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造纸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01:05:24

㈠ 蔡伦造纸是怎样的故事

我国东汉永元年间,皇宫里有个内务总管叫蔡伦,他非常聪明,是桂阳人,他进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了太监,汉章帝刘炟时,升为小黄门、中常侍,后又兼任尚方令。蔡伦先是掌管皇宫内院事务,后来成为监制各种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场的负责人。

平时,蔡伦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劳神费力,就时时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让天下的文书都变得轻便,易于使用。

有一天,蔡伦带着几名小太监出城游玩,他们来到了离城不远的缑氏县陈河谷,也就是凤凰谷。蔡伦只见溪水清澈,两岸树茂草丰、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正赏景间,蔡伦忽见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不由得眼睛一亮。他蹲下身去,用树枝挑起细看,只见这东西扯扯挂挂,犹如丝绵。

蔡伦想到工场里制作丝绸时,茧丝漂洗完后,总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篾席晾干后,那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交织成的薄片,揭下来,写字十分方便。蔡伦想,溪中这东西和那残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么物件,就命小太监找来河旁农夫询问。

农夫说:“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

“这是什么树皮?”蔡伦急切地问。

“那不,岸上的构树呗!”

蔡伦望去,满眼绿色,脸上漾起笑意。

几天后,蔡伦率领几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来到这里,利用丰富的水源和树木,开始了试制。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篾捞出薄薄一层晾干,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

蔡伦挑选出规正的纸张,献给和帝。和帝试用后龙颜大悦,当天就驾幸陈河谷造纸作坊,看了造纸过程,回宫后重赏蔡伦,并诏告天下,推广造纸技术。

蔡伦的纸越造越好,能厚能薄,质细有韧性,兼有简牍价廉、缣帛平滑的优点,而无竹木笨重、丝帛昂贵的缺点。汉和帝的皇后邓太后见蔡伦的纸有这些优点,真是利国利民,就在东汉元初年间的114年,高兴地封蔡伦为“龙亭侯”,赐地300户,不久又加封为“长乐太仆”。人们把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称作“蔡侯纸”。“蔡侯纸”名声大了,造纸地方自然也有了名气,人们便把马涧河这一段称作了“造纸河”。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蔡伦造纸的故事。

