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中考100个褒贬成语

中考100个褒贬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19 23:44:32

A. 语文老师整理:40个考试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一致,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不能用于好事的传播。 (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全部出动(贬义)。 (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多含贬义。 (4)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6)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 (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 (8)旷日持久:“旷”,表示荒废,耽误。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贬义)。 (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 (1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11)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多用于褒义。 (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 (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 (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褒义)。 (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 (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 (2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易误用为贬义。 (22)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易误用为贬义。 (23)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B. 中考常见成语误用100例

成语误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 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如例:

① 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②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高考题)

③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2003年全国高考题)

有很多人以为①题中“惨淡经营”用错,以为“惨淡”与下文的“红火”矛盾,其实并不;“惨淡经营”等同于“苦心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②题中“万人空巷”也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它不是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该题用错。③题中“如数家珍”是用比喻构成的成语,“好像在数家藏的珍宝”,并不是真正在数,它表示对所讲事物非常熟悉,该题亦属望文生义。理解由比喻构成的成语(如影随形),如果只分析其字面,不分析其构成,就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1999年全国高考题考到的“美轮美奂”也属此类。此外如“空穴来风”、“七月流火”、“罪不容诛”、“诛心之论”、“文不加点”等也容易犯这种错误,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二、不明语素 它是指因为不明白某语素的意义而造成的曲解成语;严格上讲,它也属于第一种类型,但因为它涉及的题目较多,故另辟一类予以说明。

① 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③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①题中,“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不叫的蝉。它和寒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错。②题中,“冲”指“要冲、要道、要塞”,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总是首先受到攻击。“首当其冲”引申为首先受到攻击、批评等,而并不等同于“首先”。③题中“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该词表示正直的言行。

1993年全国高考题考到的“不刊之论”也属于这种类型,“刊”指删削、修改,该成语表示不容修改的权威论述。1997年的“莘莘学子”也是因为不明“莘莘”表示众多而用错。此外如“不足为训”、“屡试不爽”等也易犯此种错误。

三、不明褒贬 成语也有褒贬中三性,运用成语应使其与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准确表达讲话者的本意。纵观近十年的成语考查题,这方面所占比率甚大。①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②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1997年全国高考题)

③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①题中“半斤八两”含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②题中“趋之若骛”亦属贬义;③题中“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算计、谋害别人,也是贬义词;它们都与题干的褒贬不一致。此外如1995年考到的“无所不为”,2001年的“颐指气使”,平时考查的“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都属此类,兹不赘述。

这种类型中有一类需特别注意,有些成语身兼两种色彩,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如例:

① 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②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全国高考题)

这两道题中的成语都没用错。“灯红酒绿”指生活腐化时为贬义词,指夜景繁华时为中性词;“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义词,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诸如此类的还有“拐弯抹角”、“无所不至”、“如虎添翼”等等。

四、不明范围 任何词语都有其适用范围,成语也不例外。不明其适用范围,张冠李戴,是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之一。

① 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②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全国高考题)

③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国高考题)

①题中“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见面,用于老同学不当。②题中“炙手可热”指“权势大、气焰盛”,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③题中“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同样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刊物。它们都是因不明成语适用范围而致错。

1998年全国高考题考查的“望其项背”,多与表否定意味的词语(如难以、不能等)搭配,共同表示比不上、赶不上;2000年考查的“汗牛充栋”,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它们都是因不明该词适用范围而致错。此外如“巧夺天工”只能用于人工建造,不能用于自然景观;“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涣然冰释”只指两人消除猜疑嫌隙等均属这种类型。

五、不明差异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有些题目就是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

① 放在桌上的邮票不胫而走,急得小王满头大汗。

②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目不暇接/应接不暇)(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③ 日寇在华犯下的耸人听闻的罪行,激起全球华人的强烈愤慨。

①题中,“不胫而走”指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应换用“不翼而飞”,二者适用对象不同。②题中,两成语都有眼睛看不过来的意思,但“应接不暇”更强调在动态的进行过程中,与题干更贴切。③题中“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以让闻者惊骇,应换用“骇人听闻”,指事实本身让闻者震惊。

