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
㈠ 請幫我詳細介紹下復旦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版一門與生產實踐關系權密切、適應面廣、發展迅速的學科。它研究如何應用資訊理論、電路與系統理論和電子學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設計電子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要求學生熟悉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科生畢業後可在通信、廣播電視、自動控制、計算機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電子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應用技術工作。
研究生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
㈡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介紹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包括電子科學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兩項內容,學習內容涉及電子學、信息技術、計算機三大知識板塊,其培養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個方向,如無線通訊、圖像傳輸與處理、信息電子技術等,有的院校則涵蓋兩個專業方向,如通信與電子系統和信號與信息處理。
㈢ 電子科學與技術都有什麼專業
樓主你好,我就是這個專業的,給你盡量都列出來,我是參照我們的所有課表給你列出。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計算機基礎,普通物理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英語,電工技術與實驗 ,工程制圖 ,數學物理方法,模擬電子技術 ,微電子學,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電磁場與電磁波,固體物理, 信號與系統,半導體物理學 , 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子技術,光纖技術 ,敏感材料與感測器 ,光電檢測技術, 近代電子材料,太陽電池材料 以上都是與專業緊緊相關的課程,還有一些比如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中國近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等等。。。
㈣ 電子科學與技術的介紹
21世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歷史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信息時代。其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支撐這個時代的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礎產業均將得到高度發展,以能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信息時代科學的基礎是微電子技術和光電子技術,它們同屬於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㈤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學什麼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基礎物理、物理電子、光電子、微電子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實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各種電子材料、工藝、零件及系統的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微型計算機原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語言和演算法實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20周。
(5)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擴展閱讀: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核心知識領域:
專業基礎核心知識領域: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固態電子學物理基礎(包括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等內容)。
專業方向核心知識領域:
1.微電子技術基礎、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
2.物理光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子器件;
3.電介質物理、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
4.物理電子學、電子光學、等離子體物理與技術;
5.微波技術、天線與電波、射頻/微波電路。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電子學基礎課組(96學時)、數字電路基礎課組(96學時)、計算機基礎課組(96學時),信號與系統(64學時)、量子與統計(64學時)、固體物理基礎(48學時)、電動力學(48學時)、激光原理(48學時)、物理光學(48學時)、固態電子與光電子(48學時)。
示例二:核心必修課,包括電路分析基礎(68學時)、信號與系統(68學時)、模擬電子技術基礎(60學時)、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46學時)、電磁場與電磁波(46學時)、量子力學(46學時);專業方向核心限選課,包括固體物理(46學時)、半導體物理(46學時);
物理光學與應用光學(80學時)、電子材料(46學時)、固態電子器件(76學時)、光電子技術(46學時)、激光原理與技術(46學時)、電介質物理(46學時)、電子元器件(54學時)。
示例三:電路分析基礎(48學時)、信號與系統(64學時)、模擬電子技術(64學時)、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64學時)、量子物理(64學時)、電磁場理論(32學時);
激光原理(48學時)、固體電子導論(64學時)、物理光學(48學時)、光電子學(48學時)、半導體器件物理(48學時)。
㈥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國內外情況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2017-11-03 10:57:07
文/宋岩峰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就業前景怎麼樣,學生畢業後好找工作嗎?以下是高三網小編整理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僅供參考。
1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情況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畢業後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會去哪裡工作?畢業後學生都找了什麼工作?以下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常見的幾個就業方向,供參考。
1.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
畢業生適合在電子信息類高科技行業諸如通信、信息、控制、計算機、生物醫學儀器等領域進行研究、開發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畢業生亦可報考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研究生。
2.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隨著社會需求會逐步擴大,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總體就業前景看好。畢業生可以到電子、信息部門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和元器件、集成電路、集成電子系統等的設計和製造以及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3.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有很多,就業前景也比較廣闊,但大家還是要在專業上努力學習,爭取學習地更深入。
點擊查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屬於什麼大類
2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形勢分析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隨著社會需求會逐步擴大,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總體就業前景看好。畢業生可以到電子、信息部門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和元器件、集成電路、集成電子系統等的設計和製造以及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面向微電子、測控等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從事研究和科研教學等方面工作,在公司、企業從事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電子元器件研製、測控儀器軟硬體設計和電子企業的生產管理等。擔任銷售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產品工藝 製程工程師、項目經理、區域銷售經理、硬體工程師、產品經理、工藝工程師、高級軟體工程師等崗位。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根據國內外電子科學與技術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美國、西歐、日本、韓國、台灣地區的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已經步入上升軌道。中國隨著市場開放和外資的不斷湧入,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開始煥發活力。中國「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書將信息產業列入重點扶植產業之一,中國軍事和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必然帶動電子科學與技術行業的發展和內需。
3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
專業類別 畢業五年平均薪資 工作地點 男女比例
電子信息類 ¥7276
薪酬超過69%的專業 上海市
13%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較多
男80%-女20%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路、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
就業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側重微電子領域中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工藝、製作及應用,與同類專業相比具有覆蓋面寬、面向企業應用等特點。培養具備物理電子、光電子、微電子領域寬厚理論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及相應新產品研究、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非常樂觀。
㈦ 麻煩介紹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包括電子科學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兩項內容,學習內容涉及電子學、信息技術、計算機三大知識板塊,其培養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個方向,如無線通訊、圖像傳輸與處理、信息電子技術等,有的院校則涵蓋兩個專業方向,如通信與電子系統和信號與信息處理。
該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電子信息科學飛速發展,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適應能力,能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科學及電子信息產業等相關領域從事設計製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與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理論和技術人才。
(7)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擴展閱讀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原理、電子線路、數字電路、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基礎等。
實踐教學:包括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相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光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光電子技術科學、電信工程及管理、電子商務及法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㈧ 什麼叫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物理電子、光電子與微電子學領域內寬廣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物理電子、光電子、微電子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實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各種電子材料、工藝、零件及系統的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2.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
3.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的實驗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測試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4.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 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r 主要課程: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微型計算機原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語言和演算法實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20周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 :微電子學 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技術 軟體工程 影視藝術技術 網路工程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光電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電氣信息工程 計算機軟體 電力工程與管理 智能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藝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數字媒體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㈨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介紹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基礎知識面寬、應用領域廣泛的綜合性專業。在學院多學科交叉背景下,培養基礎深厚、專業面寬,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的綜合型人才。
㈩ 電子科學與技術都有什麼專業
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
培養方向:信息顯示科學與技術;
信息光電子科學與技術;
微電子技術;
大規模集成電路系統;
光纖通信;
應用電子技術;
新型電子器件與系統。
相近專業:微電子學 ;自動化 ; 電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信息工程 ; 信息科學技術 ; 軟體工程 ;影視藝術技術 ; 網路工程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光電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信息工程 ; 計算機軟體 ;電力工程與管理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數字媒體藝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數字媒體技術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