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
1.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回答結構化問題,是像公務員那樣來答嗎
結構化問答、答試講、答辯。雖然考生對這點很清楚,但是卻分不清楚「結構化面試」和「答辯」有什麼區別,要怎樣做才能夠了解二者的不同,小編將根據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二者的考試順序、考試內容以及所佔分值比例進行詳細的闡述,教師資格證考生可以參考學習哦~
一、結構化問答與答辯的考試順序
結構化問答是進入考場後的第一項測試,它是給評委老師留下首因效應的關鍵一步。考試時間5分鍾,大概題目數量在2-3題>>
答辯是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的最後一項測試,它是給評委老師留下近因效應的一步。考試時間也是5分鍾,但是題目數量不固定。
二、教師資格證結構化問答與答辯的考試內容
問答考察形式包括兩種:
一種是針對測評要素採用提前設定的問題進行提問,意在考察應試者的教育理論知識、自我認知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計劃組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應急應變能力等,稱之為結構化面試。
另一種是針對試講的內容進行追問,或者對於你所要取得的資格證所屬學科進行專業性的提問,稱之為課堂追問。或者稱之為答辯。
1.結構化面試,也稱標准化面試,是相對於傳統的經驗型面試而言的,是根據所制定的評價指標,運用特定的問題、評價方法和評價標准,嚴格遵循特定程序,通過測評人員與被試者進行語言交流,對被試者進行評價的標准化過程。。>>
在上次的早讀也跟大家說過,結構化面試秉承四項「結構化」。程序「結構化」;題目設置「結構化」;答題思路「結構化」;評分標准「結構化」(詳情請見上篇文章)
一般將結構化面試分為六大模塊:自我認知(對自我的認知和對職業的認知);人際溝通(作為教師與領導、同事、家長、學生之間的溝通);組織管理(考察考生的統籌管理能力);應急應變(對於突發的教學狀況或者教學之外的情況,教師所作出的靈活合理的對策);綜合分析(對於社會熱點/教育熱點的看法,對於一些觀點的個人看法);教育教學(利用教育理論來分析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2.答辯,也稱問答,指在面試的試講之後進行的簡短問答,採用評委提問考生回答的方式進行,意在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立體形象,為選拔合適人才提供充分依據。>>
一般來說,答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大類型:
(1)詢問該學科相關的學科專業知識。
對於你所要考取的學科進行專業知識方面的提問。考察你作為本學科老師基本的學科專業素養;
(2)對於試講內容的追問。
A.試講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在試講過程中如何體現?設置的依據是什麼?
B.對於試講的內容進行簡單說明
C.關於板書,有什麼需要進行說明的?
D.你的試講中如何體現新課改的理念?
(3)隨機問答。
你是應屆生還是往屆的?你學的什麼專業?你去中學實習後再上課有什麼感受呀……
三、教師資格證結構化問答與答辯所佔分值比例
教師資格證面試中的這三種類型的考察形式,沒有明確的分值比例說明,但是一般而言,結構化問答所佔分值比例會大於答辯所佔分值比例。所以,考生們進行面試備考復習的時候要學會有所側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練習~
2. 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是什麼內容
面試通過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主要考核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3. 考教師資格證中,什麼是結構化面試,什麼事答辯,有區別嗎
結構化面試是考官從統一的題庫抽提提問
一般結構化問題不涉及學科專業知識
答辯是考官根據你的試講內容進行提問
一般會問到專業知識方面
4. 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問題有哪些
這是面試流程,你看下。
內容是根據你報考的學科學段抽取的教材內容。
問題是報考學段的一些教育理論知識。
5.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考題的六大類型指導
自我認識類:哪些稱為“自我認識”呢?最先,自身要對你自身開展整理,對自身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例如對自身往日的學習培訓的親身經歷、工作經驗開展一個整理。在回望這種親身經歷的那時候可以在心理狀態搞清楚自身的特性。例如:你的性情是開朗、樂觀、開朗往上、具備社會正能量這些,這種全是自身的一個特性。
處理這種題型的關鍵環節:你可以創建在對自我認識的基本上和教師專業發展特點中間找尋配對性。
溝通交流類:這種題主題思想涉及到教師與領導幹部、朋友、父母、學員的溝通交流。對於每一類人,必須掌握不一樣的溝通交流標准和溝通的技巧。
機構管理類:這種題型一般與教導主任的管理方面有關。
緊急應變力類:這種題型調查的關鍵就是說教師的“情商智商”,及其“課堂教學隨機應變”,在碰到課堂教學突發性難題的那時候你能如何處理?、、比如:你已經授課,學員忽然得罪你,你咋辦?上課的時候,學員忽然打著架來你咋辦?由於,人們應對課堂教學自然環境自身就是說很繁雜的,人們要應對許多的緊急狀況。
綜合性解析類:這種題是人們考題出現數最多的一類題,另外都是較難回應的一類題,回應好這種題大部分全是立即應用文化教育基礎知識。
6. 教師資格證面試是結構化面試嗎
1、面試內容:面試採取結構化面試、情境模擬等方式,通過備課(或活動設計)、試講(或演示)、答辯(或陳述)等環節進行。遵循《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准(試行)》和《考試大綱(試行)》(面試部分),主要考核申請人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學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2、了解各科目考試大綱,請登錄報名網站查詢。
