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惹起别人注意的成语

惹起别人注意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27 19:46:12

① 形容“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有哪些

引人瞩目、引复人注目、备受关制注、惹人注目、招摇过市、举世瞩目、有目共睹

② 形容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什么词语

形容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什么词语
引人注目
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释义:引,引起,吸引.注目:注视.形容人或版事物很具权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近义词:引人注意、有目共睹、备受关注、倍受瞩目.
反义词:隐姓埋名 、默默无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
造句:他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来引人注目.

③ 形容“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的是什么成语

相关成语有:引人注目、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一鸣惊人、搔首弄姿、招摇过市、白日衣绣。

④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是什么成语

引人注目
中文发音: yǐn rén zhù mù。
成语解释:引起别人的注版意。形容人或事权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成语出处: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成语造句: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
成语辨析:~和“招摇过市”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但“招摇过市”是贬义成语;偏重指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吸引人注意;一般用于人;~不含“炫耀”的意思;可用于人和物。
成语使用: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有目共睹
反义词:隐姓埋名

⑤ 关于“吸引别人注意”的成语,来几个

引人注目、惹人注目、招摇过市、华众取宠、举世瞩目等。
1、引人注目
【解释】: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出自】:现代·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
2、惹人注目
【解释】:引起别人的注意(如外貌)
【出自】: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时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热难当,却不敢再走闹市。"
【译文】:又怕衣服不合时令,未免惹人注目,方法将炎热难当,却不敢再跑闹市区。
3、招摇过市
【解释】: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译文】:在卫多月,灵公与夫人同乘一辆车,宦官雍渠为车,出,假使孔子被第二辆车,招摇交易过的。
4、华众取宠
【解释】: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译文】:然而迷惑的人已经失去了精微,而开辟的又随时抑扬顿挫,离开道的根本,如果以哗众取宠。
5、举世瞩目
【解释】: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自】:战国·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
【译文】: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

⑥ 形容故意引起别人注意的成语 ,好像带个宣字。

故弄玄虚来_金山词霸
【拼 音】:gù nò自ng xuán xū
【解 释】: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 处】:《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示 例】:他这个人就爱~;话说到节骨眼儿上就不往下说了.&^^&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反对~的方式.

⑦ 惹人注意的成语

表示惹人注意的成语:引人注目、惹人注目。
1、引人注目
【成语】: 引人注目
【拼音】: yǐn rén zhù mù
【解释】: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有敲锣打鼓,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
【举例造句】: 他这样做就是要引人注目。
【拼音代码】: yrzm
【近义词】: 有目共睹
【反义词】: 隐姓埋名
【歇后语】: 戏台上的花旦
【灯谜】: 眼药使用说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吸引人观看
2、惹人注目
【成语】: 惹人注目
【拼音】: rě rén zhù mù
【解释】: 惹:招惹,引起。引起别人的注意。
【举例造句】: 她那漂亮的红蝴蝶发卡特别惹人注目。
【拼音代码】: rrzm
【近义词】: 引人注目
【反义词】: 毫不起眼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吸引人的注意

⑧ “惹人注意”是不是成语

“惹人注意”属广义的四字词语,即自由四字词组,但不是成语。

成语有回“令人瞩目”。

⑨ 什么成语的意思是引起别人的注意

引人注目
中文发音: yǐn rén zhù mù。
成语解释: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成语出处: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成语造句: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
成语辨析:~和“招摇过市”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但“招摇过市”是贬义成语;偏重指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吸引人注意;一般用于人;~不含“炫耀”的意思;可用于人和物。
成语使用: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有目共睹
反义词:隐姓埋名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