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的故事
① 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神话故事到底是古人的想象还是确有其事,经典的神话都有哪些?这个真的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有想象的成分在里头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对于自然事物的认知并没有今天这么科学和客观,难免会有一些想象的内容的,但是如果说完全是想象的话也不太可能,因为人毕竟不能够脱离现实完全地去虚构,何况还不是虚构一两个故事,而是虚构这么多出来,我个人认为,神话故事应该大部分是当时的人,基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对于当时的世界的一种夸张式的描述,其中有神化的成分,但是应该是以实际的自然为基础而形成的。
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后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淹没陈塘关。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仙师太乙真人借着荷叶莲花之力,为其脱胎换骨,化作莲花化身的哪吒。后来大闹东海,砸了龙宫,捉了龙王,为民除害。现代人们借助这个神话故事,发泄对造成水害的龙王——最高封建统治者——“真龙天子‘的怨恨;故民间信仰之中,沿海的百姓常常把哪吒奉为镇水之神来敬贡。
② 西藏是不是有一个关于格尔萨王的传说能不能具体说说关于他的传说故事
http://zt.tibet.cn/zt/gesaer/gs_quanzhuan.htm,去这看全书,早已整理出版了
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殃。大慈大慈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整个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几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邦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得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在纵的方面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历史时期;在横的方面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③ 《格萨尔王的故事》是哪个民族的故事
藏族
④ 格萨尔王的故事中格萨尔王是怎样帮助百姓的如题 谢谢了
史诗将藏民族古代社会画卷的帷幕徐徐拉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居住在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上的土著民族——古代藏民族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个民族昔日辉煌的篇章和风采! (一)在天界 远在很久很久以前,上方天国里,住着一位大梵天王,他的妃子名叫绷迥杰姆,他们夫妇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叫顿尕,二儿子叫顿雷,三儿子叫顿珠尕尔保。顿珠尕尔保是三个儿子当中最小的一个,他聪明英俊,智慧过人,诸般武艺,样样精通。此时,下界人间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妖魔鬼怪四处横行,各个地方差不多都被他们霸占着,善良无辜的百姓,遭受着他们的欺凌和迫害,没有一天的好日子过。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看到人间发生的这一切后,顿生不忍之心,将所看到的一切禀报给了大梵天王,请求派遣一位神子下凡拯救人间的灾难。