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學校重點專業
Ⅰ 重慶工商大學怎麼樣
二本三流。
Ⅱ 重慶工商大學簡介
學校概況校名全稱: 重慶工商大學
英文名稱: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校徽賞析:
整個標志外形為圓形結構,好似一枚金幣的造型,體現了工商的概念;又似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用生命的源泉——太陽,暗喻學校是知識的締造者。
重慶工商大學位於兩江的匯合處,重慶又名「山城」,畫面的中心圖案由山字和水字的變體構成,體現其地理位置所在,同時也表明學校是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標志中的「水」字像被廊橋相隔由兩部分組成,後浪推前浪,象徵著學校發展突破、不斷進取,學生青出於藍甚於藍。交匯的水紋好似中國的「福結」,寓意兩校合並吉祥如意。「水」字還似無數雙手托起學校的明天,齊心協力建設好重慶工商大學。「山」字的造型由六條參差不齊的垂直平行線與六條交匯的水紋組成,代表學校是以經、管、文為主,法、理、工等學科滲透的多學科性大學。每條垂直線都像帆船,隱喻「一帆風順」,也顯示了師生眾志成城、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雄姿;同時也希望同學們揚起理想的風帆,遨遊知識的海洋。整體上看,「山」字的造型好似一本開啟的書,一是表達學校的屬性特徵,同時也表達了開卷有益的理念。
重慶工商大學的標志由藍色和白色構成。藍色代表海洋的深邃、博大的天空、具有最大的包容性。白色代表純潔、單純與光明,表明學校不僅教書而且育人。圖與底對比鮮明,代表一種理性與思考,寓意知識的深邃與博大。
學校地址:
南岸校區位於中國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19號
蘭花湖片區位於中國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28號
江北校區位於中國重慶市江北區鵝石堡山
重慶工商大學校訓:厚德博學,求是創新
重慶工商大學校風:愛國、誠信、和諧、奮進
重慶工商大學學風:勤學善思,求真篤行
重慶工商大學教風:明德循理,精業育才
現任領導:李春茹 書記 王崇舉 校長
重慶工商大學是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並成立的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具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的多科性大學。原渝州大學創建於1978年10月。原重慶商學院創建於1985年5月,隸屬於原商業部。重慶工商大學現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被國家確定為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學校現有南岸主校區和江北董家溪校區,佔地總面積2014畝。主校區設在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坐落在長江之濱,南山之麓,緊鄰重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優美,被評為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和「文明單位」。
鳥瞰工商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重慶工商大學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於2002年1月合並成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被國家確定為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
原渝州大學創建於1978年10月,是覆蓋理、工、文、經、管、法等多個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84年教育部批准渝州大學為重慶市市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85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原重慶商學院創建於1985年5月,隸屬原商業部,以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為主,兼有文、法、工等多學科的財經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91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9月,學校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理為主。
自原兩校合並籌建重慶工商大學以來,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用改革和發展來解決兩校合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創新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以團結、發展的理念凝聚人心,構建和諧校園。 [編輯本段]教學規模學校現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研究生近24000人。學校有16個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學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1個應用技術學院、1個成人教育學院和2個獨立學院。有區域經濟學、企業管理、環境工程等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53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類專業8個、管理類專業 15個、文學類專業10個、工學類專業 12 個、法學類專業 2 個、理學類專業5個、體育教育類專業 1 個。多年來,學校已為社會輸送了本專科畢業生近6萬名,有的已成為技術、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骨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本段]師資隊伍學校擁有一支學科專業配套、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931人,其中專任教師137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職工592人(其中正高職稱17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76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24 人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 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學校已獲得經濟學、管理學等2個學科組正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和機械工程、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化學等5個學科組副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 [編輯本段]科研能力學校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被教育部確定為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成功被評為國家級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准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院」和「企業管理研究中心」被確定為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葯物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研究中心」被確定為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建設的實驗室。