance with every few years, and one of these is "The Philadelphia Story" (1940). This is a witty, sophisticated movie that, in addition to dazzling star power, features elegant direction by George Cukor and a brilliant, non-formulaic screenplay.

The film is set among the privileged upper class in Philadelphia, and I would characterize it as a comedy of manners. The protagonist is a high-spirited, spoiled, somewhat arrogant socialite named Tracy Lord (Hepburn), and I am hard-pressed to think of a better matchup between an actress's persona and the character she portrays. Tracy is attractive in many ways, but she's too judgmental and intolerant of the weaknesses of others. As one character tells her, "You'll never be a first-class human being or a first-class woman until you've learned to have some regard for human frailty."

The lively, fast-paced plot in "The Philadelphia Story" revolves around love and marriage. Tracy has three suitors: journalist Mike Connor (James Stewart), ex-husband C. K. Dexter Haven (Cary Grant), and current fiancé George Kittredge (John Howard). Only hours before Tracy and George's wedding, romantic sparks fly between her and Mike. She disappears with the journalist and resurfaces later, clad in a robe and being carried by Mike, who is singing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In short, the movie is filled with entertaining repartee, and the three big stars are in top form.

⑥ 电影读后感。

《勇士》讲述的是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这一段故事,以飞夺泸定桥作为收尾。影片取名《勇士》,那么,何为勇士?勇士也会愤怒,会悲伤,会绝望,但他的与众不同在于能保持理性,分析情况,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限的可能。战友牺牲?抹一抹眼泪接着前进。桥板被拆?用铁锅做的盾牌开辟出路来。一句”前进“的背后当然有恐惧,只是勇者知道害怕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敌人就在身后,前进才能迎来希望,这份坚韧正是勇者的美学。胜利之后的从容淡定,总是令人向往,让人以为这就是勇士该有的模样,但胜利之前的血与泪才是成为勇士的必经之路。
震撼!最深刻的感受还是震撼!有血性,有党性,《勇士》,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首先,就取景来说,很美,有竹林有动物有生气,有石滩的气势磅礴,有大渡河的波浪滔天,从头到尾渗透着中式纪录片的大气与意境,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细节掌握得十分到位。
其次,电影情感丰沛而多样,使观众身临其境,无论是神枪手老余与女儿的亲情纠葛,还是红军哥哥与小女孩的战场兄妹情谊,亦或是团长与战士们之间的兄弟情义,都催人泪下,直击人灵魂的最深处。然而最动我泪点的,还是中央军炮手田生才与红军青年王冬宇的故事,红军小弟为了向炮手学习如何打炮,在炮手行进途中想要放弃的时候,选择了背着炮手奔跑,只是为了学习打炮技能,然而,终是体力不支离开人世,这一打击,让炮手坚定了内心,为了红军奉献自己,最终完成红军小弟的心愿。那一幕,看得我眼眶湿润,心中酸涩却不知如何言说。
最后,若是要说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某些镜头可能显得有点刻意了,导致情感的抒发略有些生硬,但总体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值得群众多遍品尝欣赏。
勇士电影观后感二
今天学院集中观看了长征系列电影《勇士》,讲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奋勇杀敌的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飞夺泸定桥”的部分。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国民党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战士们在两天之内长途跋涉了两百四十里山路。连夜的兼程,战士们穿着草鞋都磨破了脚。一路上,中央军前后夹击,山路崎岖泥泞,等战士们历经艰险到达了泸定县,有的终于疲惫地倒下了,倒在了泸定桥的西岸,永远地与之为伴。敌军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战士们一个个扒在索链上交替匍匐前进。两边的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前进,最终夺下了泸定桥。电影真的很震撼,战士牺牲的片段让我们看得抹眼泪。前人浴血奋战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在心,有了他们的奋勇杀敌,才有我们的现在。这坚贞不屈的爱国情,应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怀。
原来我一直不懂“民族”的概念。曾私以为民族只是同一片土地孕育的碰巧生长在一起的一群人罢了,各种过活,各取所需。但原来,民族是信仰,民族是理想,民族是坚持,民族是在千万的炮火中也要冲出一条血路的执着,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个人替我活下去的决心,是铮铮铁骨下的款款柔情,是虽然畏惧但义无反顾往前冲的勇猛,是一场历练,也是一段成长。电影让我动容,让我震撼,让我开始想要作为“民族”概念下的人而活着,让我为我们的伟大民族而骄傲,而自豪。

⑦ 《费城故事》影评,3000字,急!!