经过反复考虑,大梵天王决定派遣三个儿子当中的一个下凡。大家都说顿珠尕尔保这个孩子虽然很小,却聪明伶俐,英勇异常,如果派他去降伏妖魔,必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大梵天王虽同意派一个儿子下界降伏妖魔,但究竟派哪一个去呢?心里还是犹豫不决。于是他把三个儿子都叫到面前说道:“我心爱的儿子们,你们三个给我仔细听着,现在下界人间,妖魔横行,老百姓每天遭受蹂躏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三个都是我的心头肉,都像我的眼珠一般,哪一个我都心疼。但是,现在人间老百姓有了灾难,我们岂能视而不见、坐视不救?所以,无论如何,你们三个当中要有一位到人间去降伏妖魔,究竟谁去好,你们自己商量去吧”!??????? 三个孩子听完父王的一番话后,就在一起商量起来。商量来商量去,除了互相推脱以外,谁也不愿自告奋勇。最后,顿珠尕尔保想了一个万全之策,他说:“我们用射箭、抛石子、掷骰子比赛来决定各自的命运吧”。两个哥哥欣然同意了他的这个办法。经过激烈而紧张的比赛之后,下凡的使命便落在了小儿子顿珠尕尔保的身上。母亲知道此事后,告诉他人间不比天国那样幸福,先下去看看,如果确实很苦 ,就另外找人顶替。于是顿珠尕尔保变成一只鸟,离开天国,飞向人间。一飞飞到了一个大地方,这个地方名叫岭尕尔,是一个平坦的大草原,中间散布着牧民们居住的黑牦牛帐篷,犹如天上的群星散落在地上,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但是,这里居住的人们却生活得非常悲惨。他亲眼目睹岭尕尔到处妖魔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他很震惊。于是乎他快速飞回到天国,向父母禀报了他在人间所看到的一切,表示下决心要到人间,为民除害,为百姓造福,并向父王索要了各种武器、盔甲、弓箭、战马、鞍具、帐篷以及卜卦、预言、下凡降生地点、投胎母亲、烧茶做饭的妻子等等。 再说,顿珠尕尔保就是黑方妖魔的镇压者,是黑头藏人的大救星,他将要下凡到南瞻部洲的藏地中心——花花岭国,这是他前世发下的誓言,现在实现它的时机已到。于是,住在莲花光宫殿的莲花生大师,开始为神子观察将要投生的父母的种族门第。看到藏区有6个原始氏族,即竹贡居如族、达隆噶司族、萨迦昆氏族、法王天氏族、琼波鸟氏族和乃东神氏族。这些种族虽然高贵,但是,土地、庶民和教化之土等都不具备。再看那噶竹董三族、色穆冬三族和白扎达三族,其中的穆布冬族,祖上出自玛桑念神,这一族中有一个国王名叫曲拉潘,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戎查叉根,次子叫晁同,幼子叫僧隆。在这三个儿子中,惟有幼子僧隆贤德善良,心地宽宏,品性温和,血统纯正圆满,是位大菩萨的种姓,所以神子顿珠尕尔保的父亲应是念青格卓神。其生母应该来自龙族,而龙王邹那仁庆有一个女儿,她地遁空行母,可设法把她招到人间,去做神子的生母。同时让忿怒光明佛母变做嘉洛家的女儿,做顿珠尕尔保在人间的妻子,让全身武装的战神九兄弟,也一并跟他到凡世去。另外,还应赐给他一匹马头明王加持过的宝马,这样他的事业才能顺利完成。 莲花生大师这样全面考虑以后,对神子顿珠尕尔保说道:“你要到荒芜的雪域藏土,去教化那里难以调伏的众生,我要给你指明一切缘起的条件,请你牢记在心”!这样,神子听了莲花生大师的教诲,立下了“抑强扶弱,惩处妖魔,拯救生灵,做黑头人的君长”的誓言。之后,在天界死去,投胎人间。 (二)英雄诞生 此时,人间的南瞻部洲有一个号称穆布冬的游牧部落——岭尕尔。“岭”是古代藏族历史上是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部落名称。岭尕尔又分上岭、中岭和下岭三部。在上岭住着色巴八部落,中岭有文布六部落,下岭则是穆姜四部落,此外,还有噶沃部落、丹玛12万户、达绒18部落等。此地坦荡宽阔,风景优美,绿油油的草原,像宽阔无垠的大海,万花如秀,五彩斑斓,真是一个辽阔广大、景色如画的好地方。岭尕尔的东北面是汉地,南面是姜地,西北面是魔地,东面是霍尔地方。这个部族的首领是藏族四大种姓穆布冬族人,名叫曲拉潘,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戎查叉根,次子叫晁同,幼子叫僧隆。从这兄弟三人的时代里,岭人驻牧在黄河上游。幼子僧隆娶三个妻子,首先娶汉地的嘉萨拉嘎为妻,生子贾察霞尕儿。