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專業建設委員會建設

專業建設委員會建設

發布時間: 2021-02-24 06:34:22

專業建設是什麼

特色專業建設是高校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專業。具體而言,特色專業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准、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
建設前提
特色專業建設前提
1.准確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特色專業建設必須跟蹤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對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狀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掌握社會經濟對人才需求的整體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結合已有的學科專業優勢,根據社會經濟需求調整特色專業建設的走向,主動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專業的辦學水平和競爭力。特色專業要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強專業基地建設,為專業發展提供支撐,即加強學校與企事業單位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教學和科研基地。在合作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社會經濟對人才的需求趨勢能夠及時反饋給學校,學校依據這些信息及時調整專業教育教學,使教學改革能更准確地反映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
2.樹立先進的特色專業理念高校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競爭力,關鍵在於專業是否有特色。因此,高校必須樹立先進的特色專業理念。特色專業理念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影響著特色專業建設的方向、過程和效果。特色專業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變革專業建設和教學理念,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的教學改革的需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是打造特色專業的前提,特色專業的打造必須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更新觀念,大膽改革和創新,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_拓寬專業口徑,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主動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要。
3.明確專業特色定位明確專業特色定位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要在廣泛的社會調查和對人才市場科學預測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論證,如本專業在國內、省內所處的地位、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社會環境與其他學校相比有哪些優勢和特色,從而准確把握特色專業建設方向。科學定位必須要在專業方向細分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方向選擇,一般選擇一個(不宜過多)方向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並進行特色定位。方向選擇和特色定位不是盲目的,要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現狀和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資源和能力優勢,及時把握學校特色專業建設契機,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實現學校和社會共贏。

㈡ 如何加強專業建設及重點專業如何發展

正如現在很多廣告所抄宣傳的那樣,師襲資力量有多麼強大,這難道不是對生源的一種競爭么?可見教師對於知識的傳播的重要性請家教也是一樣的道理,否則又有那麼多家長願意「白掏錢」么?貌似他們都不傻把。以上都是其一。其二:國學語文和其他的課程有所區別。就比如現在的火星文,褒貶不一,個人不太喜歡。它造成的是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對中華文字的挑戰。那麼,對於社會而言,也只能是起到一定的社會輿論的引導作用,不可能真正做到杜絕。在比如廣告中的篡改成語,如「咳不容緩」,它也許是一種妙用,一種創新,但你不可以否認他是一種營銷的策略,但是同時,它是否又會對國學底子不扎實的人造成文學上的沖擊呢?那一切對於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討論這些是沒有意義的,這已經是社會上的一種現象,沒有人能做些什麼。那麼也只有專業話的教育,從小抓起,至少有了扎實的功底,對於這些可能層出不窮的現象,也有招架之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程的建設。換而言之,如果不需要老師的專業化發展,家長就是老師,那學校要來干什麼?一切豈不是徒勞么?

㈢ 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有什麼區別

高職高專教育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是教育部領導的專家組織,具有非常設學術機構專的性質,接受屬教育部的委託,開展高等學校本科和高職高專教學的研究、指導、咨詢、服務等工作。下設47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是其中的一個,由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主持。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下設建築設計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規劃園林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土建施工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建築設備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市政工程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房地產類專業分指導委員會等7個分指導委員會。

㈣ 專業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人工智慧學院成立的消息不絕於耳。自2018年7月國家教育部學校規劃發展中心確立了所高校為「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慧學院項目試點學校開始,隨後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也相繼宣布人工智慧學院的成立。

其實自2003年北大率先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以來,十年間每年開設的人工智慧專業院校其實寥寥無幾。2016年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使得人工智慧專業也開始受到關注。據統計2017年新增了19所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院校,但到2018年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已經達到了96所。

為什麼近兩年高校大量開設人工智慧學院?

