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知什么而进成语有哪些

知什么而进成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16 12:29:35

① 什么什么知什么成语

知己知彼、知彼知己、知足知止、知心知意、知冷知热
一、知己知彼 [ zhī jǐ zhī bǐ ]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自】:春秋 孙膑《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文】: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也应该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作战百次也不失败
二、知彼知己 [ zhī bǐ zhī jǐ ]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自】:春秋 孙膑《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文】: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也应该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作战百次也不失败
三、知足知止 [ zhī zú zhī zhǐ ]
【解释】: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出自】:唐朝令狐德棻《周书·萧大圜传》:“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累。”
【译文】:不如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萧条不累。
四、知心知意 [ zhī xīn zhī yì ]
【解释】:见“ 知心着意 ”。谓彼此了解,心意投合。
【出自】: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
五、知冷知热 [ zhī lěng zhī rè ]
【解释】:关心痛养起居,照顾周到细致。
【出自】:近代 孙力《都市风流》第八章:“生活上,张义民是最知冷知热懂事儿的孩子。”

② 什么什么知什么的成语有哪些丶时和时和什么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材高知深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察己知人 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察今知古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达权知变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睹微知著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富在知足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告往知来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观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观往知来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见微知萌 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见微知著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乐天知命 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落叶知秋 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迷途知返 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生而知之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视为知己 看成好朋友。

数往知来 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恬不知耻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问牛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问羊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叶落知秋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一叶知秋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以一知万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知彼知己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己知彼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鲍子知我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达地知根 指根底清楚、明白。

达观知命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道远知骥 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睹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睹著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睹着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贵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惠子知我 比喻朋友相知之深。

行易知难 行:实施;知:知晓。实行容易,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

极往知来 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见时知几 指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见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履霜知冰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论世知人 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迷而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迷而知返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迷涂知反 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同“迷途知反”。

迷途知反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目不知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识礼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识微知著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识字知书 指有文化知识。

食不知味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士死知己 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视微知著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谬托知己 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讨类知原 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恬不知怪 指安然处之,不以为怪。

恬不知愧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恬不知羞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望表知里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以微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以微知着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饮水知源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有勇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

知地知天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知微知彰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

知足知止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酌水知源 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③ 知什么而什么的成语

【知难而进】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知难而行】知道困难而仍然去做。

知足而乐

④ 成语 填空 什么知而进如题 ( )知而进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见可而进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回军。后指有把答握就行动。
知难而进 迎着困难上。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⑤ 四字成语什么而进

共有10条符合条件
倍道而进
(bèi
dào
ér
jìn)
解释: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出处: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鼓噪而进
(gǔ
zào
ér
jìn)
解释:鼓:敲鼓;噪:高声叫喊。敲鼓呐喊,大张声势地向前进。
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
示例:《洪秀全演义》第33回:“三军一齐奋勇~。”
兼程而进
(jiān
chéng
ér
jìn)
解释:兼:两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贾琏这番进京,若按站走时,本该出月到家,因听见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在路无分昼夜,~。”
见可而进
(jiàn

ér
jìn)
解释: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示例: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jiàn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示例: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理有变通,情无拘执。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wén

ér
jìn,wén
jīn
ér
tuì)
解释:作战时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后退。指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
膝行而进
(xī
xíng
ér
jìn)
解释: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处:《庄子·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
示例:司马懿升帐,聚众将立于两边。演~,跪于帐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
循次而进
(xún

ér
jìn)
解释: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失万一于甲科。”
鱼贯而进
(yú
guàn
ér
jìn)
解释:象游鱼头尾相接一样。形容连续行进。
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解释: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传·定公六年》:“子立而后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示例:我们在学习中要~,绝不可知难而退。

⑥ 成语 填空 什么知而进如题 ( )知而进

由知而进

⑦ 知什么而什么成语

知难而来退 [zhī nán ér tuì]

生词本自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贬义
出 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功成身退 急流勇退 听天由命 如丘而止 打退堂鼓 望而却步 畏葸不前
反义词 知难而进 因噎废食 百折不挠 再接再厉 力争上游 无所作为 知难而上 迎难而上 金石可镂 镂刻不停

⑧ 知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知行合一、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妇孺皆知、冷暖自知、知足常乐、格物致知、真知灼见、迷途知返、恬不知耻、疾风知劲草、自知之明、知法犯法、知遇之恩

⑨ 成语知什么而什么

【知难而进】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专,不属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知难而行】知道困难而仍然去做。
【知一而不知二】知道一是什么,却不知道二是怎么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够全面。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