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會專業階段吐槽
『壹』 注冊會計師學的真的好累,而且效果不是很好,怎麼辦
第一步,了解自身狀況
說到這里,大家不妨也拿出紙和筆,寫寫自己的情況,想想每天能保證幾個小時的學習任務,今年的任務是考幾科,自己的時間如何去分配,自己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兩個科目的學習任務,如果你的回答是「能」,那就抓緊去報課程,開始新階段的學習。俗話說「笨鳥先飛、量力而行」,因此不要隨意跟風,覺得人家一氣報六門能通過自己為什麼不行,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時間因素是不同的,所以作為考生,我們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認識,然後才能客觀的去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比如同時是兩個要報考注冊會計師的應屆畢業生,一個是法律專業,一個是會計專業,那他倆在選擇報考科目的時候就會有所不同,會計專業的可選擇報考會計科目,而法律專業的可考慮報考經濟法科目;如果你擅長記憶,那花費在經濟法科目的時間就可以偏少些,如果你記憶力比較差,那你就要想辦法克服弱點花大時間花精力去記憶;所以,姍姍給大家一個提個醒:在選擇報考注冊會計師的時候,要對自己做一個客觀的評價。
第二步,掌握各科目特點
其次,我們要掌握各科目的特點。注冊會計考試專業階段六門,會計,財務成本管理,審計,稅法,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特點;比如側重計算類的會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側重文理邏輯方面的,審計,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根據不同科目的特點我們就可以制定一套大體的學習策略。
一、對於計算類的,我們不僅僅要注重平時聽課,還要做充足的練習,提高做題速度,平均選擇題是1個/分;
二、對於側重邏輯記憶方面的,我們就要注意平時的理解和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切勿死記硬背。
三、逐科目展開
在學習財務成本管理的時候,大家一定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公式特別多,而且公式里符號字母也很難記憶,但是我發現如果我們經常做練習,同一個公式多做上幾遍練習,這個公式我們基本上就記住了,最重要的是我們會運用了;
對於經濟法在沒考之前我就已經聽說其是六門之中最簡單的科目了,但是真正的學習起來,我覺得並不容易,因為裡面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實在是太多了,針對一個時間點,一個名詞就可以變著花的來考大家,因此經濟法不僅考大家的記憶能力,還考大家的總結能力,如果大家想把經濟法學好,大家就要自己用手去總結,當你親自去總結出一些東西來的時候,你會感覺非常有成就感,並且你的知識點記憶也會非常的深刻;
對於審計,公認的是注冊考試中比較難的一科,大多數同學不知道該怎麼學習這門科目,其實這門科目關鍵的是有一個審計思路,你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注冊會計師,想想如果你到一家公司去審計,你應該做些什麼。進入一家公司,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環境,環境當然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主要就是內部控制,看看這家公司內部控制怎麼樣,會不會有舞弊的可能,做任何事都要有個計劃,因此我們需要做個審計計劃,安排審計程序,通過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運用各種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進行分析,然後得出審計結論,最終出具審計報告。然後我們在運用知識點填充的辦法,想想這些步驟中具體的知識點,比如審計程序都包括哪些,都可以得到哪些審計證據,當然要想做到這一步並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腦子里有個整體的框架,而框架的構成需要我們日常的積累和總結學習,因此制定一個適合各科目的學習方法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審計有審計計劃,同樣學習也要有學習計劃,審計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出具審計報告,而我們的學習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怎樣在奔赴考場前順利的結束課程需要我們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許多同學經常說自己不願做計劃,因為說計劃不如變化大,自己通常完不成計劃,那大家有沒有分析過自己為何完不成計劃呢?是否自己制定的計劃有問題呢?姍姍建議大家制定計劃一定要寬松有度,也就是說計劃不能制定的太滿太緊張,制定的太緊張會導致學習的過程中圖快而根基打不扎實,制定的過松自己會導致時間的浪費,因此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計劃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基礎階段,主要以聽課+基礎練習為主,姍姍建議大家聽完一個章節的課程後立即做練習,把每一章節的基礎首先打扎實;第二個階段就是做題階段,大量的做題,針對現在機考模式,我們要熟練的利用計算機做練習,多在網上練習,建立錯題集,根據錯題去找我們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然後不斷的做練習去鞏固該知識點;第三個階段就是回歸課本,籠絡大局,突出重點的階段。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去看基礎,記住基礎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只要基礎打牢,60分起碼是沒有問題的。
說了這么多,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重復,我們可以給自己每天安排上半小時的舊知識回顧時間,每天溫故而知新,這樣就不至於我們在學習完整本課程後前面學過的全忘光了,其實如果你每天都去溫習舊知識,當你學完整本課程的時候,你就不止是學了一遍,或許已經復習了三到四遍,這樣知識點記憶的才會更加牢固,學習任何課程都是這樣,溫故而知新。
總結一下,考注冊會計師其實並沒有那麼難,第一步客觀評價自己,第二步根據各科目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第三步就是學習過程中通用的也是致勝絕招多復習,掌握了這些,我相信你一定會通過注冊會計師的考試!
