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禮儀課哪些專業有
『壹』 公關禮儀是哪個專業
應該是旅遊管理,或酒店管理
『貳』 高職院校公關禮儀》課程包含了哪些內容
在現代社會,公關禮儀作為社交活動中的通行證,間接決定著社交活動的成敗。掌握好公關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已成為日後學生走向職場獲得自尊與自信、理解與支持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職院校開設公關禮儀課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然而,在實際開設這門課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引起重視。
一、公關禮儀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對禮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由於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高職院校過分強調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忽略基礎知識、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個別學校將公關禮儀課程用其他專業課程取代,如市場營銷專業開設的《商務談判與禮儀》課及文秘專業開設的《秘書職業形象設計》課。有學生認為禮儀內容太簡單,無須太多功夫就能掌握,學的也是一知半解。課程上,學生注重對自身的約束;言行舉止又恢復到原來的時候,沒有形成知禮、懂禮、習禮、用禮的良好習慣。高職院校和學生本人並沒有充分認識到公關禮儀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勝任情況及日後個人素質的提升。
(二)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技能培養
公關禮儀課程教學,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禮儀的基本規范,還需要能夠進行實際應用,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部分高職院校的公關禮儀課程,仍沒有脫離「重理論傳授,輕實踐鍛煉」的藩籬。具體表現在:一是在課程的設計上,理論課時遠遠超過實踐課時;二是在教學方法上,還是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為主要形式,缺少學生實訓和鍛煉的機會;三是在課程的評價與考試方法上,還是單純以理論考試測定結果,憑一張試卷來評定學生成績。
(三)師資力量不足,教材建設滯後
禮儀課程教學沒有穩定的教學團隊,從教師的來源看,主要是音樂、形體或文科類教師經簡單培訓或自學而組成,很少有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公關禮儀的教材建設滯後,一是在教材選用上,教材的配套資源開發不足。公關禮儀課程教材介質還僅限於一本書,缺少電子教材及其他一些配套的輔助教材,教材信息量承載過小,無立體化和情境化過程,一些情景型、案例型的音像製品較為陳舊,與現實脫離較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不強。二是在教材的內容上,大多數沒有結合高職教育教學的實際,更多使用的是本科的和其他高等教育各專業的教材,理論多於實踐,教學的適用性不強。
(四)實踐性教學設施配套不足
高職院校在教學設施、設備投入方面,不能滿足公關禮儀實踐教學的需要。「身教重於言教」,在進行儀態禮儀的教學時,需要教師先進行示範,再讓學生來做示範。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提供禮儀教學的形體房,即使學校有形體房也要等其他專業的學生在沒課的間隙,臨時安排補課。
教室有限的空間承載著「單一」的學習功能,無法滿足學生展示自身儀態美的表現形式,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很認真,學生只了解優美、典雅儀態的基本要領,卻不能達到塑造個人形象的目的。
二、高職院校公關禮儀課程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提高認識,創設良好的禮儀文化教育氛圍
1. 營造講禮儀的大環境。環境因素對高職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教育潛力。對於高職學生來說,學校的環境、人際關系,周圍學生的行為、老師的行為都會對其有著重要影響。在校園內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營造良好的禮儀課程的物質環境和心理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學校可通過廣播、報刊、宣傳欄等有聲無聲的「老師」,將禮儀文化融入校園中,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踐行禮儀規范。
2. 開展禮儀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社團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演講比賽、第二課堂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禮儀實踐活動。學校可以和一些公司、賓館和酒店聯系,讓學生到那裡進行禮儀的實習和實訓。學生在禮儀實踐活動中親自體驗到擁有禮儀知識、技能的成功感受,同時使禮儀課程教學在實踐中得到驗證。