后来,在岭部落的不远处,有一个噶部落,这个部落的头人有一个貌似天仙的女儿,名叫噶萨拉姆,传说是龙王邹那仁庆爱女的化身。她生性贤惠,温柔善良。嘎萨拉姆是晁同到噶部落贩卖牲口时发现的,当时他就萌生了娶噶萨为妻子的念头。于是岭国派人去求婚,噶部落头人没答应,岭国便率兵向噶部落进攻,包围了噶部落国王的宫殿,国王这才答应把噶萨拉姆嫁给岭国。但是,僧隆也想娶噶萨拉姆为妻,因此,在决定噶萨嫁给谁的问题上,因为晁同在争拉噶和绒萨时,掷骰子都输了,于是提出赛马定妻。结果赛马后噶萨又被僧伦得到,晁同便垂头丧气。 与僧隆结婚的噶萨拉姆,婚后久久不育,丝毫看不到怀孕的痕迹。于是,僧隆又娶了第三个妻子那提闷,生子戎察玛尔勒。 在某年的四月初八夜里,噶萨跟僧隆同居,做了一场梦。她梦见一位身穿黄盔甲,容貌十分英俊的人来到身边,情意缠绵地同她共枕交欢。待到黎明时分,她的头顶上冒着火花,从来没有过的愉快和温暖,一下子遍及全身,顿珠尕尔保便投胎于噶萨拉姆腹中。 一时间,噶萨拉姆怀孕的消息像一阵风,一下子传遍了整个花花岭国。僧隆的三妃那提闷听到这个消息,妒意横生,她极力向国王进谗言,要害死噶萨腹中的婴儿。他的叔父晁同更是怀恨在心,生怕这个孩子出生后对他的前途不利,在噶萨拉姆怀孕期间,百般刁难,造谣中伤,说噶萨腹中怀的是一个妖精。于是放咒、念咒、驱鬼,将噶萨拉姆从岭地驱逐出去,放逐到荒滩野岭——黄河川。分给她的财产只不过是一顶遮不住风雨的破帐篷、一匹老母骡、一头瞎眼的奶牛、一只老山羊、和一条瘸腿的母狗,噶萨拉姆在荒芜偏僻的地方,只身过着艰难的日子,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到了虎年腊月十五日,噶萨拉姆正在草场上挤奶,忽然天空大放光明,无数天神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天神被仙女簇拥着款款而降,噶萨拉姆出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受,自觉身子轻若棉花,体内外一片光明。随着早晨太阳升起,她的头顶涌现出月亮一般的白光。此时天空中雷鸣闪电 ,众神们奏起了仙乐,撒下了缤纷花雨,搭起了彩虹帐幕,整个草 原出现一派祥瑞的景象。而且在噶萨的帐房顶部,还接连着彩虹云头,更是奇特无比。在这些种种吉兆的伴随下,神子顿珠尕尔保便来到了人间。与此同时,噶萨的四头牲畜——母牦牛、母绵羊、母犏牛和骡马,也都生犊产羔下了驹。 噶萨拉姆将顿珠尕尔保生下时,这位婴儿的食指向上指着,站起身来,做出拉弓箭的样子,且说:“我要做黑头人的君长,我要制服凶暴强梁的人们”。 因系天神之子,生来即具非凡的本领,他生下后便像个3岁的孩子,被取名角如。小角如一出生,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察无比高兴,将种种祥瑞花雨缤纷、彩虹搭帐连接云头等自然现象都视为吉兆,他一见到襁褓中的小角如,亲昵地说:“太好啦,我的心愿实现了。……俗话说:‘兄弟两人和睦相处,是打击敌人的锤子,骡马俩匹配是发家的种子。’今后我们兄弟俩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任何顾虑了……”。可是叔父晁同认为角如是“半人半神的怪物”,他的降生对岭国极为不利,对自己日后篡夺王位将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他想“乘火苗弱小时扑灭”,妄图将角如杀于襁褓之中,置死于幼年。为达到目的,晁同费尽心机,屡屡设计。可是,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未将角如置于死地,反倒使他的阴谋一一败露,使他丑态百出。角如在5岁那年,晁同虽知自己无能,但灭绝角如之心一直未死,他表面上偃旗息鼓,但心里窥测着时机。最后,以角如猎取野生动物的“罪恶”为名,向总管王进谗言。总管王认为,角如的行为扰乱了岭国的内部事务,便将角如母子再次驱逐出岭地,去往那妖魔逞凶、煞神横行之地——玛麦玉隆松多地方。角如母子二人只好靠挖蕨麻、捕地鼠、食猎肉来充饥维生,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⑤ 藏族神话故事之格萨尔王传
故事从创世时期开始,讲述三位伟大的佛教国师将西藏从野蛮时期转化为帝国时期(大约公元前7世纪-9世纪),其中最著名的是莲华生大师,他用誓言约束当时西藏的混乱,但由于许多魔鬼并没有完全被降伏,其后又发生动乱,西藏被吃人的魔鬼、游牧部落所统治,分为许多小国,各国国王都是邪恶和贪婪的。