1994年全国题考到的“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也属于这一类型;此外如“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刮目相看/侧目而视”、“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等也是考查这一点。

六、不明谦敬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起来就容易让人啼笑皆非。

① 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② 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③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题)

①题中“忝列门墙”属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②题中“鼎力”指能够扛鼎的巨大力气、能力,是赞美他人之辞;故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③题中“蓬荜”指茅草屋,可见它是自谦之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三者都是不明谦敬而误用。此外如考查“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等成语时也经常在这方面设置障碍。

七、不明出处 有些成语源自某典故、寓言或诗文等,对于这类成语,只有弄清其出处,才能真正明白其内涵。

① 我们一定要该掉那种目无全牛的观念,树立全局意识。

②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火中取栗。(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③ 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2001年全国高考题)

①题中“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②题中“火中取栗”源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还一无所获。③题中“安步当车”源自《战国策》,指把慢慢行走当作坐车,是形容一种安闲自足的生活态度。知道了这些成语的出处,我们自然就能够准确理解运用它们。此外如“弹冠相庆”、“风声鹤唳”、“燕雀处堂”等亦需结合出处来理解。

八、不明语病 有些题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我们需要结合语病来分析判断;句子表意准确,没有语病,应该是我们正确运用成语的基本前提。

① 你就别再为难她了,她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②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1999年全国高考题)

③ 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他的缺点。

①题中的“难言之隐”指难以言说的苦衷,“隐”即“苦衷”,二者重复,应删掉“之隐”或“的苦衷”。②题中“局势”和“一劳永逸”主谓搭配不当,可将“一劳永逸”换成“永远太平”等。③题中“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多年的备考练习,总结出的成语误用八种类型。当然,同样一个例子,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它划入不同的类型;这八种分法,也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罢了。好在我们分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功利一点地说,是能够做准成语运用题。我也真心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资料来自网络

C. 中考150个常用成语

常用成语足智多谋 精明强干 刚柔相济 通权达变

敢做敢为 当机立断 力挽狂澜 别开生面

以史为镜 以人为鉴 以简驭繁 以一持万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少胜多 以点带面

响遏行云 声振林木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不厌其烦 苦口婆心 嘘寒问暖 促膝谈心

精诚团结 万众一心 保国安民 赤胆忠心

有气无力 有口无行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凭有据 有始有终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沧海桑田 峰回路转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神出鬼没 若隐若现 错综复杂 瞬息万变

不折不扣 不阴不阳 不疾之徐 不慌不忙

不骄不躁 不声不响 不知不觉 不痛不痒

喜形于色 满面春风 少气无力 弱不禁风

盛气凌人 八面威风 心悦诚服 甘拜下风

海不扬波 海波不惊 海纳百川 海晏河清

海水群飞 海啸山崩 海枯石烂 海誓山盟

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嫉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名山胜水 风月无边 风清月朗 蔓草荒烟

白练腾空 古木参天 诗情画意 蔚为壮观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名成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妙手回春 治病救人

脱颖而出 一鸣惊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足智多谋 精明强干 刚柔相济 通权达变

敢做敢为 当机立断 力挽狂澜 别开生面

以史为镜 以人为鉴 以简驭繁 以一持万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少胜多 以点带面

响遏行云 声振林木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如痴如醉 载歌载舞 一唱一和 不亦乐乎

拨乱反正 独立自主 一衣带水 和睦相处

礼贤下士 周公吐哺 长治久安 家给人足

承前启后 鞍前马后 遮前掩后 惩前毖后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意前笔后 空前绝后

喜闻乐见 兴致勃勃 喜怒哀乐 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别具一格 雅俗共赏 自娱自乐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百年不遇 铁树开花

时过境迁 明日黄花 精益求精 锦上添花

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一知半解 不得要领

追木穷源 滚瓜烂熟 熟能生巧 运用自如

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同忧相救 同病相怜

肝胆相照 亲密无间 千丝万缕 藕断丝连

欲说还休 吞吞吐吐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谈笑风生 眉飞色舞

铁面无私 执法如山 见义勇为 仗义执言

两袖清风 一尘不染 扶危济困 排忧解难

光明磊落 照人肝胆 唯才是举 任人唯贤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鱼目混珠 滥竽充数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门庭若市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 比肩继踵 项背相望