(二)完善實踐性教學環境建設,增加實踐課時比重
為b 能給學生禮儀課程模擬操作提供良好的教學場所和條件,學校需要完善校內實踐教學環境,建設實訓中心,包括形體室、商務會議實訓室、團體訓練實訓室、模擬談判室等,並購買相關的禮儀教學實訓用具。公關禮儀課程中的實踐操作訓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示範,如坐姿、站姿、行姿、名片的遞迭等,採取教師指導和學生自我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去領悟、去體會、去感受。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實踐課時應增至課程總學時的40%。
(三)根據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
公關禮儀課程應根據不同專業的性質和職業特徵進行差別設置,在教學內容上各專業的側重點也不相同,如文秘專業在比較系統地學習待人接物、言談舉止的學問時,更要側重秘書接待和宴請禮儀。學校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可聘請行業、企業學者來校為學生做「應聘禮儀」「社交禮儀」專題講座,使學生在應聘中能做到舉止得體、落落大方,在社交中能給人的良好形象。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活課堂教學
計算機輔助教學(簡稱CAI)的興起,給傳統的公關禮儀教學注入了新的內容。
1. 為教師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料。大量有聲讀物、視頻、動畫為教師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參考,幫助教師開拓思維,把教材講解得更加清楚,分析得更加透徹,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2. 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化多媒體課件具有文字、圖片、圖像和動畫等直觀媒體信息可同步化展示的優點,可將公關禮儀課程教學中的知識點直觀、動態地展示給學生,提高認知的內驅力。中山裝是中式服飾的一種,如果課堂上要讓學生了解穿著中山裝的禮儀,僅僅依靠教師單方面的講述是不夠的,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把學生的聽覺、視覺和觸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從《走向共和》電影中選取所需了解的有關中山裝的來歷片段,學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山服飾的思想和政治含義,以及著裝時的禁忌。在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前,教師也可以預設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然後再與學生共同分析與總結。
(五)加強「雙師型」隊伍培養,推進教材建設
高職院校的專任老師和來自禮儀服務一線的兼職老師組成公關禮儀課程的二元結構師資隊伍。為保證公關禮儀課程「雙師型」教師的穩定性,高職學院可定期選派教師到禮儀公司進行頂崗實習,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也應主動參與到公關禮儀課程設計、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社會實踐、教材的編寫等教學活動中來。鼓勵和提倡教師從禮儀行業的需求出發,結合現有教材,增編一些反映禮儀課程教學的活頁教材和講義。自編教材在內容上會更新穎,與實踐更加貼近。
(六)嘗試有效教學,改革課程評價與考試方式
教學過程中採用小組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等實景模擬的方式進行有效教學,變以往的單向溝通為雙向流動,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通過實景模擬教學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在禮儀課程每一個模塊理論知識學習完成後,可安排一次禮儀情景劇的排演,作為學生在該實訓環節的課程考核內容。具體要求是,學生按照期初已在班內分好的小組,由各小組長負責策劃,自編、自導、自演禮儀情景劇,內容包含本模塊所學相關知識,並保證組內所有成員都能承擔相應的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表演力。在公關禮儀課程的考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採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如閉卷、筆試、實際操作相結合,將期末考試評價與模塊考試評價相結合(即過程性評價方法),評價主體選擇上,既有校內教師,也有校外禮儀服務學者,既有他評,又有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有利於克服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弊端,在日常學習中培養良好的禮儀習慣,以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來決定考試成績,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叄』 考研中是否有(公共關系、公關禮儀)相關專業或者有哪幾個專業包含這些課程