7. 教師資格證面試,第一個五分鍾結構化面試的題和最後五分鍾答辯會問到的問題有什麼區別
結構化面試是指有關教師的職業的有關的問題,答辯是指假如學生上課遇到某某問題你該怎麼解決之類的問題。
8. 教師資格證的結構化面試怎麼考
教師資格面試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回答規定問題、試講以及答辯,時間分配為:5分鍾+10分鍾+5分鍾的形式,下面分析一下各部分主要考察我們考生的要素在哪裡:
首先,教師資格面試的第一步結構化,也就是所說的回答規定問題,大多數考生對這一部分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
在這一部分,老師會從題庫中抽取兩道題目,並進行提問,緊接著由考生回答。
結構化問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是否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所以在答結構化的問題中考生需要在自己的回答中隨時滲透新課改的理念以及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在答結構化的問題考生也要做到答應所問,三觀正,邏輯通,語言順。
其次,在結構化問題之後就是教師資格面試的最重要的環節-試講了,在面試的全部過程中試講還是考官評分的主要方面,在這一環節主要的評分要素為教學實施,其次還有教學評價以及教學設計,那就要求我們的考生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不能超時,根據之前學員反饋基本試講過程超時的最後都沒通過,因為如果一旦超時就說明考生對教學的節奏把握不夠准確,不能判斷好自己在十分鍾以內能講解到什麼程度,也就是教學設計上出了嚴重的問題;
2.教學評價要符合新課改的理念,試講形式與平時講課不同,所以在教學評價方面很多老師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考生在實施教學評價時要貫徹新課改對教學評價的要求,要隨時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觀念,評價時注意評價內容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以及實施評價的同時要時時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
3.教學過程的邏輯性,這就要求考生對試講的知識點不僅要弄懂,更要明確為什麼去講,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去積累,對於自己報考的專業不同的課型要有不同的設計思路。對於教師資格來說試講處於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對於教師來說最主要的還是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在試講環節有20分鍾的備課時間,雖然看似時間充足,但是對於大部分沒有授課經驗的考生來說時間還是會比較緊的,
對在這里分享幾個備課小技巧:
首先,備課時要注意應該看全題本的內容,題本的內容並不僅僅指的是題本正文的內容部分,還包括題本上方的題目以及下方的試講要求。
因為對於教資面試來說面試題本是以書中片斷的形式出現,所以題目可能會與書上有所出入,而對於考生來說比較熟悉的是書上的題目,所以廣大考生需要首先注意的是題目名稱。每個題目下方都會對應題目要求,在這里考生一定要注意看清試題要求再進行教學設計,試題要求就相當於筆試中的答題規范,如果不安規范進行答題的話,就相當於跑題了。
最後,就到了面試的最後一個環節,答辯。答辯在這里指的是考生在特定環境下,根據考官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回答問題,並且答辯與結構化和試講不同,是考官根據考生具體表現所提出的問題。由於在這一環節中考生主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考生需要態度端正,並且要實事求是,做到言語真誠。
上述過程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對考生來說有較大考驗,需要考生能夠熟悉各步驟環節以及流程,並且熟悉所考科目的教材以及試講授課形式,還有結構化答題要點。因此,大家要及時地進行備考積極的進行練習,加之相應的回答結構化問題和試講過程中的技能技巧,相信會取得一個不錯的結果。
9. 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 結構化面試怎麼備考 現在很慌 要考試了
在備考結構化上,分為兩步,一步是學會理論,會答結構化問題,第二部是外在表現力練習,能答結構化問題。
首先在結構化理論上,在答題前考生應該多看題,歸納出相關考點和答題方法。根據結構化的三種問題方式,我們把「是什麼」的問題歸納為職業認知類問題,把「怎麼看」的問題歸納為綜合分析類問題,把「怎麼辦」的問題歸納為問題解決類問題。這三類問題基本囊括了教招結構化的所有題型,且有備考重心有很多的不同。
第一,對於職業認知內容問題,主要是圍繞教師的職業理解和個人信息等方面進行提問,例如「什麼是四有教師?」「你最喜歡的一個教育學家是誰?」等。對於這一類問其實難度不大,關鍵點在於備課時你是否提前知道這些題目並進行了准備。一般來講,這類問題的精華題目不會超過30道題,只要我們能提前把握著30道題,那面試時自然十分簡單。
第二,對於綜合分析類問題,往往會展示一個教育事件或一種教育現象,考生圍繞這個事件或現象發表看法,由於這類問題較多,所有簡單的准備是不夠的,關鍵在於能歸納出回答這類問題的思路,根據思路進行分析答題。
第三,對於問題解決類問題,這類問題通常包括教師相關的教育實踐、應急應變、人際關系、活動組織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比較多,這類問題主要考察考生的處理事件的能力,更注重的是考生解決問題德方法,所以在備課時可以歸納出各種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知道了答題理論,還需要考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表述進行回答,所有考生的外在表現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所有在備課時,處理對題目的歸納,也需要各位考生多多練講,克服緊張心理,搭配合理的教姿教態,通過生動的語言加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