現有區域經濟學、企業管理等5個市級重點學科,其中,區域經濟學是重慶市「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統計學、思想政治教育被評為市級立項重點建設學科,並有傳播學、會計學、環境工程等9個校級重點學科。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堅持科學與經濟建設相結合,並積極將科學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兩校合並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600餘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3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60餘項,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委託開展決策咨詢、管理咨詢、技術咨詢研究近50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近60項。學校研製的高效真空濾油機和透平油專用濾油機系列產品、螺紋鋼盤冷軋模具、心血管參數測試裝置、銀耳發酵飲料及其制備方法等成果共獲國家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學校研製的TY-II透平油專用濾油機系列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尤里卡"國際發明獎,獲國家專利6項。學校現設有區域經濟研究院、葯物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研究中心、信息技術和社會發展研究院、重慶市發展信息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院、環境保護研究所、油液凈化技術研究所等 24個研究機構。這些多學科聯合的科研機構極大地促進了新興邊緣學科和整個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政府、企業和社會提供了決策咨詢和相關服務。 [編輯本段]碩士點介紹 區域經濟學
本碩士點設在區域經濟研究院。
本碩士點是培養為社會主義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從事區域經濟及其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經濟管理、政策分析、高等教育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區域經濟學是重慶市市級重點學科和「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學科,它所依託的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和區域經濟研究院分別是國家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該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科研經費充足,學術成果卓著,基礎設施完善,是培養區域經濟學高級人才的理想基地。
本學科教學科研力量雄厚,人才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師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2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
近三年來,承擔了各類課題183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28項,發表學術論文306篇,出版學術專著32部,提交研究咨詢報告70餘份,舉辦大型學術交流活動12次,已在三峽庫區經濟發展、長江上游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發展和城鎮化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和較大的研究優勢。
本碩士點設以下五個研究方向:
區域經濟學院辦公樓1、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
2、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
3、區域生產力布局與發展
4、城鎮化與城市經濟
5、區域商貿與市場
企業管理
本碩士點設在管理學院。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管理與應用經濟理論基礎,掌握現代化管理方法與技術,能獨立擔任企業中高層管理工作,或勝任企業管理的科研與教學工作的高素質管理人才。021-
本學科梯隊現有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1人,其中有 博導 2 人,重慶市 學術技術帶頭人 3 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帶頭人1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
近年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3項。已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5部,出版教材(教學用書)21部,獲省部級獎勵25項(包括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其他科研獎勵25項。
本碩士點設以下八個研究方向:
1、管理 決策與支持系統
2、戰略規劃與管理
3、人力資源管理
4、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5、財務管理與資本運營
6、營銷管理與策劃
7、投資項目管理
8、現代物流管理
環境工程
本碩士點設在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本碩士點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占教師總數的57%;年齡在35~45之間的年輕教授、副教授佔65%;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0%;他們已逐漸成長為學院教學科研的骨幹力量。其中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校學科帶頭人1人,校學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6人。
本學科點的油處理等研究項目獲多項國家專利,近三年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97篇,SCI、EI收錄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出版教材3部;獲國家級科研獎勵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6項,其它科研獎勵8項,科研成果轉讓30餘項,直接經濟效益30000萬元;支配科研經費1044.3萬元;目前承擔科研項目2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項,國防科研項目1項),經費436.6萬元。 其中「TY--Ⅱ型透平油濾油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尤里卡」國際發明金獎;油處理研究成果已用於50周年國慶閱兵式、駐港駐澳部隊、中科院空間中心、秦山核電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10000多個重大工程和30多個國家,節能節油價值達40多億元,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本碩士點設以下八個研究方向:
校園鳥瞰圖1、環保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
2、環境規劃與管理
3、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
4、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
5、三廢處理與綜合利用
6、環境監測與評價
7、清潔生產工程與環境功能材料
8、綠色包裝工程
會計學
本碩士點設在會計學院。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知識結構和較強創新能力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2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及資助計劃獲得者6人,校級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11人。
近年來,本學科點緊密聯系實際,緊跟會計改革與發展步伐,在探索會計新領域、構建科學合理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等方面,發表了許多有益的觀點和見解,顯示了較強的研究實力。近五年在《會計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300餘篇;出版專著15部,主編、參編教材23部,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4項,有20餘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各級獎勵。
本碩士點設以下二個研究方向:
1、會計理論與方法
2、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
統計學
本碩士點設在統計學院。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具有堅實的統計理論與統計實踐基礎;能夠獨立應用現代計算工具和現代計算技術結合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進行統計分析和科學決策;具有創新理論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復合性應用型高級人才。本學科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知識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幾位學術帶頭人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務實的科研精神。
目前,本碩士點有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人,碩士學位的13人。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和國務院及重慶市各級政府部門的決策咨詢項目的研究,近三年獲得科研經費合計約250餘萬元,近五年發表論文156篇,取得了一批國家及省部級的優秀科研成果。
本碩士點設以下二個研究方向:
1、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理論及應用
2、統計基礎理論與方法
產業經濟學
本碩士點設在經濟貿易學院。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有較強業務水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有堅實的經濟理論基礎、廣博的知識、具有戰略眼光和創新思維能力、開拓精神以及決策、協調和應變能力;能夠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特別是在產業組織、產業戰略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管理以及區域經濟研究等領域有專長;熟悉產業技術知識、政策法規,能夠適應國際化要求;能夠勝任研究、教學、宣傳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
本學科點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人,重慶市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市級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重慶市中青年學術骨乾和校級學術骨幹6人。
本碩士點設以下三個研究方向:
1、工業經濟
2、商業經濟
3、旅遊經濟
思想政治教育
本碩士點設在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致力於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科學研究,且學術思路清晰、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基礎的高級專門人才。
目前,本碩士點專任教師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8人,講師2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市重點學科帶頭人1人,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校學術帶頭人3人。
近五年來出版專著20餘部,主持和參研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30餘項,獲省部級政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1項,所取得的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
本碩士點設以下二個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與發展研究
2、當代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傳播學
本碩士點設在文學與新聞學院。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理論修養和扎實專業技能的高級現代傳播人才。要求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寬闊的學術視野,良好的理論素養;對於現代傳播的本質、規律及前沿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掌握並能夠熟練地運用傳播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去研究實際問題。
目前,學院有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5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帶頭人7人,市級青年學術骨幹5人。
近年來,共計出版學術專著35部,教材8部,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20多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5項,獲省部級科研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項,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創作)獎」2項。