考研的時候,有個專業叫做公共關系,譬如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都有開設該專業,還有很多院校將公共關系作為傳播學碩士的一個研究方向。以中國傳媒大學的公共關系為例,其中包括危機公關、新聞發言人等幾個方向,都可以報考。
公關禮儀,在國際政治、外交學方面學的比較正式,中國人民大學有個很有名的教授叫做金正昆,全國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現任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系,公關禮儀這塊,他是權威。
LZ貌似對考研不太了解。
純粹的對公共關系和公關禮儀感興趣,但即便是公共關系和公關禮儀也是相差甚遠,
公共關系指組織、機構、企業等與公眾環境之間的溝通與傳播關系,指一個社會組織用傳播手段使自己與相關公眾之間形成雙向交流,使雙方達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適應的管理活動。牽涉到傳播、管理。 舉個例子,蒙牛集團,它要與媒介、原料供應商、中間商、渠道、批發零售商、消費者、政府等保持良好的互動與和諧,這就牽涉到公共關系。
外交學、國際政治等專業會很正式的學習公關禮儀,我妹在人大國關院,還參加了全國大學生禮儀大賽。但是禮儀只是作為基本的素質,不會作為主幹科目去學習的。特別是考研,碩士是深入的學習研究理論知識,禮儀不會作為一個碩士專業來專門學習探討的。
考研是個很系統的過程,要好好選擇專業及院校。LZ還是多登錄研招網、考研論壇,了解相關信息吧。
『肆』 誰知道公關禮儀到底可以作什麼具體的工作
樓上的不要亂說阿````
樓主啊其實公關禮儀是一門十分具體的工作,在中國的版應用也很多的權
我做了這些日子的公關,結合課本,可以發現有不少地方用到
1.會議 越大型的正規會議,就越注重公關禮儀,有的會議甚至提前一個月准備,而且都是委託專業的公關公司來做。因為各國風俗不同,文化不同,造成理解不同,習慣不同,甚至忌諱不同(這是最要命的)
2.新聞發布會 綜合體現,十分注重禮儀。比如排座,講話,發言稿```(偶作新聞發布會那幾天每天只能睡2.5個小時,想想都害怕```)
3.宴會 重要的社交場合和溝通場合,不必多說。
4.來賓接洽。高手才能做好
`````
```
但正如你所說。中國國情決定了這個行業不大好做。中國的尊禮文化已經越來越流失了。大部分的禮儀業務公關公司都作了,專業的人士也只是做兼職。
考慮考慮把
祝你好運
『伍』 學公關禮儀專業以後能做什麼
主持與播音專業(公關禮儀)
本專業主要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培養公共關系人員、社交禮儀人員、導游、模特、解說、影視廣告演播、企業形象代表等從事公關禮儀職業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陸』 公共關系實務與禮儀是什麼樣的課程
公共關系實務與禮儀是培養學生的公共關系職業素養、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公共關系職業技能的課程。
《公共關系實務與禮儀(基礎類)》內容簡介:20世紀80年代以來,公共關系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公共關系在組織形象塑造與傳播、協調公眾關系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經被廣泛地運用於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大到國際競爭、總統競選,小到一個組織的一言一行,服務員的一擎一笑,都與公共關系緊密相連。公共關系實務與禮儀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理解、掌握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運用公共關系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公共關系職業素養,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公共關系職業技能。
《公共關系實務與禮儀(基礎類)》目錄
第一章 公共關系概述
第一節 公共關系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公共關系的特徵
第三節 公共關系的職能與基本原則
第四節 公共關系的要素
第二章 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公共關系的起源
第二節 公共關系的發展
第三節 公共關系產生的社會條件和發展動力
第四節 公共關系在中國
第三章 公共關系人員及機構設置
第一節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
第二節 公共關系組織機構設置
第四章 公共關系的工作程序
第一節 公共關系調查
第二節 公共關系策劃
第三節 公共關系實施
第四節 公共關系評估
第五章 組織公共關系處理
第一節 組織內部公共關系處理
第二節 組織外部公共關系處理
第六章 公共關系工作類型
第一節 主體型公共關系
第二節 對象型公共關系
第三節 功能型公共關系
第四節 危機管理
第七章 公共關系與CIS戰略
第一節 CIS概述
第二節 CIS戰略
第三節 現代企業的CIS策劃
第四節 CIS戰略與CS戰略
第八章 公共關系專題活動
第一節 新聞發布會
第二節 慶典活動
第三節 會展活動
第四節 贊助活動
第九章 公共關系文書
第一節 公共關系文書概述