㈡ 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故事的传说故事

马涧河弯弯绕绕,流经偃师市缑氏镇这一段,古时曾称为“造纸河”。志书记载岸上原有“造纸河碑”,惜已不存。前些年,文物工作者在附近的汉墓中发现数百块形状各异的空心砖,砖上绘有楮树、木芙蓉、扶桑等可为造纸原料的树木图案。因此我们推测,这些砖为纸作坊用物。说起“造纸河”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东汉蔡伦造纸的故事。
纸未发明以前,我国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有甲骨、简牍和缣帛等。
甲骨的来源有限,刻字、携带、保管都不方便,人们用的愈来愈少。
简有竹简、木简之分;牍有竹牍、木牍之别,因南方多竹,北方杨树、柳树较丰之故。简是狭长形的,宽度比较一致,长短却随时期而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简最长的是二尺四寸(当时的一尺约合今23厘米),汉初的简最长的是二尺。牍的面积比简大,能多写几行字,常用于下命令、发公文、画地图等。古时书信所用牍常为一尺,所以就把信件叫做“尺牍”。由于一枚简只能写很少字,一篇文章要用许多简,人们就把简串起来使用,叫“策”或“册”。“册”就是绳连竹简的意思。这时,已经有了笔墨,记事方法较刻骨大有进步,但那简牍的分量却也不轻,使用起来仍然不便。当时,人们出门求学或讲学,要背一口袋竹片或木片,携带着笔、墨,腰中插把小刀用来修简,或刮去错字。学问大的更是以马驮车载木片竹片了。
缣帛是蚕丝制成的丝织品,虽然书写、携带都很方便,但量少价贵,难以形成大气候。
蔡伦是桂阳(今湖南耒阳县)人,于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进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了太监,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时,升为“小黄门”、“中常侍”,后又兼任“尚方令”。他先是掌管皇宫内院事务,后来成为监制各种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场的负责人。
平时,蔡伦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劳神费力,就时时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让天下的文书都变得轻便,易于使用。
传说,有一天,蔡伦带着几名小太监出城游玩,来到了离城(指汉魏故城,今白马寺东南一带)不远的缑氏县陈河谷,也就是凤凰谷(今玄奘故里一带)。只见溪水清澈,两岸树茂草丰、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正赏景间,蔡伦忽见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不由眼睛一亮,蹲下身去,用树枝挑起细看。只见这东西扯扯挂挂,犹如丝绵。
蔡伦想到工场里制作丝绵时,茧丝漂洗完后,总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篾席晾干后,那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交织成的薄片,揭下来,写字十分方便。蔡伦忽然想,溪中这东西和那残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么物件。
他立即命小太监找来河旁农夫询问。农夫说:“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
“这是什么树皮?”蔡伦急切地问。
“那不,岸上的构树呗(学名楮树)!”
蔡伦望去,满眼绿色,脸上漾起笑意。
几天后,蔡伦率领几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来到这里,利用丰富的水源和树木,开始了试制。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篾捞出薄薄一层晾干,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但一试用,发现容易破烂,又将破布、烂鱼网捣碎,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不容易扯破了。为了加快制纸进度,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湿纸上墙烘干,不仅干得快,且纸张平整,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蔡伦挑选出规正的纸张,进献给和帝。和帝试用后龙颜大悦,当天就驾幸陈河谷造纸作坊,查看了造纸过程,回宫后重赏蔡伦,并诏告天下,推广造纸技术。
后来,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邓太后见蔡伦的纸越造越好,能厚能薄,质细有韧性,兼有简牍价廉、缣帛平滑的优点,而无竹木笨重、丝帛昂贵的缺点,真是利国利民,便高兴地封蔡伦为“龙亭侯”,赐地三百户,不久又加封为“长乐太仆”。人们把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称作“蔡侯纸”。
“蔡侯纸”名声大了,造纸的地方自然也有了名气,人们便把马涧河的这一段称作了“造纸河”。

㈢ 赵括纸上谈兵遗笑千年,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shē)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并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被封为大将军即将出兵的时候。

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有很多次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

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

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

赵括代替了廉颇(lián pō)担任抗秦大将后,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全部更改了,并将原来的军官进行了撤换和重新安排。

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小股部队佯(yáng)装失败引诱赵括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最后,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兵士都向秦军投降了。

(3)蔡伦造纸的故事扩展阅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后来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竹简、木简或者帛等丝织品上。

有人说纸上谈兵是源于明代人刘三吾在一首诗中说:“朝野犹夸纸上兵”。我没看到原诗,姑且存疑。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是有很大错误的,准确地说实际应该是竹上谈兵,木上谈兵,帛上谈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看竹简,比他早的赵括是不知道纸为何物的。现在的考古发现最早的纸在西汉就出现了,比传统的说法,蔡伦造纸的东汉时期要早。

㈣ 蔡伦造纸是怎样的故事

西汉时期纸的生产数量不多,尚无法取代传统的书写材料,因此,仍大量使用简牍、缣帛。由于它们不适合老百姓用来记载文字,严重制约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蔡伦。

蔡伦是东汉时期桂阳郡耒阳县人。耒阳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地肥水美,茂林修竹,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蔡伦就出生在耒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过去上学是请私学里的先生,蔡伦家里穷请不起先生,但他聪明伶俐,跟着邻居上私学的孩子认识了好多字。蔡伦很小的时候,继位不久的汉章帝刘旭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15岁。

在宫廷里,蔡伦人生地疏,小孩子思念父母,几次背着人哭了,可是他擦干眼泪,在人前笑嘻嘻的。因为他聪明伶俐会办事,又识文断字,很快得到汉章帝和正宫娘娘窦皇后的喜爱,窦皇后让他当了个太监小头目小黄门,后来又提拔他为黄门侍郎、中常侍。

