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博
Ⅰ 碩士畢業可以跨專業考博嗎
碩士畢業可以跨專業考博,但需要符合招生單位 招生簡章具體規定,並要與導師提前咨詢相關事宜。
報考博士要符合的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已獲得碩士學位(在國外獲得的學位需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的人員;
3、應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須是國家統招碩士生,且最遲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或滿足同等學力報考條件的其他人員(註:單證的專業學位考生報考須在報名前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4、報考醫學專業學位者,還必須具有相應專業的執業醫師資格。
5、身體健康;報考博士生的年齡一般不超過四十五周歲,報考委託培養的考生年齡不限;有兩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報考博士要准備的資料
1.報考博士生申請表;
2.專家推薦書;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和評議書;
4.碩士學位證書或證明書;
5.體格檢查表;
6.政治審查表。
拓展資料:
考研,即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國家標准,其次按照程序:與學校聯系、先期准備、報名、初試、調劑、復試、復試調劑、錄取等方面依次進行。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初試通常於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當年的1月份進行,復試通常於當年的3-5月份進行,具體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
Ⅱ 跨專業考博什麼專業最好
1、跨專業考博不是看什麼專業最好,而是看自己在哪個專業有科研能力和學術成果,回否則很難被錄取。
2、考博答需要2位報考專業的專家推薦,所以跨考需要有學術能力的證明材料,否則不好找人推薦。通常要有公開發表的跨考專業的學術論文。
3、博士研究生關注的重點是研究課題而不是就業,所以不存在專業好不好,只要有興趣就行,畢業後大多也是從事教學或研究。
Ⅲ 國家允許跨專業考博嗎
1、從報考的角度,只要你想報考的院校的該專業沒有對碩士專業進行限制,你就可以跨專業考博,具體情況可以咨詢學校招生辦。
2、從導師的角度,你應提前與想報考專業的導師溝通聯系,博導會把他的傾向性告訴你,最好了解到該導師是否願意招收跨專業的學生再報考,否則即使初試通過了,在復試時也會被否決的。
3、從自身角度,跨專業報考存在較大難度,博士研究生畢竟是研究型的一個階段,與碩士階段不同的專業會給你的考博專業課考試及後續的學術研究帶來不少麻煩,但如果你有實力和有信心,而且上面兩個問題也得以解決,那麼跨專業考博完全沒有問題。
Ⅳ 跨專業考博士
沒有碩士學位的考博士需要達到同等學力 。比如有的培養單位要求:
獲得學士學位後內六年或六容年以上(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人員,必須具備(1)有二篇第一作者文章(被SCI或EI收錄),或作為主要人員的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在國家承認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進修過五門與所報考學科相近的碩士課程並成績合格,(3)所從事的學科與報考專業相符.
有碩士學位後,跨專業考博士不需要達到同等學力要求。比如MBA的畢業生當年就可以報考理學博士。
Ⅳ 跨專業考博士考什麼好呢
高學歷的不是特別了解,但是我朋友的這篇文章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我作為跨專業的學生,報考了北大、清華、人大三所學校的社會學專業。清華和人大是全系第一名,北大是本教研室第一名,全系第二名。我最後決定在北大和清華中選一所學校繼續我的學業。應《窗口》之約,今天和大家一同探討一下關於考博的問題。 一、考博的准備工作
決定考博之前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如果僅僅是為了逃避就業難的話,那麼這無疑是在給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挖陷阱。研究生可以混畢業,但博士生則是不能的,因此是否願意並能靜下心來從事研究是做決定的一個首要問題。
考博第一項工作是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能僅僅看熱門度或者考試的難易度。我在咱們學院念思政,而考博的專業是社會學,換專業是興趣使然,未來要從事好多年的研究,必須選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社會學是一門讓我激動的學科,一看見社會學書籍我就難以壓制住對馬克斯·韋伯所說的「以學術為業」的憧憬。正是這種狂熱,使得我在北大、清華、人大社會學博士考試中能夠勝出那些念了至少7年社會學的科班人士。因為喜歡這個專業,所以我有激情,有恆心,更有信心。