为了缓解这种形势,许多神仙,包括佛、梵天、普贤菩萨以及地下的神和龙族都决定必须从天上送下一位英雄去制服这些鬼怪,最终让仓巴噶波(白梵天)的最小的儿子闻喜下凡,但他非常勉强,最后还是同意了。
他下凡后降生为一个龙女的儿子,叫做觉如,成为岭国的王子。岭国在西藏的东部,长江和雅砻江之间。
觉如有一个异母弟弟,是一位伟大的勇士,在战斗中牺牲了,有的版本说他是中国皇帝的孙子。他有两个叔叔,一位非常聪明并支持他;另一位晁通非常贪婪,想夺取王位,但没有成功,以后私通敌人。
格萨尔王壁画
一开始觉如因为行为不端,母子两人被放逐到黄河上游地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当觉如12岁时,回到岭国参加了一场决定继承王位的赛马,赢得王位,被尊称为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罗布扎堆。并和珠牡结婚。
格萨尔称王以后,首先杀死了北方吃人的黑魔鲁赞。他的妻子被霍尔国的白帐王抢走,格萨尔王杀死白帐王,夺回妻子。然后他又征服姜国(云南)和门国(喜马拉雅山麓)。
此外他又建立18个功劳(有的版本说是40个),征服了塔吉克斯坦和穆斯林等地。
格萨尔王到80岁时,到地狱救出自己的妻子和母亲,最终离开地上王国,和妻子一起回到了天上。
⑥ 格萨尔王的故事课文写了什么故事
格萨尔王是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他的名字叫觉如,是岭部落一个首领的小儿子。觉如从小就非常勇敢,也很善良,部落里的人都很爱戴他。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嘉察,兄弟俩的感情很好。
后来,觉如按天神的指示离开了岭地,和母亲来到黄河边一个叫玉隆的地方。玉隆是个旷野荒郊,无人为主,强盗出没,拦路抢劫,过往行人,多有不测。觉如到了玉隆,用法力消灭了危害牲畜的地鼠恶魔;杀死了抢劫商人的强盗,帮商人夺回了被抢的财物。商人们为了感谢觉如,一定要将财物分一半给他。觉如说:“我不能要你们的财物。日后你们去汉地经商,路过此地,就送我一条哈[hǎ]达和一些汉地的茶叶好了。眼下,请你们先帮我修建一座宫殿,一切费用由我出。将来无论你们到什么地方,我都会保佑你们的。”商人们高兴地答应了。宫殿建成之后,商人们继续去做生意。由于觉如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意一直很兴隆。
有一年,岭地下大雪,从十月初一起就日夜不停地下着。积雪越来越厚,后来就连山顶上的树,也只能望见树梢了。部落的人们非常焦急。看样子,雪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停的,要是继续在这里住下去,人畜恐怕都难存活,必须马上迁往别处才行。但是能迁到哪里去呢?部落派了四名好汉,出去寻找适宜的地方。
好汉们四下寻找,最后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山坡墨绿,平原紫黑,草尖上开着美丽的花朵,草腰里沾着露水,草根里聚着酥(sū)油汁。在那里,有英雄驰骋(chěnɡ)的大道,有男女购物的集市,有赛马休息的草滩……那山川的牧草,岭地的牛羊三年也吃不完。岭地的好汉看中了这块地方,但不知这块地方的主人是谁,如果未经允许就随意迁来,可能会引起战争。
这时,迎面走来商人的马队。好汉们连忙上前问道:“好人们,你们这里的主人是谁?要借地方,该和谁商量?”商人们说:“这个地方名叫玉隆,主人叫觉如,他不是凡人,是鬼神的君王,神威无限。你们要借这地方,应该向觉如王请求。”
好汉们回到岭地,把看到听到的情况一一禀报。嘉察说:“现在没有雪的地方是玉隆,那里的主人是我的弟弟。我带上几个人去请求觉如让我们迁到那里。”于是,嘉察和其他五人带着丰厚的礼物,启程向玉隆进发。当他们到达玉隆的时候,觉如昂首挺胸地迎面而来。他手拿抛石器,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并高声唱到:
“六名盗匪听我言,
本人名叫觉如王。
你们竟敢闯到此,
等待你们的是死亡。
我手里拿的抛石器,
是千位战神的命根子。
我瞄准你们的前面,
炸毁石崖如霹雳(pīlì)。
然后再抛出一石子,
将你六人全毁灭。
六匹马做我的战利品,
看什么妖魔鬼怪还敢来!”