平日里,宫内有要事向朝廷禀报,或者皇帝有要事向后宫传达,都是蔡伦的职责;要是各地诸侯王朝见皇帝或者皇后,必须经蔡伦去通报请准,皇上皇后要召见大臣或者宴请诸侯王,安排座位次序也是蔡伦的事,可以说在太监里面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蔡伦跟随在皇帝皇后身边,看到皇帝上朝要批阅很多大臣的奏章。当时的奏章都是写在简牍上。成捆的竹简都是太监用车拉来,几个人抱着抬着放到皇帝的御案前,堆成小山样的一堆,皇上每天在案几上展卷批阅,连篇累牍,十分笨重,蔡伦累得腰酸背疼的。

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劳神费力,蔡伦就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在宫里枯坐也不是个办法,蔡伦决定出去走走,看看民间有什么好办法。因为东汉宫廷太监都笃信道教,蔡伦决定去道教福地升仙观去,拜拜驾鹤升仙的神仙王子晋。

这一天,蔡伦带几名小太监出了洛阳城南门,渡过洛河,走过夹河滩,又渡过伊水,到了离城约15千米的缑氏县附近的陈堡谷,也就是凤凰谷。只见这里的河水溪流清澈,两岸树茂草丰,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河面上渔歌袅袅,渔人在捕鱼;河岸桑林里蚕农匆匆,正在采桑养蚕。正要渡河,蔡伦忽见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不由眼睛一亮,蹲下身去,用树枝挑起细看。

只见这东西扯扯挂挂,犹如丝绵。蔡伦想到皇家作坊里制作丝绵,茧丝漂洗完后,总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篾席晾干那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交织而成的薄片,揭下来可以在上面写字。他眼中一亮,溪中东西和那残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么东西。蔡伦立即命小太监找来河旁蚕农询问。蚕农说:“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这是什么树皮?”蔡伦急切地问。“那不,岸上的构树呗!”蚕农说。构树其实就是楮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纤维长而柔软,是造纸的好原料。蔡伦放眼望去,两岸构树郁郁葱葱,满眼绿色,造纸的主意灵光顿现,脸上漾起笑意。他顾不上拜神求仙,急忙命太监快马回京城找来皇家作坊中的技工,在缑氏县开始了试制纸张。

蔡伦他们找来石臼,拿来竹帘、筛网等工具,就地取材,剥下构树的树皮,用石臼捣碎,用筛网反复过滤,再捣碎制成稀浆,捞出后摊在竹帘或者密密的筛网上,摊成均刀的薄薄一层,待晾干后揭下。蔡伦试着在纸上写字,发现纸容易破烂。于是,他又将破布、烂渔网捣碎,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不容易扯破了。为了加快制纸进度,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湿纸上墙烘干,不仅干得快,且纸张平整,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蔡伦带领着工匠一连干了数日,造出十数张比较满意的纸张,这才收拾行装回到了京城。

第一批用树皮和麻料造出“高级”东西,蔡伦给它取名叫“纸”。这种纸体轻质薄,虽然没有帛那样白,但也很洁净,而且质地很均刀,很光滑,很适合写字。

蔡伦把造出的纸张献给了汉和帝,汉和帝试用后龙颜大悦,当天就驾临造纸作坊,现场查看了造纸过程,然后命蔡伦继续研制,大规模生产。

蔡伦考虑缑氏县距离洛阳还是远了点,并且多丘陵,要大规模造纸还需改进技术,于是决定选择一处距离京都不能太远,并且更适合大规模造纸的地方。蔡伦带着工匠出洛阳城,沿着洛河一路东行。洛河从西边山里流来,在平原上一路蜿蜒。东汉的汉都城洛阳就在洛河北岸依河而建。这一条白练般的洛河绕帝都而东,两岸绿杨碧柳,红蓼白萍,河中碧水银滩,鸭戏鱼游;白天舟楫穿梭,夜晚渔火明灭,甚有诗情画意。每到春天,城中年轻女子都到河边踏青郊游,红尘紫陌,真个一派繁华。

