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經濟條件
A. 影響2017年經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我國經濟政策的因素:
一、長期因素,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周期性下行,從高位向中位下行似乎是一種趨勢。
1、總量方面,經濟增長將從高速向中速轉換。
2、在結構方面,中國再想像過去一樣靠高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我國的投資規模已經50萬億了,63.6萬億GDP中有如此大的投資規模,再擴大投資規模將受到空間限制。還有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製造業規模發展得過大,再繼續刺激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增長,也受到國際市場和國內需求不足的強烈約束。由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長期過剩,新興產業成長緩慢,結構調整將面臨劇烈陣痛。
在調整過程中,傳統產業首先要淘汰或轉移,這會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而另外一部分人通過創新將會獲益,這種博弈跟過去30多年以來不一樣,過去是各個行業都在擴張做大,大家都能賺錢,差距不過是你賺得多、他賺得少而已。
現在,結構調整到了傳統產業被淘汰轉移,會使一部分人喪失就業崗位而利益受損;新興產業成長上升,又使一部分人從發展創新中受益,但由於新興產業成長是慢變數,獲益必須經歷一個過程。因此,本階段產業轉型中,新興產業的成長和擴張,必然要以一部分傳統產業淘汰為代價,比如網路銷售(O2O)給傳統商業帶來極大的沖擊。
二、消費增長緩慢。
我國需求結構轉換已經爆出好消息,消費佔GDP的比重有了微弱上升,投資的比重下降了。但是,與同等發展水平國家相比,我國的投資佔GDP比重依然太高,居民消費佔GDP比重太低。當前我國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在壓縮「三公」消費之後,私人消費沒有及時補上,造成總消費增長緩慢。壓縮「三公」消費,把以往豪華的、奢侈的、超常規的GDP擠掉,使膨脹的消費消了腫。
但消腫以後,私人消費增長填補不了公共消費減少的那一塊,所以總消費「池」的水沒增加多少。當前和今後,我國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投資能不能再增長,而是消費在需求結構轉換中不能實現正常上升。
居民消費傾向低影響消費。2014年第四季度央行對50個城市的兩萬居民問卷結果顯示,81.3%居民願意多投資多儲蓄,僅有18.7%的居民傾向更多消費。這么多人願意多儲蓄,消費增長能加快嗎?儲蓄等於什麼?儲蓄長期等於投資,投資等於產能,產能等於國內消費加出口,當國內消費不足、出口乏力時,我國將面臨嚴重產能過剩壓力。居民消費不足,消費動力不強,關鍵是我們的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還有社會保障水平太低。我國城鄉居民現在面臨的問題,一是沒錢不能消費,二是有錢不敢消費,關鍵是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滯後。
實際上,引起中國消費動力不足的關鍵是,有40%的中低收入階層的人,沒有解決消費動力問題。我國40%的中低收入階層,除了日常消費外,一生只能幹四件大事,買房子或建房子,結婚生子,子女教育,看病養老。如果這些人收入水平不提高,後顧之憂解決不了,消費正常增長將是不可能的。
我國的GDP絕對不能與美國以及發達國家比,其原因:
1、在GDP中我國的投資比重過高,西方國家是消費比重高,GDP中消費比重越高與居民福利距離就越近。因為,消費特別是家庭消費,本身就是居民的直接福利。
2、我國的GDP質量差,發達經濟體蓋棟房子一百年不拆,我們蓋一個房子幾十年就拆了;建一座橋一百年不拆,我們有的不到兩年就塌了。
3、我國投資中還有許多「高大上」建設,跟居民特別是低收入人群福利太遙遠,大廣場、現代化劇院、豪華政府大樓、摩天大廈、各種現代化會議中心等,給低收入人群帶來的福利是非常少的 。
所以長期高投資並不能將中國帶向發達的高收入國家行列,必須提高消費在GDP中的比重。當前我國消費和儲蓄比,儲蓄永遠快於消費。過去14年中國總消費增加了5.7倍多,儲蓄增加了8.2倍。消費慢於儲蓄,最後結果只能是儲蓄支撐投資加快增長,投資加快增長加劇產能過剩矛盾。
三、落後產能淘汰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成長緩慢,導致經濟增長乏力。
從生產投資看,當傳統的產業被淘汰或轉移之後,新興產業成長緩慢,傳統產業改造滯後,導致經濟增長率下滑。落後產能是污染、壞的GDP,當這些壞的GDP被淘汰後,綠色的、好的GDP沒上來,最後經濟增長必然要下滑。因為落後產能淘汰是快變數,產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產業成長是慢變數,快慢之間必有一段空檔期,在空檔期缺乏接續產業條件下,經濟增長是不會太快的 。
四、房地產。
房地產市場可能不會出現明顯抬頭傾向,一、二線城市可能趨穩,三、四線城市還會延續微弱下行,全國總體趨穩,既不會出現大幅度上升,也不會出現大幅度滑坡。但是,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一般要佔我國總投資的55%以上,製造業不景氣,房地產不回升,總投資也難以有起色,這將直接影響今年經濟增長。
B.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政策有哪些
財政政策需要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需要保持穩健中性,今年赤字率保持不變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減稅降費。一共包含如下5個方面的要點:
一、宏觀政策:
① 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② 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
③ 將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降低企業杠桿率;
④ 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為1100萬人以上, 城鎮失業率計劃控制在4.5%以內。
二、人民幣匯率:
《政府工作報告》對人民幣匯率的表述較去年出現變化,新的表述為「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2016年的表述為「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三、房地產:
2017年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將因城施策。擬在房價上漲壓力較大城市增加土地供應;擬在三四線城市支持自住房需求。此前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稱,今年「兩會」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起審議安排。
四、國企改革與市場准入:
① 加快國有企業與國有資產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採取切實舉措;
② 2017年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
③ 鼓勵大中型銀行設立普惠金融部門;
④ 凡向外資開放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向民間資本開放。
五、地方政府債務:
① 計劃發行8300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
② 將把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
③ 研究將融資平台公司債務、中長期政府支出事項納入系統檢測。
(2)2017年經濟條件擴展閱讀
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會議提出: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房地產市場: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C. 2017年的經濟為何發展的那麼快
我們回顧2017年的經濟形勢可圈可點之處很多,我個人認為最突出的有四個方面值得關註:一是平穩。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都是6.9%,非常平穩,而且與之相關的各項實物量指標,包括發電量、運輸量,包括還有財政收入和貨幣供應量等,這些匹配的指標發展都是非常的平穩,這表明中國經濟協同性、整體性良好。