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东西。在今天这个读图时代,它不再仅仅是商业上的娱乐工具和政治上的宣传的手段,而是可以承载更沉重的命题和思考的情感载体。今天的电影人们,如果只能不断在华而不实的制作手段上下功夫,而忽略真正触动人心的是什么,甚至将自以为感动人的类化情绪生硬地包装成赚人眼泪的卖点,这样做只能制造噱头,缺乏填充情感与思考的感人细节。

例如今天我在电影《费城故事》中所感到的那样。绕开明星、忽略大导演、抛弃所有属于电影的拍摄剪辑技巧,这个影片本身所具有的看点和吸引力,就依附在它的思考中。而这些思考,依附在情节中设置的某个微笑,某个眼神,或者不经意的一句台词中。感动人的不是戏剧冲突,而是真情流露。

感性的道德禁忌和理性的法律公正怎样作用于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在每一个带有情绪的镜头里,始终流淌着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评估。它的结尾,与其说是结尾,不如说是给心脏悬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观众的一个心理安慰和交待。隐藏在画面背后的问题与思考,至今仍未结束。或者说,道德与法的碰撞,至今仍未结束。(

⑧ 求法律与电影观后感

这是大学时上选修课 《法律与影视》时看的电影 相当不错 希望可以帮到你

:-)

以下时两篇影评 各有所长 可以综合起来用

《费城故事》影评
好莱坞一向是娱乐电影的广阔天地,严肃题材影片因为缺少商业效益而不被看好,各大影片公司都不愿花钱投拍。然而,94年,这一情况却突然有所回转,一批对历史反省,对社会关注的严肃题材影片出现,其中以《费城》最受瞩目,反响巨大。

《费城故事》讲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称为“好莱坞面对艾滋病”的影片。它标志着好莱坞不再逃避社会现实,而正式向泛滥美国的艾滋病宣战了。影片号召人们关心帮助艾滋病人,同时赞扬了艾滋病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在电影中表现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动。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体形,他用节食的办法将体重减轻了30磅,并亲自与同性恋者、艾滋病人接触,直接体验生活;为了演出艾滋病人独特的绝望心态,他每天都进行造型训练,但回家后又得恢复自我,忍受着内心的煎熬。更可贵的是,他所演出的不仅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个坚强的奋斗着的爱着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业和整个社会的伟大角色。正因如此,汤姆•汉克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第4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

好莱坞一向是娱乐电影的广阔天地,严肃题材影片因为缺少商业效益而不被看好,各大影片公司都不愿花钱投拍。然而,94年,这一情况却突然有所回转,一批对历史反省,对社会关注的严肃题材影片出现,其中以《费城》最受瞩目,反响巨大。

时代在向前发展,我们对于道德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有很多观念的接受,我们首先是从看热闹开始的,我们以为那些事情与我们无关,但当它们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正是迎接他们挑战的人。

《费城》向我们讲述的并非一个简单的爱滋病人争取权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恋,哪怕是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同性恋依然是一个受到正统道德鄙夷的行为,影片中安德鲁是因为同性恋而染上爱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视为道德败坏,并被抛弃,于是他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诉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开。

