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哀鸿遍野成语解释

哀鸿遍野成语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2-22 04:35:03

㈠ 哀鸿遍野的意思

哀鸿遍野的意思是: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

1、拼音:āi hó专ng biàn yě

2、用法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3、近义词:啼饥号寒、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4、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5、出处:先秦·佚名《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白话文: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1)哀鸿遍野成语解释扩展阅读

一、近义词:饿殍载道

1、拼音:è piǎo zài dào

2、释义: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3、出处:清·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五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白话文:道德沦没丧亡,法制被毁坏,盗匪党徒横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二、反义词:丰衣足食

1、拼音:fēng yī zú shí

2、释义:指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听见说是丰衣足食的很好。

㈡ 成语哀鸿遍野是什么意思

哀鸿遍野
【汉语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典故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又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本年江潮泛涨……哀鸿遍野,百姓其鱼。”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近义词】啼饥号寒、饿殍载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物阜民康、物阜民安
【造句】战乱过后,这一地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㈢ ①成语:哀鸿遍野

【成语词条】哀鸿遍野
【成语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
【常用程度】一般
【成语结构内】主谓式
【感情容色彩】贬义词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典故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应用举例】峻青《壮志录》:“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赤地千里的惨象。”
【近义词】啼饥号寒 饿蜉载道 民不聊生
【反义词】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英文解释】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disaster victim everywhere>
【俄文解释】отовсюду слышалисъ стенáния стрáждущих и голодáющинх
【成语谜面】满地燕悲鸣
【成语故事】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㈣ 哀鸿遍野的解释

哀鸿遍野
[编辑本段]【成语】
注音: āi hóng biàn yě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现在也经常用来形容市场遭受打击后大面积亏损的惨象。如股市、家电行业。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示例:
1 峻青《壮志录》:“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赤地千里的惨象。
2 清·梁启超《新罗马》:“嗳呀,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春燕无归,满眼凄惶。”
3 清·汤斌《睢休二邑秋灾情形疏》:“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硕鼠兴歌。”
4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二章:“这是我们的祖国,这是我们的大地,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啊!”
5《海南日报-两市哀鸿遍野》:跌停的股票高达48家,可谓是哀鸿遍野。
词性:贬义成语
近义词: 啼饥号寒、饿殍(piǎo)载道、民不聊生
反义词: 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编辑本段]【典故】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编辑本段]【故事】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㈤ 哀鸿遍野的成语解释

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鸿雁;野:田野,郊外。
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㈥ “哀鸿遍野”是什么意思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内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

近义词容:

饿殍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人们死于饥寒的惨状。

饿殍载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人们死于饥寒的惨状。

反义词: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国泰民安: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原文: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翻译:鸿雁翩翩空中飞,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悲哀地叫着。只有那些明白人,才知道我唱歌是在说辛苦。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出自:佚名《诗经-小雅-鸿雁》

(6)哀鸿遍野成语解释扩展阅读:

成语典故: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哀鸿遍野

㈦ 求成语哀鸿遍野的解释!

哀鸿遍野
āi hóng biàn yě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结构】主谓式。
【用法】贬义。因战争、苛政和灾害而出现人民呼天抢地、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正音】遍;不能读作“piàn”。
【辨形】哀;不能写作“衷”或“衰”;鸿;不能写作“洪”。
【近义词】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
【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例句】在我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再也看不到~的现象了。
【英译】Starvingpeoplefilltheland。
【成语故事】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㈧ 哀鸿遍野解释

哀鸿抄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

近义词:

饿殍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人们死于饥寒的惨状。

饿殍载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人们死于饥寒的惨状。

反义词: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国泰民安: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原文: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翻译:鸿雁翩翩空中飞,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悲哀地叫着。只有那些明白人,才知道我唱歌是在说辛苦。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出自:佚名《诗经-小雅-鸿雁》

(8)哀鸿遍野成语解释扩展阅读:

成语典故: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