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結構專業課資料
A. 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課教材有哪些
我是江南大學學工業設計的,專業課的話有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表內達,人機工程學,容模型技術,產品速寫,CAD與制圖基礎,設計基礎,設計概論,工業設計史等。
學校給發的教材利用率極其低,除了一本《AutoCAD 2008中文版機械設計標准實例教程》翻得比較多,因為當時課什麼都沒聽,考試前翻著書惡補了下,分數還挺高的,是我們學校老師出的。學校教我們的軟體有建模的是犀牛,渲染是Keyshot,排版學的是PS。
B. 江南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的專業介紹
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城市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2)重大工程結構動力災變機理與控制。(3)復雜環境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與控制。土木工程專業本著「寬口徑、強基礎、重能力」的方針,培養學生掌握結構、岩土、橋隧、市政、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獲得注冊工程師基本訓練並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技術管理、研究開發能力。主要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測量學、房屋建築學、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特種結構、建築企業管理與工程經濟等。學生畢業後可到各建築設計研究部門、建築企業、建築管理部門、對外建築工程承包公司、交通工程部門、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從事房屋建築、橋梁、道路、市政工程等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研究等工作。
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主要課程有:管理學、應用統計學、運籌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工程經濟學、市場學、計算機應用、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估價、合同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項目融資、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工程施工等。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勝任建築企業及其管理部門、工程項目管理部門、工程項目咨詢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的規劃、管理、投資、開發等工作。
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問題是涉及人類生存和發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早在1983年,江南大學已通過科研力量優化和重組在國內率先成立了環境生物技術研究室,旨在實現生物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工程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致力於利用生物學手段,研究與解決地區性、全國性環境問題。目前,江南大學環境工程學科是江蘇省特色專業,江南大學重點建設學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有:(1)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包括新型厭氧和好氧生物處理反應器的研究與開發、廢水生物處理過程微生物學機制的研究、膜生物處理技術、難降解廢水處理的工程技術研究等;(2)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主要包括城市污泥、農業生物質以及城市生活固體廢棄物等有機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新技術;(3)新能源及節能減排技術。主要包括生物能源及有機廢棄物的能源化技術,生物產品過程的清潔生產技術;(4)環境友好材料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環境友好的重要酶制劑的生物合成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技術;(5)水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主要包括湖和河的水資源保護和修復技術,湖岸生態和污染土壤修復技術;(6)典型污染物與稀土的環境生態效應。主要包括典型污染的環境生態效應、稀土生態毒理研究和稀土環境生態效應。
C. 江南大學發酵工程的專業課和參考書。
當然還有政治和專業課了
專業課可以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綜合
你可以進學校網站找
12年的微生物大綱是
課程名稱: 微生物學綜合(發酵工程專業)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微生物學》是微生物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微生物學綜合重點檢查考生對微生物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實驗技能及其在發酵工程中的應用等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掌握發酵工業中常見及常用各類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營養與代謝、生長及控制、遺傳變異與菌種選育、生態等微生物學基礎知識,並能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合理設計工業微生物菌種的選育方案,並對發酵過程和工藝的微生物學原理進行合理解釋。
二、試題類型及比例
1、選擇 / 判斷題:約20 %
2、名詞解釋:約20 %
3、問答題: 約60 %
三、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
四、考試主要內容
(一) 緒論
1. 微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2. 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及工業微生物學的發展概況
3. 微生物的分類和命名
4. 21世紀的工業微生物學
(二) 微生物的形態與分類
重點掌握各類微生物(細菌、防線菌、酵母菌、黴菌、擔子菌、噬菌體和藻類)的形態、細胞構造、繁殖方式、培養特徵和分類,並對發酵工業中常見常用的各類微生物進行了解。
(三) 微生物的營養與生長
1. 微生物的營養
2. 微生物的生長
3. 生長與發酵產物生成
(四)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
1. 微生物的代謝
2. 微生物代謝的自動調節
3. 微生物代謝的人工控制及其應用
(五) 環境因子對微生物生長及代謝的影響
1. 環境因子對微生物生長和生存的影響
2. 污染微生物的控制
(六) 微生物菌種的選育
1. 從自然界中分離篩選菌種
2. 基因突變及應用(含誘變育種、代謝調控育種等)
3. 基因重組育種(含原生質體融合育種)
4. 基因工程技術及應用
5. 菌種的退化、復壯和保藏
(七) 微生物的生態與環境保護
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2. 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3. 微生物與環境保護
(八)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染色與形態觀察技術;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培養技術;微生物活菌計數技術以及微生物遺傳育種技術。要求掌握實驗的設計原理、主要步驟、注意事項以及該實驗技術的適用對象等。
五、主要參考書目
1. 諸葛健,李華鍾主編,微生物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09
2. 諸葛健,李華鍾,王正祥主編,微生物遺傳育種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 周德慶,微生物學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D. 江南大學考研真題視頻網課這些復慣用的資料誰知道
江南大學考研真題視頻這些考研復習資料類別很多,應該講清是到底是考哪個系哪個科內目,這樣才好回答,不容過也沒關系,推薦你去攻關學習網,是N年的老資料網站,裡面有專門的江南大學版塊,真題視頻網課這些都很齊全,具體看你考哪個了,之前我考研在裡面學了大概有大半年,覺得對考研復習來說省了不少事兒,幫助蠻大的,用網站上面那個框框查你需要的專業課看有沒有,你去了確認有用,麻煩回來採納一下,謝謝!