片中的故事及其结局并不复杂,但他却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对于爱滋病人应该象其它病患者一样给予爱护和帮助,这在哪里都是被认可的,但对与同性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在影片中,安德鲁和他的“恋人”并没有受到他家人的不平对待,但是社会的偏见依然存在,哪怕他最终胜得了这场官司,但并不等于他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影片正是在这样一种沉痛而又无奈的气氛中结束。它敢于大胆的向社会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标志着这个社会正在前进。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在电影中表现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动。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体形,他用节食的办法将体重减轻了30磅,并亲自与同性恋者、艾滋病人接触,直接体验生活;为了演出艾滋病人独特的绝望心态,他每天都进行造型训练,但回家后又得恢复自我,忍受着内心的煎熬。更可贵的是,他所演出的不仅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个坚强的奋斗着的爱着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业和整个社会的伟大角色。正因如此,汤姆•汉克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第4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

大概是因为汤姆•汉克斯演的主角安德鲁,并且演的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人,因此观众很容易对他产生同情。汉克斯的这个角色是他的连续两次获得奥斯卡影帝中第一次。看的出,它为此付出了不小的工夫,有很多细致感人的表演。影片中“安德鲁”是一个头脑精明,口齿伶俐的人物,与下一年中的“阿甘”形象对比鲜明,表演风格也与《阿甘正传》截然不同,正是“安德鲁”和“阿甘”两个人物的塑造,使汉克斯的“演技派” 形象深入人心。因此看看这部他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影帝的影片还是值得的。

[影评] 《费城故事》-这也是爱!!!
《费城故事》-这也是爱!!! 作者:见光死

片名:《费城故事》
导演:乔那森.德明
主要演员:丹泽尔.华盛顿
汤姆.汉克斯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断背山》已经好象现在来说已经成为了经典了,金球奖的8项提名,直指奥斯卡的气势,现在美国媒体的预测《断背山》在奥斯卡上的最佳导演或最佳影片至少取其一,或者直接就全面开花。

这是一部讨论同性恋或者至少说去讨论同性恋情节的影片,不过李安将这个话题讨论的那么婉约,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如果没有杰克和恩斯特的痛苦挣扎甚至我就把他当成美国西部一部清新的爱情片去看了,男人之间的感情也能做到这样,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就脑子里就会浮现我们中国的梁山英雄和《费城故事》这两个不着边际的画面,后来想明白了,原来我在看《水浒传》时候曾经为梁山兄弟之间的那种感情所打动,但同时也产生了不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超越了男人之间的感情的交流了吗?想起《费城故事》应该比以上的理所当然一点,这部拍摄于1993年的影片,是真实描述了同性恋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的大镜子看到了人性的关爱,包容,勇敢,谴责,冷漠,谎言!

影片的开头一段很快很乱的镜头让我记忆深刻,一组凌乱,快速,甚至可以理解成导演故意自由的镜头很快的编织了一个美国梦,美国人自己的梦,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梦也碎了,一如既往的碎了!

还是拿律师说故事(美国影片好象乐于此道,也许他觉得律师能代表美国倡导的自由和和平吧,我现在看自由女神都有点律师相),两位主角都是两位律师,安迪和乔,分别有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扮演,安迪事业正处于高峰,老板对他也是很信任,但是他自己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一个爱滋患者,他也是个同性恋,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他觉得自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公司找个理由炒了他的鱿鱼,也许这样的男人感情是细腻也可以说是敏感的吧,或许就是那样,他认为自己是因为是同性恋和爱滋患者公司才炒了他,觉得这是公司对自己蓄谋已久的一个阴谋,自己律师的身份让他坚信自己能赢得这场官司,命运让他认识了乔,并且成了他的律师。

但过程是痛苦的,他必须将他的秘密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出来,AIDS和同性恋在当时是很敏感的话题(这是我不理解的,美国一直号称人权和自由的国度竟然也会这样),他如果想打赢这场官司必须让陪审团相信公司解雇他是因为对他的歧视,公司却不承认,这是一场让人倍受折磨的官司,况且!此时的安迪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了!

乔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他,他们之间也是越来越默契,此时安迪的同性恋男友给了莫大的精神鼓励,也让乔看见了这也是一份值得去赞赏和包容的感情!