然後是確定學校。我的建議是選擇學校的底線是咱們本校。因為興趣上的選擇無疑是一種愉悅,但未來的就業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所以學校的牌子是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因素。
最後是聯系導師。請大家務必注意這一點,因為對於錄取與否的決定因素不是別人,而是你所選擇的導師。首先,你得知道這個導師的研究方向、他本人的知名度、公平度。其次是一定要弄清楚這個老師今年是否招生,以及是否有內定候選人的傾向。我今年之所以報了北、清、人三個學校,主要就是因為在報考導師時失誤了。我一直想去的是北大,當報考完後,才知道所選導師自己本校所帶的碩士生要碩博連讀(北大碩博連讀的學生是不參加初試的,只參加復試,而且占名額)。好的學校都是一個導師只帶一個博士生,所以如果當年根本就沒有名額的話,你參加考試的意義就不是很大,除非你的各方面表現特好。一看北大風險太大了,我趕緊報了一個清華。誰知禍不單行,交了錢後,才打聽到清華這個老師已經內定了人,根本就不在校外招生。無奈之下,又把人大添加到我的報考學校名單中了。人大選的導師是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報考的人也很多,所以也是挺冒險的。因此分析起來,雖然我報了三個學校,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學校是保險的。因此在這一點上,我建議師弟師妹們一定在報考前聯系好導師,態度誠懇一些,把各方面打聽清楚。一些人品比較好的導師如果內定了候選人的話,他會建議你別報他的博士生,這樣也就減少了你浪費金錢、浪費時間的可能性。 二、備考 1、英語
相信參加了碩士生入學考試的學生都知道,考試的各科中最最重要的是英語。博士生考試也不例外。博士生英語考試的難度因學校而異,各個學校自己自主命題,題型也會不同。大部分學校的英語難度和六級水平差不多,所以只要你的英語底子不是太差,過線是沒問題的,但拿高分還是很難的。從難度上來看,最難的是社科院和北大;從題型來看,最變態的是北大。北大的完形填空是不給選項的,自己填詞進去;翻譯題既不是漢譯英,也不是英譯漢,而是英譯英,即用英語解釋英語。從分數線來看,大部分學校是50-60之間。人大一般定為60,北師大55,清華55,北大的慣例是50,但今年大部分院系都是40多點(今年北大的英語給分很低,上50的都特少,幾乎集中在30-50之間)。准備報考北大的同學一定要注意的是它的英語,真的是超難超變態。以我的英語為例,我四、六級都是考80多分的,人大考博英語85.5,清華考博英語83,而我在北大的英語成績就只有68分,這還是一個比較高的分。報考北大,就得針對北大的題型進行專項訓練,否則按我們平常做題的思路,你很難及格的。對於其他學校,好好復習一下六級英語,是沒有問題的。 2、專業
對於專業,由於性質不同,可能如何准備也有較大的差異。我這里只是提供一個較為通用的備考模式。第一,專業書一定要廣泛閱讀,對於經典著作還得深入理解。這就是我取得較好的成績的決定性因素。我雖然是一個跨專業考生,但我在廣度和深度上並不輸給科班出生的競爭者。清華今年的題就出得很偏,有一科7個題,只有一個題是大家都拿得準的,其他的題有的人要麼知道一點,要麼根本就是一無所知。我的長處剛好是人家知道一點的東西我知道得比較精深,別人一點都不知道的我卻有所耳聞,因此能以所知道的一些核心概念作為「星星之火」,使微弱的優勢成為「燎原」之勢。博士生考試絕對要靠實力,尤其是名校更是如此。戒除浮躁,內練專業素質是關鍵。第二,適當地投機取巧。也就是說在具有一定的專業素質的情況下,廣泛建立「外交關系」,摸清各個學校的出題風格。我在考試前,認識了北大、清華、人大的博士師兄們,探聽了各個學校的風格。比如說人大有點重視自己的學術派別,即你必須得看該校老師的文章研究什麼的才能有好的收成;北大是很重視理論的,注重多重比較,對於一個理論你必須能甲、乙、丙、丁地言之有理地闡述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清華則繼承了理工科實證的傳統,應用性特別強。出題風格實質就是一個風向標,能指出你的努力方向。第三,如果自己比較有實力的話,可以和導師切磋問題,這是長進最快的方法,也是讓導師對你有印象,並在復試時取得較好的「印象分」的方法。 三、備考心理和考研一樣,情緒因素是一直伴隨考試的。我所能強調的就是堅持、樂觀。
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我應對心情低落的一個方法——勇敢地當「祥林嫂」。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把心理的不暢快吐出來。我報考的三個學校情況都不妙,幾乎都有內定的人選,可想而知我的心理壓力是多麼的大。在這種情況下,我採取了充當「祥林嫂」的角色。我見一個人(當然是關系比較密切的人),嘮叨一次自己的處境,換取別人的「同情」,並趁機「榨取」別人的安慰與鼓勵,以增添自己的信心。被我嘮叨的人有我的舍友,我的同門師兄妹,我的導師,我在北大、清華、人大的師兄師姐們。我得到的無一例外的是鼓勵與加油,我們學院的一個朋友說:「小白,你要考不上,就沒人能考上了」,北大師兄對我說的是「你就是我下一個年級的師妹,這是無庸置疑的!」同志們,當你們聽到這些話,是不是覺得備受鼓舞,信心大增呢?反正我就是這樣挺過來的。所以,做「祥林嫂」,其實挺好的:)
考博是一場自我較量,你堅持住了,你就贏了。希望大家在這場較量中都能取得勝利。最後送大家一句我的座右銘:
既然活著,就要活好。 無論如何,堅持住是沒錯的。
Ⅵ 考博可以跨專業嗎
可以我是10年博士,我本科是理論物理的學生,研究生是計算機軟體,現跨到版機電的自動化專業。
實際上跨權專業不是問題,問題是跨考後自己能不能跟上的問題。