本碩士點設以下二個研究方向:
1、傳播理論與應用
2、傳媒經濟與傳媒文化
中國古代文學
本碩士點設在文學與新聞學院。
本學科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品德優良,具備較強事業心、敬業心和創新品格,具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學術視野、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較高的科學研究水平,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畢業後能勝任本學科教學、科研及文化宣傳、新聞出版、黨政管理的高級人才。
本學科有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5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帶頭人7人,市級青年學術骨幹5人。有市級重點課程1門,校級重點課程2門。並建設有重慶市級人文社科重點建設基地——巴渝文化與重慶社會發展研究基地。
本碩士點設以下三個研究方向:
學生住宿樓1、中國古代韻文學研究
2、巴渝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3、中國古代敘事文學研究
工商管理碩士MBA
重慶工商大學是重慶直轄後原重慶商學院和原渝州大學合並成立的重慶市唯一的一所財經類高校。原重慶商學院創建於1985年,隸屬原國內貿易部;原渝州大學創建於1978年,隸屬於重慶市政府。重慶工商大學以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為主,經、管、文、工、法、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的國家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是國務院學位辦和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我校MBA教育中心位於重慶主城核心南岸區,座落在風景迷人的長江之濱、南山之麓,比鄰重慶商貿、金融集聚的CBD,是MBA學員的理想學習地。
1、發展目標
根據中央把重慶建成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城鄉統籌直轄市的戰略定位,以重慶堅實的產業基礎為依託,以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為契機,發揮我校專業的財經特色學科優勢,我校MBA項目將立足重慶、面向西部、著眼全國,培養滿足商貿、金融、物流、旅遊、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和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現代製造業需要的工商管理中高級職業經理人才。
2、發展環境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工商管理中高級人才產生了內在要求;
——《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文件)對重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急需的工商管理中高級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要;
——重慶正在建設長江上游現代製造業中心、創新研發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商貿中心;
——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與社會和企業緊密聯系的、有利於MBA教育的人脈資源和產學研結合的實踐環境
——學校辦學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完備,具備培養MBA人才的良好實驗條件、圖書資料和圖情系統。佔地2030畝,是市「十佳園林式單位」。資產總值20億元,教科儀器設備總值1.19億元,圖書館藏書244萬冊,中外文期刊3488種,其中,經管類圖書近70萬冊,經管類中外文期刊941種,資料庫20個。世界銀行贈建的「全球發展學習網路重慶遠程學習中心」和「教育數據中心」已成為市屬高校中包含精品課程建設網、中經網視頻資源庫、世界銀行培訓課程視頻資源等在內的最大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有一個國家級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8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
MBA中心大樓實景3、發展思路
(1)根植本土、放眼國際,博採眾長、中西結合,打造MBA教育特色。
(2)立足重慶,服務西部,不斷培育優秀職業經理人。
(3)依託我校經管優勢學科和實踐實習基地,打造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的MBA人才培養模式。
(4)發揮我校多學科交融的復合優勢,設計具有本校特色的課程模塊,創新MBA課程體系。
(5)依託學校多年案例教學積累,開發重慶及西部特色案例庫,突出案例教學方法。
(6)送出去、請進來,精心培育既有扎實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師資隊伍。
(7)利用我校多年開放辦學形成的優勢教育資源,大力加強國際合作,打造開放的MBA教育平台。
(8)充分挖掘校友資源,搭建校友平台,不斷深化同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為學員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服務。 [編輯本段]教學設施學校各種基礎設施完備,教學及科研設備齊全。圖書館藏書17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3488種,建有重慶市第一家中國期刊網開放式鏡像站。學校多校區之間的校園網均已建成並互聯互通,建成跨越多校區光纖110公里,安裝信息點25000多個,接入校園網計算機共20000餘台,建成了"全球發展學習網路重慶遠程學習中心"和"教育數據中心",校園網主幹帶寬為1000M。校園網通過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中國公用信息網(ChinaNET)兩個出口,共1200M帶寬全面快速接入INTERNET。校園網承載有多種數字化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和數字資源。同時,學校還是重慶教育城域網主環節點之一,並為周邊高校及教育科研單位服務。
[編輯本段]對外合作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與企業聯合辦學,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與國(境)外38所高校和香港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不斷加強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荷蘭、日本、東南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友好交流與協作。 每年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訪問、講學和合作研究,並選派優秀教師參與國際學術交流,選派學生前往國(境)外友好學校進行交換學習。 [編輯本段]辦學理念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工作為中心,師資隊伍為關鍵,科學研究促教學,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促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把學校建設成為以經、管、文為主,經、管、文、工、法、理等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開放性辦學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學。 [編輯本段]院系設置經濟貿易學院