E. 江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是什麼
培養目標:土木工程專業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擁有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培養適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具備人文、管理、經濟、法律等基本知識;富有社會責任感、團結協作精神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擁有較強的工程實踐、組織管理、溝通協調表達、探索學習能力以及基本科學研究能力,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
在工程建設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下,能夠勝任土木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畢業後5年左右,具備土木工程領域注冊執業工程師資格或與之相當的專業技術能力,成為工程技術或管理骨幹。
主幹課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築學,土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結構抗震設計,工程概預算,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畢業去向:(一)深造情況:學生海外留學涵括歐美、加拿大等海外名校,境內考研覆蓋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在內的大陸知名高校,深造率達26%以上。2015屆118名畢業生中,24名同學升入英國巴斯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2016屆119名畢業生中,30名同學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英國巴斯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台灣淡江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2017屆123名畢業生,32名同學升入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2018屆126名畢業生,32名同學升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
(二)就業去向: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主要為各省市建築管理機關事業單位、建築勘察設計研究院、交通市政設計研究院、建築施工企業、交通市政企業、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工程咨詢公司等單位。2015屆118名畢業生中,有38名同學在中建集團、上海建工等行業龍頭國企就業。2016屆119名畢業生中,32名同學在大型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就業。2017屆123名畢業生中,32名同學在大型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就業。2018屆126名畢業生中,60名同學在大型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就業。近年來就業率平均在95%以上。
F. 求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的教材名稱,大一到大四的,謝!!!!
我沒記得有什麼教材啊,也就是那些政治類和英語有教材了,還有一部分不太重要的專業課有教材但不是統一購買的,我們都是去圖書館借,例如工業設計史之類的課程。比較重要的專業課一般都沒有教材。你是江大的嗎?
G. 急求江南大學網路教育2019年6月課程考試計算機組成和結構答案
江南大學網路教育2019年6月課程考試計算機組成和結構答案在該校的學習平台上有的。
具體得到版的方法權有以下幾種:
1、從該校學習平台上下載;
2、自己根據書本做出來;
3、自己根據老師講課的筆記做出來;
4、自己通過認真看課件把它做出來;
5、向一起學習的同學討教。
H. 江南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有什麼
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
新材料是國家"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一個重要領域,新材料產業發展對我國成為世界製造強國至關重要。我國高分子材料產業規模約佔新材料產業的45%,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生物醫葯、航天航空、汽車工業、包裝和建築等各個領域,已成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主要為高分子材料領域培養科研和應用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高分子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聚合物加工及其應用方面的工作。本專業在多年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研究方向,包括大分子膠體等功能高分子材料、綠色與先進塗料、聚合物加工及制備應用。
本專業以較深厚的基礎、較寬的專業口徑、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和繼續學習能力為基本出發點,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將大學生創新這條主線連續地貫穿到本科生的4 年培養過程之中,形成了貫通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理論+實踐」「教學+科研」「校內+校外」互為融合的創新系統,構建了「四層次四模塊」實踐訓練體系;通過大學生創新計劃、「挑戰杯」等競賽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完善了創新人才的培育與激勵機制。採用導師制、專業教師班主任制、分層次分模塊教學、以賽促培等多重舉措有效開發學生潛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能力為全國同類專業中的佼佼者。本專業與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與科研合作關系,有很多學生通過國際聯合培養受益;並以111引智基地為依託,每年都會邀請多名國際學術大師來給學生做報告,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
培養目標:本專業為國家培養品德優秀、視野開闊、知識扎實、能力卓越、競爭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需具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將獲得開展高分子材料產品的科技創新、合成設計、工藝制備及其加工應用的能力,能夠應用科學原理和專業知識,選擇和使用先進科技資源和信息技術工具,通過科學研究和實踐,解決復雜的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工程問題;畢業生在功能高分子材料、塗料和聚合物加工的從業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本專業可為華東地區高分子材料領域的人才市場提供一定的供應支撐,同時為研究生教育輸送優秀人才。
主幹課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加工工程、高聚物制備工程;專業方向分為功能高分子材料、塗料科學與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三個模塊課程群,學生可在三、四年級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學習。
畢業去向:平均每年均有超過40%的畢業生繼續升學與深造,如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日本大阪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9.6%,供職於巴斯夫、道康寧、立邦、杜邦、拜耳等企業,深受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可從事石油化工、日用化工、紡織、建材、醫葯、航空、環保、電子、家電、衛生、汽車、包裝等領域企事業單位或有關部門的新產品設計開發、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管理、貿易銷售等工作,也從事學校及科研單位的科學研究與教學、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與質量監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