『貳』 注冊會計師報名前的各種吐槽,哪一個道出了你的心聲
媽媽級備考
@孩子他媽:我家娃娃才這么點大,我還要天天看書,我才沒看個幾分鍾,孩子專就要哭屬著要吃奶,真是受夠了!不考了不考了!
@會計辣媽: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每天除了上班還要接送他,周末還得陪他玩,我真是牙縫里擠時間,目前《會計》教材一遍都沒看完,眼看就要報名了,原計劃報兩門的我看來只有報一門的命咯!
應屆生備考
@Shelley_小米:聽朋友說,去年考場75人,出考25人,十個人提前交卷,我這第一次考會被嚇著的,還有半個月我還是想想我到底是試一試呢,還是明年再考呢?
@tobesuperme:那啥,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今天中午考綱出來,我准備了這么久,打算六門一起報,我要成為下一個一次過六門的學霸!小編編,等我考完,給你寫備考經驗可好?
在職生備考
@_老毒物_:哎,天天上班上班,工作已經夠忙了,回到家,家裡還鬧騰,怎麼好好復習?天啊,能不能給我一片凈土,我想靜靜,不要問我靜靜是誰。
@我這個火火暴脾氣:姐很忙,天天忙,加班,加班。。。不要問姐還考不考,姐只想說一句,報名時間是哪一天,誰有時間替姐報個名?
『叄』 注冊會計師為什麼那麼難
注冊會計師被稱為「中華第一考」,難度可想而知,是會計學子心中永遠難以翻越的大山。內容多,知識點范圍廣並且紛繁復雜是注冊會計師難以通過的主要原因,但造成注冊會計師通過率低的原因還有其它:
一、考生自身原因:
1、復習不夠專注。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餘擠時間備考,干擾因素多、學習效率低;
2、學習動力不足。除了那些對自我要求嚴苛的人以外,CPA考試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沒有非得通過不可的理由;
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人對行業本身理解不足。多數考生不論是剛畢業、還是基層財務工作者、甚至做過幾年審計的人,都還對注冊會計師存在的意義、工作內容以及需要運用的知識和邏輯不甚了解。
4、意識上的「難」。有一位知友的公式「考試難度=知道這門考試的人數/通過這門考試的人數」。我覺得解釋的很棒。
論考試難度,精算師比CPA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東西,去考這個東西呢。人群基數肯定特別少。但是會計從業人員呢?多如牛毛。CPA作為會計行業的頂級證書,只要是學會計的,或者做會計的,就知道這個證的存在,所以,就會有一個很大的基數人群知道它很難。口口相傳,無形中就給大家造成了注會很難的心理暗示!
二、社會原因:
1、競爭力真的很大。這么多人考注冊會計師,為了控制這種發展,必須提高要求。
2、最煩的是,只能畢業後才能考,畢業之後大家都是要找工作好嗎?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閑的沒事,可以考考CPA,時間也很充裕,畢業以後又要工作又要考這個,時間上,精神上都是莫大的心累!
三、注冊會計師本身而言:
1、科目多,書厚
考試分專業階段六門考試,綜合階段一門考試,一共七門。如果你只看課本,是根本通不過的,至少需要搭配一本輔導書。會計課本595頁,稅法552頁。兩科合計2200頁。平均下來六科就是6600頁。假設你看書的速度是8頁/每小時,那也得825個小時,並且學習過程中你不光得看書,還得聽課件,做習題。這樣算下來,最保守,你就需要1000+小時才能完成專業階段。
以上還是在你備考順利的情況下,然而在實際備考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所以,你懂得!
