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围魏救赵是成语吗

围魏救赵是成语吗

发布时间: 2021-02-20 17:14:32

① 围魏救赵是成语

是的

  • 围魏救赵_成语解释

  • 【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② 围魏救赵对应的成语是

声东击西---

③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原是我国战史中一个成功的战例。源出于孙膑指挥的一场战争。
公元前354年,魏回国由庞涓做统帅起兵答攻打赵国,一直打到国都邯郸城下,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前往援助。
田忌准备直趋赵都邯郸解围,孙膑劝阻他,认为这样做不是最佳作战方案。他说:“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现在魏国与赵国几乎打了一年的仗,双方都疲惫不堪。魏国的精兵都集中到邯郸了,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兵力空虚,不如引兵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魏军一见此情一定会放弃邯郸,带军队回来援救。我军可在半途设伏兵截击。这样,不倦不但解了赵国之转,还可一举打败魏军。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作战计划。结果齐军大获全胜。

④ 围魏救赵 成语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基本释义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 处
《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 句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近义词
围詹救科 调虎离山
反义词
围城打援 围点打援

典 故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⑤ 围魏救赵对应的成语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围城打援、东声西击、明修暗度
一、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自】: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译文】:扬言要攻打东,其实打西。
二、调虎离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译文】: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才第一次打仗就成功的。
三、围城打援 [ wéi chéng dǎ yuán ]

【解释】:军事术语,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出自】: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四、东声西击 [ dōng shēng xī jī ]

【解释】: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出自】: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译文】:你知道战斗吧……要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变化而没有固定的,才能使用的。
五、明修暗度 [ míng xiū àn dù ]
【解释】: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出自】:清·赵翼《行围即景·相扑》:明修暗度诡道攻,声东击西多方误。
【译文】: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用诡异的计划诈取攻击,声东击西多种方法误导他人。

⑥ 围魏救赵是成语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⑦ 围魏救赵是不是成语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成语简拼】:wwjz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围魏救赵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⑧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

围魏救赵 这个成语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专,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属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 《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⑨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

: 围魏救赵 这个成语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⑩ 围魏救赵成语解释大全

[ wéi wèi jiù zhào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