蔡伦一路东行,两岸村邑不绝,绿树蓝瓦,走到了河北岸距离洛阳约7千米的一处地方。这里北边有从洛阳城流来的阳渠,蜿蜒向东南经古老的商城、鸿陂池,最后流入了洛河,南边有古老的洛河,地域开阔。同时,离这里不远的邙山上有非常多的构树,平原上有很多地方种植苎麻,原料充足;水源充足,适合造纸取水排水,阳渠和洛河都可水运,运输方便。蔡伦决定在此建立大规模的造纸作坊。造纸坊很快建立起来,盖了了一批屋舍,招募了一批工匠。蔡伦不仅建设了打浆池,还改进了工艺,先把树皮捣烂,麻头、破布等东西剪碎或切断,加入生石灰,放在水里浸泡,再用大锅蒸煮,改进了纸浆的质量,打成细浆后,在方框固定的竹帘篾片上摊成平展的薄片。

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在房里生起炉火,把湿纸上墙,很快烘干了。不仅干得快,而且纸张平整。

蔡伦几经试验,终于在114年又造出一大批纸。蔡伦既兴奋又紧张,慢慢把纸撕下,高兴地大叫:“这的确是张完整的纸啊!”这种纸既白又轻,又有韧性,实在是前所未见的好东西。蔡伦又在纸上写上字看看效果,果然非常理想,兴奋地说:“成功了,这张纸比原来的丝纸吸墨快,而且不容易散开,这才能算是真正的纸啊!”

