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典故
⑴ 有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鳏寡孤独
桌椅条凳
魑魅魍魉
琴瑟琵琶
摸爬滚打
闪展腾挪
望闻问切
花鸟鱼虫
狼虫虎豹
⑵ 比较经典的四字成语,能找到典故,意思,寓意,越详细越好
1.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9.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10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11.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12.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3.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14.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15.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6.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7.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⑶ 四字意思相近成语
魑魅魍魉、
妖魔鬼怪、
豺狼虎豹、
江河湖泊、
笔墨纸砚、
楼台亭阁、
梅兰竹菊、
金银铜铁
说学逗唱、
插科打诨、
⑷ 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
1: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3: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4: 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5: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6: 唇亡齿寒--休戚相关
7: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8: 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9: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10: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11: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2: 穷极无聊--心灰意冷
13: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14: 百年不遇--千载难逢
15: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16: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17: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18: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19: 五颜六色--五彩纷呈
20: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21: 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22: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23: 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24: 千里迢迢--山遥路远
25: 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26: 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27: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28: 穷凶极恶--青面獠牙
29: 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30: 火烧火燎--心急如焚
31: 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32: 千人所指--众矢之的
33: 一掷千金--挥霍无度
34: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35: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6: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37: 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38: 鸟尽弓藏--辅车相依
39: 唇亡齿寒--兔死狗烹
40: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41: 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42: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
43: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44: 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45: 破釜沉舟--义无反顾
46: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7: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48: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49: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50: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51: 弃旧图新--改邪归正
52: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53: 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54: 作茧自缚--固步自封
55: 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56: 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57: 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1: 穷本极源--寻根究底
2: 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3: 困兽犹斗--狗急跳墙
4: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5: 名扬四海--天下闻名
6: 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7: 事必躬亲--身体力行
8: 如坐针毡--坐立不安
9: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10: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11: 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12: 世风日下--人心中古
13: 余音袅袅--余音绕梁
14: 神工鬼斧--匠心独运
15: 寸步不离--形影相随
16: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7: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18: 百读不厌--脍炙人口
19: 弄巧成拙--节外生枝
20: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21: 原形毕露--暴露无遗
22: 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23: 免死狗烹--鸟尽弓藏
24: 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25: 誉满天下--名垂青史
26: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27: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28: 流星赶月--风驰电掣
29: 朝思暮想--朝朝暮暮
30: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31: 疾恶如仇--刚正不阿
32: 自暴自弃--自吹自擂
33: 改天换地--扭转乾坤
34: 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35: 四分五裂--支离破碎
36: 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37: 华而不实--绣花枕头
38: 捉鸡骂狗--指桑骂槐
39: 截趾适屦--生搬硬套
40: 各自为政--势不两立
41: 鸾凤和鸣--夫倡妇随
42: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43: 劳逸结合--一张一弛
44: 福星高照--时来运转
45: 两面三刀--阳奉阴违
46: 绣花枕头--华而不实
47: 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48: 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49: 五颜六色--五彩纷呈
50: 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51: 趾高气扬--自命不凡
52: 穷当益坚--自强不息
53: 一言九鼎--一言为定
54: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55: 痛不欲生--死去活来
56: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57: 忘乎所以--趾高气扬
1: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2: 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3: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4: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5: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6: 一张一弛--劳逸结合
7: 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8: 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9: 再接再厉--精益求精
10: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11: 气势磅礴--排山倒海
⑸ 意思相近相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妖魔鬼怪,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这样的
⑹ 四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四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四字词语有琴棋书画、笔墨纸砚、鸟兽鱼虫、锅碗瓢盆、金银铜铁、江河湖海,油盐酱醋、琴瑟琵琶、穿凿附会、涵桥隧道、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漂泊流浪、锦罗绸缎、麻布尼绒、衣帽鞋袜、乖戾暴躁、敏锐聪颖、野蛮粗暴
1、基本释义: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2、出 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3、近反义词
近义词 文房四艺
⑺ 求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及区别 谢谢
1.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版千方百计权地谋算。多含贬义。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亦作“心满愿足”。//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⑻ 四字成语的意思和典故
掩耳盗铃 本义为偷钟的人怕别人听见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是自欺欺人的意思。
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等船到岸了下水去捞剑。却什么也找不到。
画蛇添足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这四个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
⑼ 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意思差不多的成语
1: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3: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4: 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5: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6: 唇亡齿寒--休戚相关
7: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8: 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9: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10: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11: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2: 穷极无聊--心灰意冷
13: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14: 百年不遇--千载难逢
15: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16: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17: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18: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19: 五颜六色--五彩纷呈
20: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21: 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22: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23: 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24: 千里迢迢--山遥路远
25: 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26: 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27: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28: 穷凶极恶--青面獠牙
29: 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30: 火烧火燎--心急如焚
31: 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32: 千人所指--众矢之的
33: 一掷千金--挥霍无度
34: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35: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6: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37: 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38: 鸟尽弓藏--辅车相依
39: 唇亡齿寒--兔死狗烹
40: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41: 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42: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
43: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44: 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45: 破釜沉舟--义无反顾
46: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7: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48: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49: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50: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⑽ 和故事重演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
故技重演
gù jì chóng yǎn
[释义]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语出] 《人民日报》1966.1.7:“所谓‘停止轰炸’,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
[近义] 故伎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