2、考試周期長
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一般四月份左右出來,注會考試是十月份,也就是說你有六個月的復習時間,平均下來你每天需要學習5.6個小時。一年通過專業階段的鳳毛麟角。即使你學習時間很充足,咱們還是按照2年來通過專業階段吧。因為還有綜合階段,所以,你最順利需要三年才能考下這個證來。
3、書本難啃,出題老師的意圖就是:要你死
注冊會計師教材本身晦澀難懂,試卷更奇葩,記得以前老是說當你做題時一定要考慮出題老師的意圖,我只想說他想讓我死!縱觀全書,難點章節是重點章節,不難的章節也是重點章節,厚的是重點章節,薄的也仍然是重點章節。總結一下就是:全書都是重點。出題人的意圖就是:要你死。
最後,也許影響注冊會計師考試通過率的因素不止上述幾個,不管怎樣,每年都有很多優秀考生一次性通過了注會考試的六科、五科、四科、三科等等,可見,難是相對於你的努力程度來說的。
『肆』 注會綜合階段通過率 相比專業階段考試難嗎
不同地區通過率不同,以廣西為例:2017年度廣西考區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報名人數181人,出考人數為140人,出考率為77.35%。全科合格人數111人,合格率79.29%。但是相差不大,基本上穩定在70%以上。
相對於注會專業階段的考試難度而言,確實容易了很多。盡管如此,注會綜合階段備考也不是可以完全放鬆的,還需要有計劃的備考。
(4)2015注會專業階段吐槽擴展閱讀:
注會綜合階段考試形式:
注會綜合階段的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要求考生在掌握專業階段各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經驗積累,能夠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和相關技能對職業環境中的實務案例;
進行信息的篩選、甄別和判斷,識別業務問題的性質、影響和要求等,運用所掌握的信息、知識進行深入的業務和財務分析及處理,提出有效的意見、建議或解決方案,並清晰地進行表達闡述。
綜合階段考試已經開始機考,分析後該階段考試呈現如下特點:
試題形式:
考試分上、下兩卷,每卷50分,合計得60分合格。
每卷一道巨無霸題,卷一主要涉及審計、會計、稅法、職業道德;卷二主要涉及戰略、財管、經濟法、職業道德。
每張試卷中各科所佔分值比例不確定,改變不了審計為主和戰略管理為主的考核兩條線,從考試拿分的角度上說,各科都要重視。
英語題前三年只在下卷有,正如前述,分值經歷了10-14-18-22的跳躍。
機考。這個考試形式的變化,除個別不可抗力外,對考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伍』 注會綜合階段考試難,還是專業階段難
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都難,一個是考得太細。。另一個是考的太綜合。。
但是,綜合階段如果英語夠好,基本沒太大壓力。。20分的英語是大多數人的硬傷。
從100分裡面考60,比從80分裡面考60容易多了。
當然,綜合也是很難得。。
『陸』 注會的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哪個比較難
專業階段比較難15-20%通過率,綜合階段通過率聽說高很多,主要還是專業階段。
如果要考:
首先你要選定報版考科目。目前注會專業階段這6科中,會計\審計\稅法相互之間是有聯系的,會計是其他兩門的基礎;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是有聯系的;經濟法比較獨立。如權果報考的話建議每年報考不少於2門,最好是每年3門,這樣可在兩到3個年度完成專業階段的考試。
其次談提前學習的問題。你可以提前從淘寶買注會統一教材,然後從大家網論壇等下載北大東奧或者會計網校的基礎班、習題班音頻課件和講義。能聽聽這些老師的講課,理解掌握知識事半功倍。如果說你能聽懂這些老師的課程,提前學習的任務已經就算完成了。
此外,給你推薦考注會必去的兩個論壇:北大東奧會計在線和會計網校,裡面的經驗分享貼多讀讀,之後你基本明白考試和該怎麼安排考試了。
『柒』 注會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有何難度區別
專業階段是注會的第一階段,主要用來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的內專業容知識,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要求。
綜合階段是注會的第二階段,主要用來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保持職業價值觀、職業態度與職業道德,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考生在通過第一階段的全部考試科目後,才能參加第二階段的考試。兩個階段的考試,每年各舉行1次。
注會綜合階段的考試主要側重於考查考生的勝任能力,建議考生在參加綜合考試考試前注意積累必要的實務經驗。從理論上來說注會專業階段考試的通過率較低,難度較大,綜合階段要注意對知識點的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