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闻虎色变成语

闻虎色变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27 00:51:14

成语“谈虎色变”描述的是( )

A、嗷嗷待哺复,是非条件反制射,人和动物都有,A错误;
B、,垂涎欲滴是对具体的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B不正确;
C、谈虎色变,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
D、老马识途属于一种条件反射,人和动物都有,D错误.
故选:C.

② “闻声色变”是否是成语

不是成语。

③ 谈虎色变的成语典故

北宋时,有两位非常著名的理学家,他们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程颐,字正叔,18岁时上书皇上,议论天下大事。当时,有许多大臣举荐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谢绝。最后,朝廷任命他为秘书省的校书郎。他实在不能推,只好上任。不久又升任崇政殿说书,这是专门为皇帝讲解经、史的职务。程颐平生诲人不倦,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程颢和程颐一生留下了丰富著述,这些都被后人收入《二程全书》,他们的学说则被后人称之为“理学”;南宋时朱熹的学说被称为“道学”,由于两家有共同的思想渊源,都是阐发、弘扬孔孟的儒家学说,于是在习惯上,人们便将他们两家的学说通称为“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兄弟二人虽然平生致力于“格物致知”,也就是研究事物原理的大学问,但他们一时一刻也不忽视实践。程颐在谈到实践出真知这一问题时,曾讲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老虎能伤人,这是就连3尺高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人们聚在一起谈话时经常说到虎,却没有谁觉得害怕。”“有一位田夫曾经被老虎咬伤过,只要听到有人说到老虎,他就会被吓得大惊失色(闻谈虎而色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位田夫真正体验过老虎的厉害和被老虎伤害时的危险程度。”
说到这里,程颐又将故事引申说:“作学问,无非讲的是治国安民,利国利民的道理,但如果一味地高高在上,而不深入实际去体察民情,无论如何也治理不好国家。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真正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程颐的学说进一步奠定了宋儒实践出真知的理论,对后人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出 处】宋·程灏、程颐 《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
(翻译)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

④ 龙飞凤舞+谈虎色变=什么成语

生龙活虎
shēnglónghuóhǔ
[释义]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内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容;富有生气。
[语出] 宋·朱熹《朱子语类》九五:“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便把捉不得。”
[正音] 活;不能读作“hó”。
[近义] 生气勃勃 龙腾虎跃
[反义] 老气横秋 死气沉沉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人有生气。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⑤ 形容颜色难看的成语

面红耳赤:形容羞愧火冒三丈、七窍生烟、怒发冲冠
暴跳如雷、
咬牙切齿、
气急败坏
怒目相视、
横眉怒目、
勃然大悟
大发雷霆、
恼羞成怒
涕破为笑
闻虎色变
闻虎色变
异曲同工

⑥ 犹如谈虎必然色变的成语是什么

谈虎色变

[读音][tán hǔ sè biàn]
[解释]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宋程颢、程颐《二回程全书答·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近义]闻风丧胆心有余悸谭虎色变
[反义]谈笑自若面不改色

⑦ 成语故事:谈虎色变

成语故事
《二程集》是北宋程颢、程颐兄弟两人全部著作的汇集,《遗书》是该书的一部份,共二十五卷。两人思想学说基本一致,以理、道为万物的本源,认为「万事皆出于理」,开创了洛派理学,是北宋理学代表人物,合称为「二程」。书中在讨论到「真知」和「常知」有什么不同时,举了这么1个例子:「曾见1个农夫,被老虎咬过,后来伤好了,可是每当听到有人在谈论老虎咬伤人的事情时,那个农夫的脸色较其它人更加地惊惶不安。老虎会伤人,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算『真知』,必须像那个农夫亲身经历过才叫『真知』。」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谈虎色变」,用来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谈虎色变
tánhǔsèbiàn
[释义]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语出] 宋·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谈;不能写作“淡”。
[近义] 闻风丧胆 心有余悸
[反义] 面不改色 谈笑自若
[用法] 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复句式。
[辨析] ~和“闻风丧胆”都有“一提到就叫人害怕”的意思。但~强调“色变”;指情绪紧张;“闻风丧胆”偏重于“丧胆”;指一听到强大势力就害怕。
[例句]
①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同志说起地震来马上就~。
②以棋风犀利而著称的聂卫平使许多日本选手都~。

⑧ 闻声色变是成语么

“闻声色变”不是成语,含“色变”的成语只有2个:

1、谈虎色变回
tán hǔ sè biàn
【答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结构】复句式。

【用法】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2、谭虎色变
tán hǔ sè biàn
【解释】谭:同“谈”;色:脸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处】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谭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结构】紧缩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⑨ 谈虎色变是什么成语

当然是中国成语,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

⑩ 谈虎色变是成语

谈虎色变是成语
谈虎色变

【拼 音】:
tán hǔ sè biàn

【解 释】: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版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权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出 处】:
宋·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示 例】:
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同志说起地震来马上就~.&^^&以棋风犀利而著称的聂卫平使许多日本选手都~.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