財政金融學院
管理學院
商務策劃學院
會計學院
旅遊與國土資源學院
文學與新聞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
法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外語學院
體育學院
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應用技術學院
繼續教育教育學院
合作辦學學院:
國際商學院 (IBS)
現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
建築裝飾藝術學院
影視動畫學院
獨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編輯本段]優勢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市場營銷
省(市)部級重點學科:區域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企業管理 統計學 思想政治教育
品牌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 會計學 金融學 財政學 保險學 工商管理 商務策劃 統計學 機械製造 新聞學等 [編輯本段]重慶工商大學校歌大路漫漫,其修遠長
作詞:謝安慶
作曲:付林
從昨天走到今天,堅實的腳步留在路上,留在路上
從今天走向明天,堅定的方向刻在心上,刻在心上
山城魂鑄就執著,兩江水激盪理想
上下求索,興我工商
大路漫漫,其修遠長,其修遠長
讓厚德博學的種子,把巴渝沃土中生根成長,生根成長
讓求是創新的碩果,在華夏大地上到處飄香,到處飄香
用實踐書寫歷史,用智慧建造殿堂
培育棟梁,富國興邦
大路漫漫,其修遠長,其修遠長
Ⅲ 工商管理專業在重慶的大學中有哪些大學有這個專業(本專科)
重慶設有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有: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回大學、西答南政法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
一、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截止目前,學校已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7個,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科技創新平台8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2個,其中有4個工學類學科名列全國前5位。
Ⅳ 重慶工商大學校園環境怎麼樣
江北校抄區是我校的專科校區,不能代表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總共有五個校區,其中位於南岸的主校區最美麗,可以說是比起公園來都不遜色,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市民來我校遊玩,很多公司更是把我校直接當成了景點,作為春遊的目的地。蘭花湖也不錯,就是小了點,當然作為新修的校區,硬體設施都很新,生活條件也不錯,離主校區大概就是十分鍾的路程(步行)。你學的是藝術,貌似四年都在蘭花湖度過。
Ⅳ 重慶有哪些大學,他們最好的專業是哪些
重慶大學是211和985重點大學,建築系全國前三;西南大學是211重點大學,是原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並而來;西南政法大學雖不是211和985,但是也是重點大學,西政在全國有相當的影響力,出了很多高官,特別是78屆和79屆好多都在最高法、最高檢任要職,被稱為『西政現象』。重慶工商大學的會計、重慶交通大學的土木工程、軌道、橋梁、重慶科技大學的石油專業等都是王牌專業。還是重慶師范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文理學院、三峽學院、長江師范學院等等。
Ⅵ 重慶交通大學和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怎麼填志願梯度
以上大學雖然都不是一本科(除了重醫的本碩連讀),應該說重慶郵電大專學收分最高,歷年基屬本上超過重點線。重慶醫科大學緊隨其後,歷年分數線在重點上下,常常也是超過重點線。交通大學屬於比較有特色的專業類學校,由於有很強的橋梁和道路專業,帶動了學校整體名氣,收分比重點線低一些,但低的不多,道橋類熱門專業大致比重點線高30~40分才能入讀。
以上幾所學校基本上第二志願招收人數都非常少。
重慶師范大學和重慶工商大學屬於本科二流學校,師范大學由於專業強一點,收分比工商大學高。工商大學是一個比較好的靠後備選學校。
這兩所學校招收第二志願專業人數還行,可以作為備選。
而四川農業大學屬於211,按理說應屬於第一批錄取的院校,不過讀農業由於有照顧分,收分常常比重點線低,第二志願也收,不過不太適合作為位置靠後的備選。
Ⅶ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有哪些重點學科
學院發展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的前身是重慶大學商學院,創建於1937年,是回當時全國實力最為雄厚的商學答院之一。本院第一任專任院長由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馬寅初教授出任。學院以「拓展國際視野,立足本土實踐,創造管理新知,培育卓越人才」為使命, 以「爭創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經濟管理學院」為發展願景,著力將國際化管理研究與本土化管理實踐相結合,堅持全球視野和有特色的差異化發展,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建設一流經濟管理學院。
在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中,學院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3個博士後流動站(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5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包括EMBA、MBA、MPAcc、MF和MIB)和8個本科招生專業。近年來,學院科研成果突出,成為國內活躍的管理研究前沿陣地。
Ⅷ 重慶大學工商管理考研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120202 企業管理
120203 旅遊管理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一些學校可能會自設專專業,需要再去查屬。
重點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東北財經、上海財經、廈門大學、中南財經的會計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大的企業管理為國家重點學科。
旅遊管理似乎還沒有設立重點學科。(我這本書上沒有,不知現在是否設立)
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的技術經濟及管理為國家重點學科。
哈哈,我的名字就是「考研成功2007」,我回答這道題實在太合適不過了,祝你考研成功啊!
參考資料:《考研備戰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