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形容某人非常蠢的成语

形容某人非常蠢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23 04:01:38

㈠ 形容非常愚蠢的成语

【描写愚蠢的成语】
邯郸学步 愚夫蠢妇 愚不可及 行尸走肉 酒囊饭袋 尸位素餐 愚眉肉眼 愚昧无知

傻头傻脑 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水中捞月、
杞人忧天、东施效颦、班门弄斧、作茧自缚、自以为是 掩耳盗铃 傻不拉唧
呆头呆脑 买椟还珠 画蛇添足 削足试履 尸位素餐 愚眉肉眼 愚昧无知
傻头傻脑

㈡ 形容人很笨的成语

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钝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不辨菽麦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呆头呆脑 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顿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㈢ 形容一个人“很蠢而且还自以为是”的成语或者名言有哪些

  1. 高自期许:比喻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2. 师心自是: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3.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4. 以宫笑角: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5. 自鸣得意: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6. 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7.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8.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9. 自作聪明: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10. 善游者溺: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11. 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㈣ 形容人特别蠢的成语

愚不可及

【拼 音】:yú bù kě jí

【解 释】: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出 处】:《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共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示 例】: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我们酒后常谈一些~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㈤ 表示愚蠢的成语

画蛇添足、徒劳无功、把饭叫饥、适得其反、冠上加冠。

一、画蛇添足

白话释义:后用“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

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 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

朝代:战国

作者:多人所作

二、徒劳无功

白话释义: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也说徒劳无益。

出处:《诗集传》:“将徒劳而无功也。
朝代:宋·

作者:朱熹

翻译: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三、把饭叫饥

白话释义:比喻多此一举。

出处:《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四、适得其反

白话释义: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出处:《筹海篇·议守上》:“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朝代:清

作者:魏源

五、冠上加冠

白话释义: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出处:《陔馀丛考·成语》:“画蛇添足、冠上加冠。”

朝代:清

作者:赵翼

㈥ 要一个形容别人很蠢的成语

目不识丁
痴人说梦
狂妄自大
愚不可及
行尸走肉
酒囊饭袋
尸位素餐
愚眉肉眼
愚昧无知
吴下阿蒙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㈦ 形容人很傻的成语

形容人很傻的成语有:騃童钝夫、呆头呆脑、愚昧无知、愚不可及、笨头笨脑
1、騃童钝夫
读音:sì tóng dùn fū
释义:指愚昧笨拙的人。
出处: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译文:又善于引导扶植,其言语欺骗响亮,剖析义理,详尽中肯,愚昧笨拙的人听了都会明白。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愚昧笨拙的人。
例句:在他的眼里,我就是一个騃童钝夫 。
2、呆头呆脑
读音: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还指一个人的长相显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灵活。也形容做事投入。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译文:像这样呆头呆脑劝不回,呸!可不敢白白让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近义词:木头木脑、愣头愣脑

反义词:乖巧伶俐、聪明伶俐
例句:别看他好像呆头呆脑的,他的脑子并不笨。
3、愚昧无知
读音:yú mèi wú zhī
释义: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出处:近代·秦牧《天坛幻想录》:“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
近义词:蒙昧无知、一无所知
反义词:大智若愚、明察秋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一个愚昧无知的人,怎么能如此受到重用?
4、愚不可及
读音:yú bù kě jí
释义:原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愚蠢)逃避责任,后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聪明,当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装糊涂。他的聪明是别人可以做得到的,他的装糊涂,别人是赶不上的。
近义词: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反义词: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耳聪目明
例句: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5、笨头笨脑
读音:bèn tóu bèn nǎo
释义:
(1)形容人不聪明,反应迟钝。
(2)形容式样蠢笨。
出处:现代·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近义词:笨手笨脚
反义词:聪明伶俐
例句:只好笨头笨脑地站在那里,显得比女方还拘谨些。

㈧ 形容人愚蠢的成语

  • 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内不可能实现容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 非愚则诬 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 人头畜鸣 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 畏影恶迹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 不识好歹 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 对牛鼓簧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 毁钟为铎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 塞耳偷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㈨ 形容一个人笨的成语

1、人穷智短
成语拼音:rén qióng zhì ǎn
成语解释:指人穷了,言行也就显得笨拙不聪明版。
成语出处权:《鸡肋编》下卷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
2、泥足巨人
成语拼音:ní zú jù rén
成语解释: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
成语出处:郭沫若《忆秦娥·歌剧<白毛女>重上舞台》:“多威武,泥足巨人,过街老鼠。”
3、笨嘴拙舌
成语拼音:bèn zuǐ zhuō shé
成语解释: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成语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4、愚昧无知
成语拼音:yú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5、愚不可及
成语拼音:yú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