觉如唱罢,抛出手中的石子,石子带着灿灿的火星,将石崖砸得粉碎,轰隆隆的巨响震耳欲聋。
嘉察立即跳下马,从怀里掏出一条雪白的哈达,高声说:“尊贵的阿吉绝吉啊,长命百岁的觉如!在这陌(mò)生的玉隆,陌生的人是嘉察,还有岭地的五智士。我们到此地,有话对你说。”于是他也唱了起来:
“黄嘴野牛的犄(jī)角,
碰上谁也要抵坏他的身体,
却从来没有抵自己的牛犊(dú)。
红色母虎的锋利牙齿,
碰上谁也要把他吃掉,
却不会咬噬(shì)亲生的幼虎。
岭地足智多谋的诸好汉,
和哥哥为求情来此地,
拿石子对付是否妥(tuǒ)当?
觉如弟弟请听仔细:
岭地被大学覆盖,
大批牲畜遭馑(jǐn)饥,
欲向弟弟觉如你,
求借玉隆之宝地。
最好能借三年整,
至少也以六个月为期。”
不等嘉察唱完,觉如早就跑上前去,抱住了嘉察,说:“原来是哥哥和岭地的亲人们。我没有认出来,请不要见怪,我和母亲住在这个强盗横行、魔煞(shà)出没的地方,只能小心从事啊!”说罢,他把一行六人让进家中。
这帐篷从外面看很小,里面却极为宽敞,而且富丽堂皇。待客的茶点和酒菜,也似天神的食品,百味俱全。在交流中,觉如了解了岭地受灾的情况,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移居的请求。
六人返回岭地,召集部落的首领们商议移居玉隆。玉隆实在是个好地方,而且觉如的意思很明白,他们可以随意住下去,没有时间的限制,也不需要缴(jiǎo)纳什么物品。觉如还要将自己的宫殿城堡,无偿地送给岭地百姓。岭地的首领们一致同意尽快移居玉隆。
十二月初十这天,岭地人马来到了玉隆。人人都喜气洋洋,等待觉如给他们分配领地。觉如头戴礼帽,身穿礼服,足蹬(dēnɡ)闪亮的马靴(xuē),站在岭部落人马面前,神采飞扬,令人敬畏。他先介绍了玉隆的情况,然后公平地分配了领地。每一个首领都得到了自己的领地,但觉如和母亲仍旧住在自己的小帐篷里。
岭地众生,人人满意,个个欢喜。从此,他们在玉隆开始了新的生活。觉如也成了他们的领袖。
⑦ 关于西藏格萨尔王的传说和一些神话故事
西藏格萨尔王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格萨尔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他降魔驱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辉业绩,早在十至十一世纪,就在我国有雪域之称的西藏高原。
风光绮丽的青海湖边、巍峨的日月山下、丝绸古道的陇原大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美丽的孔雀之乡云南等省区民间广泛流传,至今人民依然怀念歌颂着这位民族英雄。
在很早以前,岭国出一个穷孩子,起名叫觉如,这个孩子在奇异境界里诞生和长大成人。在岭国英雄云集,赛马争夺王位时,力战群雄,得胜称王,尊号为格萨尔。
藏语称甲吾格萨尔纳特或格萨尔阿种。格萨尔王一生,充满着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惊涛骇浪,为了铲除人间的祸患和弱肉强食的不合理现象、
他受命降临凡界,镇伏了食人的妖魔,驱逐了掳掠百姓的侵略者,并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国投敌的奸贼展开毫不妥协的斗争,赢得了部落的自由和平与幸福。
(7)格萨尔王的故事扩展阅读:
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幼家贫,由于叔父间离,母子漂泊,相依为命。
16岁时,赛马选王并登位,遂进住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并娶珠牡为妻。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
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其赫赫功绩昭示后人。岭葱土司翁青曲加于1790年修建了格萨尔王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原址处重建为格萨尔王纪念堂。纪念堂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构成主体构架。
四周以墙相围堂正中塑格萨尔王骏马驰骋的巨像,背塑13畏马战神,正墙左右方塑岭国12大佛。整个纪念堂庄重典雅,雄奇壮观。
⑧ 读格萨尔王有感作文三百字