官司胜了,安迪倒下了,虽然家人和朋友无数次的招唤和永远的爱还是没有留住他,影片的最后,安迪的童年时光的剪辑,让这个世界回到了孩童时代,世界有时候是多么美好啊!

同性恋=死亡?
也许这两个词不应该放在一起,更不应该加上等于号,但是我是针对这部影片来说的,哥哥和歌手高风的离去当时媒体和我身边的人的话语,他们的口水有时候淹没了真相,让我真的认识到这两个词在有些带有偏见的人的眼里他们真的是觉得等同的,他们怀疑,我不怀疑,因为我不知道真相,他们的怀疑在他们来说就是真相,可是真相被这些人扭曲了,我们不说话了,但安迪他说了,他做到了,他证明了事实的真相,但是代价太大了,大的让我们怀疑真相的价值。

理解和关爱!
安迪是个同性恋,乔是个“正常人”,安迪要尊严去打这场官司,乔是出于不情愿去帮助他,对他来说,他的本能还是讨厌安迪或者他们这样的群体的,可是在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他们之间是那么近,除了性取向,由为他争取法律的公正,到自己的职业操守,到接受到包容到爱的理解,他做到了,他去参加他们的同性恋PARTY,他们一起狂欢,他们靠的那么近,不是他的性取向发生了转变,是他的爱更宽容了,当他注视安迪和他的同性恋恋人翩翩起舞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目光中的爱和祝福!

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
现在来说是两大影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我记得华盛顿还没有获得影帝称号,而
汤姆.汉克斯也因为这部影片获得了影帝称号,两位的表演我想我还是没有资格去评头论脚,两位是黑白配,汤姆.汉克斯的“病态”很适合这个角色,丹泽尔.华盛顿一如即往的那么正义,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使有恍若马丁路德金在世的感觉。

世界上还有很多战火,硝烟,矿难,还有很多人痴心的追求,还有很多流言蜚语,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也没有答案,其实影片也没有给出答案,也许就是让我们知道有些人我们是不能去放弃的,有些事我们是要试着靠近他去接受他,有些爱无论你怎么付出你都不会觉得都是值得

⑨ 求费城故事观后感

《费城故事》讲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称为“好莱坞面对艾滋病”的影片。它标志着好莱坞不再逃避社会现实,而正式向泛滥美国的艾滋病宣战了。影片号召人们关心帮助艾滋病人,同时赞扬了艾滋病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它讲述了一个名叫安迪的年轻律师被公司无理解雇,而开除的理由就是他患上了爱滋病。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坚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尊严。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在电影中表现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动。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体形,他用节食的办法将体重减轻了30磅,并亲自与同性恋者、艾滋病人接触,直接体验生活;为了演出艾滋病人独特的绝望心态,他每天都进行造型训练,但回家后又得恢复自我,忍受着内心的煎熬。更可贵的是,他所演出的不仅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个坚强的奋斗着的爱着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业和整个社会的伟大角色。正因如此,汤姆?汉克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第4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

影片中的一男一女,都是极不幸的人,却也是值得敬佩的人。他们遭遇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也以最顽强的方式承载了这痛苦,最后在人世间的歌声中飞升而逝。

我们对爱滋病,对同性恋往往是一种有色的眼光看待,往往是惧惧恐慌,也许更多的是歧视。但从人性的角度讲,爱滋病者,同性恋他们都享有与常人一样的权利。正如片中律师乔所说的,他是厌恶同性恋者,可他更要的是法律。安迪与乔执着的法律精神感染着我们,告诉全世界爱滋病者们公平,正义还是存在的,同样可以用法律,用自己的决心活的精彩。

一个人在频临死亡之际,为了人类的权利为了争取世界的正义,个人的公正,不畏世俗眼光,敢于面对别人的不赞同,敢于与病魔做斗争,做他认为对的事,值得尊敬。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