我國大量建設人工智慧學院的原因,其一就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展現出了特定技能上超越人類的能力。除此之外,國家發布的多項人工智慧學科建設的政策是就是近幾年高校成立人工智慧學院、設立AI本科專業的動力之一。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學科布局,設立人工智慧專業,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盡快在試點院校建立人工智慧學院。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中要求各大高校加快建設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基地。圍繞人工智慧領域基礎理論、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和公共支撐平台等方面需求,加快建設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基地,鼓勵高校建設新型科研組織機構,開展跨學科研究。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狀況

小編查閱了眾多高校建設的人工智慧學院及采購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建設方面采購的都是硬體產品,例如人臉識別實訓平台、智能家居模擬平台、人工智慧實驗箱、智慧城市模擬平台、智能小車(另稱為智慧交通)、GPU一體機等等。

在課程設置方面,大部分的高校都沒有完善的課程體系,甚至同質化現象嚴重。很多高校依舊是採用,原有的機器學習課程外加「智能機器人」的課程體系。部分高校在教學體系中加入深度學習的理論知識,但是在課程設置中卻分散雜亂,甚至部分的核心內容(例如當下常用的神經網路知識)被拆分輔修課程。

其次我國人工智慧師資團隊搭建難是高校AI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除我國幾所重點院校以外,其餘各大學、高職院校都缺乏掌握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師資力量,外聘教授的方式能夠解決一定的問題,但是難以形成高校自身的課程體系。

捨本逐末不可取,源頭創新型人才才是培養方向

人工智慧的核心是演算法,而發展方向是行業結合。當下大部分高校的課程內容基本上都與人工智慧學科的核心有所偏差。以現有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培養出來的AI人才都僅僅掌握了部分的開源演算法,「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質上並不能解決我國缺乏核心演算法研發的關鍵問題。

而現在高校扎堆研究「智能機器人」的狀況堪憂。智能機器人除了需要人工智慧演算法以外,還需要動力學與控制、仿生結構設計、智能感知、機械工程等等課程內容,然而各大高校的人工智慧課程體系中不包含或僅有部分知識。在專業實訓課上僅通過機械臂、智能小車等智能機械進行實戰訓練,事實上此類實訓產品基本上都是封裝的核心程序,因此根本不能讓學生完整掌握智能機器人的技術。總而言之,智能機器人涉及多項技術知識,一個人通過四年的本科課程很難掌握完全,此項課程適合多學科共同研究或研博的研究課題,而不是作為人工智慧類目下的一項課程。

因此,高校需要對當下的人工智慧課程體系進行重新編排。以高數、編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課程作為核心知識,將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強化學習等演算法內容,有偏重的作為課程的必修內容。去除臃腫,專心底層演算法研發才是正確的人才培養方式。

預防同質化,特色專業與AI結合是可行方案

人工智慧演算法是一種工具,它能夠與各行各業相結合,甚至可以視為傳統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不應該限定它的技術應用方向,更應該去嘗試以及突破人工智慧行業結合的模式。

例如人工智慧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可以採用圖像識別的模式,分析農作物的成長缺陷以及蟲災害的發生並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還可以採用無人機進行農葯精準澆水或肥料補充等應用。如果將二者進行結合,就可以通過圖像識別以及物體追蹤進行災害區域精準定位,在通過無人機進行精準定位處理。

高校想要預防學科同質化可以從此方向入手,將本校的特色學科與人工智慧專業進行聯動,形成本校獨有的特色AI專業。

結語

作為我國的新工科之一,人工智慧學科在我國立足尚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多項問題,及時的調整方向是保證良性發展的最佳手段。想要實現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三步走」戰略布局,人才的持續供給必然是重中之重。沒有堅實的底層基礎,那一切都是空中樓閣,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要加強學科的知識體系搭建,重視人工智慧底層演算法研究,壯大人工智慧高端人才隊伍,形成我國人工智慧的持續創新能力,確保我國人工智慧科技水平躋身世界前列,為世界人工智慧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