格萨尔王》读后感]《格萨尔王》读后感 当格萨尔终于取下“说唱者”晋美背上的那把剑,故事终于以一个完美的结局落幕了,《格萨尔王》读后感.原本来自上界的天神重回天界,而他为之费尽心血的人间的国度,却将在人类自己的手中迎接它未知的命运.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哪怕是故事本身,也会随着讲故事人的心,发生连神都不能左右的微妙的变化.只有英雄的名字会永远流传,我想,那是因为无论过去多少个一千年,人们总是会对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存在疑问,而这疑问,这份与生俱来的好奇与天真,才是故事得以存在并生生不息流传下去的养料与根本.神从未离开过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说唱人晋美的故事比格萨尔传说本身更加感动着我,读后感《《格萨尔王》读后感》.一个懵懂的牧羊人,忽然间就变成了神在人间的喉咙,那是怎么的一种责任与使命,我们也许永远也无从知晓.重点是,这都是真的,说唱人与格萨尔王的故事,这些事情全都是在遥远了康巴草原真真正正发生着的,就像一千年前的格萨尔会使神通进入到一千年后说唱人的梦境那样,真实与虚幻,交织融汇,让传说像现实那样生动,也让真实的西藏和神秘的藏族人民像传说那样动人……我始终被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震撼着,感动着,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不得不一遍一遍读那些韵律美妙的文字,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无缘无故的泪流满面.那些发音奇特的山川,湖泊,草原,国度,还有数不清英雄的名字,我喜欢它们.故事之所以为故事,不是因为它情节多么曲折,词语多么华丽,而是因为它让人思考,让人觉得读懂了一个道理却永远也说不清楚,自己明白了什么.
⑨ 格萨尔王是什么朝代的什么民族的讲的什么故事
格萨尔王是原始社会时期藏族的一个杰出英雄。
讲述了格萨尔降服北方魔国时,因被施以迷药,忘记时间、环境。霍尔国白帐王看上格萨尔的妻子珠姆,趁格萨尔身陷魔国之际发兵抢夺珠姆。经过血战,为避免众人伤亡,由珠姆侍女琼吉冒充珠姆嫁到王宫。
但不幸被奸人告密,霍尔国重新重兵压境,珠姆为拯救众生灵,无奈嫁去霍国。格萨尔终被珠姆派去送信的红狐狸叫醒,才知道自己已迷失9年。格萨尔重回岭国,理顺国事,并通过九关关卡,只身前往霍尔国将魔王降服,安定了两国百姓生活,重新与珠姆团聚。
(9)格萨尔王的故事扩展阅读:
格尔萨王是藏族民间尊奉的神。相传他原是上界白梵天神的第三子。其神力巨大,智谋丰富。当时人间,妖魔横行,百姓痛苦不堪。观音菩萨与天王商议,派天神下凡,降妖伏魔,拯救百姓。
格萨尔毅然担任重任,遂投胎于一部落小酋长之妾。他尚在母腹时,其母即为叔父所谗,被逐山野。他少年时代在贫穷艰困中度过。年十五娶珠牡为妻。借助神力,为黑头人之君长,号称雄狮格萨尔王。
后来南征北讨,斩妖降魔,相继收伏十八大宗、七中宗、四小宗,曾两度去地狱救出妻子、母亲,荡除群害,威震天下。安置三界后,把王位传给侄儿,重返天国。四川德格阿须有格萨尔王神庙,至今朝拜、游览者络绎不绝。
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及四川其它藏区有其不少文物遗迹。藏区黑教及藏传佛教中红教、花教和白教寺庙多供其绘像。四川理县嘉戎藏民每年藏历十一月十三日跳锅庄舞,吃炸面团,隆重纪念当年格萨尔王击破并占领嘉戎的丰功伟绩。
⑩ 格萨尔王的故事的段意
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格萨尔专王从小勇敢善良,和哥哥属感情很好。
第二段(第2自然段):觉如降妖除魔、锄强扶弱、造福百姓。
第三段(第3—12自然段):觉如接纳移居的部落。
第四段(第13自然段):觉如带领人们开始新生活。
这篇课文讲述了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锄强扶弱、造福百姓、接纳移居、共创新生的故事,赞美了格萨尔王觉如勇敢善良的品质。
(10)格萨尔王的故事扩展阅读
价值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
《格萨(斯)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