座无虚席 济济一堂 千军万马 浩浩荡荡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卧薪尝胆 埋头苦干

目不转睛 手不释卷 夜以继日 通宵达旦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势如破竹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饿虎吞羊

披荆斩棘 乘风破浪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意气风发 慷慨激昂 自力更生 发奋图强

言行一致 口是心非 不卑不亢 奴颜婢膝

春风得意 垂头丧气 艰苦朴素 花天酒地

以理服人 蛮不讲理 大公无私 营私舞弊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焕然一新 百废俱兴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不攻自破 无懈可击 不甘示弱 自暴自弃

不急之务 当务之急 不劳而获 自食其力

不求甚解 寻根究底 不期而遇 失之交臂

漫山遍野 铺天盖地 十冬腊月 冰天雪地

痛不欲生 呼天抢地 众志成城 开天辟地

叱咤风云 顶天立地 兴高采烈 欢天喜地

心花怒放 眉开眼笑 妙趣横生 哄堂大笑

心领神会 嫣然一笑 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D. ★中考常考成语及解释

1. 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自】:《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注意:安然无恙是一点损害都没有,有一点的小伤也不能叫“无恙”。

2.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意:该成语为贬义

3. 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自】:《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4. 百看不厌:看了多遍,不感厌倦。

【出自】: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注意:该成语既可以作贬义,也可以做谦辞(说自己)用

6.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自】:《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注意:该成语为贬义

7. 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出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注意:作贬义用,注意“厉”的写法

8. 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出自】: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

注意:一定是“无法揣测”的变幻,那种能够预知的变化不可以用这个词。

9. 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注意:用于人的创造,特别是艺术性创造,而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10.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 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注意:该成语为贬义

12.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13. 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14.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自】:《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注意:“事先没有商量”而有遇见,只要商量过就不能用这个词了。

15.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E. 乐冲刺分享中考易褒贬颠倒的成语

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嘴上爱说,心里不存什么。指不是有心说的。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重整(振)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褒义词,不能作贬义词用。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也指暴露得很彻底。不能理解为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抱宝怀珍】:怀,藏有。比喻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百世师(百世之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死得其所】:所: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引伸为荟萃、聚集。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才德兼备】: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才高行厚】: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同类聚集。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类拔萃、出类拔群、出类超群】:拔:超出;类:同类。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世拔俗】:超出当代,不同凡俗。形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等境界极高,当世罕见。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砥砺德行】:磨炼品德行为。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砥砺廉隅】:砥砺:磨炼;廉隅:品德端正。通过磨炼而使品德端正不苟。

【斗南一人】: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砥砺琢磨】: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德容兼备】: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丹心碧血】: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2【贬词误用为褒义】
【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装出自己很有修养的样子。(贬义)

【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贬)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含贬义)。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道貌岸然】:今多讽刺表面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样子。(贬义)

【信口雌黄】:说话轻率,随便议论。

【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罄竹难书】: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拾人牙慧】: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贬义)

【死灰复燃】: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改头换面】:改换一副面孔。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贬义。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多含贬义)。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跟着快走。比喻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评头品足】:评:评论;品:品味。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比喻发表评论任意挑剔。也泛指在小事上多方挑剔。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不能用作褒义词。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贬义)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也指深明事理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或志趣高雅、范围广博的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褒贬两用】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行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F. 中考易错成语100个

6月25日阅卷结束,26日前后为核分阶段,不出意外,27日即可知道成绩总分数。一般28日成绩单到达所就读学校,29日对学生及家长公布。慢慢等吧,这也是中国国情。

G. 中考褒义贬义易混淆成语

固执 :可以说是坚持不懈(褒义) 也可以说是固执己见,不会变通(贬义)

H. 带有褒贬的成语及解释整理

示贬于褒
[
shì
biǎn

bāo
]
详细释义
【解释】: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出自】:明沈德符《野获编回·礼部·南礼部恤典》:答“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示贬于褒
笔削褒贬
一字褒贬
褒贬与夺
褒贬分明
不置褒贬
变褒为贬
褒善贬恶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