㈤ 写出几个关于类发明创造的故事名称

1901年无线电
20世纪初期,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一种电磁波可以在没有任何金属线或电缆作导体的情况下穿行任何有意义的距离。那么无线电信号怎么可能沿着地球的表面行进呢当然它可以沿着一直线射离地平线。但是古格里尔莫·马可尼认为,如果提供一些条件的话,无线电波是可以沿着地球表面行进的。1895年,在他的出生地意大利,他发射了一个无线电信号,穿行了1?5英里;6年后,即1901年12月12日,年仅27岁的马可尼创造了奇迹,他将无线电天线牢牢地系在高飞的风筝上,发射了一个摩尔斯电码“S”。它穿行了约2000英里,横跨了大西洋。这个信号从英国康沃尔郡的波尔德胡镇发出,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就到达了接收地纽芬兰的圣约翰,马可尼听到了三声微弱的滴答声。这是通讯事业宣告诞生的声音,是电子时代到来的第一道冲击波。这个时代包括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蜂窝式电话———因此这是一项将会打开我们想象力的发现。
1903年飞机
1903年12月17日,在太阳下山以前,奥维尔·莱特和威尔布·莱特已经能使他们用木头、电线和布料制成的飞机飞行59秒钟了。但却很少有报社愿意对这件事作出评论,因为人类飞上天空成为当代的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的念头,被大多数头脑清醒的人认为是荒诞可笑的。可是一旦成功了,这项事业的发展就是极为迅猛的。事实上,仅仅在15年后,所有现代飞机的各种部件即使没有全都制造出来,那么至少关于它们的想法已经诞生了。
1907年塑料
在得知塑料的发明之后,全世界最开心的莫过于大象了。几百年来,从小刀的把手到台球,一切都以象牙为标准原料。19世纪80年代,象牙供应的逐步减少与台球运动的兴起就曾引发了一场危机。美国最大的台球生产商费兰与考兰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悬赏价值1万美元的黄金——这是一笔很可观的奖赏——招募任何能够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发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奥·贝克兰,一位曾因发明了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照片的相纸而获丰厚利润的比利时籍发明家,无意中发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这种首创的纯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热、防电和防腐蚀的功能。它不仅使台球游戏获益,塑料的一大好处在于其用途的多面性,从电话机到马桶,从烟灰缸到飞机零件,一切东西都用得上塑料。到1968年,年轻的毕业生若要在一个有前途而又会成功的行业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听从一个词——塑料。
1923年电视机
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1923年他为自己发明的能产生8线图像的装置申请了专利。1930年底卖出了第一台电视机。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电视节目。从此,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今天,人们利用卫星等途径,将电视信号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1928年青霉素
人们称青霉素是本世纪最有贡献的药品,它的发明者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这位发明家在一次细菌培养实验中偶然地发现有一种后来被称为青霉素的霉菌正吞噬他在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菌。根据弗莱明研究的成果,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提炼这种霉菌的办法,并投入医学治疗试验。1943年,为了医治在二战中负伤的战士,盟军开始将青霉素投入工业生产。在半个多世纪中,青霉素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抗生素家族的研究开发。
1942年核武器
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为了打败轴心国法西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启动旨在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年底,作为“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第一个核反应堆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体育设施下面建成并开始运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团蘑菇云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腾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日本天皇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似乎为赢得二战的胜利立了大功,但是人类从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阴影中。
1943年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基础,但它是因战争而诞生的。1943年,为破译德国的密码,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设计了第一台名为“巨人”电动机械式计算机,虽然这仅仅是一台用于解码的假想计算机,但却开创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先河,从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1947年,晶体管计算机问世;1959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诞生;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产生;从80年代开始,新一代微型计算机异军突起。在此基础上,人类迎来了网络新时代。
1953DNA
1953年2月28日,英国著名遗传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国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终于从细胞核中发现了决定生命遗传的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分子结构,破译了人类、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密码。这个发现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进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医治,也促进了人类对改善食物结构的研究。在下世纪的前20年,人类就可能通过采用基因治疗的办法消除遗传缺陷,进而攻克癌症、心脏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机能失调症。人类对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对人类研究生命、治疗疾病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们面临着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机,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就给人类自己出了个难题。
1954年避孕药
1954年,美国医师格雷戈里·平卡斯发明了避孕药,它是由两种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组成的混合物。避孕药之所以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原因就在于它把妇女从被动的生育中解放出来从此妇女们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要小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何时怀孕。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锢妇女性自由的枷锁,使她们有权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最终扩大妇女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1957年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为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1961年4月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卫星可以传输电视、广播节目信号,还可以为航空、海航、天气预报、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务,从而把地球大大地“缩小”了。为了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人类在太阳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许多探针,并且一个建立国际太空站的宏伟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1967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医师克里斯蒂安.巴纳德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心脏移植手术。此后,随着医药和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医学家们逐渐解决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难题,成功地进行了手肢、肝脏、皮肤、视网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术。医学界认为,器官移植的下一个前沿技术就是脑细胞移植,来根治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医学顽症。下世纪,医学家们将致力于攻克异种器官移植难题,将其它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体中。
1978试管婴儿
英国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33岁。1978年,她的母亲的卵子和她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后,体外孕技术不断发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冻技术试验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术试验成功。试管婴儿的培育成功,给了那些不育夫妇很大的希望,但是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忧虑,比如说,一个妇女在50多岁甚至60岁时通过体外孕技术生一个孩子,有可能在孩子还未成年时,老人就会去世,那么谁来抚养这个孤儿呢。

中国四大发明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造纸术
(也称蔡侯纸)蔡伦改进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喜欢读书,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而蔡伦只是改造了纸。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对纸的概念有个统一认识。什么样的物品叫“纸”。在古代,埃及有纸草纸,欧洲有羊皮纸,中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中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研究,蔡伦造纸术的基本点,归纳起来就是用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抄、干燥等步骤制成的纤维薄片。没有经过造纸基本步骤处理的纤维薄片,不具备纸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称之为中国古代传统概念上的纸。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埃及的纸莎草纸,而欧洲中世纪则普遍使用羊皮纸,这两种纸因为原料单一,改进余地有限,被使用复数种类材料的中国纸所取代。 如今还有个别的地方还使用造纸术来造纸。
活字印刷术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这种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备现代印刷的基本过程——铸字、排版、印刷,比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制造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继泥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印刷术的发明和传布,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火药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 ,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的。