第二節 公務文書寫作的基本知識
第三節 事務類公共關系文書寫作
第四節 商務類公共關系文書寫作
第十章 公共關系技巧
第一節 交談技巧
第二節 公共關系演講
第三節 說服技巧
第四節 談判技巧
第五節 投訴處理
第十一章 公共關系禮儀
第一節 公關禮儀概述
第二節 日常禮儀
第三節 公務禮儀
第四節 商務禮儀
第五節 涉外禮儀
『柒』 雲南師范大學公關禮儀專業主要學什麼
一、專業特點及培養目標
公關禮儀是我校根據省教育廳批准開設的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公關禮儀基本知識和技能,懂經營、會管理、善交際的特色品牌專業。
公關禮儀是一個新興的專業。是塑造形象的藝術。古人講:不學禮、無以立。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競爭的加劇,學會處理各種關系越來越重要。一個人的成功20%靠專業知識,80%靠關系。特別是中國是一個關系性社會,學習本專業不僅對於個人和企業的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幫助。而且就業層次品味高。收入高。發展前途好。
二、主要學習實習課程
普通話、公共關系學、公關策劃、公關實務、現代漢語、實用禮儀、導游學、廣告學、形體訓練、美容化裝、舞蹈、英語、計算機等。通過學習實踐使學生具備下列技能、能力:1、 熟悉文秘工作的有關職責、政策、法規,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2. 掌握文書檔案的基本知識,熟悉文件處理、檔案管理與保護、文字謄印等專業知識;3. 具有一定的應用寫作能力、書寫技巧並能勝任其他文字工作;4.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的專業知識和能力;5.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組織協調與公關能力,並具有良好的禮儀風范;6.具有獲取信息,並向領導提供信息的能力;7. 具有較熟練地使用現代化辦公設備的能力,以及一般保養和維修的能力;8.具有使用外語進行一般會話和處理一般信函的能力。
『捌』 蘭州市有哪些學校有公關禮儀相關專業
2003年蘭大有辦過這類的講座,你最好去問問~
2003年11月2日晚,由蘭州大學公共關系策劃協內會和新聞學容院學生會聯合主辦的蘭州大學第二屆公關禮儀論壇暨中國高等教育公關資格認證考試培訓在「公共關系概論與發展」的講座中拉開帷幕。
講座由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公關策劃協會高級顧問王維平教授主講,王教授引用了大量生動事例從公關的特點、公關的要素和原則、公關的職能等幾個方面為同學作了耐心的入門講解。「公共關系」作為一個正在蓬勃興起的產業,在當今社會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廣大同學對這門新興的學科還很陌生。王維平教授為同學們講解了公關的起源與發展,滿足了同學們好奇感和未知欲,本次講座吸引了全校各院系的200名同學,在同學中掀起了一股學習和運用「公關禮儀」知識的熱潮。
『玖』 公關關系專業是什麼
公關關系專業就是公共關系專業。
公共關系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需要,掌握管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科學理論知識,具有公共關系方面的實踐技能和良好溝通能力,養成職業道德素養,適於在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傳播管理、社會調查、公共策劃和危機公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公共關系專業以政府公共關系、工商企業公共關系和國際公共關系為主要發展方向,旨在培養懂管理、善策劃、會傳播,具有系統的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知識、熟悉現代傳播溝通理論和方法,掌握各種宣傳技巧和外交藝術的公共關系專門人才。
(9)公關禮儀課哪些專業有擴展閱讀:
公共關系專業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新興專業,開設大專、本科至最高碩士的課程。關於公共關系的各種定義有很多,一般指一個社會組織用傳播手段使自己與相關公眾之間形成雙向交流,使雙方達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適應的管理活動,反映了公共關系是一種傳播活動,也是一種管理職能。
公共關系的起源「公共關系」一詞的首次出現是在1807年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的國會演說。根據愛德華·伯尼斯(EdwardBernays)定義,公共關系是一項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來獲得公眾的諒解和接納。
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組織為改善與社會公眾的關系,促進公眾對組織的認識,理解及支持,達到樹立良好組織形象、促進商品銷售目的等一系列公共活動。
它本意是社會組織、集體或個人必須與其周圍的各種內部、外部公眾建立良好的關系。它是一種狀態,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都處於某種公共關系狀態之中。它又是一種活動,當一個工商企業或個人有意識地、自覺地採取措施去改善和維持自己的公共關系狀態時,就是在從事公共關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