如果樓主真的對物理感興趣的話,可以跨考。但是有一點,導師一定要聯系好,博士不同於考研,導師自主權很大,有可能你分數很高,最後被刷,就是因為下手太遲了。所以給你幾個建議:
1.聯系物理方面的導師(通過郵件),郵件地址尋找方式為1)查找你要報考院校的主頁(可以多個學校),找到要報考方向有那些老師,找一個口碑或能力比較強的,記住其名字和發的論文題名2)在elseview資料庫或cnki或其他資料庫找到這個老師的論文,論文里必有郵箱。3)發郵件詢問是否招生,是否有名額。
2)如果他回你「歡迎報考,我們實驗室主要從事。。。」恭喜你聯系導師成功;如果只有"歡迎報考"沒其他信息,過幾天再發一次郵件,若沒有回復,這個老師多半打水漂。
3)導師確定就是找資料的問題。可以找往年考上的人問一下,效果是最好的。
最後祝樓主跨考成功,若有其他疑問可以給我留言。
Ⅶ 跨專業考博考研可行否
碩士畢業可以跨專業抄考襲博,但需要符合招生單位 招生簡章具體規定,並要與導師提前咨詢相關事宜。
報考博士要符合的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已獲得碩士學位(在國外獲得的學位需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的人員;
3、應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須是國家統招碩士生,且最遲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或滿足同等學力報考條件的其他人員(註:單證的專業學位考生報考須在報名前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4、報考醫學專業學位者,還必須具有相應專業的執業醫師資格。
5、身體健康;報考博士生的年齡一般不超過四十五周歲,報考委託培養的考生年齡不限;有兩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報考博士要准備的資料
1.報考博士生申請表;
2.專家推薦書;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和評議書;
4.碩士學位證書或證明書;
5.體格檢查表;
6.政治審查表。
Ⅷ 能跨專業考博嗎
是可以跨專業的。
從入學考試的角度來看,只要你想申請大學的專業而不受專業的限制,你可以跨學科考試,具體情況可以咨詢學校錄取辦公室。從導師的角度來看,您應該與想要提前申請專業的導師進行交流。輔導員會告訴你他的傾向,最好知道導師是否願意招募不同專業的學生申請第二次考試。否則,即使初步審查通過,第二次審查也將被拒絕。
(8)跨專業考博擴展閱讀
博士考試分為春季和秋季考試。一般來說,春季考試在3月和9月舉行。
符合以下要求的人可以報名參加全國統一的國家組織招生考試:
是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良好的道德品質,守法。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在國外取得的學位必須經教育部海外研究服務中心的外國學位證書證明);畢業於碩士學位的畢業生(必須在國家注冊並最遲在入學前獲得碩士學位);或其他符合相同學習要求的人(註:文件)具有專業學位的考生必須在報名前申請碩士學位。醫學專業學位申請者還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資格。身體健康;博士生一般不超過45周歲,委託培訓考生的考試不限年齡;有兩位副教授(或同等學歷)或更多與專家推薦的科目有關。
Ⅸ 考博可以跨專業嗎導師願意要嗎
考博士可以復跨專業。但是導師一制般不願意帶跨專業的,畢竟他們需要直接能上手幫忙做項目的學生,所以,最好先和導師溝通好,只要他願意要你,就沒有問題了。
根據博士生學習的定位,博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為學生開出幾門課,而在於引導學生學習。或者說,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
1、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
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這是進入博士生學習和研究的一個前提性的條件。由於博士生自身學科背景、學術水平的差異,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工作極為重要。沒有對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研究狀況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學科的學術規范,不會運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出和解決問題,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就沒有一個科學的基礎。
2、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主要途徑,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把讀書、思考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學術品位和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