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

成语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2-20 22:54:53

⑴ “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回啼声清脆而短促,答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类映山红盛开之际,人们见映山红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的杜鹃花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名称】:杜鹃啼血

【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⑵ 杜鹃啼血的寓意是什么

一个老人的所讲的故事
大南山本来没有杜鹃花,这杜鹃花呵,是杜鹃鸟的血变成的;而杜鹃鸟,世界上原来也没有的。
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在大南山的腹地,有一个山村,村庄前面有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溪,溪水,多么清,多么甜。村里祖祖辈辈饮着这清甜的溪水,村边的稻禾长年累月在吮吸着这涓涓清流;村里的孩子们除了拾柴割草之外就爱在溪里嬉泳;村里的姑娘爱在清沏的水里漂洗自己心爱的长发。在小溪几十步远的地方,住着一位秀气的少妇,她的名字叫杜鹃。杜鹃的丈夫早逝了,身边只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吃饭,她把孩子搂在怀里;种地,她把孩子背在背上。早晨,她背着儿子在溪边洗衣;傍晚,她牵着儿子在溪边濯足。溪水,映着母子的笑脸;清流,在为年轻的母亲祝福。虽然,杜鹃年少守寡,但她从儿子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小溪飘去了落花,小溪带走了落叶,溪水把杜鹃的儿子养大,又在为杜鹃充满希望的歌儿伴奏。儿子长大了,母亲高兴了。三餐到了,儿子玩耍还未回来,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母亲始终在饭菜边等待;掌灯了,儿子未见影子,母亲在门口翘首……
一个初春,杜鹃病了。可是儿子照样爬树,掠鸟。要他做饭,他跑掉了;要他去买药,他去摸鱼。唉,孩子呵,你何日开窍呢?杜鹃急了,病更重了。一个中午,杜鹃口渴极了,可是,家里的水缸干了。儿子回来时,她哀求道:“儿呀,到溪里挑水吧……”他头也不回地跑了。晚上,母亲呻吟着:“儿呀,我口渴极了,给我碗水吧。”
“水在溪里,自己去挑!”
一天,两天,三天。母亲还是呻吟着,哀求着:“孩子,可怜,可怜我吧,我口渴……”他又不声不响地走了。杜鹃哭着,泪水湿透了草席;杜鹃悲啼着,血,从她的心涌上咽喉,流出嘴,滴在被上。她望着远去的儿子,望着前面的小溪,望着,望着,两只眼珠瞪出了眼眶;她的嘴巴在张着,张着,嘴唇伸长了;她的手在摆动着,摆动着,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到溪边喝个够啊!终于,她的手长出了羽毛,身上长出了尾巴……
黄昏,儿子玩够了,要回来吃饭了。进门,听见母亲依然在“口渴,口渴”地叫着,才勉强跑到溪里舀了一碗水。当他掀开蚊帐时,他惊呆了:母亲口里流着鲜血,全身长满了羽毛。她,已变成一只鸟了,正在拍动着翅膀!他忙说:“妈妈,水来了。”杜鹃看了儿子一眼说:“迟了!”说着,搏动翅膀,飞出门外,边飞边说:“迟了,孩子,迟了,前面有的是清水,我去喝个够——”儿子“哇”地一声,哭着追出门外,边追边喊:“妈呀,水来了,妈呀——”母亲头也不回地说:“迟了!迟了!”随着这叫声,滴滴的鲜血洒在大地上。
“ 迟了!迟了!”杜鹃在空中叫着。
“ 迟了!迟了!”杜鹃在枝头叫着。
“ 迟了!迟了!”杜鹃在山岗叫着。
在上午叫着,在中午叫着,在黄昏叫着。随着这“迟了!迟了!”的叫声,血,从她的口里流出来了。血,滴在山岗上,滴在原野上,滴在大地上。血,把山岗染红了,把原野染红了,把大地染红了。这些血啊,变成了朵朵的花儿,漫山遍野,血红一片,这就是杜鹃花。

⑶ 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内,啼容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3)成语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⑷ 杜鹃啼血的成语解释

【名称】:杜鹃啼血
【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⑸ 成语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

网络
杜鹃啼血

最全面

⑹ 成语“杜鹃啼血”常常比喻什么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⑺ 杜鹃啼血的成语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版,唤起人权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名称】:杜鹃啼血
【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⑻ 杜鹃啼血是指什么

传说中杜鹃昼夜悲鸣,直到吐出血才会停止,所以这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哀痛专到了极点。

杜鹃就是布谷鸟,属也称为子规、杜宇、子鹃。春夏的时候,杜鹃鸟叫的比较多,清脆短促,给人一种催促的感觉。这种鸟的嘴角和舌头都是红的,看起来像是嘴里流血,正好这时候是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古人就发挥想象力说着是杜鹃鸟吐的血。

关于杜鹃中国很早就流传这样一个神话,四川一个君王,叫望帝。他爱护百姓,带领百姓开荒种地,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后来不幸国家亡了,望帝身死,死后望帝的灵魂变成了一只鸟,日日啼叫,声音哀怨,以至于口中流血不止。

(8)成语杜鹃啼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人们就给这种鸟取名杜鹃,杜鹃在中国人心里也成为了代表悲伤哀痛的一种鸟。

李白诗里写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商隐诗里也写过:“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都是引用这个典故。

杜鹃鸟的声音连起来听就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人们认为它的叫声会触动人们的思乡之情,比如范仲淹曾经写道:“春山无限好,又都不如归。”就是这个意思。

⑼ 杜鹃啼血是成语吗

[成语] 杜鹃啼血 [dù juān tí xiě]

[释义]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内痛之极。

[出处] 唐·容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