鋼鐵、煤炭去產能和防範煤電過剩所採取的一些措施,為下一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一個示範樣本,像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等,一方面淘汰落後的產能,關停一批不適合未來發展需求的產能,另一方年大力發展一批新的產能,在潛移默化、波瀾不驚中實現華麗轉身,我相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D.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六大熱點問題怎麼看
經濟轉型開啟「提質」下半場
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緩中趨穩,新增長動力形成取得積極變化,PPI同比由負轉正,效益由降轉升,城鎮新增就業崗位超過預期目標。這些亮點表明,我國經濟供求失衡的態勢正在緩解,經濟質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形增長正在從原來的「豎」過渡到「橫」,經濟轉型從上半場「降速」階段逐步轉向下半場「提質」階段。
2017年經濟增長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總體上可能呈現內需增速小幅回調、外需增長由負轉正的特點,如果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2017年有條件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當然,2017年經濟運行也面臨著外部環境、流動性、部分區域經濟轉型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需要高度關注並妥善應對。
從中長期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穩定在中高速上,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四個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製造業和民間能否逐步回穩。二是金融特別是銀行資產質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補庫存意願和PPI能否保持溫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見效。
世界經濟格局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沒有變,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沒有變。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一方面要穩住陣腳,把國內經濟改革和發展搞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和戰略機遇。
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
2016年全面啟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調整經濟結構和改善市場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針對經濟運行內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切實推進、深化。
去產能方面,要突出處置「僵屍」和更重視採取市場、法律手段有效淘汰低效率產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處置「僵屍」這個牛鼻子,更加註重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標准,更加強調完善市場機制來淘汰低效率產能,創造條件推動兼並重組,妥善處置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
去庫存方面,關鍵要堅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住房回歸人民群眾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費品本質屬性。這需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加快構建長效機制。
去杠桿方面,關鍵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降低杠桿率。優化債務結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以及積極發展股權融資是容易見效的重要手段。引導轉向創新驅動,轉變過去的規模擴張型發展模式,也是有效降低杠桿率的重要渠道。
降成本方面,今年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但是也必須看到,減稅面臨支出規模剛性約束、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巨大的挑戰,減稅空間並不是太大。
補短板方面,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所謂補軟短板、制度短板,主要就是優化市場環境、加強服務,去越位與補缺位並舉。同時要更有力、更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E. 2017年經濟增長中什麼比重有明顯上升
應該是第三產業的比重明顯上升。
F. 中國近五年經濟狀況如何
報告認為,一般如果GDP增速在總體持續回落中出現部分區域的塌方式下滑,將成為進入蕭條期的標志。穩投資政策釋放、股市總體高揚、房地產市場回穩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四季度的小幅反彈可能短暫又輕微,2016年一季度GDP還是會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主要觀點:一、GDP增速在總體持續回落中出現部分區域塌方式的下滑,趨勢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疊加,使宏觀經濟面臨失速風險;二、過快的債務增長和企業債、地方債過高問題,與生產領域通縮疊加,對宏觀經濟的內生性緊縮效應更加嚴重;三、目前財政政策名義積極但實質緊縮,貨幣條件指數緊縮,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滲透性大幅下降;四、經濟在疲軟中開始孕育新的生機,在艱難中曙光已現,在不斷探底的過程中鑄造下一個中高速增長的基礎;五、宏觀經濟將在2017年出現穩定的反彈,逐步不如高增長的節奏之中,我們的結論是短期很衰,中期看好;六、股市會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或者崩盤,一定要看五個指標。
G. 中國2017年經濟形勢
了解經濟,多去經濟論壇,多看經濟節目。 如果想深入的了解,就需要看一些理論基礎的書籍了。 目前來看,經濟確實不怎麼樣,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傳統增長模式失效,產業結構有問題,信貸有問題,貨幣有問題,污染更是問題。 中國一直有崩盤論,還有崛起論。。我覺得,崩盤短期內不會的,崛起更是扯淡。 我介於兩者之間,中立吧。我覺得當前來看,問題的根源是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人均效率低下。至於產業結構,信貸,貨幣,都是表面現象。一個外行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H. 2017年中國實體經濟的情況
2017年中國經濟將比2016年有所下滑,房地產銷售將會銳減,工廠訂單逐漸減少,各行各業業績將會下滑,人們的收入和消費絕對是會成正比的。總的來說今年中國經濟將會有所停滯不前。一般人打算投資做生意的要小心為之,要知道某寶對實體店的殺傷力也是不可小視的。非要做的話那就進軍飲食行業吧,必竟民以食為天,總體來說這一行有好手藝還是能站穩腳跟的。
I. 中國2017年的GDP是多少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佔全球15%。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9)2017年經濟條件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現躍升。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全面開放實現新跨越。貨物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全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7.8%。
J. 2017年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了嗎
據報道,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中包括了2017年GDP、CPI、房價、投資、進出口、金融等重磅數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首次回升,2018年,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