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經專業
❶ 葯學,中葯學,中醫學這三個專業有啥子區別
1、學科不同
葯學:
葯學是連接健康科學和化學科學的醫療保健行業,它承擔著確保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職責。
葯學主要研究葯物的來源、炮製、性狀、作用、分析、鑒定、調配、生產、保管和尋找(包括合成)新葯等。主要任務是不斷提供更有效的葯物和提高葯物質量,保證用葯安全,使病患得以以傷害最小,效益最大的方式治療或治癒疾病。
中葯學:
中葯學是研究中葯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是中醫葯各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內容包括中葯、中葯學的概念,中葯的起源和發展;中葯的產地與採集,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證葯效的前提下,如何發展道地葯材。
中葯炮製的概念、目的與方法;中葯葯性的概念、中葯治病的機理,中葯配伍的目的、原則及葯物「七情」的概念、中葯配合應用規律;用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內容;用葯劑量與用法,劑量與療效的關系,確定劑量的依據及中葯煎服法等內容。
中醫學:
中醫學專業培養系統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現代中醫學發展和高等中醫教育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素養、扎實的西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葯學及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具有較強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中醫學專門人才。
醫古文、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葯理學、檢體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
2、學習方向不同
葯學:
本專業培養具備葯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葯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鑒定、葯物設計、一般葯物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葯等方面的科學技術人才。
中葯學: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能從事中葯生產、經營、科研、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富有創新意識的中葯專門人才。
中醫學:
掌握中醫葯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理論;
掌握中葯方劑學基本理論知識;
掌握與中醫學有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基本知識;
具有較熟練和准確運用四診八綱、理法方葯進行辨證論治的基本能力和對急重病症進行初步處理的能力;
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閱讀中醫古典醫籍的能力。
3、就業方向不同
葯學:
可從事醫院葯房、葯物制劑室、葯廠、醫葯公司、葯檢所的技術崗位、管理崗位等。
中葯學:
中葯學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從業領域為:中葯檢驗、中葯研究、中葯新葯開發、醫葯院校、葯廠、醫院、醫葯公司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中醫學:
中醫學專業就業前景主要是在醫療機構和制葯類企業從事中醫醫師、醫療養生、針灸推拿、中葯研發、中葯制劑等工作。
❷ 中醫專業包括哪些科目
中醫專業包括的科目有:有醫古文、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回、方劑學、內經選讀、答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
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葯理學、檢體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
(2)中醫內經專業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培養能夠從事中醫醫療以及預防、保健、康復工作的畢業生,並為他們將來從事中醫教育、科研、對外交流、文化傳播以及中醫葯事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礎。
畢業生應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與職業素養,較為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較為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較強的中醫思維與臨床實踐能力,較強的傳承能力、創新與創業能力,掌握相應的科學方法,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最終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❸ 中醫學專業哪些學校好
中醫學最好的學校應該是北京中醫葯大學了。其餘學校如天津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和廣州中醫葯大學都是不錯的。
下面來說一下北京中醫葯大學優勢吧。
大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平台,北京中醫葯大學作為中醫院校中唯一一所211大學可以說是平台足夠優秀了。同時地理位置在北京也有許多的資源,可以接觸到很多其他的活動。
另外學校目前有9年制(到博士),8年制(到碩士)的專業,對未來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例如上海,天津等中醫葯大學也有9年制的辦學資質。
❹ 中醫 內經 五行
五行學說貫穿於以後整個所學,所學中帶有五行,今所學五行在以後中慢慢內體會,不聯系以後具體內容容,想從中推敲出中醫的理法方葯是不可能的,不要在五行上下太大功夫,往後學,自然就明白了。比如一味葯,色白味辛入肺經,白屬金入肺,辛屬金也入肺,但具體治什麼還的記葯性。還有脾土腎水等,燥金濕土風木,丙丁火,戊己土等。都帶有五行。
❺ 中醫學專業必修課程有哪些
對於樓上的答案,有一點不太同意,雖然是中醫學,但肯定是要學西醫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回,但答是所學比例並不是3:3,畢竟專業名稱是中醫葯,所以還是中醫佔主要地位,我是廣中醫的,我學校的中醫學中西醫比是6:4,中西醫結合的才是5:5。
其實西學實驗不是無為單調的,相比起理論課,實驗課什麼的還是很有樂趣的,例如解剖屍體、給小白鼠灌胃、數青蛙心跳、看各種細胞啊什麼的,而且實驗真的是加強理論很好的方法。
❻ 中醫葯學專業的學生需要看《黃帝內經》嗎
必須看,肺熱渾身瘡疥生,肝熱精暈醫膜生,諸痛癢瘡屬於心,腎毒腳瘡膿血流,脾毒口瘡唇角破,陰毒渾身生瘰癘,陽毒遍體發瘡膿。
❼ 中醫專業應具備哪些技能
我覺得自學的話最好還是按照大學里的程序,畢竟我們剛進校門的時候對中醫也是一竅不通,大一的課程就完全是針對我們這些對中醫不甚了解的學生的。如果一上來就看些專業性強的書籍或者直接看《黃帝內經》之類,根本不可能看懂!
先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首先要弄明白中醫最基本的理論,比如陰陽、五行、精氣血還有中醫的整體觀念中醫對五臟的認識等等。弄懂了這些,就可以適當看一看《黃帝內經》了,因為中醫的理論基礎就源於《內經》,當然,在這期間應該先學一下醫古文,方便之後的閱讀,要學好中醫,熟讀典籍是非常必要的。
然後是《中醫診斷學》,中醫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診斷方法,比如脈診、舌診,要好好地學習領悟。
然後可以學《中葯學》,要掌握常用中葯的功效、性味、歸經、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書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
然後是《方劑學》,怎樣對症組方是一門大學問。
最後是《中醫內科學》,內科學是以上各科的匯總,包括了從對各個疾病的鑒別診斷到組方下葯。
中醫的課程還有很多,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想學好中醫學,除了臨床實踐,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從古到今各大醫家的醫學著作,不僅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開拓我們的思路。中醫治病,思路很重要,從一個方向走不通,或一個角度,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學業有成!
❽ 中醫學的大學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現代中醫學發回展和高等中醫教育需要,具備良答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素養、扎實的西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葯學及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具有較強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中醫學專門人才。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運用中醫學理論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後能夠在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科研機構、綜合醫院及各類相關醫葯衛生單位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要課程:醫古文、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葯理學、檢體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
❾ 中醫學專業介紹
知識能力:
1.掌握中醫葯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理論;
2.掌握中葯方劑學基本理論知識;
3.掌握與中醫學有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基本知識;
4.具有較熟練和准確運用四診八綱、理法方葯進行辨證論治的基本能力和對急重病症進行初步處理的能力;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6.具有閱讀中醫古典醫籍的能力。
研究方向:
主要課程:醫古文、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葯理學、檢體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
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安排-般不少於48周。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運用中醫學理論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後能夠在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科研機構、綜合醫院及各類相關醫葯衛生單位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
相關考試
中醫學專業可報考參加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中醫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