中国发明家
毕升——活字印刷术
蔡伦——造纸术
沈括(宋朝)发现用细丝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
现代发明家——季汉生
慧元——(元)奶粉、奶疙瘩、肉松
古代炼丹家——火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烧的硫磺伏火法)
张衡——地动仪
诸葛亮——(三国)馒头、木牛流马、孔明灯)
现代发明家曲焕章——(1902年)发明云南白药
现代发明家王选——汉字激光照排
现代发明家袁隆平——杂交水稻
现代发明家席跃久——警用防暴抓捕器[1]
现代发明家季汉生——(1953年——)电子稳压节能灯、“中华龙壶”、“和平宴”酒壶
现代发明家—席跃久
外国发明家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诞辰纪念像[2]
爱迪生----(1847~1931)电灯 电影 电报 电话 留声机 复印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阿基米德—(古希腊)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
费莱明—青霉素
彭奈迪脱斯—安全玻璃
比罗次—圆珠笔
西门子---发电机
本茨----汽车(内燃机趋动)
贝尔----电话
马可尼---无线电报
诺贝尔---炸药
贝尔德---(1888—1946)英国发明家。1926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电视机。
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磅秤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罗伯特·汤姆森---第一个充气轮胎
富尔顿(1765—1815)美国发明家。1807年,富尔顿制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国工程师。186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内燃机汽车。
伏打(1745-1829)意大利物理学家。1800年,他制成伏打电堆,不久又发明伏打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电流。
奥托(1832一1891)德国工程师。1876年,制成第一台四冲程循环的煤气内燃机。使汽车和其后飞机的问世成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国机械工程师。1883年制成的第一台汽油机,1886年又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内燃机汽车。
帕森斯(1854—1931)英国发明家。1884年制成第一台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狄塞尔(1858-1913)德国工程师。1897年制造了第一台柴油机。
贝塞麦(1813—1898)英国工程师。1856年发明转炉炼钢法。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他一生完成1093项发明,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1897年,他成功地研制出白炽灯。
莫尔斯(1791—1872)美国发明家。1837年,发明电报机,1844年5月24日,拍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贝尔(1847—1922)美国发明家。1876年发明电话。
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工程师。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发明家。1867年发明安全炸药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1943年)克罗地亚发明家。交流电,特斯拉线圈,粒子束武器,特斯拉涡轮发动机,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地面固定波,双线线圈,无线技术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发明家,发明温度计。
鲍勃——人造血管
利兰·克拉克——人造血液
约翰·冯·诺依曼(1903~1957)——计算机
莱布尼茨(1646 - 1716)——二进制数学
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史密里安,后加入美国籍。早年在巴黎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任职,因创造性的劳动,被转送到美国的爱迪生电器研究中心,与爱迪生(1847—1931)共同工作。他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后来,他开创了特斯拉电气公司,从事交流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的生产,并进行高频技术研究,发明了高频发电机和高频变压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用交流电作了出色的表演,并用他制成的“特斯拉线圈”证明了交流电的优点和安全性。1889年,特斯拉在美国哥伦比亚,实现了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至纽约的高压输电实验。从此,交流电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此后,他还从事高频电热医疗器械、无线电广播、微波传输电能、电视广播等方面的研制。为表彰他早在1896~1899年实现200 kV、架空57.6 m的高压输电成果,与制成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和在交流电系统的贡献,在他百年纪念时(1956年)国际电气技术协会决定用他的名字作为磁感强度的单位。

找了这么多,给个采纳吧,爱你哦,亲。

㈥ 蔡伦造纸概括50字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copy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蔡伦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6)蔡伦造纸的故事扩展阅读:

蔡伦墓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铺南二百米处,墓区面积五亩,冢高七米;墓前现存石碑三通,正中真书“汉龙亭侯蔡伦之墓”。蔡伦墓和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祠占地30多亩,祠区有拜殿、献殿、蔡侯祠、东西配殿、乐楼等清代歇山式建筑及多株古柏和汉桂;墓区有石人、石羊、石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单檐歇山顶方型祭亭。

蔡伦墓冢巍峨高耸,壮观异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开,“蔡伦谱系碑”,记载着蔡伦家族的历史沿革。

㈦ 蔡伦造纸的故事是怎样的

彻底使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要归功于蔡伦。蔡伦任尚方令期间,总结了零散的民间造纸术,加以革新,利用

有利条件,造出了一批质地良好的纸,献给了汉和帝刘肇,受到了表彰和重视,纸和造纸术从此为人们所推崇。后来蔡伦被封为“龙亭侯”,人们称其所造的纸为“蔡侯纸”。

蔡伦扩充了造纸用的原料。除大麻、苎麻外,还充分利用了其他废旧的麻制品麻头、麻布、渔网等,特别是树皮。树皮的来源不亚于麻类。以树皮为原料的纸中又以楮皮纸为最重要,在东汉时期,楮皮纸是大量生产和使用的纸张品种之一。蔡伦改进并发展了造纸技术。麻绳头、渔网、麻布等旧麻制品都需捣碎,颜色较深的还需脱色。

树皮中木素、果胶等杂质含量远比大麻、苎麻高。所以在脱胶制浆中,对技艺的要求较高,据分析当时可能采用草木灰水或草木灰水与石灰水混合液来制浆。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而灰水中含有较多碳酸钾。

使用草木灰水或草木灰水与石灰水的混合液,碱性适中,既可成浆,又不破坏纤维素。蔡伦能够利用麻绳、麻布、渔网和树皮制造出质量较好的纸张,必定是在制浆工艺上做了重大改进,很可能是首先采用了碱液蒸煮制浆。

蔡伦认识到纸的重要,因而总结民间的经验,改进和发展了造纸技术,使纸和造纸术广为人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纸不仅在民间通用,而且成为官方文书的载体。

蔡伦发明了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主要是楮皮纸。楮就是构树,是落叶乔木,开淡绿色花,果实呈红色,皮部纤维强韧。

魏晋南北朝时期种楮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造纸业提供了一种充裕的原料,所以楮皮纸在社会流行起来。

由汉代至唐代,麻纸一直是产量最大的纸。相传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有一次送给东晋名士谢安的麻纸就达9万张,可见当时造纸业的兴旺。

㈧ 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造纸故事: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专写字属的丝绸叫做纸。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

于是蔡伦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㈨ 蔡伦造纸的故事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但边没有完全腐烂。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质地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壏帝。汉武帝大怒。此画发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

持否定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同志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这是争论中的一种意见。

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是“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张中国式的植物纤维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理由是”从外观看,其纸腩松弛,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经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或许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如乱麻。线头等 纤维的堆积物,由于长年垫衬在古墓的铜镜之下,受镜身重量的压力而形成的片状。此外,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约纸的雏形。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另外中,中引《后汉书》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有些学者还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也值得进一步考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时代未能确切查明以前,很难对古纸的生产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判断。何况该墓葬有扰土层,曾受外来干扰,不能排除后代人夹带进来的可能性;同是汉墓的长马王堆,若无其事那样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丰富,但除了千百根简策和丝织古纸帛画,并无一片麻纸。有的研究者还从出土的灞桥纸上辨认出上面留有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酷似新疆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上的字体,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

㈩ 蔡伦造纸的故事:1、为什么要造纸,造纸的困难,故事

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写字的丝绸叫做纸。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地书写材料,因为这个创造是在张纸地家乡发现的,就把这种书写物起名叫“纸”,俗称“纸张”,至今这一带还有蔡伦当年造纸的遗址。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